现代陶瓷艺术的装饰形式
随着人类的发展与进步,现代陶艺出现了不同的装饰风格。那么,现代陶艺的装饰形式有哪些呢?以下是有我为大家整理的现代陶瓷艺术的装饰形式,希望能帮到你。
现代陶艺与装饰形式
所谓现代陶艺是陶艺家借助各种材料,或以陶瓷材料为主要创作媒体,融入新的创作理念,进而表现现代人的理想、情感、心理等的作品形式。现代陶艺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及陶艺家的情感,主要是通过陶瓷造型、釉色窑变、肌理等来显示出它独特的魅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艺术家根据自己的个性和才能向不同的方向前进。通过具象、抽象等各种装饰手法,表达作者的创意。运用青花、新彩等绘制工艺与高温颜色釉相结合等的创作手法来表现,进而形成不同的装饰形式。
现代陶艺的装饰形式
1.造型的装饰形式
中国古代陶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千百年的文化习俗也对陶瓷造型装饰有很大影响,传统陶艺作品的器型都是规整的造型形式。主要以立体器型的花瓶和瓷罐之类的完整形式为主。从客观实际来讲,如果只按照过去的模式来制作陶瓷器型,就会产生局限性,传统陶艺的造型装饰,满足不了现代人的需要,现代陶艺在造型上摒弃了传统陶艺的局限性,引进了其他多种材质,如玻璃、金属、木材等与陶瓷相结合。
现代陶艺虽在拉坯制作,泥板拼接等工艺与古代陶艺有相同之处,但却是现代艺术的产物。现代陶艺在传统器型及瓷罐上进行改变和创新,传统陶艺作品造型讲究平衡、对称,器皿的口、颈、肩、腰,轮廓两侧的大小、长短等要协调一致。现代陶艺作品吸收借鉴传统陶艺的造型手段,运用解构主义或波普的形态,并吸收现代雕塑及西方艺术的造型手段,创造出不同于传统陶艺造型的陶艺作品。利用解构主义把一个物体分割成几部分,组合起来产生不同的效果,打破了传统陶艺的局限性。再如宁钢的作品《仲夏》,造型虽是传统的镶器,但作者采用不规则的泥板镶嵌产生变化,带有现代陶艺的特征。
2.肌理的装饰形式
利用肌理手法构成陶艺的装饰效果在现代陶艺创作中是较多见的。肌理一般是指陶艺作品采用一定的材料、制作手法和烧成温度所形成的表面纹理组织。它是材料、制作、烧成等因素的综合表现。陶艺作品装饰的肌理一般分为两种,其一,自然肌理。如利用石纹、木纹、布纹、叶纹等自然存在的物体来装饰其二,人工肌理。如笔触、贴花、摩擦、刀刻、凿痕等。
在陶艺创作中,使作品的材料运用能力提高,产生视觉冲击力是肌理的一项功能。现代陶艺强调审美,注重情感表达,打破了传统陶艺的理念,把材料的综合运用、材料的窑变及烧成方式引入陶艺。肌理的实用功能虽在减弱,但并没有使肌理的运用减少,而是越来越多的运用,且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多彩。
3.釉色的装饰形式
釉色装饰是一种基本的陶艺装饰手法。色彩缤纷的颜色釉满足了人们对于陶瓷美的追求和享受。釉色装饰包括:无光釉、裂纹釉、结晶釉、缩釉等。
釉色装饰充分利用其质地和色彩。颜色的明暗、冷暖在陶艺装饰中对陶艺家表达情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陶艺家对釉的多少、厚薄及烧成的不确定性,导致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釉的运用和烧成的好,则是对陶艺作品的增色。黄焕义的作品《青韵》,作品用的是影青釉,在烧制的过程中发生了窑变,原本整个器型应是青的效果,由于吸收了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陶艺家正是在这种不可预知性、必然性与不确定性并存的期待中,找寻釉在自己的陶艺作品创作中的表现,结合材料、自由的创作方式,将自己对人生、自然界万物的感悟以及艺术家的情感融铸于泥土。
釉的发明和使用在陶艺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使陶艺装饰得到了一个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釉不仅保护了陶胎,它的色彩、质地、纹理是陶艺变化的最多的部分,而釉的偶然性因素却分布在其烧成过程中,如缩釉,陶艺釉色的每一次突破和创新都会给陶瓷艺术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然而陶艺家在创作过程中除了融入自己的个性特征和情感外,更应该注重釉色的研制和创新,拓宽釉色在陶艺作品中的道路。
4.釉彩的装饰形式
釉彩装饰包括釉上彩装饰和釉下彩装饰等。
粉彩是一种釉上彩装饰手法。它能表现明暗、渲染接色、颜色的渐变和不同色相的衔接的画面。这些都能达到柔和而俊雅的特点。现代粉彩从表现技法到创作的观念都有了很大的更新,主要是陶艺家们对现代新的材料的研究和运用。要想使粉彩的画面增添美感,陶艺家就必须掌握好高温釉色的变化,多种色料和不同工具相运用的方法。精细的笔法、清秀、鲜活的色彩一直是粉彩受到关注的原因。
新彩,旧称洋彩,出现于清末,也是釉上彩的一种装饰方法。新彩运用贴花、绘画、印花、描金加彩、套色印金、腐蚀金彩和各色电光彩等手法来装饰作品。色彩丰富、装饰多样、花纹生动、格调新颖是新彩的特点。
青花装饰是釉下彩装饰的一种,以钴元素着色,与坯胎同时烧成的纹饰显青蓝色的釉彩。现代陶艺上的青花装饰是从民间青花的基础上继承发展而来的,已不单纯地把它作为一种装饰形式依附于坯体,而是把它作为作品的主体以及作者情感的载体来表现。黄焕义的作品《桌子》就将传统的青花与现代相结合,将细腻、精美、古雅的传统明代青花罐残片置于刚硬、粗犷、大气的陶土桌面上,将古代陶瓷文化凝固在现代陶艺之中。
5.综合装饰
综合装饰是近几年现代陶艺中比较流行的一种装饰形式,是在一件陶瓷作品中综合运用了两种以上不同属性的装饰技法。诸如刻花、贴花、剪纸、拼贴等多种工艺装饰手段,或使用釉料、泥料、彩料、色泥等不同的装饰材料,或采用釉上、釉下、釉中等不同的彩绘技法,或在陶瓷的烧成中产生窑变或吸烟等。多种装饰工艺和技术相互结合形成各种不同的综合艺术效果。施于人的作品运用拼贴的手法与青花相结合。秦锡麟的作品也运用了两种装饰形式,将青花与自然肌理相结合,产生了一种极富个性魅力的视觉效果。
现代陶艺装饰形式的发展
现代陶艺的装饰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从功能、材料、工艺、艺术表现手法等各方面进行创新,不断地满足人们的鉴赏要求,在传统陶艺的基础上加入现代陶艺的元素,适应现代人更新更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从功能方面,使陶艺应用的范围更广泛,在原来实用性的基础上又添加了观赏性的功能从材料方面,陶艺家越来越多的运用更多不同的材料创作作品从艺术表现手法方面,由过去单一的表现手法发展到多种不同的手法相结合。
陶艺家们不断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断探索新的工艺技术,不断借鉴和吸收前人的新技法,使现代陶艺的装饰形式更丰富。现代陶艺装饰形式的发展也不是单独的在发展,一方面要继承传统陶艺的成就,一方面要吸收外来文化并发展自身的装饰。现代陶艺装饰形式的发展,从整体来看意在追求简单大方的形式,人们已不再把陶艺看成是实用品和装饰品,而是随着现代艺术而发展的艺术品。
随着当今时代格局的发展变化,现代陶艺的装饰形式也在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为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开辟了新道路,但也需要人们进一步的去探索
瓷器的装饰方法是随着不同时代、不同器型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元以前主要运用刻、划、印的方法,也有釉下彩绘的。明及明代以后,彩绘成为装饰的主要方式。中国古代瓷器装饰手法主要包括刻花、贴花、剔花、压印、堆贴、镂雕、釉彩、画花及绣花等。
瓷器的装饰方法是随着不同时代、不同器型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元以前主要运用刻、划、印的方法,也有釉下彩绘的。明及明代以后,彩绘成为装饰的主要方式。中国古代瓷器装饰手法主要包括刻花、贴花、剔花、压印、堆贴、镂雕、釉彩、画花及绣花等。
材质饰法:(常用的方法)
搅土、搅浆:
将两种以上不同色泽的黏土揉在一起,出现自然的纹理。
将两种以上不同色泽的土板有规律地叠压在一起,它的剖面则出现有律的纹理。也可将其加以扭曲,则得到变化丰富的纹理效果。
将不同色泽的泥浆搅匀后浸在坯体上,则出现丰富的自然纹理。
搅釉:将色泽不同的釉搅混在一起,施于坯体表面,烧成后则出现自然多变的纹理。
色釉:将各种着色剂加入黏土、釉里,则出现各种色泽的黏土、色釉。
星点釉、泥:将一定温度不熔于泥、釉的色釉颗粒.加入黏土、釉里,烧成后形成星点泥、星点釉。
肌理釉将不同色泽的熟料,高温沙粒加入黏土内烧成后则出现各种粗的肌理。
裂纹釉:配制一种收缩大于坯体的透明或乳浊釉,施于坯体表面,烧成后出现裂纹和缩釉,产生一种极美的装饰效果。
手捏饰法:(较常用,易于自由发挥)在成型过程中用手在口沿或其他部位,捏出各种纹饰。或利用泥条、泥片捏成不同的纹饰,装饰于坯体适当的部位。
绘饰法:
手绘:成型后趁坯体潮湿时用手指生动活泼,自由自在地绘制各种纹饰。
化妆土(或泥浆)绘:用毛笔将不同色泽的化妆土(或泥浆),在已干燥的坯体上绘制各种纹饰。局部泥浆纹饰上还可用竹针刻画(注意图案布局,圆润,有强烈的表现力)。
釉绘:用毛笔将不同色泽的釉料,在坯体上绘制各种纹饰。此法包括釉上彩绘和釉下彩绘。
宋代定窑白瓷除其釉色有独特风格外,新颖的装饰艺术也是使它闻名的重要因素。其装饰方法有三种:刻花、划花、印花。它吸取了越窑的浮雕技法,又以刻花结合篦状工具划刻复线来装饰图案,更增强了纹饰的立体感。印花装饰也具有线条细密、层次分明的特点,不仅美观,而且也提高了加工效率。此后定窑的装饰技巧被推广到其他名窑,促进了各地陶瓷装饰艺术的发展。
在陶瓷品种增多的同时,装饰方法也丰富多彩起来,日用器有印纹、划纹、堆贴等,明器有堆贴、彩绘、雕镂等。总的看来,日用器简朴,明器华丽。这时期取得突出成就的还有陶塑和建筑用陶,建筑陶器属于陶瓷工艺,但它在艺术上的成就和建筑工艺关系也相当密切。
观念陶艺、生活陶艺、环境陶艺。
1、观念陶艺 以展现艺术观念为主要内容,艺术家通过对陶泥性质的独特演绎,对陶艺制作方法的熟练掌握,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艺术观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悟经由陶艺这一特殊的形式淋漓尽致 的表现出来。
例如利用玻璃、金属、木材、以及其他工业成品等材料与现代陶艺有机结合,展现陶艺的造型语言。
2、生活陶艺 是以提高生活环境品味增加艺术情调,展现个人审美观点的现代陶艺,装点着人们的生活环境,搞搞生活质量。
如餐饮器具、灯具、花器以及观赏类陈设用陶艺作品。
3、环境陶艺 是陶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主要是指在城市规划区域范围内的广场、公园、绿地、道路、风景名胜区、居住区、公共建筑物及其他活动场地设立的陶艺。
扩展资料:
现代陶艺的发展而来:
中国的现代陶艺诞生于改革开放以后的景德镇陶瓷学院,她从传统陶瓷艺术中脱颖而出,正以发展的趋势延伸到众多领域。
中国陶艺的发展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大环境息息相关。对中国艺术来说,20世纪80年代是困惑与探索并存、守旧与创新交织的年代。经过十余年的实验性探索,中国现代陶艺在90年代中期开始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逐渐形成健康发展的氛围。
一系列主题明确的展览为现代陶艺的发展推波助澜,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短短的几年里,密集的展览和活动使中外陶艺家有了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大大提高了中国现代陶艺的水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现代陶艺
百度百科-陶艺
贴花是以胎泥为原料,采用模印或捏塑等方法制作成各种花纹,然后用泥浆粘贴在已做好的瓷坯外表上,如湖南长沙窑的青釉褐斑贴花器物以及河南巩县窑唐三彩贴花装饰均闻名一时。
珍珠地划花即在划花瓷坯上,于空隙处填刻又细又密的珍珠纹,如宋元时期在瓷坯刻画莲花或牡丹花时,往往于空隙处填刻珍珠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