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的体积,质量,密度
要知道瓷碗的密度,需要知道瓷碗的体积和质量:
瓷碗体积: 90/6 =15 cm3
所以水的体积: 90-15 =75 cm3
所以水的质量:75×1=75g (水的密度为1.00g/cm3)
所以瓷碗的质量: 700-75 =625g
所以瓷碗的密度: 625/75 =8.33 g/cm3
由题目知
V水=0.09×5/6=0.075M^3
V碗=0.015M^3
M水=V水×水密度=75g
所以M碗=625g
所以 碗密度=625/15=41.6g/cm^3
2.将小瓷碗放在水面上(不要沉下去)记下水刻度X2
3.将小瓷碗沉到水下,记下刻度X3
水密度为P=1*10^3Kg/M^3
瓷碗质量:(X2-X1)*P
瓷碗体积:(X3-X1)
瓷碗密度=瓷碗质量/瓷碗体积=(X2-X1)*P/(X3-X1)
透视仪经过运用发射红外线功率对金属、瓷器、纸质等一些物质到达看穿的效果,原理与医学上运用的X光机近似,它是依据CT看穿器和安检看穿仪器改善而成,具有隐蔽性强,不限场所、操作简略、反映快、体积小等特色,可直接看穿。
最早的瓷碗是原始的青瓷制品,基本形状为大口深腹平底,使用于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直至今日。不同时期的瓷碗,其形状、釉水、纹饰是有着明显差别的。
空心碗漂在水面,是利用空心的办法增大物体所受的浮力。所以,可以漂在水面。而碗在水中是属于实心物体,实心物体密度大于水密度,就会下沉。
由于碗的内部是空心的,碗的材料密度本身比水大,可是由于内部有空气,相当于你计算了内部空气和碗材料的平均密度,这样,计算出来的密度就可能比水小,所以碗能够漂在水面,当然,这是由材料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