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片电容的测量方法有哪些?
瓷片电容已随着各类电子产品走进人们的生活中,在选型中,遇到测量问题,该如何处理呢一般瓷片电容的测量方法:将万用表置于R*10档,用两表笔分别接触电容器引脚,测得电阻一般在几百千欧至几千千欧;若测得电阻很小甚至为零,说明电容内部已短路
当测量中发现万用表的指针无法达到无穷大的位置时,指针所指的阻值就是该瓷片电容器的漏电电阻
指针距离阻值无穷大的位置越远,说明瓷片电容器漏电越严重
有的电容器在测其漏电电阻时,指针退回无穷大的位置,然后又慢慢的向顺时针方向摆动,摆动的越多说明陶瓷电容的漏电流越严重
瓷片电容的断路测量
瓷片电容的容量范围很宽,用万用表判断电容器的断路情况时,首先要看电容量的大小
对于0.019UF以下的小容量电容器,用万用表不能准确判断其是否断路,只能用其他仪表进行鉴别
对于0.01UF以上的瓷片电容,用万用表测量时,必须根据瓷片电容容量大小,选择合适的量程进行测量,才能正确的给以判断
如测量300UF以上的陶瓷电容,可以选R*10档或者R*1档;如要测10~300UF陶瓷电容时可选用R*100档;如要测0.4710UF的电容可选用R*1K档
按照上述方法选好量程后,便可将万用表的两表笔分别接陶瓷电容的两引脚
测量时,如指针不动,可将两表笔对调后再测,如指针不动,说明瓷片电容断路
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测量瓷片电容的短路
用万用表的两表笔分别接电容器的两引脚,如果指针所指示的阻值很小或者接近为零,而且指针不再退回无穷大的位置,说明瓷片电容已经被击穿短路
需要注意的是在测量容量较大的电容器时,要根据电容量的大小,依照上述介绍的量程选择方法来选择适合的量程,否则可能会把瓷片电容的充电误认为击穿
选择瓷片电容时,产品质量好坏直接关系我们的生活品质及生活安全
请选择原厂正品出产,品质有保证并可安全使用
5W,1K5电阻是指电阻的阻值是1.5K欧姆,耐受功率是5W。
测量可以用万用表,只要读数和1.5K相差不多就说明良好。
功率无法测到,这是给使用者一个计算参考值,使用中流过的电流和压降乘积不能超过5W,否则将会烧坏。
它的原理是当摇动绝缘电阻表手柄时,直流发电机就开始工作。对于额定电压为500V的绝缘电阻表,当手摇转速达到每分钟120转时,其应输出500V的直流电压,因为它输出电流很小,所以对电容器无损害。
操作方法如下:
首先将直流电压表(也可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和被测电容器并联到绝缘电阻表的两个端钮上,接好后缓慢加速摇动绝缘电阻表手柄,察看电压表指示值,如指针不再上升或上升又降低,此时测出的即是该电容器的最高耐压值,也是它的临界击空值。在工作中也可用1000伏绝缘电阻表或2500V的绝缘电阻表及相适应的直流电压表,对耐压值较高的电容器进行测试。
需要注意的是,接线前和测试后都要将电容器作放电处理,而且直流电压表连接时要判断好绝缘电阻表的正、负极性。
体积电阻率是在绝缘材料里面的直流电场强度与稳态电流密度之商,即单位体积内的体积电阻。体积电阻率可作为选择绝缘材料的一个参数,电阻率随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显著变化。体积电阻率的测量常常用来检查绝缘材料是否均匀,或者用来检测那些能影响材料质量而又不能用其他方法检测到的导电杂质。
表面电阻是在试样的某一表面上两电极间所加电压与经过一定时间后流过两电极间的电流之商。
表面电阻率是在绝缘材料的表面层的直流电场强度与线电流密度之商,即单位内的表面电阻。表面电阻率不是表征材料本身特性的参数,而是一个有关材料表面污染特性的参数。因为体积电阻总是要被或多或少地包括到表面电阻的测试中去,因此只能近似地测量表面电阻,测得的表面电阻值主要反映被测试样表面污染的程度。
感觉还是找个专业的问问好的 或者到硬之城上面找找有没有这个型号 把资料弄下来慢慢研究研究
因10pF以下的固定电容器容量太小,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只能定性的检查其是否有漏电,内部短路或击穿现象
测量时,可选用万用表R×10k挡,用两表笔分别任意接电容的两个引脚,阻值应为无穷大
若测出阻值(指针向右摆动)为零,则说明电容漏电损坏或内部击穿
B检测10PF~001μF固定电容器是否有充电现象,进而判断其好坏
万用表选用R×1k挡
两只三极管的β值均为100以上,且穿透电流要小
可选用3DG6等型号硅三极管组成复合管
万用表的红和黑表笔分别与复合管的发射极e和集电极c相接
由于复合三极管的放大作用,把被测电容的充放电过程予以放大,使万用表指针摆幅度加大,从而便于观察
应注意的是:在测试操作时,特别是在测较小容量的电容时,要反复调换被测电容引脚接触A、B两点,才能明显地看到万用表指针的摆动
C对于001μF以上的固定电容,可用万用表的R×10k挡直接测试电容器有无充电过程以及有无内部短路或漏电,并可根据指针向右摆动的幅度大小估计出电容器的容量
RX10K?
RX1K?
RX100?
RX10?
RX1?
瓷片电容是没有正负极的,在电容中我们都学过,只有电解电容才分正负极性,而瓷片电容以及其它电容是没有极性的,通过使用万用表RX1K挡检测,因为使用指针万用表RX10K挡检测元件很容易损坏元件,因为RX10K挡是使用指针万用表内部9V电池,如果检测元件话,将表笔接在元件两端相当于给元件加了一个9V电压,此时9V电压产生的电流会很大,很容易击穿被测元件,所以,可以通过使用RX1K或RX10或RX1检测元件,不介意使用RX10K和RX100.两个档位,我们都知道,在MF-47指针表中,有两块电池,一块1.5V一块9V,电阻挡是分为五个量程,其中RX10K电阻挡使用万用表内部的9V电池,RX1K
RX100
RX10
RX1四个档位共用内部1.5V电池,即使共用内部1.5V电池,但每个档位的电流是不同的,所以检测元件一定要选好电阻挡档位,即使RX1K
RX100
RX10
RX1四个档位都是1.5V的电源,同样能给元件加上1.5V电压,但流过被测元件的电流是不同的,有的档位流过被测元件电流大很容易烧掉被测元件,比如RX10K使用内部9V电池,接在被测元件两端流过被测元件电流肯定很大,其次就是RX100,即使RX100使用的是万用表内部1.5V电池,但它的电流是比RX1K和RX10以及RX1要大的,所以检测元器件,最好使用,RX1K,RX10,RX1三个档位检测,RX10K多数是检测阻值非常大的电阻,由于电阻阻值比较大,使用RX10K电阻挡相当于给电阻两端加上一个9V电压,流过大阻值的电阻的电流基本上都被电阻阻碍了,所以使用RX10K电阻挡是专门用来测量阻值非常大的电阻用的,而不是检测元件用的,这点一定要分清楚。
讲一下,电阻挡的测量原理:电阻挡是在万用表里唯一一个使用电池工作的档位,而直流电压挡,交流电压挡,直流电流挡都是不用电池工作的,这三个档位都是通过吸收外界电路中的电流,电压,来进行测量的,而电阻挡是通过万用表内部电池,与万用表电阻挡等效电阻,在与外界被测电阻构成一个闭合回路,通过流过被测电阻的电流来判断被测电阻的阻值。如果被测电阻阻值越大,则流过被测电阻的电流就越小,这时候表针偏转的幅度也就越小(说明被测电阻阻值很大)如果被测电阻的阻值很小则流过被测电阻的电流就越大,这时候表针偏转的幅度也就越大,(这说明被测电阻的阻值很小),通过这个原理实现测量电阻的阻值,以及检查元件的好坏,检查元件也是通过这个原理实现的,通过万用表内部9V电池和1.5V电池,产生的电流流过被测元件的某两个管脚,如果该元件击穿的话,是没有电阻值的,这时候相当于一条没有阻值的线路,这时候表针偏转到最大也就是0Ω,如果被测元件开路的话,相当于是断了,这时候就没有电流信号通过表头,因为被测元件开路了,没有电流信号流过被测元件,这时候没有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只是在被测元件两端加上电压,但没有电流流过元件,这时候表针就不动,说明被测元件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