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考古瓷鉴定评估师证怎么考
上海考古瓷鉴定评估师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考取:
1、报名参加考试:准备报名参加上海市文物鉴定考试的人员,可以在线填写报名信息,上传个人照片和相关证件资料提交申请。
2、缴纳考试费用:报名后,需要缴纳考试费用,缴费时间通常为报名截止前20天,费用包括报名费、考试费和证书费,需网上缴费。
3、考试审核:报名审核通过后,报考者需要参加资格审查,审核内容包括是否符合考试要求和是否提供真实准确信息等。
4、进行考试: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包括文物保护相关知识和鉴定技能,面试主要考查考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5、等待成绩公布:考试结束后,需要等待考试机构公布成绩,具体时间根据考试情况而定。
一 你知道文物鉴定师怎样考
文物鉴定证书与平常的证书不太一样,不是单凭自学就可以的,还需要权威的专家学者知道,建议你去专门的学校报一个成人函授班,我知道北京文博学院就又专门针对成人的文物鉴定与修复课程。
二 艺术品鉴定师在哪里考取
考取文物艺术品鉴定师资格证并进入相关艺术公司工作后对市场流通的艺术品,执法部门提供的罚没艺术品、抵债及抵押物品、古玩、字画、陶瓷、文物杂项等艺术品,拍卖公司提供的文物艺术品进行鉴定,确定文物艺术品的制作材料、艺术价值、所处时代及其优缺点。 全国培训考试地点:上海金城文物艺术专修学院: //jcart88/
三 文物鉴定考研要考啥
全国一共有13所大学开设了考古专业,分别是:北京大学 吉林大学 西北大学 中山大学 四川大学 南京大学 山东大学 武汉大学 厦门大学 南开大学 复旦大学 山西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其中较强实力的国内高校: 1郑州大学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含文物鉴定) 2陕西师范大学 博物馆与文物研究 3南开大学 古代文物、古文字研究与鉴定 4中央民族大学 古代文物研究与鉴定 文物鉴定与保护 5北京大学 文物保护科学 6西北大学 文物鉴定 7景德镇陶瓷学院 古陶瓷鉴定 8复旦大学 文物保护与 文化遗产理论和管理 9吉林大学 文物研究(陶瓷、玉器研究)文物保护 10中央美术学院 美术文物鉴定与修复 北大考古学老大的地位是很难动摇的 吉林大学考古专业现在比较偏向于边疆考古 西北大学科技考古在全国绝对占据一席之地。 四川大学是老牌的考古名校之一,冯汉冀、童恩正等著名专家曾先后主持 南开大学属于文物学领域 中山大学人类学方向绝对全国领先 最先具有考古学博士点的四所高校为: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这四所高校为老牌的考古高校。参考: //./question/46772517?si=1
四 国家认可的文物鉴定师资格证书在哪考,怎么考
国家为适应文物市场发展的需要,加强文物行业管理,采取的是准入就业、持证上岗、明确职业资格的措施。可以参加文物鉴定估价师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合格者将颁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五 艺术品鉴定师资格证怎么考
报考条件:
一、艺术品鉴定师(一级)
1、硕士学历,从事本职业工作三年以上,取得艺术品鉴定师(二级)证书;
2、本科学历,从事本职业工作五年以上,取得艺术品鉴定师(二级)证书。
二、艺术品鉴定师(二级)
1、大专(高职)学历,从事本职业工作六年以上,取得艺术品鉴定师三级证书或同等相关证书。
2、文博艺术专业大专以上,从事本职业工作五年以上,取得艺术品鉴定师三级证书或同等相关证书。
三、艺术品鉴定师CETTIC培训(三级)
1、 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助理艺术品鉴定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训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或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
(5)文物鉴定资格证怎么考扩展阅读:
组织架构
管理机构
中国书画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管理机构由顾问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和理事会组成,分别由业内实力最顶尖的权威专家团队组成,在全国各主要城市设立分机构。
专业委员会
中国书法鉴定评估专家委员会
中国画鉴定评估专家委员会
中国陶瓷鉴定评估专家委员会
中国玉器珠宝鉴定评估专家委员会
中国青铜佛像鉴定评估专家委员会
艺术品市场资讯工作委员会
中国书画鉴定师培训中心
经过专业的书画鉴定职业资格培训,掌握鉴定评估技巧,并通过职业资格考试,获得书画鉴定师资格,并颁发注册鉴定师职业资格证书。
定价体系
按书画家定价
根据书画家的年代、擅长字体、画工、篇幅、保存完整度等进行定价。
按作品定价
对单一作品定价,根据各项原则进行鉴定并对其定价,而后颁发鉴定证书,每幅作品配有唯一证书。
六 您好 怎么考文物鉴定证书呢
首先要去文物局备案并办理相关的文物鉴定资质,文物局那边会告诉你该要些版什么手续权的。
不过现在有资格证没用的,你没什么名气啊,还年轻,没经历毕业以后靠这个吃饭想都别想,
老资格的鉴定师多,不会聘请你去当鉴定师的,现在企业找鉴定师都看鉴定师这行的年龄多少,名气有多少,直接让你现场鉴定一些赝品和真品考验你的实力的。
七 古玩鉴定师在哪里可以考
如果“高级”二字是“名副其实”的话,自己到”北上广”的拍卖公司,大型版文物商店,古玩店去权毛遂自荐吧!他们都缺这种全才。因为他们那里 懂书画的不认钱币,懂玉石的不懂陶瓷,不懂唐三彩……。都不是全才。也都没有“高级古玩鉴定师”的头衔。如果有一个人独挡“金银石玉,陶瓷书画……”各个方面,老板们何乐而不为也!敢问先生 “术业有专攻”否?
八 请问在哪里可考文物古董鉴定资格证书多少费用
文物鉴定证书,目复前没有官方的,因制为,尚未纳入到职业资格体系管理,通常来说,职业技能鉴定证书要有人力资源部和行业部委联合颁发方能有效,比如心理咨询师证书,要有人力资源部和国家卫计委的联合颁布方可以生效和依此从业。所谓的文物鉴定证书多为商业行为,而文物部门内部的教育培训一般是不对外开放的,仅仅是系统内部教育培训的资格认定。
九 我是大二学生,专业是文物鉴定,打算考拍卖师资格证,需要走哪些程序,请业内高人指点
2009年凡报复名参加考试的人员制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一)具有高等院校专科以上学历(须符合国务院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二)在拍卖企业工作两年以上(报名人员须提供在拍卖企业工作年限的证明);
(三)品行良好;
本科的话,考四六级、普通话证书,与别的专业一样。研究生阶段也不需要特别的证书。
工作以后,到了一定的级别,就需要考考古领队资格证。有了资格证,才可以作为考古领队,带领一支队伍进行考古发掘。在这之前,只能参与别人的发掘。
进入这一行的机会和机遇
考古学(Archaeology)属于人文科学的领域,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在于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实物资料包括各种遗迹和遗物,它们多埋没在地下,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发掘,才能被系统地、完整地揭示和收集。因此,考古学研究的基础在于田野调查发掘工作。
考古学的产生有长远的渊源,但到近代才发展成为一门科学。近代考古学发祥于欧洲,以后普及到世界各国。北宋以来的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但直到20世纪20年代,以田野调查发掘工作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学才在中国出现。作为一门近代的科学,考古学有一套完整、严密的方法论。它包含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和田野考古学等分支,并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领域内的许多学科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的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
考古学的分支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考古学的分支
按照研究的年代范围、具体对象、所用手段和方法等的不同,考古学可以划分为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田野考古学及各种特殊考古学等分支。
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 从研究的年代范围上划分,考古学可分为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两大分支。也有人主张在两者之间加入原史考古学而成为三大分支,但从实际意义来说,原史考古学的重要性不如前两者。
史前考古学的研究范围是未有文字之前的人类历史,历史考古学的研究范围则限于有了文献记载以后的人类历史,两者的界线在于文字的发明。世界各地,文字的发明有早有晚,所以各地区史前考古学的年代下限和历史考古学的年代上限各有不同。
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都以遗迹和遗物为研究对象,这是它们之间的共同性。但由于历史考古学必须参证文献记载,而史前考古学则没有任何文献记载可供依据,所以两者的研究任务也有所不同。史前考古学承担了究明史前时代人类历史的全部责任,而历史考古学则可以与历史学分工合作,相辅相成,共同究明历史时代人类社会的历史。
由于史前考古学主要是研究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有时也包括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历史考古学主要是研究青铜时代尤其是铁器时代,两者所研究的遗迹和遗物在性质上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它们的研究方法也有所不同。从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来说,史前考古学要充分与地质学、古生物学、古人类学和民族学等学科相结合,历史考古学则必须与历史学相配合,同时还要依靠古文字学、铭刻学、古钱学和古建筑学等分支。从断定绝对年代的手段来说,史前考古学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的技术,而历史考古学则主要依靠文献记载和年历学的研究。
田野考古学 “田野考古学”的名称,是20世纪初正式提出来的。但当时的田野考古学主要是勘察地面上的遗迹和遗物,依靠地图进行调查,有时则要根据调查结果,测绘地图,作为记录的附件。以后,世界各地的田野考古转入以发掘为中心,并扩大调查的对象和范围,方法逐渐完善,技术快速进步。各种自然科学的手段相继被采用,许多机械设备被用作调查发掘的工具。利用航空照相和卫星照相、磁力探察和地抗力探察等方法以发现遗迹和遗物,用红外线摄影和用其他各种特殊的摄影技术测量和制图,为进行花粉分析和各种物理化学断代而取样,以及将发掘出来的遗迹保存于现场等等,都使得田野考古学的工作面扩大,技术性加强。调查发掘的对象也由一般的居住址和墓葬等扩大到道路、桥梁、沟渠、运河、农田、都市、港口、窑群和矿场等各种大面积的遗址,从而使得考古工作者必须与各有关学科的专家协作,才能完成全面的、综合性的研究任务。
考古学研究是一个整体,田野调查发掘和室内整理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能截然分割。但是,由于调查发掘工作有一套完整的方法论,而且还使用许多特殊的器材和设备,又要广泛采用自然科学的手段,这就使得田野考古学有其相对的独立性。把它作为考古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也是理所当然的。
特殊考古学 作为考古学的分支,使用特殊考古学这一名称,是为了与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田野考古学等考古学的主要分支相区别。它包括上述三大分支以外的其他各种分支。有的是按研究对象不同而分的,如美术考古学、宗教考古学、古钱学、古文字学和铭刻学等;有的是按所用手段和方法不同而分的,如航空考古学、水底考古学等。
考古学和古代美术史,往往有共同的资料。古代美术史的许多研究对象,从旧石器时代的洞穴壁画、岩画到各个时代的绘画、雕刻、造像、各种工艺品及神殿、寺庙和石窟寺等等,都属遗迹和遗物。考古学上的类型学和年代学等方法,也适用于古代美术史的研究。但是,作为考古学的一个分支,美术考古学是从历史科学的立场出发,把各种美术品作为实物标本,研究的目标在于复原古代的社会文化。这与美术史学者从作为意识形态的审美观念出发以研究各种美术品相比,则有原则性的差别。由于美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在年代上上起旧石器时代,下迄各历史时代,所以它既属于史前考古学的范围,也属于历史考古学的范围。又由于作为遗迹和遗物的各种美术品多是从田野调查发掘工作中发现的,所以美术考古学与田野考古学的关系也相当密切。
宗教考古学是以有关宗教的遗迹和遗物为研究对象的考古学分支。在古代,宗教信仰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因此,在研究人类社会的历史时,必须把宗教活动也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各个时代的神殿、寺庙、祭坛、祭具、造像、壁画、经卷和符□之类,都是宗教考古学的具体研究对象,有的具有一定的美术价值,所以宗教考古学与美术考古学的关系也比较密切。在宗教考古学中,欧洲的基督教考古学、北非及西亚和中亚的伊斯兰教考古学、南亚和东亚的佛教考古学是最为重要的,它们都属历史考古学的领域。但是,早在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人类已有宗教性的活动,并有一定的遗迹和遗物。因此,宗教考古学这一分支,也应被包含在史前考古学的领域内。
以古钱为研究对象的考古学,称为古钱学。由于古钱的铸造年代明确,它便成为考古学断代的最通常的依据之一。但是,作为考古学的一个分支,古钱学的研究有着更为广泛和重要的意义。古钱学的目标,不仅要判别各种古钱的铸造年代,而且还要通过对钱的形状、质料、重量、铭文、图纹和铸造技术的考察,辨别它们的发行者和发行地点,确定它们的价值,研究铭文、图纹的意义和风格,从而为经济史、文化史乃至美术史的研究提供材料。通过对出土古钱在地域上的分布情形的考察,还可以研究世界各个地区在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方面的情况,并为判断当时的交通路线提供线索。由于古钱是历史时代的产物,古钱学属于历史考古学的范围。
作为考古学的分支,古文字学和铭刻学的研究对象必须是铸、刻或书写于遗迹和遗物上的文辞,与一般的书籍文献不同。含有文辞的遗迹和遗物,大体上可分两类。一类如墓志、碑碣、印章、甲骨、简牍、泥板、帛书和纸书等,文辞是器物的主要内容;另一类如纪念性建筑物、雕刻品、绘画、货币、度量衡器、镜鉴、工具、武器和各种容器等,铭文处于附属的地位。古文字学和铭刻学的任务在于识别铭辞的文字,判读辞句的意义,区别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字体,后者在使用拼音字母的国家里称为“古字体学”。就已经发现的古文字而言,古印度文字、契丹文字和玛雅文字等,虽然已有不少单字能够识别,但还不能顺利判读文辞。但是,埃及古文字、苏美尔文字、迈锡尼文字(线型文字 B)和商周甲骨文字等,则已能详细解读,从而对究明古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迈锡尼时代的希腊文明和中国的殷商文明起了很大的作用。此外,对铭文的研究还可以判明遗迹和遗物的年代、制作者、所有主、所在地、用途和制造目的等。由于铭辞存在于遗迹和遗物上,其可靠程度大大超过文献的记载,不仅可补文献记载的不足,有时还可纠正其错误。因此古文字学和铭刻学对原史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的研究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航空考古学,是指使用飞机从空中向地面摄影,通过对所得照片的观察、分析,判定遗迹和遗物的形状、种类及它们的分布情形。航空考古学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末期。当时英国、法国和德国的考古学者利用空军侦察地形时所摄的航空照片,探寻地面上的古迹。战争结束后,此项工作进一步开展,尤以英国考古学者的工作为出色,奠定了航空考古学的基础。数十年来,航空考古学的技术不断改进,特别是人造卫星的发明和摄影技术的发展,使得航空考古学的效果大大提高。通过航空摄影和航天摄影显示和判别出来的遗迹,大体上可分3 类。①由阳光斜射时产生的阴影显示出来的,如堤坝、城墙和坟丘等遗迹;②利用因土质不同而产生的土色明暗判别出来的,如坑穴、壕沟和道路等遗迹;③从谷物、野草等植物的绿色深浅差异而判明的,如村落、都市、农田、道路、运河等遗址。此外,没入海中的遗迹有时也可通过空中摄影而发现;腓尼基的两个海港——推罗和西顿延续到罗马时期的港市之被发现,便是著名的例子。航空考古学成效甚大,可以看成是田野考古学中的一支生力军。
水底考古学的萌芽可上溯到16世纪意大利人在海底探寻沉船。到了20世纪初期,水底的考古调查在世界各地进行,最有名的是在墨西哥奇琴伊察玛雅文化遗址的“圣池”中寻找牺牲人和祭品,在突尼斯马赫迪耶港的海上探寻满载古希腊美术品的罗马沉船。但由于潜水条件的限制,调查时不能做精细的操作和记录。1943年发明了潜水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改进了各方面的设备和条件,这才使真正的水底考古学得以成立。从60年代起,先是法国人在马赛附近海底发掘沉船,接着美国考古队在土耳其附近海底发掘希腊罗马时代和青铜时代晚期的沉船,不仅获得船中许多古物,而且还为研究古代造船术、航海术、海上交通和贸易提供了重要的新资料。水底考古学的对象从沉没物、沉船扩大到淹没于湖底、海中的都市和港市等的遗址,而勘察、发掘及摄影记录等的手段和方法也大为改善,使水底考古学以显著的速度不断取得成果。可以认为,水底考古学是田野考古学在水域的延伸。
除了以上所述各种主要的分支以外,考古学还可以按地区的不同而分为“欧洲考古学”、“埃及考古学”、“中国考古学”和“日本考古学”等各分支,而各地区的考古学则又可按时代等的不同而分为“古典考古学”(希腊罗马考古学)、“商周考古学”等等许多分支。
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考古学是一门涉及面极广的科学,与其他许多学科都有关系,必须得到这些学科的支持和协助,才能完成各项研究任务。
有关学科的种类 与考古学有关的学科,大体上可以分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三大方面。
在自然科学方面,自然地理学、地质学、气象学和生态学等学科,主要是协助研究遗址所在地区的地史和天然资源,从各个方面复原当时的自然环境。生物学(动物学和植物学)和体质人类学,主要是用以鉴定发掘出土的植物遗存、动物和人类的骨骸,并判定它们的年代。物理学和化学则应用于对遗迹的勘探,对遗物成份和性质的分析,并测定它们的年代。
在工程技术科学方面,建筑学和土木工程学应用于对遗址的发掘、测量、制图,对发掘出来的遗迹进行复原或在现场加以保存等。采矿冶金学、陶瓷学和染织学应用于对工场址、矿址、窑址等遗迹的考察,对铜器、铁器、陶瓷器、玻璃器、纺织品等遗物的分析和研究。造船学则专门应用于对发掘出来的造船工场遗址和船舶的遗物进行考察和研究。
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民族学、民俗学、语言学、人文地理学、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政治学和法学等,都是分别就遗迹和遗物所提供的有关各该学科的资料,进行研究和解释。美术史学和建筑史学主要是研究发掘出来的美术品和各种建筑物遗存,就其样式、风格、年代、建筑技术以及保存方面的问题,作出判断和说明。历史学除了为发掘出来的种种遗迹和遗物提供文献上的解释并帮助判断它们的年代以外,还广泛地就古代的政治组织、社会结构、经济制度以及涉及精神文化方面的各种问题提供文献上的资料,作出详细的说明,以补考古学在这些方面的欠缺和不足。
若干有关学科的举例 这里只以地质学、植物学、动物学和体质人类学为例,进一步说明它们与考古学之间的密切关系。
地质学对考古学研究的最大贡献,是全面恢复第四纪的自然环境。根据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可以确认,早期人类所生存的更新世是地球上气候发生剧烈变化的时代。北半球高纬度、中纬度地区和低纬度地区的高山,在那时出现过大规模的冰川活动。冰川的扩进和退缩,形成了寒冷的冰期和温暖的间冰期,两者的多次交替导致海平面的大幅度升降、气候带的转移和动植物的迁徙或绝灭等一系列事件,这些都对早期人类体质的进化、文化的发展及居住范围的变化发生过极大的影响。因此,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成果便成为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必不可少的依据。在地质学上,根据动物群的性质、堆积物的特点和其他环境变化的因素,更新世可划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并可推定各期的绝对年代。这也就为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分期奠定了基础。
地质学在一般考古学上的应用,主要是对岩石和矿物的鉴定。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大量石器,以及各个时代的许多石制品,其中包括宝石、半宝石等非金属矿物,都可用岩石切片的方法,用显微镜加以鉴定。这不仅能确认岩石和矿物的性质,而且可以推定它们的产地。
植物学在考古学上的应用相当广泛。在一般的遗址和墓葬中,最容易遇到的植物遗存是木材、纤维和种子,后者包括谷粒、果核和瓜菜籽等。通过对木材的鉴定,可以了解各种木器的材质,进而推定它们的制法和效用。通过对纤维的鉴定,可以了解纺织品的质料,进而探讨农业和纺织业的情形。通过对种子的鉴定,则可以了解农作物的品类,进而论证农业的发展水平和居民的生活条件。
植物学在考古学上的应用,还充分表现在孢子花粉的分析研究上。孢子花粉具有个体小、重量轻、质地坚、产量大、易于飞扬等特点,所以普遍在各处遗址的地层中大量存在,可采集并加以分析。通过对孢子花粉的鉴定,可以推断当时植物的种类对各种孢子花粉的数量进行统计,可以了解当时的植被面貌。由于一定的植物种类要求一定的生态环境,所以通过对植被面貌的研究又可以进而推断当时的地理和气候等自然环境。例如,发现睡莲之类的水生植物的花粉,就说明当时附近有湖沼;发现大量云杉、冷杉之类的耐寒树木的花粉,则说明当时当地的气候寒湿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界总是不断地由低级往高级、由简单到复杂而演变。因此,从不同地层中发现不同种类和不同组合的孢子花粉,还可以帮助考古工作者对地层层位的划分和核对。
不论是史前考古学,还是历史考古学,与动物学的关系都十分密切。从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出来的动物骨骸,全属野生动物。动物群的特征、组合及更替,以及动物群中已绝灭的种类与现今仍生存的种类之间的比例统计,都有助于确定遗址的相对年代、划分地层和进行各遗址之间的对比研究。根据动物群中各种生态类型的特征及其分布,结合其他方面的有关资料,还可以分析出当时人类的居住环境和气候条件。
到了新石器时代,家畜在世界各地陆续出现。因此,各处遗址出土的兽骨可以作为研究家畜起源的最直接的依据。对新石器时代早期家畜的各种原始特征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人类最初是怎样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通过对世界各地区遗址出土兽骨的对比研究,还可以究明各种家畜饲养业在地域上的发展和传播,进而推定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关系。
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往往含有大量的兽骨;靠近水域的遗址,还有许多鱼类、贝类的遗骸。如果它们全属野生动物,便可说明渔猎经济仍占重要地位;如果它们以家畜为主,则又可说明已经进入了畜牧经济的阶段。如果野生动物与家畜兼而有之,则两者的数量比例可以作为判断狩猎经济与畜牧经济何者更为发达的标志。如果墓中随葬动物的遗骸及骨制品所用骨料不属本地区所产的动物,则可以据此推测当地居民与外地居民之间的交往和交换关系。对各个历史时代墓葬出土的动物和家畜遗骸的研究,也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各该时代的农业和畜牧业的状况。
体质人类学在考古学上的应用,除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史前考古学之外,还包括各个历史时代的考古学。从骨骸判定死者的年龄和性别,是体质人类学研究的基本项目之一。经过性别、年龄鉴定的墓葬中的人骨资料,便可成为探讨当时的丧葬习俗、婚姻制度和社会组织形态的重要线索;在新石器时代考古学上,这对研究原始氏族社会的发展和解体过程也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对墓主人性别、年龄的鉴定,还有助于了解当时居民的劳动分工和某些特殊的习俗。分析同时代墓群中死者年龄的分布,还可以从一个侧面观察当时居民生活条件的优劣情况。
由于人类活体的外貌特征与骨骼的形态结构密切相关,所以可通过对古人骨骼的观察进行人种学的研究。结合考古学资料和古文献资料,研究古代各民族在体质上的关系,也是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虽然分析某处古遗址居民的人种类型不等于便能解决它们的族属问题,但对某民族的居民进行人种学研究也可为探索族源提供线索。研究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人骨资料,可以了解古代居民的体质演变及其分布的规律;而据体质上的多型性在同一遗址的出现,则可以了解有关当时迁徙和征战方面的问题。此外,根据骨骼病态学的研究,还可以了解古代的有关疾病和环境的状况。
中国汉文中“考古学”这一名词,是从欧洲文字翻译过来的。17世纪,考古学是指对古物和古迹的研究。在17世纪和18世纪,一般是指对含有美术价值的古物和古迹的研究。到了19世纪,才泛指对一切古物和古迹的研究。
在中国,东汉(1~2世纪)时已有“古学”的名称。《后汉书》中说马融“传古学”,贾逵“为古学”,桓谭“好古学”,郑兴“长于古学”,这里所谓“古学”是专指研究古文经学,实际也包括古文字学。北宋中叶(11世纪),“金石学”诞生,其研究对象限于古代的“吉金”(青铜□器)和石刻。到清代末叶(19世纪),金石学的研究对象从铜器、石刻扩大到其他各种古物,所以有人主张将金石学改称为“古器物学”。由于清末至中华民国时期的“古器物学”已接近于近代考古学,所以也有人把欧洲文字中的“考古学”一词译为“古物学”(如1931年商务版《百科名汇》)。其实,中国的这种“古器物学”并不等于考古学,要经过系统化以后才可成为考古学的一部分。
考古学这一名词主要有3种涵义:
第一种涵义是指考古研究所得的历史知识,有时还可引伸为记述这种知识的书籍;
第二种涵义是指借以获得这种知识的考古方法和技术,包括搜集和保存资料、审定和考证资料、编排和整理资料的方法和技术;
第三种涵义则是指理论性的研究和解释,用以阐明包含在各种考古资料中的因果关系,论证存在于古代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
现在,作为一门近代的科学,考古学已有它的充实的内容,周密的方法,系统的理论和明确的目标。虽然还没有一个被普遍确认的定义,但在全世界范围内,学术界对考古学一词的理解是大致相同的。因此,可以从共同的理解出发,考虑到上述的3种涵义,给考古学下定义说: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对于这样的一个定义,需要作以下的解释和说明:
研究的年代范围
考古学是历史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其研究的范围是古代,所以它与近代史、现代史是无关的。各国考古学都有它们的年代下限。例如,英国考古学的年代下限为诺曼人的入侵(1066年),法国考古学的年代下限为加洛林王朝的覆灭 (987年),美洲各国考古学的年代下限为C.哥伦布(约1451~1506年)发现新大陆(1492年)。一般说来,中国考古学的年代下限可以定在明朝的灭亡(1644年)。
近一时期以来,英国有“中世纪考古学”,其年代下限延伸到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1640年);又有所谓“工业考古学”,其年代下限更延伸到18世纪和19世纪的工业革命初期。在美洲,则有所谓“历史考古学”或“殖民地时代考古学”,它们的年代范围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直到18世纪末或19世纪初美洲各国在政治上获得独立。但是,英国的所谓“工业考古学”、美洲的所谓“历史考古学”或“殖民地时代考古学”,实际上是利用考古学的方法以研究近代史,所以不能算作真正的考古学。
相反,也有人把考古学的年代范围局限于史前时代,即没有文字记载的古代。这样,便把许多文明古国的历史时代也都排除在考古学研究的年代范围之外,这也是不妥当的。考古学不研究近代和现代,而是研究古代,这是必须肯定的。但是,考古学所研究的“古代”,除了史前时代以外,还应该包括原史时代和历史时代。就中国考古学而言,历史时代不仅指商代和周代,而且还包括秦汉及其以后各代;所谓“古不考‘三代’以下”是不对的。当然,历史越古老,文字记载越少,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性也越显著。要究明人类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时代的社会历史,就必须在极大程度上依靠考古学,因而史前考古学与史前史就等同起来了。
作为实物资料的遗迹和遗物,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实物资料。有些人望文生义,只看重一个“古”字,以为只要是考证古代的事物,不管是根据文献资料,还是根据实物资料,都可算是考古学。其实,考古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的遗存,即古代的遗迹和遗物。这就是它与依靠文献记载以研究人类历史的狭义历史学的最重要的不同点。考古学和历史学,是历史科学(广义历史学)的两个主要的组成部分,犹如车的两轮,不可偏废。但是,两者的关系虽很密切,却是各自独立的。它们都属“时间”的科学,都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为目标,但所用的资料大不相同,因而所用的方法也不相同。有人把依靠文献资料以研究人类古代历史的狭义历史学也称为考古学,这是不符合近代考古学的基本含义的。
作为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实物,应该是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是经过人类有意识地加工的。如果是未经人类加工的自然物,则必须是与人类的活动有关,或是能够反映人类的活动的。这就说明,考古学是属于人文科学中的历史科学,而不属于自然科学,尽管在考古学的研究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各种自然科学的技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