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陶瓷建造技术要哪些

俭朴的萝莉
无辜的香菇
2023-03-29 13:12:11

陶瓷的工艺有哪些?

最佳答案
朴实的曲奇
年轻的保温杯
2025-09-08 18:33:20

瓷器在我国非常著名,尤其是我国景德镇出土的瓷器,多年来一直占领着大部分瓷器市场。从古至今,我国的制陶技术在全球都是名列前茅,无论是技术还是工艺,在很多细节上都非常考究,陶瓷是的陶器和瓷器的总称,历史非常悠久,经过了多年的沉淀,我国陶瓷工艺渐渐步入成熟阶段。小编今天的文章就要想大家介绍我国陶瓷的工艺有哪些。希望用户们采纳。

  摞泥

淘好的瓷泥并不能立即使用,要将其分割开来,摞成柱状,以便于储存和拉坯用。

拉坯

将摞好的瓷泥放入大转盘内,通过旋转转盘,用手和拉坯工具,将瓷泥拉成瓷坯。

印模

印坯拉好的瓷坯只是一个雏形,还需要根据要做的形状选取不同的印模将瓷坯印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修坯

刚印好的毛坯厚薄不均,需要通过修坯这一工序将印好的坯修刮整齐和匀称,修坯又分为湿修和干修。

捺水

捺水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即用清水洗去坯上的尘土,为接下来的画坯、上釉等工序做好准备工作。

  画坯

在坯上作画是陶瓷艺术的一大特色,画坯有好多种,有写意的、有贴好画纸勾画的,无论怎样画坯都是陶瓷工序的点睛之笔。

  上釉

画好的瓷坯,粗糙而又呆涩,上好釉后则全然不同,光滑而又明亮:不同的上釉手法,又有全然不同的效果,常用的上釉方法有浸釉、淋釉、荡釉、喷釉、刷釉等。

烧窑

千年窑火,延绵不息,经过数十道工序精雕细琢的瓷坯,在窑内经受千度高温的烧炼,就像一只丑小鸭行将达化一只美天鹅。有气窑、电窑(加热方法)等。

成瓷

经过几天的烧炼,窑内的瓷坯已变成了件件精美的瓷器,从打开的窑门中迫不及待地脱颖而出。

  修补

成瓷缺陷的修补,一件完美的瓷器有时烧出来会有一点瑕疵,用JS916-2(劲素成)进行修补,可以让成瓷更完美。

从小编的文章可以看出,我国的陶瓷制作精细,工艺技术精湛,相比其他国家地区,我国通过工艺技术制作出来的陶瓷不仅外观手感极佳,并且图案设计精妙,收藏的价值极高,这也是为什么陶瓷一直被人们赖以喜爱的原因。陶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物之一,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独特的寓意。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陶瓷的工艺有哪些,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新回答
勤劳的鸡翅
落寞的自行车
2025-09-08 18:33:20

练泥:从矿区采取瓷石,先以人工用铁锤敲碎至鸡蛋大小的块状,再利用水碓舂打成粉状,淘洗,除去杂质,沉淀后制成砖状的泥块。然后再用水调和泥块,去掉渣质,用双手搓揉,或用脚踩踏,把泥团中的空气挤压出来,并使泥中的水分均匀。

拉坯:将泥团摔掷在辘轳车的转盘中心,随手法的屈伸收放拉制出坯体的大致模样。拉坯是成型的第一道工序。拉坯成型首先要熟悉泥料的收缩率。拉坯不仅要注意到收缩率,而且还要注意到造型。如遇较大尺寸的制品,则要分段拉制,从各个分段部位,可看出拉坯师傅的技艺好坏和水平高低。陶瓷的特殊美感和瓷文化的形成是与其独特的材质、工艺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印坯:印模的外形是按坯体内形弧线旋削而成的,将晾至半干的坯覆在模种上,均匀按拍坯体外壁,然后脱模。

利坯:将坯覆放于辘轳车的利桶上,转动车盘,用刀旋削,使坯体厚度适当,表里光洁,这是一道技术要求很高的工序。 利坯,也称“修坯”或“旋坯”,是最后确定器物形状的关键环节,并使器物表面光洁、形体连贯、规整一致。利坯工不仅需要熟悉泥料性能,而且要熟练掌握造型的曲线变化和烧成时各部位的收缩比,以及各部分留泥的厚薄程度。一般来说,在同一器物的不同部位,坯体厚度各不相同,因为不同部位在高温烧成时的收缩率和受力情况不一致,因而利坯时应控制不同部位的泥坯厚度,以防止其烧造时变形。利坯时对于坯体厚薄程度的控制及其识别方法,是掌握利坯技术和确保利坯质量的关键。按一般经验,测定坯体厚薄是以手指上下抚摸并轻轻弹叩,听其不同部位的响声。坯体较厚者,弹之发出“咯咯”之声,修至中等厚度时则发出“咚咚”之声高档瓷坯体修至适当薄度时,弹之则发出“卟卟”的脆声。

晒坯:将加工成型后的坯摆放在木架上晾晒。

刻花:用竹、骨或铁制的刀具在已干的坯体上刻画出花纹。

施釉:普通圆器采用醮釉或荡釉。琢器或大型圆器用吹釉。大部分陶瓷制品均需经施釉后才能进窑烧造。施釉工艺看似简单,却是极为重要和较难掌握的一道工序。要做到坯体各部分的釉层均匀一致,厚薄适当,还要关注到各种釉的不同流动性,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釉下装饰是指直接在泥坯上进行艺术装饰加工,并上釉烧成的瓷器,因其装饰图案位于瓷器釉层之下而得名,主要包括青花、釉里红和釉下五彩等。

烧窑:首先把陶瓷制品装入匣钵,匣是陶瓷制品焙烧的容器,以耐火材料制成,作用是防止瓷坯与窑火直接接触,避免污染,尤其对白瓷烧造最为有利。烧窑时间过程约一昼夜,温度在1300度左右。先砌窑门,点火烧窑,燃料是松柴,把椿工技术指导,测看火候,掌握窑温变化,决定停火时间。

彩绘:釉上彩如五彩、粉彩等,是在已烧成瓷的釉面上描绘纹样、填彩,再入红炉以低温烧烘,温度约700—800度。

烧窑前即在坯体素胎上绘画,如青花、釉里红等,则称为釉下彩,其特点是彩在高温釉下,永不退色。

瓷器的彩绘与一般绘画不同。因为画工在坯体素胎上施釉和作画时所见的颜料色,在经过高温烧制和烘烤后会发生很大变化。看到一件件颜色暗淡、貌不惊人的半成品,经过炉火的烧炼竟会呈现出如此绚丽夺目的色彩,这本身是奇妙的;而与此同时也便可以得知,为瓷器作画是需要怎样的特殊经验和想象力了。

要减肥的钢笔
俭朴的小松鼠
2025-09-08 18:33:20

陶瓷制作过程可以分为:原料制作(釉料和泥料的制作)、成型、施釉和烧制四个阶段。

原料制作分为:

1,釉料制作

釉料→球磨细碎(球磨机)→除铁(除铁器)→过筛(振动筛)→成品釉

2,泥料制作

泥料→球磨细碎(球磨机)→搅拌(搅拌机)→除铁(除铁器)→过筛(振动筛)→抽浆(泥浆泵)→榨泥(压滤机)→真空练泥(练泥机、搅练机)

成型分为:拉坯成型法,泥板成型法,泥条盘制法,徒手捏制法,手工雕塑成型。

陶瓷的干燥是陶瓷的生产工艺中非常重要的工序之一,陶瓷产品的质量缺陷有很大部分是因干燥不当而引起的。陶瓷的干燥速度快、节能、优质,无污染等是新世纪对干燥技术的基本要求。

陶瓷工业的干燥经历了自然干燥、室式烘房干燥,到现在的各种热源的连续式干燥器、远红外干燥器、太阳能干燥器和微波干燥技术。

干燥虽然是一个技术相对简单,应用却十分广泛的工业过程,不但关系着陶瓷的产品质量及成品率,而且影响陶瓷企业的整体能耗。

据统计,干燥过程中的能耗占工业总燃料消耗的15%,而在陶瓷行业中,用于干燥的能耗占燃料总消耗的比例远不止此数,故干燥过程的节能是关系到企业节能的大事。

傻傻的日记本
唠叨的铃铛
2025-09-08 18:33:20
陶瓷制品按其烧结程度可分为陶质、瓷质、炻质(介于陶器和瓷器之间的一种陶瓷制品,如水缸等)三大类。建筑陶瓷制品常用的有以下:

(1)陶瓷砖

陶瓷钻是用于建筑物墙面、地面的陶质、炻质合瓷质的饰面砖的总称。按表面特性分为有釉砖和无釉砖两种;按成型方法分为挤压法和干压法两种;按吸水率分为低吸水率砖、中吸水率砖和高吸水率砖。

地砖大多为低吸水率砖,主要特征是硬度大、耐磨性好、胎体较厚、强度较高、耐污染性好。主要品种有各类瓷质砖(施釉、不施釉、抛光、渗花砖等)、彩色釉面砖、红地砖、霹雳砖等。其中抛光砖是表面经过再加工的产品,装饰效果好,但耐污染性差,因此,要选用经过表面处理的产品。其生产过程能耗高、粉尘和噪声污染严重,对土地和矿山开采会影响环境质量,不属于绿色产品。

建筑外墙砖通常要求采用吸水率小于10%的墙面砖。其表面分为无釉和有釉两种。吸水率小的可以不施釉、吸水率打的外墙砖施釉,其釉面多为压光或无光。陶瓷外墙砖的主要品种为彩色釉面砖,选用时应根据室外气温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吸水率的砖,如寒冷地区应选用低吸水率的砖。

陶质砖,主要用作卫生间、厨房、浴室等内墙的装饰保护。陶质砖不适宜用于室外。

(2)陶质锦砖

陶质锦砖又称“马赛克”,分为有釉和无釉两种,系指边长不大于40mm、具有多种色彩和不同相撞的小砖块镶拼组成花色图案的陶瓷制品,吸水率低。主要用于洁净车间、化验室、浴室等室内地面铺贴以及高级建筑物的外墙面装饰。

(3)琉璃制品

琉璃制品是覆有琉璃釉料的陶质器物。其常见的色彩有金黄蓝和青,主要产品有玻利瓦、琉璃砖、琉璃兽、琉璃花窗和栏杆等。琉璃表面光滑、色彩绚丽、造型古朴、坚实耐久,富有民族特色,是我国传统的建筑装饰材料。

(4)卫生陶瓷

卫生陶瓷属细炻质制品,如洗面器、洗涤器、大便器、小便器、水箱、水槽等,主要用于浴室、盥洗室、厕所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