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陶瓷主要出口到哪些国家?
只要是出口到欧美发达国家其次还有俄罗斯,巴西等等比例够大的国家。
据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的一位负责人表示,由于我国的陶瓷行业原材料消耗比较高,利用率低,使得成本偏高,环境污染也比较严重,达不到国家的要求。在出口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增长快,但是价格低,出口产品的价格仅相当于进口产品的1/3。主要是因为我国进口的产品大多是档次偏高的,而出口产品则大多是中档以上的。在出口补贴等优惠政策的推动下,中国陶瓷出口数量连年增加,但却浪费了资源,也使得一批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弱、仅靠出口退税活着的企业充斥其中。这些企业为了生存在海外市场低价竞争,不仅损害了品牌企业的利益,也引发了多个国家对于我国陶瓷产品的反倾销诉讼。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陶瓷企业消耗大量的原材料、能源、劳动力,污染了环境,却只赚了小钱,或是赚了出口退税,也就是我们国家自己的钱,而大部分钱则被外国的企业赚走了。因此,陶瓷行业出口退税降低,直至最后全部取消是大势所趋。陶瓷行业是资源型的行业,瓷土等资源的耗能高,应该限制出口,应当引起全行业的共识。即便是有不同的意见,也应该站在国家和行业的立场上,而不能只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如今,再想让洋人们乖乖买我们的陶瓷产品,可能不是那么容易了。对于陶瓷业来说,今年寒冬不仅远没离去,甚至还在加剧。”不少陶瓷经营者对记者如此感叹。
福建省德化县是中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现有陶瓷企业1400多家,从业人员10万余人,年产值上百亿元。作为外向型经济,受到外需不振、原材料涨价和人工成本上涨等影响,当地陶瓷产业已进入“微利时代”。
据泉州海关的数据统计,今年1-7月德化陶瓷出口1.5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5%。虽有上涨,不过在不少业者看来,陶瓷出口前景并不乐观。
对于陶瓷业来说,近年来频发的反倾销调查无疑是最严重的“外患”。今年7月,巴西公布陶瓷餐具反倾销案初裁结果。相关数据显示,此次初裁就将使案件涉及金额高达7000万美元,逾千家中国陶瓷出口企业会受到影响。
事实上,中国陶瓷出口已面临“多事之秋”。除了巴西之外,近年来,欧盟、韩国、印尼、阿根廷等地的贸易保护政策,也对我国陶瓷出口已经形成多方压制的态势。其中,欧盟、韩国对我国瓷砖曾征收最高达69.7%的反倾销税,而印尼对我国陶瓷餐具征收的反倾销税更是高达87%。
随着各国反倾销税的实施,不少业者反映,今年国外来的订单变少了,一些小厂的日子不好过了。记者从德化一些陶瓷企业了解到,目前一些企业库存预计要近半年才能消化。
以前出口到欧美,一个家庭一年会用两套餐具,现在是两年可能只用一套了。”德化龙鹏艺瓷总经理苏建堆感叹,“陶瓷业越来越不好做了,不少做了十多年陶瓷的现在转行做房地产和矿业。”
频发的反倾销调查加剧了中国陶瓷业低附加值之忧。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透露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作为日用陶瓷第一大生产国,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七成。我国虽是一个陶瓷生产大国,却不完全是一个强国。
德化县经贸局副局长苏玉卿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的陶瓷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出口产品以中低档为主,附加值较低,在国际市场售价不高。
“我们工厂里前几年满员时有工人3000多人,现在只有1000多人。整个行业毛利润只有10%左右,不少企业甚至是在‘零利润’硬撑着。”苏建堆说。
面对内忧外患的双重夹击如何破局?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在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情况下,陶瓷出口企业一方面应积极合作,参与应诉;另一方面,也要寻求升级改变的机会。如受此次巴西对华瓷砖反倾销的影响,一些企业将减少对巴西市场的出口,将重点转为新增的重点区域如开发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
而在市场改变的同时,技术创新也是陶瓷行业改善生存环境的关键。德化春秋陶瓷有限公司郭新端副总经理说,过去陶瓷产业只讲销量不讲技术创新,附加值过低。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未来陶瓷业必须要提高技术水平,在产品和渠道两方面进行差异化竞争。
不利影响:同行间互相火拼价格战,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品牌越做越差,口碑越做越差,利润不高,赚不到钱,在质量上就会打马虎眼,越做越差,最终退出市场。
据海关统计,2007年中国建筑陶瓷出口量和出口额均保持两成以上的增长,出口态势良好。但良好的出口形势并不能避免贸易摩擦的威胁。广东省外经贸厅指出,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陶瓷产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广东自2001年以来共遭遇了5起针对瓷砖产品的贸易摩擦,瓷砖成为我国加入WT0以来遭受贸易摩擦最多的单一产品。
2007年4月,印度贸工部应其国内部分瓷砖生产厂商集体提交的申请,对多家中国陶瓷企业启动“日落复审”调查,如果认定中国瓷砖企业对印度构成倾销,则目前印度对中国瓷砖企业的反倾销措施会持续至203年.
广东省外经贸厅认为,建筑陶瓷出口之所以频繁遭遇贸易摩擦,原因有三:一是2000年以来,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大量陶瓷企业纷纷转向国际市场。二是我国瓷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也对摩擦发起国内部产业造成较大冲击。三是目前广东的陶瓷企业总体上在国际市场营销中仍广泛采用单一的价格策略争夺客户,成为引发国际贸易摩擦的直接原因。
此外,我国陶瓷出口产品不可替代性较低,多以中低端产品为主,容易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形成直接的竞争。近年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同时诸多发展中国家也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得中国陶瓷产品的出口面临着“前堵后追”的国际环境。
广东省外经贸厅分析指出,目前造成我国建筑陶瓷产品出口频遭贸易摩擦的主要因素还没有消除,而且由于对欧盟等陶瓷发达地区的出口不断增长,建筑陶瓷产品在发达国家市场遭遇贸易摩擦的风险也随之增加,相关行业协会和企业应提前防范并积极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