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陶瓷是怎么发现de

尊敬的蜗牛
体贴的羊
2023-03-29 09:43:32

陶瓷是怎么样发明的。

最佳答案
内向的皮带
甜美的小伙
2025-09-10 16:08:38

瓷器的发明是在陶器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基础上产生的。据推测,距今11000年前的中国,人们已学会越来越多的借助工具并制造工具,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陶土可以塑造成各种形状,包括盛装器皿。但是遇水则不能持久。而煮东西时而被火烧过的陶土制品,则可以保持固有形状并不再吸水变软。开始是用手工捏制的方法制成一定器形,后来发展为将陶土搓成粗细一样的泥条,再把泥条盘筑成一定器形,将其内外用手抹平。到父系社会阶段出现了轮制法。进入封建社会后,又发明了模制法,即将陶泥填入模中,脱出器物的全形。人们推测,最原始的烧制方法是堆烧法,把晒干的陶坯放在露天柴草中烧。经过制作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距今七千年前,开始使用陶窑烧制陶器。 文物考古工作者根据陶器的颜色,把陶器分为红陶、灰陶、彩陶、白陶、彩绘陶、黑陶和釉陶等系列。 红陶是原始社会最常见的一种陶器,它的颜色有如红砖色。这是在烧窑时,充分供应气体,形成氧化气氛,使陶土中的铁转化为三价铁,便呈现出红色了。 灰陶即指陶器为灰色或灰黑色。这是在烧窑后期,控制火候,形成还原气氛,由于窑中缺少氧气,陶土中铁的氧化物转化为二价铁,陶器便呈灰色或黑色了。灰陶最常见,一般都比较粗糙。 彩陶是陶器入窑前,在陶坯上进行彩绘,烧后有赭、黑、白等色。西安半坡遗址的人面鱼纹盆即为一例。 白陶,即白色的陶器,这是新石器时代后期才有的,主要是因为陶土中氧化铁含量少,排除了一些色素的干扰便呈现白色了。 商代的白陶以是用瓷土(高岭土)作原料,烧成温度达1000℃以上,它是原始瓷器出现的基础。 陶器的发明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国已发现距今约10000年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残陶片。河北徐水县南庄头遗址发现的陶器碎片经鉴定为10800~9700年的遗物。此外,在江西万年县、广西桂林甑皮岩、广东英德县青塘等地也发现了距今10000~7000年的陶器碎片。 因1973年在河北武安磁山首次发现而得名的磁山文化,据放射性碳素测定,距今7900年以上。1977年考古人员在河南新郑裴李岗发现了与磁山文化时代相当、内容近似的文化遗存,因此合称为“磁山·裴李岗文化”。 磁山·裴李岗文化早于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代表。该文化的陶器主要有鼎、罐、盘、豆、三足壶、三足钵、双耳壶等,器物以素面无文者居多,部分夹砂陶器饰有花纹。 1973年首次发掘于浙江余姚河姆渡而命名的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左右,在该文化遗址也出土了大量的陶器。河姆渡文化的陶器为黑陶,造型简单,早期盛行刻画花纹。 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陕西省西安市郊的半坡遗址都发现了大量做工精美,设计精巧的彩陶。这两个新石器时代遗址都属于母系社会遗址,有6000年以上的历史。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陶器的质量也逐步提高。到了商代和周代,已经出现了专门从事陶器生产的工种。在战国时期,陶器上已经出现了各种优雅的纹饰和花鸟。这时的陶器也开始应用铅釉,使得陶器的表面更为光滑,也有了一定的色泽。 到了西汉时期,上釉陶器工艺开始广泛流传起来。多种色彩的釉料也在汉代开始出现。有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唐三彩的出现标志着陶器的种类和色彩已经开始更加丰富多彩。 在商代和西周遗址中发现的"青釉器"以明显的具有瓷器的基本特征。它们质地较陶器细腻坚硬,胎色以灰白居多,烧结温度高达1100-1200℃,胎质基本烧结,吸水性较弱,器表面施有一层石灰釉。但是它们与瓷器还不完全相同。被人称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 原始瓷从商代出现后,经过西周、春秋战国到东汉,历经了1600-1700年间的变化发展,由不成熟逐步到成熟。

最新回答
文静的朋友
烂漫的洋葱
2025-09-10 16:08:38

传说大约在六七千年前,由于山上的猎物和野果已满足不了人们的生活需要,他们便慢慢地走出了山。

崤山山脉韶山峰下,有一片富饶美丽的好地方。有个叫陶的族长,带领族人来到了此地。在漫长的辛勤劳动中,他们发明了不少劳动工具,陶把这些经验积累起来,磨出了各种各样的石器:石斧、石锥、石凿、石碗等。

由于物产不断地丰富和积累,这样就需要储存粮食、干肉和果品了,于是他们用土和泥制成各种各样储物器,在太阳下晒干使用,这种泥器成为他们当时较为广泛使用的生活用品之一。

一天黄昏,狂风大作,天昏地暗。原来还没来得及熄灭的烤肉火堆被风吹散开来,燃着了杂草、树木、庄稼和茅蓬,一会儿就成了一片火海。大火过后,树上的果子没了,只留下枯干残枝;田野的庄稼没了,只留下片片灰烬。

在不幸的遭遇中,陶却发现了一个奇迹:那些晒制的泥制储器,比原来坚硬得多,敲起来清脆悦耳,尤其是放在洞穴里的效果更好。于是,他就带领族人掘洞建窑试烧这种坚硬的储物器。

陶死后,大家推举他的儿子缶为首领。为了怀念陶的功绩,大家把这种储物器叫陶器。有了陶器,人们可以将它直接放在火中炊煮,这为从半熟食时代进入完全的熟食时代奠定了基础。

最早用于饮食的陶器都可以称为釜,这是一种底部支起的有足陶器,以便于烧火加热,传说是黄帝始造。陶釜的发明具有重要意义,后来的釜不论在造型和质料上产生过多少变化,它们煮食的原理却没有改变。更重要的是,许多其他类型的炊器几乎都是在釜的基础上发展改进而成。

贤惠的信封
悦耳的冰淇淋
2025-09-10 16:08:38
1、很早很早就有陶瓷了!瓷器的前身是原始青瓷,它是由陶器向瓷器过渡阶段的产物。中国最早的原始青瓷,发现于山西夏县东下冯龙山文化遗址中,距今约4200年。器类有罐和钵。原始青瓷在中国分布较广,黄河领域、长江中下游及南方地区都有发现。

2、中国真正的瓷器出现是在东汉时期(公元23-220年)。首先是在南方地区的浙江省开始出现的。浙江绍兴上虞县上浦小仙坛发现东汉晚期瓷窑址和青瓷等。

3、瓷片质地细腻,釉面有光泽,胎釉结合紧密牢固。从显微照相可见,青瓷残片釉下已无残留石英。这种釉无论在外貌上,或是显微结构上,都已摆脱了原始青瓷的原始性。已符合真正的瓷器标准了。

感性的红酒
沉静的芹菜
2025-09-10 16:08:38
我国的陶瓷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成就。尤其是瓷器,它是我国的伟大的发明之一。陶瓷的生产发展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粗糙到精细、由无釉到施釉、由低温到高温的过程。我国最早的陶器是在距今8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它是我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最早的陶器之一。距今约三千多年的商周时代,已出现了白陶和釉陶,釉的发明,可以看成是我国陶瓷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飞跃。至秦代(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曾以大量的砖瓦修建长城和阿房宫,将陶器的应用进一步扩大到建筑方面。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出土的大批形似真人真马的陶俑,充分证明了当时制陶工艺及陶俑装饰方面的高超技艺。两汉时期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根据考古发现,两汉时期已成功地烧制出铅釉陶,而且釉陶的色彩也更丰富,出现了翠绿、浅绿、茶黄等多种不同的色釉,足见当时已经开始利用Fe2O3和CuO作着色剂配釉。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文化鼎盛时期。瓷器逐渐代替了铜器等,饮茶风尚又推动了瓷质茶具的研制,大大促进了各种瓷器的生产,陶瓷产区分布很广,并正式出现了“窑”的专称。“唐三彩”则是盛唐时期制陶工艺和艺术上的一个重要成就。此外,长沙窑发现的釉下彩也是当时陶瓷装饰技艺发展的成就之一。宋代是我国瓷业全面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就的一个时期。陶瓷产区遍及大江南北及黄河流域,出现了产品风格各异的几大瓷窑体系,其中以五大名窑(钧窑、官窑、哥窑、汝窑、定窑)闻名于世。元代除著名的龙泉窑、钧窑、磁州窑、德化窑得到进一步发展之外,景德镇凭借资源和技术优势,在全国的制瓷业中,逐渐取得工艺和装饰方面的突出成就,为瓷器彩釉装饰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据文献记载,景德镇自汉代开始生产陶器,唐代已能烧制瓷器,到宋代以生产白瓷、影青瓷而闻名。明代,在传统的基础上制瓷技术有很大的提高,尤其是景德镇的瓷器生产进入了全盛时期。当时,景德镇瓷业不仅在产品的产量、国内外销量上,而且在制瓷工艺技术以及装饰艺术等方面都代表了全国的最高水平,因而使景德镇逐渐确定了中国瓷都的地位。此外,被誉名为我国陶都的江苏宜兴,其紫砂器自宋代创制以来至明代已形成独特风格,在造型和装饰方面都取得了世人赞赏的成就。清代我国的制瓷工艺进入了一个十分成熟的阶段。景德镇仍为我国瓷业生产中心,其制品种类十分丰富,在造型装饰方面有更进一步的提高。创造了粉彩、珐琅彩和各种高低温颜色釉。我国陶瓷业在历史上对世界许多国家产生了巨

欣慰的月亮
年轻的果汁
2025-09-10 16:08:38

上古时代已有远古人类发明并开始使用陶器了,至于陶瓷于哪年被谁发明无从考证。

陶瓷发明及发展历程如下:

商周时期是从陶器过渡到瓷器的渐进阶段,也是原始青瓷的发生发展阶段。当时有一部分陶器用高岭土做胎子的原料,这一方面提高了烧成温度,使胎质坚致,不渗水;另一方面也使胎子的颜色由深变浅,提高了洁自度。器表施一层用草木灰和瓷石配合而成的高温釉,经过1200.c以上高温烧制后,胎釉结合在一起,使器物具备了瓷器的条件。但当时制作工艺水平低下,胎中还是有一定量的铁成分,在略低的温度中烧结,颜色较深,透光性较差。具有一定的原始性。

东汉时期原始青瓷制作精细,胎多为灰白色,施釉方法已改为浸釉法,生活日用器如碗,盘。罐。盘口壶等成为主流。东汉青瓷在造型和装饰上与原始青瓷很相似,但是在胎釉的化学组成以及烧成温度等方面则有本质的不同。东汉青瓷胎质致密坚硬,胎色多为灰白或淡青灰色,瓷化程度较高,敲击声音清脆。釉层均匀,胎釉结合紧密,仅个别有剥釉,积釉现象釉色青绿,也有些为青黄,但釉面匀净。

瓷器的使用在唐代更为普及,瓷器烧造技术迅速发展。瓷制的茶具,餐具,酒具,文具、玩具、乐器以及实用的瓶,壶,罐等各种器皿,几乎无所不备。五代时的陶瓷造型则较多地沿袭了唐代风格。

扩展资料:

陶瓷的保养

1、 日常清洁可用家用洗洁精。

2、 用肥皂加少许氨水或先用等量亚麻子与松节油的混合物,去污性更强,可将瓷砖擦的更有光泽。

3、 如将浓茶或墨水等染色性强的液体洒在砖上面,应立即擦洗干净。

4、 定期为抛光砖打蜡,取得持久保护作用,时间间隔2—3个月为宜。

5、 如砖面出现少许划痕,在划痕处涂牙膏,用柔软的干布用力擦拭可以把划痕擦干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陶瓷

包容的人生
疯狂的音响
2025-09-10 16:08:38
陶瓷的发明有着悠久的历史,当远古时期,人们住在窑洞里,失火了,人们发现火烧过的泥土更加坚硬了,就把用树条编制的罐子等简单生活用具抹上泥巴,用火烧,形成了最古老的陶器。随着陶土的精细筛选,到唐代末期,渐渐形成了更加精细的瓷器。所以只能说,陶瓷是中国古老文明的代表之一,是历史的演进发明的。

大方的香水
听话的毛巾
2025-09-10 16:08:38
陶器最早起源于距今七千至五千年前由老官台文化发展而来的仰韶文化时期。那时陶器“合土为釜”,为生活用品,制作简单、粗糙,表面有绳席或人面鱼纹及兽面纹样装饰。此后到了距今4900年至4100年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彩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