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00mm中板瓷砖好用吗?
应该非常受欢迎,现在市面上的主流趋势,一般家居装修选择比较多,无需加工,可以直接上墙,非常方便,同时中板,通常是指产品厚度在8.3-8.5mm左右,介于薄板与常规产品之间;规格为300×600mm或400×800mm(常规正方形产品的一半)。中板产品瓷化程度高,具备高平整度、高抗折强度等优势,通体大理石全瓷中板相对轻薄(厚度8.3-8.5mm左右),更利于上墙铺贴。莱斯曼瓷砖产品系列成为近年来最受欢迎的产品。厨房,卫生间,阳台都适应,客餐厅要可以选择哦!
10mm厚度的面板对于陶瓷来说有些厚,很容易自重;且T/CWCS555 规程规定锚固件必须和面板连接,锚固件在和面板连接时,卡在面板洗槽内,锚固点的锚固强度也越高,也更安全。
万国大理石系列
万国大理石系列
300*600*5.8
350*800*5.8
400*800*5.8
500*1000*5.8
600*900*5.8
600*1200*5.8
750*1500*9
900*18000*9
现代砌墙系列
臻石系列(通体材料)
金属系列
仿古系列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英国棕 CABR-T48012P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将军红-深 CABR-T 48006P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布纹(深黄) CABR-T 6012025P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木纹(棕色) CABR-T 6012024P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古罗马洞石(米黄) CABR-T 6012022P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水木年华 CABR-T 6012020P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威尼斯棕 CABR-T 6012019P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威尼斯棕(灰) CABR-T 6012018P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至尊宝格莉(棕) CABR-T 6012017P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至尊宝格莉(浅黄) CABR-T 6012016P
中板瓷砖优缺点
中板瓷砖优缺点,房屋装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里面需要用到很多装修材料,而瓷砖就是我们最为常见的一种装修材料了,瓷砖的种类很多,下面为大家分享中板瓷砖优缺点。
中板瓷砖优缺点1瓷砖中板以优越的产品性能、丰富的花色之美,解决传统瓷片吸水率高开裂等诟病,从此,让厨房卫生间大变样。
随着大理石瓷砖、仿古砖的款式多元化和应用便利化,传统瓷片因自身的应用局限,似乎已被市场边缘化。
尽管规格与当前瓷片规格相同,但是中板的生产工艺则与瓷片不同,中板主要采用地砖的生产工艺,以一次烧成为主,具有超高硬度、耐磨度,以及低吸水率等特点中板生产工艺要求更高。
通体中板
通体中板,属于瓷质釉面砖,产品不仅在物理性能、装饰性、实用性等方面优于传统瓷片,更因其在生产中添加负离子釉料和多种天然矿物成分,能持续永久的释放负离子,保持室内空气清新负离子有吸附和氧化的作用,能高效快速的杀灭空气中的有毒物质元素,减少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中板瓷砖和其他瓷砖相比
中板瓷砖和其他瓷砖相比,主要是在厚度上的差异,那这也是它优势所在。
1、和厚砖相比,中板更轻便,能节省材料,运输也更便利。
2、和薄板相比,中板硬度比较硬,能适应传统用水泥砂浆铺贴的方式,一般的师傅铺贴过程中,可以避免薄板过软,一定要用瓷砖胶铺贴的弊端。
3、和普通陶质的内墙砖相比,中板是低吸水率的瓷质砖,硬度比一般的墙砖会坚硬很多。同时又比厚板(10mm左右厚度)要薄,在铺贴上墙时,施工更轻便。
4、中板表面工艺是大理石效果网,表面的展现效果很好,和地面的.大理石瓷砖或全抛釉搭配起来整体效果更好。
5、可随意切割、拉槽、倒角等二次加工,这是一般墙砖无法做到的优势。
6、中板瓷砖吸水率是1-3的吸水,是属于瓷质砖,不是陶质砖,可以用普通水泥砂浆铺贴,也是中板瓷砖特点之一!
中板的优势
中板可以做到像瓷片一样铺贴(且不用泡水),又能达到大理石瓷砖的效果!这就是中板的优势!
在空间装饰上,将大砖所具有的装饰效果融入到中板中,具有大规格产品特有的大气磅礴的视觉效果,令装修档次显得更加高端。
吸水率低、釉层厚、纹理细腻,匠心质造,只为打造更好的家居空间。
中板瓷砖优缺点2中板,通常是指是指产品厚度在7、3mm-8mm,介于薄板与常规产品之间;规格为300×600mm或400×800mm(常规正方形产品的一半)或450x900mm;吸水率介于低吸抛光砖和高吸瓷片之间。雨果瓷砖的中板瓷砖就是450x900mm规格的,视觉更大,铺贴更整体化。
雨果瓷砖450x900mm中板瓷砖有什么优势?
第一,中板瓷砖最大的特点就是既可以上墙也可以铺地。由于它本身的一个整体性,在上墙铺贴的过程中,整体效果非常的凸显,这也是中板瓷砖上墙最大的优势。中板瓷砖的使命在于,填补国内瓷砖市场在上墙领域的空缺。
第二、中板瓷砖,在生产的过程中非常的节省材料,并且降低能耗,比常规厚板节材节能40%左右,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运输也更轻便。
第三、在装饰性上,适中的厚度不仅具备通体的装饰效果,而且可上墙铺地,大大增强了空间效果的整体性,品牌个性也更容易展现。
中板瓷砖的简便,既契合行业节能减排的方向,又便利了瓷砖的物流运送进程,将其与和薄板比较,中板陶瓷的硬度会更好,可倒边可拉槽,可适应传统用水泥砂浆铺贴的方法,而不像薄板瓷砖有必要选用瓷砖胶铺贴的方法,与一般厚板瓷砖比较,中板的吸水率在0、5%以下,不易开裂且附着力强,也更便利施工铺贴上墙。
中板与薄板的区别是什么
1、从铺贴成本上区别
薄板的硬度。没有中板的硬度高。因此薄板在施工的过程中不能用普通的水泥。必须使用瓷砖胶,而且需要高档的瓷砖胶,才能够粘得牢。而中板只需要使用普通的水泥即可以轻松上墙粘得牢。从补贴的成本来说,中版的成本远远低于。
2、从铺贴效果上区别
薄板由于它本身的一些特性,不利于倒角,不能做异形切割等。但是中板瓷砖,它是可以倒角,做异形切割,铺贴效果艺术性强。因此中板瓷砖在使用过程中,更易于被消费者所接受。
中板瓷砖优缺点3一、瓷砖和中板有什么区别
1、吸水率不同:中板吸水率低,在1%以下或双零标准,而瓷砖吸水率低高,吸水率8%-12%
2、砖坯密度不同:中板坯土坯玻璃化程度高,密度大,抗破坏能力强,瓷砖吸水率高,抗破坏性低
3、耐磨度不同:中板耐磨性比瓷砖高,因为中间瓷砖密度高,吸水率低,而瓷砖具有低密度和高吸水性。
4、表现效果不同:中板表面工艺多样化,可采用各种深浅磨具进行表面整形,那瓷砖无法实现的各种抛光工艺
二、瓷砖中板的优点
1、产品砖坯呈瓷质玻化,它的吸水率很低,而且在生产过程当中采用较高吨位的压力机压制成型,之后在来长时间进行烧制。
2、瓷砖表面质感丰富,质感效果极佳,瓷砖中板商品在釉线与表面印花工艺中的工艺表现可以更复杂的善加。
3、中板它拥有非常好的抗震强度,而且它的表现即是坏体也会更加的结实一些,并且在生产的过程当中坏体粉料要用精细的球磨机械来球磨成浆料更好。
4、商品的尺寸会更加的标准,而且中板的生产流程也比较标准性,和常见的全抛釉或是仿古砖生产流程标准非常相同。日后期成型的尺寸误差也就更小,但在购买时一定要去当地正规建材市场购买更有保障性。
今天为大家推荐的薄瓷砖就是一种厚度比较小的特殊的瓷砖,常见的可能是安装在墙壁上面的保薄瓷砖,以及安装在地面上面的薄地面瓷砖,它们虽然坚固牢靠效果不是十分出色,但是性价比更加令人满意,也比较亲民,而且颜色和花纹纹路方面选择同样丰富,基本上能够满足各种各样装修风格的需求,有需求的消费者朋友们可以综合下文进行考量。
一、薄板瓷砖怎么样
薄型瓷砖(陶瓷薄板)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装饰材料,在国内起步较晚,所以现在市场接受度相对较低。但意大利早在1996年就推出3毫米薄板,薄板在欧美国家的市场接受度和普及率比较高。陶瓷薄板因为其大,薄,轻,硬等特性,在“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深受国家层面的支持。陶瓷薄板的制造相比传统瓷砖可以节省60%的综合能耗和降低50%的碳排放,国家相关部门对陶瓷薄板和薄型砖的推广予以了肯定和支持,并陆续出台了一些陶瓷薄板和薄型砖的标准,在政府的一些大型公共项目中优先推荐使用陶瓷薄板和薄型砖,带动其他商业地产项目和家装使用该类产品。
从物理性能来看,薄板的国标出台后,尽管只有5mm甚至更薄的薄板其物理性能都不比传统瓷砖差,由于是板类产品在韧度上还更强于一般陶瓷砖,业内也经过了几年从质疑到接受的过程。从使用角度看,与消费者传统意识中瓷砖越厚越结实的想法不同,事实上瓷砖的厚度不影响其使用功能。(
二、薄板瓷砖有哪些优点
1,薄,觉得是废话但又不是废话。所谓的表层装饰材料就是满足需求者的功能性需求,简单说就好看不?能用在哪里?容易装不?耐用不?能充当什么用?贵不?防火防水?这几类。
(1)从功能性来看,陶瓷薄板产品的薄的确是个上乘的装饰材料,厚度和重量甚至能充当装饰板材,才4.8mm贴哪里就贴哪里,从室内墙壁过道天花到室外外墙都能挂,瓷质可比木头塑料金属耐用得多了。
比如我家需要装修,地板先不说,光是过道和屋檐,天花隔断线角这些,就可以用了,还有橱柜这些都可以附在上面。
(2)质量轻,易切割和施工。
按我自己产品来说,8KG每平。比平常的瓷砖重量上面有着绝对的优势。平常瓷砖按12mm厚度来说少说也得35kg每平,70斤+的重量不是一个人抬得起。按平常湿贴施工上面比普通瓷砖快个3倍有加,具体看什么环境。
切是很好切的,自己没切过,但看人家切用电圆锯就可以了,无需用到水锯。
其实说到质量轻还有两个好处,就是翻新和适用于高层建筑。
上文为大家推荐的是关于市面上可以购置到的一种薄瓷砖方面的特点和分析以及优势对比,由此入手能够得知一个方面的话和薄瓷砖虽然厚度比较小,但是价格合适,也比较亲民,除此之外,可以根据花纹和颜色进行详细细致的划分,也可以适合不同装修风格所需,有兴趣的消费者朋友们可以综合上文了解,我们为大家说明的就是关于薄瓷砖购置和设计过程中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