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贴片电阻电容有哪些品牌?
贴片电容:三星,风华,国巨,华科,村田,太诱,TDK,京瓷AVX,达方,三环,宇阳.
贴片电阻:三星,厚生,国巨,旺诠,风华、富捷 国内品牌的只有风华,富捷。风华高科是国企,富捷电子是民营控股!
贴片电容品牌有
美国:Johnson,AVX...
日系:村田,TDK,太阳诱电,京瓷...
韩系:三星,三和...
台湾:国巨,华新科,HEC...
国产:风华,宇阳,达方,三环...等等
主要看你们产品吧,如果国内的话,基本上风华之类的就可以用,我们生产的出口的,也是选择风华这个品牌的
电容: murata村田 Taiyo太阳诱电 Kemet TDK Epcos 风华高科 国巨 华新 HEC
贴片电容讲究的最多。
兄弟想了解最稳定最可靠的,可以告诉你日系的稳定性最好、一致性最稳:个人给您排个名:
1线:村田、TDK(常规、高压、高容都ok)-------真货和交期和价格是个问题。
2线:太诱(高容卖的多些)、HEC(高压大尺寸非常好、高容应用日本技术、常规大家都能做、交期比日本的好些)
Johnson(美国军工,一般你买不到)、国巨--华新科(0603、0402很牛,量很大,最近收购了CCT,还得看看,当然0805 1206也很全,主要面向消费类电子)、3星(最近比较疯狂、抢了很多市场,也在向全系列发展0402~1206,当然量过快发展、质量难免出些问题)
3线:达方(产量一般了,质量向国巨学习啦) 风华(国内老厂了,知名度广,0805强一些,但是高容的做不好) 宇阳(0402主要生产,一般很少用在电源上,质量你看着办吧)、三环(很努力的抢市场中)
4线:国内其他的了,抢占些小资源了。
贴片电容全称为:多层(积层,叠层)片式陶瓷电容器,也称为贴片电容,片容。
电容的作用
编辑
1)旁路
旁路电容是为本地器件提供能量的储能器件,它能使稳压器的输出均匀化,降低负载需求。
就像小型可充电电池一样,旁路电容能够被充电,并向器件进行放电。为尽量减少阻抗,旁路电容要尽量靠近负载器件的供电电源管脚和地管脚。
这能够很好地防止输入值过大而导致的地电位抬高和噪声。地电位是地连接处在通过大电流毛刺时的电压降。
2)去耦
去耦,又称解耦。 从电路来说,
总是可以区分为驱动的源和被驱动的负载。如果负载电容比较大, 驱动电路要把电容充电、放电,
才能完成信号的跳变,在上升沿比较陡峭的时候,电流比较大,
这样驱动的电流就会吸收很大的电源电流,由于电路中的电感,电阻(特别是芯片管脚上的电感,会产生反弹),这种电流相对于正常情况来说实际上就是一种噪声,会影响前级的正常工作,这就是所谓的“耦合”。
去耦电容就是起到一个“电池”的作用,满足驱动电路电流的变化,避免相互间的耦合干扰。
将旁路电容和去耦电容结合起来将更容易理解。旁路电容实际也是去耦合的,只是旁路电容一般是指高频旁路,也就是给高频的开关噪声提高一条低阻抗泄防途径。高频旁路电容一般比较小,根据谐振频率一般取0.1μF、0.01μF
等;而去耦合电容的容量一般较大,可能是10μF
或者更大,依据电路中分布参数、以及驱动电流的变化大小来确定。旁路是把输入信号中的干扰作为滤除对象,而去耦是把输出信号的干扰作为滤除对象,防止干扰信号返回电源。这应该是他们的本质区别。
3)滤波
从理论上(即假设电容为纯电容)说,电容越大,阻抗越小,通过的频率也越高。但实际上超过1μF
的电容大多为电解电容,有很大的电感成份,所以频率高后反而阻抗会增大。有时会看到有一个电容量较大电解电容并联了一个小电容,这时大电容通低频,小电容通高频。电容的作用就是通高阻低,通高频阻低频。电容越大低频越容易通过。具体用在滤波中,大电容(1000μF)滤低频,小电容(20pF)滤高频。曾有网友形象地将滤波电容比作“水塘”。由于电容的两端电压不会突变,由此可知,信号频率越高则衰减越大,可很形象的说电容像个水塘,不会因几滴水的加入或蒸发而引起水量的变化。它把电压的变动转化为电流的变化,频率越高,峰值电流就越大,从而缓冲了电压。滤波就是充电,放电的过程。
4)储能
储能型电容器通过整流器收集电荷,并将存储的能量通过变换器引线传送至电源的输出端。电压额定值为40~450VDC、电容值在220~150
000μF 之间的铝电解电容器(如EPCOS 公司的B43504
或B43505)是较为常用的。根据不同的电源要求,器件有时会采用串联、并联或其组合的形式,对于功率级超过10KW
的电源,通常采用体积较大的罐形螺旋端子电容器。
其他厂家的话,三星产量也很大,不过经常变动,也是以高容为主。
中国企业,包含台湾的,大尺寸低价值的比较多。小尺寸的只有宇阳一家做得比较好的,产能和技术还能排得上。
中国:FH广东风华、TF南通同飞、宇阳、达方、三环、AiSHi艾华科技、FCON深圳金富康、TAI-TECH台庆。
香港:FUJICON富之光、SAMXON万裕、HEC禾伸堂。
美国:AVX、VISHAY威世。
日本:Kyocera京瓷、Matsushita松下、MuRata村田、NEC、Nichicon(蓝宝石)尼吉康、Nippon
Chemi-Con(黑金刚、嘉美工)日本化工、Raycon威康、Rubycon(红宝石)、SANYO三洋、TAIYO
YUDEN太诱、TDK、TK东信、罗姆。
韩国:SAMSUNG三星、SAMWHA三和、SAMYOUNG三莹。
台湾:CAPSUN、Chocon、Choyo、ELITE金山、EVERCON、EYANG宇阳、GEMCON至美、GSC杰商、G-Luxon世昕、HERMEI合美电机、JACKCON融欣、JPCON正邦、LELON立隆、LTEC辉城、OST奥斯特、SACON士康、SUSCON
冠佐、TAICON台康、TEAPO智宝、WALSIN华新科、YAGEO国巨等。
贴片电容
微容科技创始人陈伟荣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子行业最早的开拓者之一,曾任康佳集团总裁7年,因看好基础元器件产业在中国的发展,2000年开始进入MLCC行业,20年潜心深耕,带领出了一支专业成熟的MLCC技术研发及运营管理团队。
基于对行业的深入认识,微容自成立起定位做高端MLCC,全面布局生产车间、先进设备、尖端人才和管理平台等资源,突破高容量、车规、高频、超微型等高端系列MLCC。
罗定微容科技园近期总规划投资120亿元人民币,计划在2028年左右实现年MLCC产能1.5万亿片的规模,成为行业前三大厂商之一。截至2021年,已投入20亿元,MLCC月产能超过300亿片。其中高容量系列突破至47μF容量,并继续扩展100μF等更高容量以及不同尺寸和电压的规格。射频系列及01005、0201超微型系列已成为行业主力制造商,车规MLCC体系及产品平台建设完成,实现AEC-Q200标准0603、0402、0201系列产品开发量产。
微容在高端MLCC的成果和前景,得到了电子行业的高度认可,已配合众多电子行业的龙头企业。扎根于高端制造产业的微容,坚持用匠心做好产品,快速跻身全球MLCC一线厂商,为中国高端制造电子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全球电子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