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行业计算成本
1、陶瓷行业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外,需加一项燃气动力,用来核算归集烧练费
2、陶瓷行业产品成本,直接材料可按产品单位定额分配,直接人工可按计件标准单价分配,燃气动力可按各产品占窑位比例分配,制造费用可按前三项分配额之和分配
3、在产品约当数,
直接材料按釉和泥耗用比计算,例如泥釉耗用比为5比2,那么未施釉的产品按60%计算完工率,施釉后的产品按100%计算完工率。
直接人工完工率,按完工工序工价之和占总工价比例计算完工率
煤气动力,按是否入窑烧练,完工率为0和100%
制造费用按直接人工完工率计算约当产量较合理,因直接材料完工率较高,燃气动力完工率较低,且受工艺限制烧练前发生的多些。
以上三点就可确定成本核算规则办法了,怎样计算成本就已经一目了然了
这种产品我建议采用分批/定额成本法计算,因为一般陶瓷公司的产品众多,又极易损坏,许多种产品一起上线,大批大量的上线,但耗用的原料泥土成本较低。
你可以给每个产品做一份BOB,列出要用到的泥土,色粉,釉,花纸,等等的定额耗用量,以及耗用的工时,要用的的烧烤时间,耗用的瓦斯,电力,检验费用等等。然后通过盘点,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各个不同产品之间分配。
本人曾主持过某大型企业成本计算,用EXCEL公式开发了一套成本计算模型,但不便上传。你说的公式我是没有的,其实要灵活运用,恰当分配,经验把握,与真实成本接近,那才是最好的。
心中无公式,你才能做的最好!会计上没有公式。
陶瓷大,铜的比热容是0.39×10^3J/(kg·℃)。
水的比热大,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冰的比热容是2.1×103J/(kg·℃)。
一定质量的一物质,在温度升高时,所吸收的热量与该物质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称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用符号c表示。
学科定义
一定质量的物质,在温度升高时,所吸收的热量与该物质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称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用符号c表示。其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开尔文[J /(kg·K) ]或焦耳每千克每摄氏度[J /(kg·℃)]。J是指焦耳,K是指热力学温标,即令1千克的物质的温度上升(或下降)1开尔文所需的能量。
如果只是底层开始冒小水泡,就表示上面还没有完全烧开,一定要等到大量的小气泡从锅底上升并汇聚成大水泡的时候,这才叫真正烧开了。
陶瓷釉是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无色或有色的玻璃态薄层,是一种硅酸盐。
陶瓷器上所施的釉一般以石英、长石、粘土为原料,经研磨、加水调制后,涂敷于坯体表面。
经一定温度的焙烧而熔融,温度下降时,形成陶瓷表面的玻璃质薄层。
它使陶瓷器增加机械强度、热稳定性、介电强度和防止液体、气体的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