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为什么土 可以制成陶瓷

悦耳的小土豆
欢呼的便当
2023-03-29 00:41:06

为什么土 可以制成陶瓷?

最佳答案
痴情的茉莉
英俊的硬币
2025-09-12 18:15:29

土做陶瓷也有讲究的,不是什么土都可以做陶瓷的。那些土软软的,像橡皮。要做之前要先放在专门的一个池子里搅动,然后过滤,放些天,然后才可以做,做的时候也有讲究的,手法要灵活、快速,水也要适当的放一些,做好后把它放在外面风干,风干后就可以拿去放在烧窑里进行冶炼,过几天后再拿出来,然后进行加工。

最新回答
糟糕的电脑
诚心的含羞草
2025-09-12 18:15:29

是的。泥土烧成陶瓷是化学变化;因为烧制陶瓷是用泥土高温加热,在烧制过程中有一些氧化过程,在氧化过程中,泥土中的矿物质就会发生化学反应。

烧瓷器的过程是瓷土中矿物从无规混合到形成化学键成为部分结晶的过程,有新物质生产,所以是化学变化。

千年窑火,延绵不息,经过数十道工序精雕细琢的瓷坯,在窑内经受千度高温的烧炼,就像一只丑小鸭行将达化一只美天鹅。有气窑、电窑(加热方法)等。

普通的黏土虽然也含有氧、硅、钙、铝、铁等物质的硅酸盐,但陶土里更多大量的硅铝氧化物,颗粒细、可塑性强、结合性好,触变性过度,收缩适宜,耐火度高,比之一般的黏土,高岭石类、蒙脱石类、伊利石类和水铝石类物质含量要高。

陶器的烧成温度大约是800℃到1000℃,瓷器的烧成温度大约是1200℃到1400℃,这种高温令陶土里的物质在高温下会产生变化。

在500℃到700℃时,石英晶型会转化;700℃到1000℃时,陶土内的物质会进行氧化反应和分解反应,1200℃到1400℃,再出现还原反应。这其中,硫化铁、碳酸盐、硫酸盐、氢氧化铁的分解和有机物氧化,令原来的物质釉化,即是由土变成瓷。

在还原反应过程里,例如氧化铁会还原成氧化亚铁,由褐色变为青色,也就使烧制成的瓷器,颜色与入炉前的胎体不同。最后,再经过急冷、缓冷、快冷阶段,彻底定型。

平淡的黄蜂
美满的唇彩
2025-09-12 18:15:29
主要是土的成分不同,制砖需要粘土,陶器需要陶土,瓷器需要瓷土。粘土,由硅酸盐矿物在地球表面风化后形成。一般在原地风化,颗粒较大而成分接近原来的石块的,称为原生黏土或者是一次黏土。这种黏土的成分主要为氧化硅与氧化铝,色白而耐火,为配制瓷土之主要原料。陶土是陶器原料。矿物成分复杂,主要由高岭石、水白云母、蒙脱石、石英和长石组成。颗粒大小不一致,常含砂粒、粉砂和粘土等。具吸水性和吸附性,加水后有可塑性。颜色不纯,往往带有黄、灰等色,因而仅用于陶器制造。瓷土是由云母和长石变质,其中的钠、钾、钙、铁等流失,加上水变化而成的,这种作用叫作“瓷土化”或“高岭土化”。至于瓷土化究竟因何而起,在学术界中虽然还没有定论,但大略可以认为是长石类由于温泉或含有碳酸气的水以及沼地植物腐化时所生的气体起作用变质而成的。一般瓷土多产于温泉附近或石灰层周围,可能就是这个原因。瓷土的熔点约在1780℃左右,实际上因为多少含有不纯物质,所以它的熔点略为降低。谢谢

仁爱的心锁
忧伤的方盒
2025-09-12 18:15:29
粘土,含沙粒少、是有黏性的土壤,具有较好的可塑性。与适量的水混合后形成泥团,在外力的作用下,泥团发生变形但不开裂,外力散去后,仍能保持原有形状不变。其次,可塑性强的粘土,结合力也大。

因此粘土的结合性对于半成品瓷器的干燥、修坯和上釉存在着重要的影响。而且,粘土是由硅酸盐矿物在地球表面风化后形成,主要成分为氧化硅,色白而耐火,为配制瓷土之主要原料。

爱笑的乌龟
纯情的黑米
2025-09-12 18:15:29
1、因此粘土的结合性对于半成品瓷器的干燥、修坯和上釉存在着重要的影响。而且,粘土是由硅酸盐矿物在地球表面风化后形成,主要成分为氧化硅,色白而耐火,为配制瓷土之主要原料。

2、瓷器是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烧制而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1400℃)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是中华文明展示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