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耀州窑鉴别方法 鉴别耀州窑瓷器的4个要点

高挑的砖头
眯眯眼的柜子
2023-03-28 22:30:20

耀州窑鉴别方法 鉴别耀州窑瓷器的4个要点

最佳答案
隐形的冰棍
谨慎的雪碧
2025-09-13 04:42:53

1、从造型上鉴定:耀州窑属于宋代民间窑场,所生产的器物多是以民间生活用品为主。其主要器型有碗、盘、碟、杯、瓶、盆等等诸多日常生活用品,而且主要釉色都是青色。如耀州窑瓷碗的腹部特征就相当复杂,造型向多样化发展,主要有深腹、浅腹、曲腹、斜曲腹、斜直腹、斜腹、浅盘腹等。这些特征都是宋代瓷碗的共同特征,在宋代成为了所有窑场的一种造型风格。耀州窑以生产饮食具、寝具、照明用具、妆具、供器等生活日用品为主,可谓无所不备。器型丰富,有荷叶式、花瓣式、瓜棱式、六方式等,在宋代同期瓷窑中品类之多居上。如瓶,就有10种样式,瓶体或硕长秀丽,或丰满端庄,皆具优雅之风。上海博物馆收藏的耀州窑青釉刻花长瓶,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耀州窑青釉刻花盘口瓶最为典型。另有一种卷口、短颈、折肩,瓶身垂直细长,形似莱菔,俗称“萝卜瓶”,为耀州窑特有瓶式。这些独特的样式正是我们能够清楚辨别其真伪的标志,我们不能小看了,应该仔细看清。

2、从釉质上鉴定:耀州窑所出产品种以青瓷为主,兼有酱釉、黑釉、窑变黑釉及白瓷。青瓷胎质细,色灰白,釉色以艾青为上,青中闪黄者居多。耀州青瓷釉的呈色,基本上与龙泉青瓷釉相同,即(Fe)离子在釉中由Fe3+转变为Fe2+的结果。从离子的吸收光谱曲线图得知,Fe2+在红外光区有强烈的吸收,当扩展到可见光区时,吸收能力逐渐减弱而使玻璃(釉)透出青蓝色;Fe3+在紫外光区有强烈的吸收,至可见光区时,吸收能力减弱,致使玻璃(釉)呈现出黄绿色或棕色。这里把釉质特征配合上文所述的施釉特征,我们就可以很准确地识别出耀州窑的真伪了。

3、从做工上鉴定:宋代瓷器的做工可谓是普遍较为精致,从烧制瓷器的方法上,主要有覆烧、支烧、垫烧等,如汝窑主要采取的就是满釉支烧,在碗和盘的底部,我们可以看到芝麻痕似的支钉痕,通过支钉痕可以看到汝窑瓷器的香灰胎色。由于耀州窑的底部不上釉的特征,我们一目了然地知道,耀州窑瓷器的烧制是垫烧。

4、从款识上鉴定:宋代耀州窑瓷器的款识非常有特色。例如,有一件青瓷小碗内印有“三把莲”的款识,有的小碗内印束莲三把,称为三把莲,同时在碗心印有“三把莲”字样,即图案与文字相互结合,有明显的装饰意味。宋耀州窑印花飞凤纹碗,在纹饰间印有“正和”二字。同时,宋耀州窑也是吉语款,见到的有耀州窑印花碗。耀州窑青瓷款字的一大特点是文字藏于图案之中。耀州窑系出土的青瓷碗,碗心中有印吴、杨、张、周等阳文的,这是工匠或窑主的姓氏,还有的在碗底部印“张”字,字藏于荷叶、莲花之间,精巧别致。因为耀州窑曾经烧制过皇家贡瓷,所以,有一部分的耀州青瓷印有龙纹和“龙”的款识。

最新回答
欣喜的流沙
大力的西牛
2025-09-13 04:42:53

耀州窑始于唐代,北京听涛文化介绍:耀州瓷分别有:龙凤倒装壶、公道杯、良心壶(又名两心壶)凤鸣壶、倒流壶(又名倒装壶)。每件都有它的传说。耀州瓷工艺礼品,独具中国特色,集实用性收藏性观赏性于一体,是政府礼品,商务礼品,外事礼品的上佳之选。本品可大量定做。

当时烧黑、白、青瓷,宋代青瓷得到较大发展,北宋末为鼎盛期。其窑址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旧称同官,宋代时属耀州,故名“耀州窑”,包括陈炉镇、立地镇、上店镇及玉华宫等窑在内。是宋代北方民间青瓷的主要产区之一。

耀州窑宋代晚期以青瓷为主,胎薄质坚,釉面光洁匀静,色泽青幽,呈半透明状,十分淡雅。装饰有刻花、印花,结构严谨丰满,线条自由流畅。纹饰多满布器内外,种类繁多,有牡丹、菊花、莲花、鱼、鸭、龙凤等,风格粗放健美,生动自然。器形有碗、盘、瓶、罐、壶、香炉、香熏、盏托、注子温碗、钵等。

耀州窑在宋时北方的青瓷窑场中最负盛名,堪称翘楚。于神宗元丰(1078-1085)至徽宗崇宁(1102-1106)的三十来年间,曾为朝廷烧制贡瓷。其不凡的制瓷技巧和洒脱活泼的风格对当时各地窑场产生了很大影响,得到广泛推广,由此形成了一个自北而南的范围广阔的耀州窑系。耀州窑系以黄堡镇为中心,襄括了河南宜阳窑、宝丰窑、新安城关窑、广东西村窑、广西永福窑、内乡大窑店窑等多个窑场。各窑制品均与铜川窑相似,仅由于所用原料有差别,胎质与釉色也有些微不同。

傻傻的雨
酷酷的花生
2025-09-13 04:42:53

中国古代的制瓷工艺发展到宋代,出现了一个突飞猛进的高峰,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窑场分布地域广泛。已发现的宋代窑址分布于全国十七个省的一百三十余县中,每县少者数处,多者数百处,从数量上说,比唐代要多出数倍。二,由于改进了装窑的方法,提高了窑的单位产量,使宋代瓷器的产量大增。三,由于制瓷技术的不断提高,出现了不同的釉色和装饰花纹,形成了不同风格的窑系。四,瓷器已成为民间普及的日用器皿,瓷器贸易发达,著名瓷场的瓷器不但运销国内各地,而且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出口商品。宋代瓷器在宋代文化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宋代诸窑中,定窑的时间较早。定窑在今河北曲阳涧磁村。产品以白釉瓷器为主,装饰花纹繁富华丽,流行刻印牡丹、莲花、菊花等花卉组成的图案,也有禽鸟、婴戏等花纹,布局对称,构图严谨,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大约在北宋时期,定窑创造了覆烧的方法,废弃了一个匣钵装烧一件瓷器,改为将盘碗之类的瓷器反置于垫圈组合成的匣体内,增加了装烧瓷器的件数,提高了产量,这在装烧工艺上是一次很大的改革。另外,由于覆烧造成了碗盘口缘露胎无釉,即当时所称的“芒",为了弥补这个欠缺,有些高级定瓷便在芒口上包镶金属扣,反而把瓷器装饰得更华丽了。

在定窑遗址中曾发现过刻有”官”、”尚食局”、〞五王府”字款的白瓷片,说明定窑中有一部分产品是为官府和宫廷烧造的。河北定县两座宋代塔基中出土了一百余件定窑白瓷器,其中有十几件刻有”官”字款,胎薄而细密,釉色润净,造型优美,确是定窑白瓷的上乘之作。

磁州窑是宋代北方著名的民窑,在今河北磁县观台镇。产品以碗盘为主,也烧造大型的罐盆之类日用器皿,还烧造儿童玩具和磁枕,尤以各种瓷枕最具特色,印有”张家造”戳记的瓷枕就是观台的产品。观台瓷器的胎质坚细,呈灰白色,釉白中微带黄色,釉下有黑、褐彩花纹,用绘画、绘划花、剔花和珍珠地划花等技法绘制,花纹种类繁多,以卷叶、缠枝牡丹、水波纹、花卉禽鱼等图案为多,线条流畅,构图洒脱,给人一种清新活泼的感觉。瓷枕的画面则更富有生活情趣,小儿游戏的画面,着墨不多,却极传神,是宋代民间的小品画,还有在枕面上题诗词的,无疑这都是当时最受人欢迎的。

属于磁州窑系的瓷场很多,它们分布于今河北、河南、山西一带,除观台以外,河南修武当阳峪和汤阴鹤壁集的两个窑场也很重要。当阳峪窑的瓷胎呈褐色,胎上施一层陶衣,釉色洁白明亮,与釉下的黑彩花纹,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非常明快;花纹以缠枝牡丹居多。鹤壁集窑以烧造大型瓷器为主,与他处不同的是一种黄褐色釉刻花宽沿大盆,可视为鹤壁集的代表作。磁州窑系窑场多,产量大,产品从宋到元连续不衰,是北方民间日用瓷的畅销品。

耀州瓷是宋代北方专烧青瓷的民窑,在今陕西铜川市黄堡镇。1959年曾进行过考古发掘。耀州窑在唐代是烧白瓷和黑瓷的,北宋时改烧青瓷,到北宋中叶制瓷技艺成熟。瓷器的种类很多,有碗、盘、碟、罐、盒、炉等。太薄,呈灰白色,釉也很润净。花纹有缠枝或折枝的牡丹、菊花、莲花等花卉器案,也有游鱼水禽和婴戏等纹饰,分刻花和印花两种,刻花线条流畅,印花繁丽规整,可与定窑纹饰相媲美。在神宗元丰至徽宗崇宁年间,耀州窑瓷器曾入贡北宋朝廷。

钧窑瓷器也属于青瓷,但它的釉色却是一种蓝色的乳光釉,深的作天蓝色,浅的如天青色,最淡的似月白色。在蓝色釉中利用还原铜的呈色作用,烧出了红色,红蓝釉互相融合又出现了紫色,犹如蓝天中的彩霞,海棠般的红,玫瑰样的紫,散落在澄清的蓝釉中,真是艳丽极了。这是宋代制瓷工艺在釉色上的突出成就。

北宋钧窑窑址,1974年在河南禹县城内钧台和八卦洞发现,发掘了窑炉、作坊等遗迹,出土了大批窑具和瓷器碎片,有各式花盆,盆托,以及洗、炉、尊、钵等器。有些是专为宫廷烧造的,它们的底部往往按大小刻一至十的数字。钧窑瓷器以绚丽的釉色取胜,不另装饰花纹。胎呈灰色,上釉前先素烧,釉层特别厚,由于烧窑时温度的变化,使釉流入胎上的裂纹中,形成如”蚯蚓走泥”似的线纹。这本来是烧造过程中的缺陷,却被后世古董鉴赏家当成钧窑的特殊纹饰了。

在南方诸窑中,最重要的是景德镇窑和龙泉窑。景德镇窑在宋代烧造青白釉瓷器,这种瓷器的釉白中透青,釉厚处呈淡青绿色,是介于青白二者之间的一种釉,也称之为”影青釉”。种类很多,有日用的杯、碗、碟、盘等容器,有执壶、注子、浅碗和盏托等酒具,还有瓜棱罐、镂空香薰、各式各样的小粉盒,以及造型优美的瓷枕等。在青白色的釉下刻印花卉等图案,显得十分淡雅。

青白瓷器是北宋中叶(约公元1000年左右)才出现的,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在这个地区的北宋中叶至南宋的墓葬中,几乎都出土青白瓷器,少者几件,多者达数十件。由于采用并改进了定窑的覆烧装置,景德镇青白瓷器的产量是很大的。有的还北运至辽金。在辽代中期以后的一些契丹贵族墓葬中,或金大定以后的墓葬中,都经常出土景德镇青白瓷器。

宋代瓷器作为中国的著名工艺品,流传亚非各地,形成了以海路为主的”陶瓷之道”,它和陆路上的”丝绸之路”一样,都是中外贸易和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史迹。

超级的乌冬面
无私的黄豆
2025-09-13 04:42:53
耀州窑是我国长江以北颇具代表性的窑场之一。窑场在今陕西省铜川市,因铜川古属耀州。该窑在我国古陶瓷发展和进步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宋代,耀州窑不但成为长江以北烧制青瓷的闻名瓷窑,而且对当时诸多瓷窑发生重要的引导影响,形成耀州窑系。

据《宋耀州太守阎公奏封德应侯之碑》载,耀州窑瓷器的烧造最早始于晋。考古发掘证明说明,唐代耀州窑,已开始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瓷窑。到北宋时,耀州窑又的到了更大的发展和进步,烧制出了相当精美的青釉瓷,到达耀州窑鼎盛时期。在有些方面,耀州窑甚至超越了宋代汝、官、哥、定、钧5大名窑的瓷器。究其因果关系,主要是因为它广汲各窑之长,并具有极为便利的水陆交通、充足的燃料以同优质的瓷土等优越条件水平。

北宋末期,社会动荡不安,连年战乱,经济受到损坏。耀州窑和全国各地瓷窑一致,创造受到引导影响。到金代时,虽然耀州窑仍在进行瓷器的烧制,但产量同质量已开始走下坡路。除少数产品外,一般瓷器均烧制的较前粗劣。元代耀州窑已经衰落到极点。瓷质低下、产量锐减,在各瓷窑之中已不占有什么位置了。明代初期和中期,更是只具小规模创造,并于晚期最终停滞了这一瓷种的烧造。

宋代耀州窑瓷器主要有盘、碗、洗、瓶、壶等每天日常生活用具同少量的'香炉、印盒、瓷塑等。器物一般制作设计的比较对比思考分析与判断规整、精巧。其高超的花纹装饰工艺、丰厚的装饰题材,使耀州窑瓷器独具魅力气质。

耀州窑瓷器上所装饰的花纹图案,主要是靠刻划、模印同堆塑等等工艺手法完成。

所谓刻划纹,是用刀具同尖状器在瓷胎上刻划出各种花纹图案,然后施釉烧制而成,所饰花纹,线条下凹,低于胎面。此种纹饰创于北宋初期,其技法继承了唐代的传统,受到越窑的引导影响而发展和进步起来。初期刻划纹一般都显的较为简明、草率,中期才日趋成熟,所饰花纹刀法娴熟、线条流利,花纹图案体现的极为生动。

印花纹饰涌现的时期要晚于刻划纹饰,即北宋中期才涌现,并成熟于晚期。是用特别的模子在盘、碗、洗等器物的内壁压印成各种花纹,然后再烧制。所印花纹图案微微凸起,略高于胎面、立体感较强,具有半浮雕的生效后的情况。纹饰清晰,布局繁密完好,讲求章法,是宋代耀州窑印花图案的特点。

当前已能见到的耀州窑印花图案达上百种,主要有折枝和缠枝花卉同水波游鱼、鸳鸯、浮鸭、婴戏、飞天,还有龙凤、麒麟、飞鸭等。耀州窑虽为民间瓷窑,但史书记录同出土文物标明,它在宋代曾为宫廷烧过贡品。耀州窑虽为长江以北民窑,但其产品的声誉同引导影响在宋代遍同全国。

鼎盛时期的耀州窑产品是以青瓷为主的,由于当时各窑之间的相互引导影响,耀州窑青瓷和越窑、龙泉窑等窑的瓷器在许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一件器物,鉴赏区别它是耀州窑还是其它窑的青瓷,瓷釉方面的特点是特别重要的,耀州窑瓷器釉色青翠、釉质细润,施釉亦较薄,釉色深浅多变。有的稍绿一点,有的稍黄一些,但均为青中闪黄色,不论釉深浅都含有黄的成分,否则就不是耀州窑而是其它窑的青瓷产品了。其时期越晚,闪黄的程度也就越大。到元代时,耀州窑青黄色的成分就更大了,看上去几乎成了黄釉瓷器。

此外,瓷胎的特点同时也是鉴定判断的一个重要依据。宋耀州窑青瓷胎骨较雹胎色深灰。因当时施釉工艺尚有不够,故器物背面接近足部同底部经常涌现漏施釉的状况。这些漏釉的露胎处,显示出一些酱色的氧化铁所致小斑块。由于胎土中所含铁的成分较高,在器身之外的下部釉薄处,也时常隐隐透出一些淡褐色。这些特征都是后仿品无法仿出的。

宋代耀州窑瓷器的仿品,在民-国同以前各时期很少见到,而多数都是近几年所仿。新仿耀州窑青瓷胎骨稍厚,含铁量低,故胎色灰白,颜色较真品色浅,更没有因漏釉所显示出的酱色小斑块以同釉薄处所透出的褐色。除此之外,圈足形成也有所不同。仿品圈足较为圆滑,这和切削平齐规整的真品圈足,有着很显明的区分。以上都是鉴赏区别真品假冒宋代耀州窑瓷器的重点关键要素所在。

冷傲的皮带
大胆的抽屉
2025-09-13 04:42:53
耀州窑是我国北方颇具代表性的窑场之一。窑场在今陕西省铜川市,因铜川古属耀州。该窑在我国古陶瓷发展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宋代,耀州窑不仅成为北方烧制青瓷的著名瓷窑,而且对当时诸多瓷窑产生重要的影响,形成耀州窑系。

据《宋耀州太守阎公奏封德应侯之碑》载,耀州窑瓷器的烧造最早始于晋。考古发掘证明,唐代耀州窑,已开始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瓷窑。到北宋时,耀州窑又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烧制出了相当精美的青釉瓷,达到耀州窑鼎盛时期。在有些方面,耀州窑甚至超过了宋代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的瓷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它广汲各窑之长,并具有极为便利的水陆交通、充足的燃料以及优质的瓷土等优越条件。

北宋末期,社会动荡不安,连年战乱,经济受到破坏。耀州窑与全国各地瓷窑一样,生产受到影响。到金代时,虽然耀州窑仍在进行瓷器的烧制,但产量及质量已开始走下坡路。除少数产品外,一般瓷器均烧制得较前粗劣。元代耀州窑已经衰落到极点。瓷质低下、产量锐减,在各瓷窑之中已不占有什么位置了。明代初期和中期,更是只具小规模生产,并于晚期最终停止了这一瓷种的烧造。

宋代耀州窑瓷器主要有盘、碗、洗、瓶、壶等日常生活用具及少量的香炉、印盒、瓷塑等。器物一般制作得比较规整、精巧。其高超的花纹装饰工艺、丰富的装饰题材,使耀州窑瓷器独具魅力。

耀州窑瓷器上所装饰的花纹图案,主要是靠刻划、模印及堆塑等等工艺手段完成。

所谓刻划纹,是用刀具及尖状器在瓷胎上刻划出各种花纹图案,然后施釉烧制而成,所饰花纹,线条下凹,低于胎面。此种纹饰创于北宋初期,其技法继承了唐代的传统,受到越窑的影响而发展起来。初期刻划纹一般都显得较为简单、草率,中期才日趋成熟,所饰花纹刀法熟练、线条流畅,花纹图案表现得极为生动。

印花纹饰出现的年代要晚于刻划纹饰,即北宋中期才出现,并成熟于晚期。是用特别的模子在盘、碗、洗等器物的内壁压印成各种花纹,然后再烧制。所印花纹图案微微凸起,略高于胎面、立体感较强,具有半浮雕的效果。纹饰清晰,布局繁密完整,讲求章法,是宋代耀州窑印花图案的特点。

目前已能见到的耀州窑印花图案达百余种,主要有折枝和缠枝花卉及水波游鱼、鸳鸯、浮鸭、婴戏、飞天,还有龙凤、麒麟、飞鸭等。耀州窑虽为民间瓷窑,但史书记载及出土文物表明,它在宋代曾为宫廷烧过贡品。耀州窑虽为北方民窑,但其产品的声誉及影响在宋代遍及全国。

鼎盛时期的耀州窑产品是以青瓷为主的,由于当时各窑之间的相互影响,耀州窑青瓷与越窑、龙泉窑等窑的瓷器在许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一件器物,鉴别它是耀州窑还是其它窑的青瓷,瓷釉方面的特点是非常重要的,耀州窑瓷器釉色青翠、釉质细润,施釉亦较薄,釉色深浅多变。有的稍绿一点,有的稍黄一些,但均为青中闪黄色,不论釉深浅都含有黄的成分,否则就不是耀州窑而是其它窑的青瓷产品了。其年代越晚,闪黄的程度也就越大。到元代时,耀州窑青黄色的成分就更大了,看上去几乎成了黄釉瓷器。

此外,瓷胎的特点也是鉴定的一个重要依据。宋耀州窑青瓷胎骨较薄、胎色深灰。因当时施釉工艺尚有不足,故器物背面接近足部及底部经常出现漏施釉的情况。这些漏釉的露胎处,呈现出一些酱色的氧化铁所致小斑块。由于胎土中所含铁的成分较高,在器身之外的下部釉薄处,也时常隐隐透出一些淡褐色。这些特征都是后仿品无法仿出的。

宋代耀州窑瓷器的仿品,在民国及以前各时期很少见到,而多数都是近几年所仿。新仿耀州窑青瓷胎骨稍厚,含铁量低,故胎色灰白,颜色较真品色浅,更没有因漏釉所呈现出的酱色小斑块以及釉薄处所透出的褐色。除此之外,圈足形成也有所不同。仿品圈足较为圆滑,这与切削平齐规整的真品圈足,有着很显明的区别。以上都是鉴别真伪宋代耀州窑瓷器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