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钧瓷到底是多珍贵的宝贝

飘逸的枕头
拉长的酒窝
2023-03-28 21:08:24

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钧瓷到底是多珍贵的宝贝?

最佳答案
着急的红酒
活力的服饰
2025-09-13 11:21:51

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有一定的夸张成分的,不过钧瓷确实非常珍贵,他是我国五大名窑之一,作为官僚,他本身的价值就比民谣要高,做工也更精细,所承载的文化价值也更高。均瑶得名于宋徽宗时期在钧台附近设置了官窑,经过考古学家的分析,发现钧窑的烧造历史从晚唐时期就开始了,到北宋时期达到了鼎盛状态,其时间跨度长达700余年。

虽然烧制钧瓷的历史非常漫长,但如今能够留下来的品相完好的钧瓷却少之又少。也正是由于数量稀少,物以稀为贵,所以它的价值也就成分上涨。另一方面在早期由于是给皇家进贡的瓷器,所以在工艺上是精益求精,据说每年只能够得到36件完整的钧瓷上品,且严禁流入民间。而钧瓷价值之所以那么高,另一方面是由于他的观赏美完全来源于窑变。

窑变是指在烧制瓷器的过程当中,会在其表面出现各种钧釉的变化出现不同的色彩纹路,甚至是一些图案。这种靠天吃饭的艺术,自然也就无可替代,绝无仅有。很大程度上它的美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力不可违,这也造就了他的巨大艺术价值。俗话说钧瓷无对,窑变无双,也就是说的这一点。因为窑变是无法预测的。

到了宋代,人们能够掌握窑变的一些规律了,通过釉色原料的配比以及温度环境实现了釉面、色彩纹路和图案的一些控制。许多烧制出来的瓷器都是美妙绝伦的,而后来清军败北,八国联军进京,导致许多国宝级的军瓷流落海外,更大一部分的被侵略者破坏得以幸存的钧瓷少之又少,更别说是那些精美上品了。再后来由于拍卖界的一些哄抬和炒作,使得这种瓷器变得价值连城。

最新回答
正直的墨镜
俊逸的项链
2025-09-13 11:21:51

瓷器的开片形成有两种。一种是人为造出的开片,这类瓷器多属于浆胎,在制作坯胎前人为的加入化学药剂,致使瓷器形成开片,这种人为的瓷器开片形如龟裂一般深至胎骨,也就是说这种开片在坯胎的里面形成。

而自然的瓷器开片,是由于器物在时间长久后,在瓷器的釉层表面渐渐的开裂,开片状如鱼子纹、牛毛纹等状。自然的开片纹痕不会深入到胎骨,仅在釉的表面形成开裂。

扩展资料

常见的钧瓷开片纹有冰裂纹、百圾碎、珍珠纹、袈裟片、蜘蛛网纹等。在宋代五大名窑中,汝、官、哥瓷也有开片现象,其中汝瓷有蟹瓜纹、鱼子纹等,而官、哥二瓷除了有大开片中又含有小纹片外,还有颜色淡黄的“金丝”及深褐色的“铁线”。

钧瓷则属厚釉系统,釉层厚度可达2毫米,其釉中悬浮的颗粒状釉泡如珍珠般十分壮观。而在卢官钧灰青釉中的开片纹、青色线纹与无色片纹纵横相交,在玛瑙红斑彩的掩映下,光彩夺目,这与官、哥二瓷青釉中的“金丝铁线”形成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开片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开片

缓慢的画笔
优雅的蜡烛
2025-09-13 11:21:51

钧瓷始于唐、盛于宋,是中国古代五大名瓷之一,一直以来瓷作为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符号,在世界陶瓷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自古就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之说。

要说钧瓷奇特和珍贵还真的名不虚传,在唐代以前,陶瓷生产的主流一直都是青瓷。钧瓷因为其独特的自然窑变艺术有别于其他瓷种,有着"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现象,构成钧瓷的特殊美感和艺术效果,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它一问世,就受到世人的珍视,并进入名窑行列之中。在中国传统的青瓷制法都是以氧化亚铁着色的高温釉,可是钧瓷的乳光蓝釉是靠釉中的液滴状分散相对短波蓝光的散射作用而呈色的。这样的做法突破了单色的范围,巧妙地利用氧化铜的作用,通过烧成其间氧化焰和还原焰的相互转化,使传统高温色釉由单一的青瓷发展为五色的多彩釉。

从严格的科学角度来看,钧瓷就不是一般的青瓷。所以十分的珍贵,有“家有钱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美名。

安静的月饼
俊逸的日记本
2025-09-13 11:21:51

红色。

钧瓷红色最稀少,钧瓷的主要色调为蓝色,但由于红色的烧制过程较为复杂,因而较为稀少。

钧瓷简介:

钧瓷,河南省禹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钧瓷始于唐、盛于宋,是中国古代五大名瓷之一,并以其独特的釉料及烧成方法产生的窑变神奇而闻名于世。

钧瓷作为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符号,在世界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自古就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之说。

它独特的窑变艺术,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艺术特点广受陶瓷爱好者喜爱。2003年07月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钧瓷”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钧瓷是中国宋代的五大名窑之一钧窑出产的瓷器,因宋徽宗时期曾在近禹州市内古钧台附近设置官窑专门烧制御用瓷而得名。

钧瓷主要贡献在于烧制成艳丽绝伦的红釉钧瓷,从而开创了铜红釉之先河,改变了以前中国高温颜色釉只有黑釉和青釉的局面,开拓了新的艺术境界。

钧瓷属北方青瓷系统。中国青瓷历史悠久,唐以前,青瓷一直是陶瓷生产的主流。钧瓷以其独特的自然窑变艺术有别于其他瓷种,“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现象,构成钧瓷的特殊美感和艺术效果,具有很高的艺术魅力。

哭泣的白云
狂野的棒球
2025-09-13 11:21:51

1、汝窑特点:釉色以天青为主,用石灰一碱釉烧制技术,釉面多开片,胎呈灰黑色、胎骨较薄。

区别:钧瓷与以上四大名窑最大的不同,是在釉中加入了铜元素,创造性的烧出了五彩斑斓的窑变紫红色釉,开铜红釉之先河。

2、官窑特点:釉层丰厚,有粉青、米黄、青灰等色;釉面开片,器物口沿和底足露胎。

区别:汝窑采用满釉支烧工艺,器物底部会留有支钉痕,多为3~5个,也有6个的,器物以盘、洗较多,另有碗、碟、瓶等。

3、哥窑特点:由于釉中存在大量气泡、未熔石英颗粒与钙长石结晶,所以乳浊感较强。釉面开(小开片),细纹色黄,粗纹黑褐色。

区别:哥窑主要瓶型有瓶、尊、碗、盘等,带有雍容典雅的宫廷风格。

4、钧窑特点:以烧制铜红釉为主,还大量生产天蓝、月白等乳浊釉瓷器。

区别:器物主要有各式瓶、炉、洗、盘等,相传哥窑是从官窑发展而来,常说官哥不分,一般“开大片为官,开小片为哥”做为简单判断。

5、定窑特点:白瓷釉层略显绿色,流釉如泪痕。北宋后期创造覆烧法,碗盘器物口沿无釉。

区别:定瓷光泽柔润,釉面可可见“泪痕”和“竹刷丝纹”,定窑常以雕刻来体现它的纹饰之美,雕刻图案以花果、禽鸟比较多见。

扩展资料:

中国的陶瓷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北宋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期,也是传统制瓷工艺繁荣昌盛的时期。

当时,制瓷业空前繁荣,大江南北名窑迭起。现今已发现的古代陶瓷遗址分布于全国170个县,其中北宋窑址的就有130个县,约占总数的75%。

当时的窑厂各有特色,定窑、景德窑清秀,汝窑、耀州窑浑厚,官窑、哥窑典雅,钧窑绚丽,建窑淳朴,磁州窑、吉州窑具有民间风采,都是我国的艺术精品。

而“五大名窑”代表了中国单色釉瓷器的最高水平,是全球各大博物馆和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瑰宝,其市场价值不言而喻。从北宋流传至今,“五大名窑”传世瓷器极为稀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宋代五大名窑

高大的手套
细心的流沙
2025-09-13 11:21:51

我国著名的工艺瑰宝之一就是钧瓷,它起始于唐朝,盛于宋朝,乃宋代五大名窑之首。钧瓷以它的色彩绚丽及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中外,久享盛誉,被称为“中国宝瓷”。是难得的艺术珍品。钧瓷不但在色彩上别树一帜,在造型和施釉方面也独辟蹊径,自成体系。

钧瓷的特别之处在于胎质细密外,釉色温润,彩色缤纷,尤其是玫瑰紫、海棠红、茄皮紫、鸡血和鹦哥绿等窑变釉,为当时其他窑口产品所不及,达到了光彩夺目、炫丽迷人的程度。钧瓷的釉质深厚透活,晶莹玉润,有明快的流动感。釉中常常呈现出珍珠点、鱼子、菟丝、蟹爪和蚯蚓走泥似的纹路。古人用“五光十色润如玉”,“钧与玉比,钧比玉美”等词语来称赞钧瓷釉质的纯洁干净和釉色的斑斓艳丽。

钧瓷属于低温素烧、高温釉烧的二次烧成制品。首先在素胎烧成后,再多次施釉烧成,最后釉的厚度可达3毫米。许多花盆和出戟尊脚下的聚釉更明显,有许多烧成后的碗,其釉流聚于碗底可厚达10毫米,这些也成为了钧瓷的一个特征。

如果把钧瓷的各种精妙之处简单来说,四字即可,即神、奇、妙、绝。钧瓷也以这四大精妙之处而闻名天下:首先就是神,神在同施一种釉,一经烧制即呈现色彩斑斓、乳光交溶、变幻无穷、特色各异的艺术效果;再就是奇:似琴如铃的开片声,优雅骇俗,寓动于静,伴以纵横交错的冰裂纹络,其型莹润,釉质更加透活欲滴,釉面上呈现珍珠点、蟹爪痕、蚯蚓走泥纹等拍手称奇的艺术效果。

再有就是妙,意思就是您拥有任意一件钧瓷,你就拥有了世上空前绝后,仅有的唯一一个拥有如此窑变的钧瓷。浑活莹润的钧瓷极富艺术灵犀,它能给人无限遐想,在不同角度,不同光线都能给您新的发现,新的感受,灵动透活,别具神韵;最后就是绝:因“窑变”而聚色成形,形成景色各异的自然景观。在这五彩渗化、寓变万千的钧瓷面前真可谓:“画家秉笔拙丹青难绘,诗人怨词穷佳句难描”。凡是有这些景观的钧瓷都是绝代珍品而流芳百世。

纯真的耳机
超级的裙子
2025-09-13 11:21:51
钧瓷茶杯没有毒。用高温煅烧的钧瓷茶杯不仅对人体没有伤害,相反还比其他的瓷器还要更加安全。

钧瓷茶具壶中重金属铅的溶出量为0.002毫克/升,重金属镉的溶出量为0.00004毫克/升,钧瓷茶杯的检测结果为:重金属铅的溶出量为0.002毫克/升,镉的溶出量为0.002毫克/升。

另外,从物理角度分析也不难发现,钧瓷作为高温釉烧瓷,烧制温度远远高于其他青白瓷、紫砂,最高在还原火阶段能达到1380摄氏度,且烧制高温持续时间从12到48小时不等,在如此持续的高温状态下,就算钧瓷瓷土或是釉料中的含有重金属,也基本挥发殆尽,几无残留,同时高温成品率也低,这也是为什么高温瓷比低温瓷贵的原因钧瓷茶壶与紫砂壶最鲜明的区别简单说就是:紫砂壶因为自身物理原因,透气性好,容易留下原始茶香,所以,一种茶养一个壶,就是一开始一个壶泡什么茶,就一直用什么茶。而钧瓷壶因本身釉体密闭性好,吸水性只有0.03%,几乎不吸水,可以随便泡什么茶,随自己爱好了,但泡完后要记得及时清洗茶壶、可以在壶史名录里看看

钧瓷釉面产生开片的基本原因是胎与釉不相匹配,即钧瓷釉的膨胀系数大于钧瓷胎的膨胀系数。 膨胀系数是热胀冷缩是物质的固有特性。不同的物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例如金属材料热胀冷缩程度特别大,而陶瓷、玻璃等的热胀冷缩程度就比较小。为了比较各种固体材料热胀冷缩的程度,科学家们测定了它们的膨胀系数,即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线尺寸的增加量与其在0℃时的长度的比值,就是线膨胀系数,简称膨胀系数。

甜甜的小猫咪
暴躁的音响
2025-09-13 11:21:51
钧瓷是中国宋代的五大名窑之一钧窑出产的瓷器,因宋徽宗时期曾在近禹州市内古钧台附近设置官窑专门烧制御用瓷而得名。

钧瓷主要贡献在于烧制成艳丽绝伦的红釉钧瓷,从而开创了铜红釉之先河,改变了以前中国高温颜色釉只有黑釉和青釉的局面,开拓了新的艺术境界。

艺术特色

钧瓷属北方青瓷系统。中国青瓷历史悠久,唐以前,青瓷一直是陶瓷生产的主流。钧瓷以其独特的自然窑变艺术有别于其他瓷种,“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现象,构成钧瓷的特殊美感和艺术效果,具有很高的艺术魅力。它一问世,就受到世人的珍视,并进入名窑行列之中。

钧窑杰出的工艺成就,是在科学配好胎、釉的基础上,烧成过程中合理的控制火焰气氛的变化,利用氧化和还原气氛,由同样的釉料釉色而成为深浅不一的窑变色彩。

钧瓷艺术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独树一帜的艺术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和瑰丽多姿的民族文化,故蜚声瓷林,名扬中外,虽历经坎坷而经久不衰。钧瓷的艺术美,是通过神奇的窑变工艺而获得的,它不同于人工的绘画雕刻艺术,具有特殊的古典美,使人感到瑰丽、丰富、神奇,给人以诗一般的陶醉和醇美的艺术享受。《中国陶瓷史》在评价钧瓷艺术成就时说:“宋代钧瓷创用铜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下烧制成功的铜红釉,为中国陶瓷工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伟大成就。”

釉质有玉的温润感、光泽柔和,不同于一般瓷釉贼亮的浮光,而是一种乳光,这种乳光使钧釉的光泽如玛瑙一般,似玉非玉胜似玉,有一种温润优雅的质地美感。

釉面有动感,不死板。常见到流过足的钧瓷釉面特别漂亮,就是釉面比较活的原因。钧瓷只有釉面活才能表现出比较好的艺术效果。其口沿、凸棱、炫纹、乳钉之处釉面脱口、出筋,产生虚与实的对比变化的美感,都与釉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釉质纯净的窑变单色釉,如天蓝、天青、月白、豆绿等,色纯而不杂。釉具有前述厚,润活的特点,釉面往往有开片纹路,欣赏起来有纯净的美感。

釉面色彩变化丰富,五彩渗透。一件瓷器釉面上同时出现多种复杂的色彩,很难用语言来形容,可谓紫中藏青、青中透红、红中寓白、白里泛蓝、蓝中有绿,各种色彩交织在一起,变化万千。富于变化,是艺术审美的基本要素之一,钧瓷也不例外。

厚有两种含义,一种是釉质厚实,乳浊度高,不露底;二是指釉层较厚,不浅薄。厚是钧釉的基本的特征,釉厚更利于钧瓷的窑变。钧瓷之所以大气、凝重、耐看、釉厚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因素。

釉面颜色纯正。例如红色就要鲜艳好看,或如鸡血,或如海棠,不能发乌。釉面缺少变化色又不正的钧瓷就太一般了。娇艳的釉色明快点,老辣的釉色深沉点,都是钧瓷纯正到位的颜色。

釉面上出现的各种纹路或斑点。有蚯蚓走泥纹、冰裂纹、鱼子纹、龟背纹、蟹爪纹、飞瀑纹、兔豪纹、蛛网纹、流星斑、虎皮斑、雨点斑、雪花点、油滴斑、珍珠点等。这些纹路和斑点给钧瓷平添了一种肌理美。

釉面上形成的意境图画。其前提必须是通过窑变自然形成,不是人为所致。这些意境图画有人物、动物、山水、风景、传说故事等等。这种变化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欣赏时能引起人的联想,情景交融,从而使人心情愉悦,获的美的享受。

釉面窑变色彩,纹路,斑点,意境浑然一体。自然天成,给人以整体的美感。釉层浑匀一致,无局部过厚堆积或露底的现象。浑是钧釉窑变的主要特征之一。

鉴赏一件钧瓷的釉色,只要按照上述九个字去分析,基本就能分出优劣来。但应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件钧瓷都具备上述九个特点,如窑变单色釉就没有“境”和“变”二字,所以有时也不能强调一件好的钧瓷非要这九个特点同时都具备不可。

平常的哈密瓜,数据线
欣喜的哈密瓜
2025-09-13 11:21:51

钧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釉面易形成奇美的纹理,也叫纹路。

钧瓷特殊的釉料和独特的烧造工艺,促成釉面在煅烧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进行氧化、还原、熔化流动呈色及分相等变化,再加上烧成后釉面开片,使钧瓷表面在色彩万变的基础上又出现多种奇妙美丽的纹路,如蚯蚓走泥纹、蟹爪纹、莬丝纹、羽片纹、鱼子纹、珍珠点等名贵纹路。

扩展资料

钧瓷始于唐代。在神垕瓷区上白峪、下白峪村的唐窑遗址,出土了灰烬、匣钵片、瓷器残片等制陶瓷遗存。唐窑残片与众不同、自成风格。以罐、盘、碗、钵之类俱多。釉色则以褐为主,上有不规则彩斑,有月白、乳白、天蓝等色,这就是唐花釉瓷。

钧瓷窑变艺术是受唐花釉瓷的启发,逐渐发展而成。唐花釉瓷产于神垕瓷区,年代早于钧瓷,两者彩斑复色釉有近似之处,而且和宋钧一样同属两液分相釉。

唐花釉瓷应该是钧瓷窑变艺术的萌芽,是钧瓷的前期,严格地说,并不是真正的钧瓷。钧瓷艺术至北宋才完善成熟。可以说,萌生于唐代的“花釉瓷”为后来的钧釉彩斑开启了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