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传说什么朝代烧出的古瓷是血红色红釉陶瓷碗并写有甲古文是皇宫的御皿千窑得—存世绝品

朴实的钢笔
曾经的发箍
2023-03-28 16:58:04

传说什么朝代烧出的古瓷是血红色红釉陶瓷碗并写有甲古文是皇宫的御皿千窑得—存世绝品

最佳答案
光亮的汉堡
美好的乌龟
2025-09-14 05:35:36

碗的底口有字吗,一般会在下面显示

 宣德朝是明代红釉器制作最辉煌的时期。宣德时期,红釉制品不仅在数量上有明显的增加,而且较之永乐鲜红釉器更胜一筹,出现了宝石红、祭红、积红、霁红、鸡血红、牛血红等名目繁多的新品种。宣德红釉呈色浓艳,又往往在器物转折变化的棱角处隐现胎骨而呈现白色筋脉,增添了观者视觉的变化,耐人寻味。这时的红釉器造型更加丰富,除碗、盘、高足杯外,洗、炉、梅瓶、僧帽壶、卤壶、梨式壶等亦多见。辅助装饰除暗花外尚有描金彩者。此碗在口沿部位形成的一线白釉俗称“灯草口”,红釉的积釉处显现青灰色,最厚处气泡密集,这是宣德红釉典型的时代特征。其色调深沉,不流釉,不脱釉,被称为“宣红”。宣德后,红釉一度衰落,直到清康熙时才恢复。

最新回答
疯狂的汽车
呆萌的猎豹
2025-09-14 05:35:36

瓷碗碗底一般有:盈、女,瓷碗碗底一般写名字、牌号、朝代、吉语等。

古代的瓷器,一般情况下,只有日用瓷器,才会有刻字的现象,其它的瓷器不会刻字,所以,从刻字情况来看,也可以判断瓷器的年代。

始于战国时期陶器上的姓氏铭文。明清以来特别盛行。有阴文、阳文,楷书、篆书,横书、直书,方圈、圆圈,以及符号、花纹等多种形式。

韦昭曰:“款,刻也”,师古曰:“识,记也”。就是款识最早的说法。

明代瓷器底足特点

从明代中期,瓷器底足又有了新的突破,瓷器接底工艺一直到民国。

“接底“,就是一个瓷器的身子做好后,再将胎土做成一个带,接得瓷器的底上,成为底足,才后进行修边。

从明代宣德开始,到民国时期,瓷器的底足基本上都是接底,就是说:将胎泥制成带,接到瓷器底上。

洁净的大白
自觉的跳跳糖
2025-09-14 05:35:36
中间的字符或许并不是汉字,可能是臆造的一种符号,而落款一般出现在明清官窑瓷器上,并且有着严格的款式,譬如:大清乾隆年制等。像如图所示的落款应是一幅臆造的图画,应是现代产品。但这只是我个人观点

威武的咖啡豆
矮小的滑板
2025-09-14 05:35:36
这是典型的民国民窑三爪龙纹碗。底部是窑厂暗记,并无特殊含义。

民国时期,瓷器胎骨较粗,民窑产品较多,如与历代瓷器相比较,差距很大。瓷釉与胎骨结合不够紧密,釉面上出现气泡和脱釉现象。青花瓷器颜色晕暗发兰,俗称洋兰。洋兰是光绪末期出现并延续到民国,这时民窑青花瓷器大部分施用洋兰。绘画精细的渐少,草率的增多。

体贴的河马
苹果柠檬
2025-09-14 05:35:36
您好,这是件清中晚期的青花缠枝纹盖碗上面的盖儿。这样的款识在专业书籍被称为“变形文字款”或者“变形纹样款”,只是当时的一种流行、标记而已,是从清早期的“豆腐干款”演变而来的,不必非要认出是什么字。这样的盖碗如果保存完整的话,目前也能值几百元。但毕竟是一百五十多年的器物了,望您好好保存!

希望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醉熏的御姐
儒雅的服饰
2025-09-14 05:35:36
您的这一个瓷器,是大开门的老的真品;是典型的“清代的豆青釉青花底款瓷盘”,底款是“画押款”;完整的市场上一般喊价在500元左右,超过这一个价格,市场上可以大量供应的;喜欢就可以当一个品种收藏,一定要好好保存!

朴实的钢铁侠
土豪的枫叶
2025-09-14 05:35:36
在当下的瓷器收藏中,清代康、雍、乾三代的瓷器十分受青睐,从历史角度看,清朝是史上制瓷行业的一个顶峰,这个时期的官窑瓷器种类多,大多数在工艺上和制成上得到了创新,但是传世的瓷器中,官窑的瓷器越十分稀有。

在清三代的瓷器中,除了康熙之外的,最值得称赞的就是雍正、乾隆两代的瓷器了,但是这个时候的仿品很多,多数能够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所以在收藏这类瓷器的时候还是一定要擦亮眼睛,避免上当。

鉴定这两代瓷器,首先看瓷胎

雍正时期的瓷器胎骨上和前朝康熙时期的比较接近,特点是洁白、坚硬、密致、细腻,胎质同康熙时期相比显得差一些,胎骨也薄。到了乾隆时期,在初期时候和雍正差别不大,到了中期就稍显逊色了,虽然胎质不错,但是从制作的精细程度、硬度、还是洁白程度都不如雍正时期,胎壁也比雍正的厚一些。

其次,要看瓷器的瓷釉

这个时期的制品,在烧制工艺和煅烧上有所提高,因此,瓷釉细润,胎釉紧密结合,器物显得精细,但是乾隆朝的釉质要粗一些。

而且雍正和乾隆时期的瓷器在釉面上普遍能够看到有细微的桔皮纹,乾隆时期的制品更多一些,有的瓷器底部釉面上还会有波浪纹,这也只是瓷器当中的个例,但是能够作为一个鉴别的依据。

雍正、乾隆时期的彩瓷相较于前朝有所发展,在清三代中白釉非常洁白、晶莹,尤其是雍正朝的白釉更显滋润,比乾隆朝的玉质感更强。还有一种是白中闪青,但闪青的程度从康熙到乾隆逐渐减轻。

乾隆时期的白釉釉质虽然和前朝相比稍次,仍是洁白温润的。此外乾隆白釉在釉面的转折积釉处常常会呈现出浅淡的黄绿色,这也是乾隆瓷器的一个特点。青花瓷在雍正时期其青翠、艳丽不如康熙,着色层次也不像康熙多,晚期的时候颜色更深,层次更少,立体感较差。

雍正时期的蓝色釉成水波状,而乾隆朝后期则成为紧密的点状蓝釉,雍正朝底釉多为红色,而乾隆朝多为蓝色。

从彩绘风格上看,康熙的古拙苍老而言,雍正则淡雅柔和,疏朗俊秀,而乾隆时期则是繁缛多彩。

仿品器物往往胎股过重,仿雍正时期的却在上下胎壁上无厚薄变化,仿品的纹饰多粗率,青花色调多浮漂,款识文字书写草率粗放,有些器型和纹饰为后人臆想而造,最终辨识真伪还需要看是否有旧气,很有效的方法就是对照真品反复揣摩。

甜美的玫瑰
明亮的老虎
2025-09-14 05:35:36
您的问题,有一只青瓷碗碟,是大开门的老的真品;时代性清代道光时期的“豆青釉青花底款瓷盘”,款识是当时的工匠的减篆书体“大清道光年制”;完整地市场上一般喊价在500元左右;500元,物有所值的!有一定收藏价值的,一定要好好保存!

粗犷的凉面
自由的音响
2025-09-14 05:35:36
这是清代画押字款,原型字款是“永乐年制”两行四字款,随着民窑的大批量生产,逐步成为了一种辩识符号。这种符号纹饰实际上在6800年前的半坡遗址仰韶文化就有,当时的彩陶上就有此类符号纹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