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作品上色用的是什么颜料
陶艺作品用陶瓷颜料来上色,陶瓷颜料是在陶瓷上使用的颜料的通称,包括釉上、釉下以及釉料和坯体着色的颜料。在陶瓷生产过程中,这些颜料要经受不同温度的煅烧,对用途不同的颜料的要求也不同。
陶艺作品上色要分两种情况:
一个是烧制以前采用施釉的方法上色,因为要经历火的烧烤,所有都是高温氧化物为着色剂的矿物颜料。
一种烧制以后,有些陶艺家觉得色彩不满意,要不就补釉复烧,要不用些附着力比较好的树脂颜料修补。
扩展资料陶瓷颜料使用常识
1、玛瑙红色料系列:(Sn-Cr-Ca-Si)最高使用温度1280℃
A、适宜石灰釉和锡乳浊釉中、在此釉中发色较深较鲜艳;
B、MgO的含量超过2%时,色调变浅;
C、适用于含少量硼的铅钙熔块釉中;
D、ZnO会使色调变黄褐色至无色
E、釉中Al203含量应尽量少;
F、适知用氧化焰烧成(忌用还原焰)
2、锰红色料系列:
(AN-Al)最高使用温度1280℃
A、适用于长石无锌釉中,锌使其发色变浅;
B、釉中的PbO,MgO对发色有利,可加深发色;
C、釉中Bao<2%,否则对发色不利。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陶瓷颜料
几乎所有的现代涂料都以有机颜料及高分子聚合物组成,这些原料的耐高温最高不超过300摄氏度.
超过这个温度几乎所有涂料(除非个别特殊设计与特殊用途之外)都会燃烧分解同时释放有害化学气体.
用于陶瓷着色的都是无机金属氧化物着色剂,可以耐受1280摄氏度的高温,这个温度就是陶瓷釉料的熔融温度.陶瓷釉中彩/釉上彩的烧成温度是900-650摄氏度,玻璃的着色剂烧成温度约为520-650摄氏度.
焰色反应只是离子的颜色,这种颜色不会保留在陶瓷体本身。分子跃迁,因为我不是专业学材料科学的,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制陶人,所以我给你提供一个可能不沾边的答案
陶瓷在窑炉里,不同温度会有不同颜色,这个颜色的规律和炭、煤燃烧的规律一样。低温的时候是暗红色的,温度越高越亮,千度之上都快变白了
陶瓷材料本身因为里面成分不同,所以烧成的东西的颜色可能会和未成型的泥料有很大区别。比如黑色粘土(说明腐殖质含量高),在烧成时候可能会是白色的。含铁多的烧成之后会发黑。
釉彩有分低温彩和高温彩,当然,低温彩并不是指的是真的拿低温进行烧制,而是相对于高温而言,温度比较低罢了。有的瓷器需要低温釉,有的需要高温釉。而在东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高温釉彩了,那个时候,在东晋的青瓷上进行装饰,又称为点彩。
高温釉是以天然氧化铁矿物为颜料,随着时代的发展,唐代又出现了综合了铜和钴两种颜色的着色剂,最后糅合出来两种颜色,一种高温绿彩,一种高温蓝彩。在烧制的过程中,高温绿彩在火焰中,可以变成美丽的红色。高温彩这种固体颜料,熔融温度较高,是有着色剂和母体矿物一起组成的,母体包括有氧化铝,石英,高岭土,长石等物质。
烧制高温釉的温度一般是在1250度到1360度之间。温度是固定的,不过,要求在烧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釉料能抵抗住釉药的化学作用,而且能抵抗住火焰气氛的变化,保持色彩的色相相对稳定,颜色程度不变。
高温釉和釉上彩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大部分的高温釉可以直接作为釉上彩使用,不过,相对而言,使用高温釉作釉下彩的也有很多。称呼上面也有所不同,釉上彩有的叫蓝彩,釉下彩则叫青花,这是针对氧化钴而言的;有的釉上彩叫绿彩,有的釉下彩叫釉里红,这是针对氧化铜而言的。
古代使用的铁、铜、钴陶瓷等,颜料均比较单一,由于矿物产地的归属地不同,元素成分也有很大的变化。以前的部分颜料来源于西亚,有的来源于西域,近代以来用的是国产颜料。
有效果。
在日用与工艺收藏瓷中,高温瓷指烧成温度在1300℃以上的釉彩,我国古代的釉下青花、釉里红等传统瓷器,均为高温制成。
陶瓷釉质是二氧化硅稳定的三角锥形化学键结构,只有在1250℃以上,方会出现分子层面的变化,使着色剂稳定的置于分子结构以内。因此,高温瓷在色泽、色彩、材质致密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效果。
高温陶瓷是一种通俗的称谓,在专业与日用领域分别有不同的含义。
按材料主要化学组成可分为高温氧化物陶瓷(如Al2O3、ZrO、MgO、CaO、ThO2、Cr2O3、SiO2、BeO、3Al2O3·2SiO2等),碳化物陶瓷,硼化物陶瓷,氮化物陶瓷及硅化物陶瓷等。通常具有耐高温,高强度,高硬度,良好的电性能、热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氧化物高温陶瓷大都在氧化气氛,真空等状态烧结,非氧化物高温陶瓷常用热压或特定气氛下(如氩、氮)烧结。也有采用热等静压及微波等方法烧结。
对薄膜等,还可采用气相沉积等方法制取。可作为高温结构材料,用于宇航、原子能、电子技术、机械、化工、冶金等许多部门,是现代科学和技术不可缺少的高温工程材料,品种繁多,用途极为广泛。
从烧成结果方面,高温颜色釉则表现出多个比其颜色釉优异的特点。
其一,色彩更加丰富晶莹透体;
其二,稳定性更好,由于其烧成温度比其他颜色釉要高,所以化学分子更加稳定,安全可靠,且有着永不磨损、永不褪色、永不变形的特点;
其三,收藏价值高,高温颜色釉是由金属氧化物和天然矿石为着色剂,装饰在胚胎上,自然形成了绿色环保陶瓷,每件陶瓷都是孤品,绝品,正因为它的独一无二,所以它也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专业领域:
熔融温度在氧化硅熔点(1728℃)以上的陶瓷材料的总称。
特种陶瓷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也作为高温耐火材料的组成部分。
按材料主要化学组成可分为高温氧化物陶瓷(如Al2O3、ZrO、MgO、CaO、ThO2、Cr2O3、SiO2、BeO、3Al2O3·2SiO2等),碳化物陶瓷,硼化物陶瓷,氮化物陶瓷及硅化物陶瓷等。通常具有耐高温,高强度,高硬度,良好的电性能、热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氧化物高温陶瓷大都在氧化气氛,真空等状态烧结,非氧化物高温陶瓷常用热压或特定气氛下(如氩、氮)烧结。也有采用热等静压及微波等方法烧结。对薄膜等,还可采用气相沉积等方法制取。可作为高温结构材料,用于宇航、原子能、电子技术、机械、化工、冶金等许多部门,是现代科学和技术不可缺少的高温工程材料,品种繁多,用途极为广泛。
日常领域:
在日用与工艺收藏瓷中,高温瓷指烧成温度在1300℃以上的釉彩,我国古代的釉下青花、釉里红等传统瓷器,均为高温制成。
陶瓷釉质是二氧化硅稳定的三角锥形化学键结构,只有在1250℃以上,方会出现分子层面的变化,使着色剂稳定的置于分子结构以内。因此,高温瓷在色泽、色彩、材质致密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