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王刚砸宝案的事件过程

糊涂的眼神
高兴的海燕
2023-03-28 13:02:24

王刚砸宝案的事件过程

最佳答案
成就的音响
寂寞的小土豆
2025-09-14 21:47:21

王刚砸宝案的事件过程如下:

在2012年10月28日播出的那期《天下收藏》节目中,来自河北的中医大夫付常勇作为持宝人登场,展示了一对“甜白釉压手杯”,被当期三位鉴定家翟健民、王春城、拉达鉴定为现代仿品。

随后主持人王刚挥动瓜棱槌将其中一只砸碎。付常勇对该结果不服,认为自己的藏品在节目录制前后经过专业鉴定机构仔细鉴定,结论均为价值不菲的真品,而《天下收藏》不负责任,仅凭三位鉴定家的意见就将藏品误认为赝品砸毁。

诱发“砸宝门”案件的起因是2012年由《天下收藏》栏目。与首都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一个对比展,一边是首博珍品古瓷,一边是被砸的假瓷。

展期从5月到10月,许多专家、藏家慕名来参观,近距离地细察真伪之别。有人认为,砸掉的“赝品”不少是真品,并且不乏珍品,逐渐地,争议声甚嚣尘上。

扩展资料:

《天下收藏》是由著名节目主持人王刚、藏宝人、明星嘉宾、国内外知名鉴定与收藏家汇聚一起,共同就"宝物"的收藏与鉴赏展开论战的鉴宝栏目。节目聚焦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品,凸显北京地域特色。与其它同类节目相比这档节目最大的不同。

在于用现代化的传播方式及国际化的视角来系统地诠释中国古代艺术品的精湛与美艳,与此同时,"去伪存真"的节目宗旨彰显出与众不同的威严与立场,在温情与柔美之外展现节目冷竣与个性的一面。源自法国的 360 度全景演播室将整个收藏界浓缩。

为一个"圈"――面对 360 度全景摄像机,在这里,每期上演的都是一场"真"与"假"的量,"质"与"价"的争锋,一幕幕看不见的刀光剑影,悄悄上演在收藏的"天下"。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首页-王刚砸宝案原告为何败诉

                       百度百科-天下收藏

最新回答
可靠的吐司
笑点低的电话
2025-09-14 21:47:21

据成都商报记者采访,2012年10月28日期《天下收藏》节目中,来自河北的中医大夫付常勇作为持宝人登场,展示了一对甜白釉压手杯,被当期三位鉴赏家鉴定为现代仿品,主持人王刚挥动瓜棱大锤将其中一只砸毁。

付常勇对该结果不服,认为自己的藏品在节目录制前后经过专业鉴定机构仔细鉴定,结论均为价值不菲的真品,而《天下收藏》不负责任,仅凭三位鉴赏家节目现场短时间远距离目测就将藏品误认为赝品砸毁。

14日的庭审是本案首次正式开庭。经原告申请,梁亚力、王治国两位专家作为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出庭,就原告的瓷杯整器及两片瓷片的年代判断等问题提出了专业意见,认为原告的整器及瓷片系明代中期成化至嘉靖期间所造的寄托款器物,并非现代仿品,而是明朝之前的“古代仿品”,而古代仿品同样具有文物价值。

王治国就被告提供的翟健民、王春城、拉达(当期节目给出鉴定结果的三位专家)三位鉴赏出具的鉴定结论中“类似器型只自清康熙时期才出现”、“暗刻龙纹过于生硬呆板”、“胎质过于粗杂”的观点逐一进行了驳斥;梁亚力随后发言,用科学方法分析了从整器及瓷片上检测到的自然老化痕迹,并现场展示了使用科学仪器检测自然老化痕迹的过程。

昨天成都商报记者多次联系这两位专家,均被谢绝。原告已申请法院通知翟健民、王春城、拉达(外籍)三人作为证人出庭,但上述三人并未到庭。截至记者发稿时,主持人王刚对此案尚未做出回应。本案将择期继续审理。

藏品真假,谁说了算?

原告方钱卫清律师透露,14日庭审的三个焦点为:被砸的这个杯子是不是现代仿品,“现代仿品”的判断标准是什么,谁有权力和资质来为这些藏品做出鉴定;节目组与持宝人签订的所谓“生死文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砸宝”之后,节目组、电视台包括主持人王刚能不能免责(免去民事责任);北京电视台和王刚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有什么样的过错,为什么必须要承担连带责任。

王刚和北京电视台也分别委派律师到庭,他们的观点和之前的庭前会议时间表达的观点一致,即认为被砸的甜白釉压手杯是现代仿品,鉴定没有错,给出鉴定意见的几位都是这方面的专家、经纪人,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也有“生死文书”,可以免责。

钱律师说,在这之前,原告付常勇对此非常气愤,当时整个节目做下来之后感觉“被忽悠了,被欺骗了”。钱律师表示,当天在庭审上,原告方邀请相关专家证人对被砸后的瓷杯残片进行了三位一体的鉴定,“做出鉴定和作证的流程、演示、对比,是科学严谨的,是一个完整的鉴定过程”。同时,这两位专家也是具有相关鉴定资质的,而之前节目中请到的三位专家都不具备鉴定资质。

钱律师更透露,在涉及文物案的民事审判里,邀请专家证人出庭演示、鉴定,这是国内首例。“这也是本案的一个亮点,以科学说话,以专家说话,以历史文献说话。”

《寻宝》最早开播的时候,口号是“跟着佳明来寻宝,七分故事三分宝”。七分故事,原本是想讲“宝物的故事”。

但真正操作起来,大多数故事都成了持宝人的故事,有的人还上去编:“这件东西是我爷爷传给我爸爸,我爸爸传给我的。”正说着,专家瞅着宝贝,当场揭穿:“不对吧,您这件东西超不过十年。”张国英没法阻止持宝人上去编故事,对“不得在节目中编造文物流传故事”的新规定,他的理解是:栏目组不编、不主导这件事就行了。

《寻宝》面临的只是小问题。央视二套的《一槌定音》,从2011年6月开播起就以“模拟真实艺术品买卖”为卖点,这和“不得利用文物鉴定类节目开展模拟交易”的新规定正面冲突。

老实的心情
凶狠的冬天
2025-09-14 21:47:21

2012年,王刚错砸两亿古董,节目因此停播。2020年,王刚发帖子突然回应当年的事件,当初砸碎的古董其实就是赝品,而且早在2013年底,就已经赢了官司。王刚主持的鉴宝类节目曾火爆一时。收藏家将自己送来的文物交给专家鉴定,如果得出的结论是赝品的话,就会让王刚拿着特制的小铜锤敲碎。2012年却传出了王刚将价值两亿的真品当赝品砸碎的消息。

2012年,医生付常勇曾经把自己珍藏多年的甜白釉压手杯送到王刚主持的《天下收藏》鉴宝节目当中鉴定。付常勇表示,因为自己治好了一位患者的多年顽疾,患者为了表达感谢,特意送给自己一对甜白釉压手杯。来到节目之前已经让当地的鉴定师鉴定过了,鉴宝师确认这是绝对的真品。但是当藏品到了栏目组的专家手里的时候,却被鉴定是赝品。王刚按照节目组的规定,将这对精巧的甜白釉砸碎在了白色的丝帕里。

同年,文物馆和栏目组举办了一场真假藏品的对比艺术展。栏目组精心挑选了30多件赝品瓷器,和博物馆的珍藏品进行对比。而这个时候,著名收藏家姚政,说这个节目当中砸掉的很多赝品,其实是真品。一时激起千层浪,付常勇带着被砸碎的瓷片去了多个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得出的结果是收藏品确实是正品,价值在两亿元左右。

付常勇悔不当初,联系栏目组进行赔偿。但是每位收藏者在参加节目之前都要签订生死契,一旦被砸碎,就和栏目组没有任何关系。因为有生死契,节目组也没有赔偿义务。付常勇将王刚和节目组告上了法庭,后续人们就不知事件到底如何了。多年之后,王刚在社交平台上回应当年的事情,声称自己砸碎的就是赝品,最终官司也是他们这边赢得了胜利。看来所谓的砸碎两亿元古董,不过就是一个噱头。

活力的冬瓜
轻松的吐司
2025-09-14 21:47:21

最后北京市三中院作出了终审判决:维持一审判决,驳回原告付常勇的全部诉讼请求。

法院认为:“作为电视节目,《天下收藏》有相对固定的流程和模式,原告在参加《天下收藏》第41期节目录制之前,已经对该档电视节目的“砸宝”环节有所了解。

录制节目当天原告签署的《生死文书——<天下收藏>藏品鉴定约定书》及《藏宝人承诺书》中也明确,原告认可节目邀请的鉴赏专家的鉴定意见,并同意在藏品被鉴定为赝品的前提下,由主持人王刚代为砸毁赝品。

在节目录制过程中,主持人王刚在“砸宝”前多次询问原告是否退出,原告亦明确表示“不退”,以上情况显示,原告在参加该档综艺节目时,对于藏品被砸毁的风险是明知的,也是接受的。

王春城、翟健民作为受邀的鉴赏家对藏品给出自己的甄别意见,主持人王刚按照事先公布的节目流程砸毁被认定为赝品的藏品,北京电视台作为《天下收藏》节目的组织方和播出方,均不存在过错。

因此,原告的主张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至于原告申请的各项鉴定和评估,亦无开展的必要,故本院不予准许。

综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第一款的规定,判决如下:驳回原告付常勇的全部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3300元,由原告付常勇负担(已交纳1650元,剩余1650元于本判决生效后七日内交纳)。”

扩展资料:

《天下收藏》是由著名节目主持人王刚、藏宝人、明星嘉宾、国内外知名鉴定与收藏家汇聚一起,共同就"宝物"的收藏与鉴赏展开论战的鉴宝栏目。节目聚焦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品,凸显北京地域特色。

2014年停播前的该栏目每期节目围绕中华文化艺术瑰宝中的一个主题进行,共分为亮宝、辩宝、护宝三个环节。

亮宝环节,每期都有一件国宝级的重器亲临演播室现场,让观众感受与故宫、国博同样的震撼与冲动;

辩宝环节,围绕由藏宝人带来的宝物展开激战,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刺激与悬念重生;

护宝环节,所有的悬疑在这里得到破解,一纸专家鉴定意见书,一把销毁赝品的“护宝锤”,让真相大白与惊心动魄同时上演。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王刚砸宝案原告为何败诉

殷勤的万宝路
文艺的黑夜
2025-09-14 21:47:21

说起王刚,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他是著名的影视演员,曾出演过多部家喻户晓的电视剧,比如在《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饰演的和珅,《家宴》里饰演的老冯头等等。当然了,除了演员这一身份之外,实际上在生活中他还是一位资深的收藏家,而他的收入也大多投入到看收藏中。曾经在一期节目中,就曾将其家中藏品曝光出来,满屋子的古董名画数不胜数,着实让人羡慕。

但这如此成功之人,在收藏界却让人们对他颇有微词,究其原因还是多年前的“砸宝”事件影响太大!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们将目光转到十多年前,在央视鉴宝节目的带动下,各地鉴宝节目遍地开花,其中以2002年王刚主持的《天下收藏》节目“质量”较高。但为了更大程度上能够提高收视率,留住观众,节目组不仅请来了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明星嘉宾和藏宝人,还特地搞了一个“生死文书”的节目噱头,即如果宝贝鉴定之后是赝品的话,那么就要当场将其砸碎。

节目组弄的这个“特色”,虽然引来了一定的关注度,但有一些人也表示了质疑。因为古董不管是真是假,鉴定完毕以后让藏友带回去就可以了,为何还要砸碎呢?再说了,就算古董是假的,那藏友买的时候难道就不花钱了?说砸就砸,岂不是让人白白损失吗?更何况,这些被鉴定出来的“赝品”,就不一定是假的!

当然了,这样的质疑也是正确的,但当时的竞争确实太大了,节目组为了提升收视率,也不得不想出此办法,再说来之前是要签订“生死文书”的,因此这也算是一个你情我愿的行为。

但有时候也无法保证砸的就真的是赝品,比如有一个来自河北的藏友就跟王刚和节目组较起了真!

2012年,河北一中医大夫付常勇带来了自己珍藏多年的一对“甜白釉压手杯”。当时他的心理预期并不高,只要它能值两万元就差不多了。但是鉴宝专家介绍说,如果这对瓷器能到明朝永乐年间的话,那么其一件就能价值五千万,一对就价值上亿。这使得付常勇心里波澜起伏的,因为这大大出乎了他的预料,但随后鉴宝专家却说道:“但很可惜,您这对是赝品”。

那么既然是赝品,那就得按照节目的规则将其砸掉,因为在上节目之前,藏友都已经签订了“生死文书”,表示鉴定后自愿承担一切后果。随后,王刚手起锤落,将这对“甜白釉压手杯”砸碎。

付常勇心里很难受,但是无奈自己带来的宝贝是赝品,况且来的时候就已经签订好“生死文书”了,因此只能带着被砸碎的手杯离开。不过付常勇并不甘心,他并不相信自己的宝贝是赝品,于是在离开节目组之后,他又找到民间收藏组织进行重新鉴定!

经鉴定后得知,这对“甜白釉压手杯”已经有600年左右的历史,即明朝的永宣时期。要知道,在历史上,永乐到宣德年间的瓷器是非常出名的,是中国瓷器制作最高水平的典型代表。这个时期的瓷器是非常珍贵的,如果你熟悉这一时期的瓷器,还知道有著名的“永宣青花”。因此据估算,这对“甜白釉压手杯”的价值大概在2亿元左右!

得知鉴定结果后,付常勇非常生气,于是便将王刚和节目组告上了法庭,希望得到合理的赔偿。

当然了,最终的结果我们也都能猜到了,付常勇当然是败诉的,因为在事先他就已经签署了协议,表示自愿承担鉴定后的一切后果。果然,在2013年底,王刚和节目组胜诉。

不过虽然王刚和节目组胜诉了,但是网上铺天盖地的质疑声也来了,王刚也渐渐地淡出了鉴宝圈。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被砸宝的付常勇等藏友,已经淡出了公众的视野。虽然如此,收藏界的鉴定乱象仍然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有少部分所谓的专家将真品说成的是赝品,然后低价买过来,再高价卖出!当然,也有将赝品说成是真品,然后将原本不值钱的宝贝,高价卖给别人,致使购买者亏损!

总的来说,收藏界的一些专家们用自己鉴定的一次次“失误”,将自己的信誉声望在老百姓心中降到了冰点,从而产生了“信任危机”,致使人们不再相信这些所谓的专家了!你们怎么看呢

风趣的溪流
成就的天空
2025-09-14 21:47:21

伴随着如今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开始了寻求一些自己的爱好,比如说文物收藏,很多人会选择收藏一些文物宝贝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作为一个水比较深的行业,许多刚开始进入收藏界的人很容易上当受骗,所以许多鉴宝类的节目就应运而生,曾经有一个鉴宝类的节目叫做《天下宝藏》非常的火热。

这个节目的特点在于会在最后环节文物如果被专家鉴别出是赝品的话,这个赝品就会当场砸掉。曾经就有一件事情,一件被鉴别出是赝品的文物被王刚一锤子给砸碎了,之后才发现这个宝贝是一个价值2亿的的文物,最后节目组还有王刚被文物收藏者告上了法庭,后来结果如何?

有特点的鉴宝节目

作为著名的一个演员,大部分人提到王刚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是和珅这个角色,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观众对他演技的认可。很多人或许不知道是,王刚之前曾经主持过春联晚会,不仅如此,在2012年的时候,王刚主持了一档鉴宝类的节目叫做《天下宝藏》,这个节目是由主持人、文物收藏者、观众以及一些著名的鉴宝专家组成的,这个节目成立之初与大多数鉴宝类节目一样,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一些文物收藏者鉴定文物的真伪。

这个节目由亮宝环节,鉴宝环节,以及护宝环节三个环节组成,

亮宝环节:就是每一期都会亮相一件国宝级文物,让观众感受一下国宝级文物所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感。环节:先让文物宝贝收藏者,先描述一下宝贝的来历,然后由鉴宝专家对文物进行真伪辨别。护宝环节:也是这档节目的一大亮点,在这一环节观众就可以得知这件文物的真假,如果是假的的话主持人王刚就会用锤子将这个赝品当场砸碎。

宝贝的真伪遭到质疑

最后这个环节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赝品流入市场,减少那些首次进入文物市场的收藏家的损失,其实这一环节在亮相的时候就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一些人担心专家的鉴别水平,如果把真品鉴别为赝品的话,那么就会损失一件价值不菲的文物,不过还有人说,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里面所有的收藏家都是节目组请来的托,虽然后来节目组否认这一说法,然而事实真的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这档节目最让人难忘的是2012年10月底的一期,当时有个收藏家拿着自己的宝贝来进行鉴宝,这名收藏家的职业是中医叫做付常勇,他带来的是一对甜白釉压手杯,当时付常勇说这是永乐年间的产物,并且报出了2万元的价格,至于这个手杯的来历,付常勇称这是他19岁的时候一位被他医好的患者送给他的。当观众看到这个杯子的时候,便开始议论纷飞,有的人说是假的,因为这个杯子太过于完美,并不像是古代的做工,也有人质疑说,19岁的年轻医生怎么可能会收到如此贵重的礼品。

现场被砸,再度鉴别

当时台下的观众,大部分认为这个宝物是假的,然而这件宝贝的真假,他们说了不算,最后的真假依然还是由专家查看之后才能得知,后来经过专家们的仔细研究以后,最终得出结论,证实这件宝贝是一件赝品。根据节目规定,宝贝在鉴定为赝品之后,在这个环节中要被砸掉,不过王刚在砸之前还是再次询问了这个收藏家是否退出游戏,因为如果退出游戏的话可以将这个宝贝完好无损地拿走,而当时付常勇坚持不退出游戏,随后王刚便将其杯子给砸了。

在诸多环节中节目组以及主持人王刚曾多次询问付常勇的建议,在征得其同意之后,最后将才这个宝贝砸掉,然而付常勇始终认为自己的宝贝是一件真品。于是他就带着砸碎后的碎片来到一些权威机构进行二次的鉴别,然而其鉴定的结果出乎了付常勇的意料,鉴定结果表明这是一件真品,并且其价值远高于付常勇所报出来的2万,竟然达到了两个亿,而当时得知这一件宝贝的真实价格之后付常勇的内心除了后悔以外更多的还是愤怒。

告上法庭结果出乎意料

他认为这是《天下宝藏》节目组的错,如果没有这些规则的话,那么他手中的手杯也不会破碎,于是付常勇便将《天下宝藏》的节目组以及王刚告上了法庭。原本以为法院会维护他的利益,然而让付常勇没想到的是法院驳回了他的的诉讼,因为节目组环节的规定在他前去鉴宝的时候,节目组已经通知过付常勇,而且在砸掉手杯之前,节目组以及王刚曾多次的征求过他的意见,也是得到了他的回应之后最后才将手杯砸掉。

并且付常勇没有证据表明他拿到鉴宝机构鉴定的碎片,就是节目组现场砸掉的碎片,因此节目组并没有过错,也无需承担任何的责任。所以最后法院就驳回了他的诉讼。而这件事的结果并没有如付常勇所想的那样得到他想要的赔偿,不过由于这个节目中的环节当时还存在较大的争议性,为了避免以后出现这样的事情,所以这档节目当时就遭到了封杀。不过对于王刚而言,这件事情对于他的生活以及工作并没有造成任何的影响。

结语

男子汉顶天立地,我们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要对自己所做过的事说过的话负责任而还不是说事后抱怨或者找麻烦,这是一种没有责任心的行为,所以我们一定要做一个有责任并且有担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