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电路上有电容是两个小焊锡点的是什么电容呀,坏了该怎么修呀,晕谢谢回答
两头有焊点的电容一般分两种。
电容上有字的,一般是黑色的是电解电容。
没有字,颜色比较白的是陶瓷电容,属于高频电路用的。
如果电容坏了可以根据上边的字买相同型号的替换。
如果没有字的电容可以看位置,在晶振附近的一般用10P-20P的电容,在电源线路附近的电容一般是103或104容量的电容。如果是高频电路的电容就要看图纸了。
更换的方法是用电烙铁同时对电容两极加热,然后用镊子把电容夹下来,清理焊盘,抹松香助焊剂把新电容放上,加焊锡焊牢。
小米充电器暴力强拆!
前段时间买了台小米,用起来还是挺不错的,岂料某天充电时充电器居然“砰”的一声,
直接用手拔下时,差点把我烫了个半死
~~~
那是刚买一个月,保修期没过,不过也懒得找小
米换充电器了,重新买了个双口的!这个尸体就拿来直接拆解,给大伙都瞧瞧吧!
完整的充电器大家都肯定见过,没有螺丝口,完全无从下手,也就只好暴力一点了,先
用改锥扎破电源插头边上的塑料,然后用剪线钳一点一点往下剪,知道吧整个密封的塑
料片剪下,拿出插头,再直接抽出里面的电路板。
抽出电路板的时候很费劲,因为充电器是电容炸掉了,而且电容原先被一个塑料套给套
住了,所以爆开的东西都往上喷,高温直接把充电器外壳给融掉了,和炸掉的电容粘在
一起,怎么也拉不出来,只要用伸缩刀片切开才拉出来。
图中Y1电容是炸掉的电容5.6uF/400V,实验室找半天都找不到这个型号的电容,想不通小米为何要用容量这么大的,其实2uF的电容应该也是没问题的,还有低频滤波电容后也没有多加一个小容量瓷片电容,高频也是有风险的。
值得表扬的是在电容外壳都包了一个塑料套,防止炸电容时波及旁边的元器件,这个还是比较贴心的。
此类0.1uf电容器,通常都是旁路或者电源高频滤波用的普通电容,拆除用0.047到0.22uf瓷片或者聚丙烯涤纶电容替换都行。
用改锥扎破电源插头边上的塑料,然后用剪线钳一点一点往下剪,知道吧整个密封的塑
料片剪下,拿出插头,再直接抽出里面的电路板。
抽出电路板的时候很费劲,因为充电器是电容炸掉了,而且电容原先被一个塑料套给套
住了,所以爆开的东西都往上喷,高温直接把充电器外壳给融掉了,和炸掉的电容粘在
一起,怎么也拉不出来,只要用伸缩刀片切开才拉出来。
Y1电容是炸掉的电容5.6uF/400V,实验室找半天都找不到这个型号的电容,想不通小米为何要用容量这么大的,其实2uF的电容应该也是没问题的,还有低频滤波电容后也没有多加一个小容量瓷片电容,高频也是有风险的。
问题二:充电器如何拆开 没有螺丝的就是用胶水封的,只能撬,要想外壳完好无损不太可能,除非胶水上得很少。外壳能保得多好就看胶住了多少和你自己撬的功夫了。
问题三:原装手机充电器插头,没有螺丝的,怎么拆开啊? 这种拆开就装不上了,手机从电器这样设计是不建议拆开的,万一短路会触电的,通常也不容易坏,坏了也是直接换一个,不是很贵
问题四:这个充电器怎么拆 前提是你拆来干嘛?只是想拆来看看的话就拆插脚和插头凸出来那盖子那里。但是你这个插头千万别在用了,会出事的。
问题五:手机充电头怎么拆开 从插头后面翘,用扁的东西翘,小心翘到手
问题六:苹果充电器怎么拆开啊?? 用任何东西撬都是杯具,而且极可能将手一起搭进去。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买根薄钢锯,注意厚度刚好符合电源头中间那根,先锯不带USB接口的另外三根中线,然后小心的掰
问题七:请问这充电头该怎么拆开 这是不让拆的,全密封的,为了安全,只能破坏性拆开
问题八:手机充电器头怎么拆开视频教程 手机头坏了?不建议自己修,买一个吧,没几块钱,自己万一接差头了,再把手机烧了...
问题九:可更换插头充电器 插头拔不出来怎么办? 15分 解决方法如下:
关闭插座电源后,涂抹点润滑油在拔
轻微用力往外拔,并上下小幅度摇晃
用一字螺丝刀轻轻撬动
瓷片电容的识别方法与电阻的识别方法基本相同,分直标法、色标法和数标法3种。
电容的基本单位用法拉(F)表示,其它单位还有:毫法(mF)、微法(μF)/mju:/、纳法(nF)、皮法(pF)。其中:1法拉=1000毫法(mF),1毫法=1000微法(μF),1微法=1000纳法(nF),1纳法=1000皮法(pF)
1、容量大的电容其容量值在电容上直接标明,如10μF/16V;
2、容量小的电容其容量值在电容上用字母表示或数字表示;
字母表示法:
1m=1000μF
1P=1pF(如470P=470pF)
1P2=1.2PF
1n=1000PF;
数字表示法:三位数字的表示法也称电容量的数码表示法。三位数字的前两位数字为标称容量的有效数字,第三位数字表示有效数字后面零的个数,它们的单位都是pF。
如:
102表示标称容量为10×10²pF=1000pF;
104表示标称容量为10×(10^4)pF=100000pF;
470表示标称容量为47pF;
223表示标称容量为(22×(10^3))pF(即22000pF)。
在这种表示法中有一个特殊情况,就是当第三位数字用"9"表示时,是用有效数字乘上10的-1次方来表示容量大小。
如:229表示标称容量为22x10^(-1)pF=2.2pF。
1. 陶瓷电容器损坏
陶瓷电容器击穿后,内部呈某种程度的短路状态,用仪表测试时,容量大了许多(几个数量级变化);
2. 万用表不准(测电容不准);
电容器一般用专用仪器测量(LCR测试仪)。用万用表测量电容量,很粗燥的,不准的。你可用万用表试测其它新电容器,如果排除万用表的问题,基本判定电容器有问题。
OK。
压,12V,5V, 3.3V,2.5V 1.8V, 及1.8V 以下,
由于铝电解电容的误差较大,在耐压选取方面设计时会留有很大的余量,例如:12V电源部分常用16V铝电解电容,5V电源常用10V 铝电解电容 3.3V选用6.3V铝电解电容,3.3V以下选用6.3V或者4V(这种很少见)铝电解电容,这是厂商选择的一般规律,我们在板卡上也会见到用在12V电源上的25V铝电解电容,甚至在CPU 1.45V的滤波部分看到10V的电解电容。
所以原铝电解电容耐压只做为参考,选用电容耐压的唯一的标准是电路的电压,如果选用固态电容,只要电路电压低于固态电容耐压即可,不需要考虑余量(事实上电容设计者已经根据常用电源电压留好了余量)。
容量的选择,电容容量的选择是根据电路中的电流(即功耗)来确定的,如CPU是主板中的耗电之王,在其周边我们就见到了密密麻麻的电解电容和高频瓷片电容,在显卡的GPU附近亦是如此,同样由于电解电容的误差大和老化后容量减小较大,在容量选择上也会留有很大的余量。固态电容容量几乎不会减小,不用考虑老化后容量减小的问题,再者ESR值明显优于铝电解电容,所以在容量选择上固态电容有很大的空间,根据经验一般可选择为铝电解容量的四分之一或者更大,当然这个值不是绝对的,略有偏差,无关要紧。
大家对电解电容比较熟悉,对于电容的认识往往只记得容量及耐压值,没错,但忘却了关于电容品质的决定性因素[电容的材质],当替换选择电解电容时,在体积允许的情况下,按照与原使用型号的容量耐压贴近的,高压替换低压,高容量替换低容量,都是正确的认识,但在固态电容的选择上,是不能按照这样传统的替换概念的,由于材料及工艺不同,在同等耐压及容量情况下,电解电容和固态电容对比,固态电容的体积要大出电解电容一倍以上
由于固态电容材料价格与铝电解电容的材料价格是不能同日而语的,越大的越贵,固态已经很贵啦,没有必要做得那么大,更重要的是由于固态电容优秀的性能决定了小容量即可胜任更恶劣工作环境,再做大既已浪费。
纯固态材料决定了其寿命更长,误差更小,其出厂时的参数在连续工作数万小时后,仍可维持不变。但铝电解电容在工作两千小时后,电解液将慢慢出现干涸现象,容量变小,随着时间推移,电路系统将变得不稳定,如运行变慢死机等等,固态电容强调的是低ESR,高温时性能不变。
所以更换固态电容,大家不要老觉得容量够不够啦,电压会不会太低啊这些概念性的错误
说了一大堆,实战应用举例:
1. CPU供电类电容,此位置一般原来均是6.3V-10V的电解电容,根据CPU的实际电压来更换,近五年生产的CPU核心电压已经没有高于2.5V的了,都在1.8V以下,用在CPU外围的6.3V 1500UF-6.3V 3300UF电解电容替换可使用固态电容 4V 1200UF, 4V 1500UF, 2.5V 1500UF,4V 820UF 及2.5V 820UF亦可胜任。
2. 6.3V 1500UF-2200UF(直径8MM)电解电容用于3.3V或者3.3V以下电源部分,可用固态电容容量330-820UF耐压4V以上即可,如常见的4V 560UF。
3. 12V电源16V 1000UF-16V 3300UF电解电容可用固态电容16V 270UF 16V 330UF (12V电源作为高电压不直接供给大电流的电路部分,故此处可选用之容量较小)。
4. 最常用的1000UF/6。3,广泛分布与内存插槽,AGP插槽,PCI插槽,此类电解换固态:耐压高于4V 容量大于270UF即可,如:4V 560UF, 4V 470UF,
5. 另外一些常用的,470UF/16V 电解可用固态 180UF/16v
6. 更换10V耐压的电解电容请注意先确认电路电压,主板中存在5V电压,如为5V电压,请使用6.3V耐压固态代用。
以上就基本覆盖了比较常用的主板电解电容换固态电容的方案,主要目的是告诉大家,固态更换电解一定要修正的概念,第1:要注意实际电容位置的电压;第2:替换时不要过份强调容量,固态优越的性能足以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