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陶瓷厂上班每天吸进肺里好多的灰,请问有什么危害吗?
您好楼主
陶瓷打磨危害肯定是有的,时间长了会有尘肺病。工作时一定要戴口罩。这是比较重要的一件事也要重视起来。每季度都要检查一下身体。这样是对自己和家庭负责
然后可以让企业上一套环保设备比如布袋布袋除尘器,打磨台等工作。这样就能从源头直接干掉粉尘。这样对企业员的身体也是一张呵护。我能达成环保要求。这样是一举两得的一件事。
由于职业导致的尘肺和矽肺的病人,到了晚期肺部形成了大量的结节,呼吸极度困难,真是很痛苦,这是我收集的相关尘肺的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团体颗粒称为粉尘,分无机与有机粉尘两大类。前者如采矿时的凿岩、爆破,粉碎岩石时的轧石、碾磨以及翻砂时的拌料、清砂等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后者如棉纺厂的清棉、梳棉,谷物和枯草的搬运加工以及皮毛加工时产生的粉尘。
不同种类的粉尘,作用于人体的不同部位,对人的危害也不一样。当皮肤沾满了粉尘时,可引起皮炎,尤其夏季多汗,粉尘容易阻塞毛孔,可引起毛囊炎;碱性粉尘如水泥,在冬季可引起皮肤干燥、皱裂。当吸入粉尘时,健康人有防御功能,可将吸入粉尘的90%以上排出体外,例如鼻毛和呼吸道内壁均可阻挡和粘住吸入的粉尘,使其随鼻涕和痰液排出。如果生产过程中没有任何防尘措施,则长期大量吸入粉尘可刺激上呼吸道粘膜,从而引起鼻炎、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等。有些人吸入谷物粉尘可引起支气管哮喘。吸入棉尘,可使部分人在休假后第一天上班时,产生胸部紧束、胸闷的感觉。在粉尘进入肺内后,可引起肺部病变。例如霉变的枯草粉尘,有时可引起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过敏性肺炎)。一般常称为农民肺。它的急性发作症状为吸入上述粉尘后约四至八小时产生气急、胸闷伴有畏寒、发热,类似感冒的表现。反复发作可损害肺的呼吸功能,影响劳动能力。在长期大量吸入某些无机粉尘后,可引起尘肺。例如:吸入石棉尘可引起石棉肺;吸入各种混合性粉尘(如开采煤矿时除煤尘外,还有石英岩层)可引起混合性尘肺。尘肺的发生发展与所吸入粉尘的化学成分、颗粒大小(直径夜5微米以下者危害最大)、空气中粉尘浓度、接触时间长短、劳动强度、健康状况等都有密切关系。
长期大量吸入含二氧化硅百分比高的粉尘可引起矽肺。矽肺是尘肺中最严重的一种。它在肺部形成象疤痕一样的纤维化病变。正常的肺组织象海绵一样富有弹性,而有纤维化病变时失去弹性。这时气体交换不良,造成人体组织缺氧。严重的矽肺可使肺组织广泛破坏,进一步影响气体交换和并发肺源性心脏病。矽肺常并发肺结核病,从而加剧了病情的恶化。矽肺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随病情进展,渐感胸闷,劳动后感气急,经常咳嗽、咯痰。在体格检查时,一般较难发现异常。严重时出现肺气肿和右心衰竭的征象。但有上述症状者,不一定就是患了矽肺。必须看患者的工种和接触矽尘的时间以及临床表现,并综合肺部X线摄片的结果,才可断定是不是矽肺。根据X线片上的表现,矽肺分为一期、二期和三期。
患了矽肺不必悲观。尤其在早期,虽应调离接触矽尘的作业岗位,但仍可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更重要的是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如打太极拳和做呼吸体操,对改善呼吸功能、增进气体交换有很大好处。
防止吸入粉尘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为防止粉尘飞扬,如石粉、玻璃拌料等行业提倡湿式作业,滑石粉和谷物加工等行业采用密闭除尘等防尘措施。此外,工艺改革也是有效的方法,如铸造业中改用不含二氧化矽的型砂,使粉尘的危害明显减轻。农村中应防止枯草和其他植物霉变。同时,还应重视个人防护,可戴轻而透气性好、滤尘率高的软性泡沫塑料口罩,或戴送风式橡皮口罩。若粉尘浓度很高(如喷沙作业),则应戴送风式头盔。做好职业医疗服务工作也是预防粉尘危害的重要环节。接触矽尘的工人在参加工作前以及参加工作后需定期接受体格检查。检查内容主要为X线胸片。卫生人员应定期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粉尘浓度。对有机粉尘引起的病患也应及时做好防治工作,预防反复发作。
生产性粉尘和矽肺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工农业生产中形成的,并能够长时间浮游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长期吸入主要引起肺部病变。
一、分类
根据生产性粉尘的性质,可分以下三类
(一)无机性粉尘(inorganic dust)
根据来源不同,可分:
1.金属性粉尘 例如铝、铁、锡、铅、锰等金属及化合物粉尘。
2.非金属的矿物粉尘 例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等。
3.人工无机粉尘 例如水泥、玻璃纤维、金刚砂等。
(二)有机性粉尘(organic dust)
1.植物性粉尘 例如木尘、烟草、棉、麻、谷物、茶、甘蔗等粉尘。
2.动物性粉尘 例如畜毛、羽毛、角粉、骨质等粉尘。
(三)合成材料粉尘(synthetic material dust)
主要见于塑料加工过程中。塑料的基本成分除高分子聚合物外,还含有填料、增塑剂、稳定剂、色素及其他添加剂。
二、接触机会
在各种不同生产声所,可以接触到不同性质的粉尘。如在采矿、开山采石、建筑施工、铸造、耐火材料及陶瓷等行业,主要接触的粉尘是石英的混合粉尘;石棉开采、加工制造石棉制品时接触的是石棉或含石棉的混合粉尘;焊接、金属加工、冶炼时接触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农业、粮食加工、制糖工业、动物管理及纺织工业等,接触植物或动物性有机粉尘为主。
三、粉尘的危害
根据不同特性,粉尘可对机体引起各种损害。如可溶性有毒粉尘进入呼吸道后,能很快被吸收入血流,引起中毒;放射性粉尘,则可造成放射性损伤;某些硬质粉尘可损伤角膜及结膜,引起角膜混浊和结膜炎等;粉尘堵塞皮脂腺和机械性刺激皮肤时,可引起粉刺、毛囊炎、脓皮病及皮肤皲裂等;粉尘进入外耳道混在皮脂中,可形成耳垢等。
粉尘对机体影响最大的是呼吸系统损害,包括上呼吸道炎症、肺炎(如锰尘)、肺肉芽肿(如铍尘)、肺癌(如石棉尘、砷尘)、尘肺(如二氧化硅等尘)以及其他职业性肺部疾病等。
尘肺是由于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肺弥漫性间质纤维性改变为主的疾病。它是职业性疾病中影响面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类疾病。
根据粉尘性质不同,尘肺的病理学特点也轻重不一。如(1)石英、石棉所引起的间质反应以胶原纤维化为主,胶原纤维化往往成层排列成结节状,肺部结构永久性破坏,肺功能逐渐受影响,一旦发生,即使停止接触粉尘,肺部病变仍继续进展。(2)锡、铁、锑等粉尘,主要沉积于肺组织中,呈现异物反应,以网状纤维增生的间质纤维化为主,在X线胸片上可以看到满肺野结节状阴影,主要是这些金属的沉着,这类病变不损伤肺泡结构,因此肺功能一般不受影响,脱离粉尘作业,病变可以不再继续发展,甚至肺部阴影逐渐消退。
为了更好地保护工人健康,在我国1988年公布实施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中,规定了十二种尘肺名单,即矽肺、石棉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炭黑尘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及铸工尘肺。及尘肺中以矽肺(silicosis)为最严重,其次为石棉肺(asbestosis)。根据全国尘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到1986年底,全国接触粉尘工人760余万人,其中累积尘肺病例有39万余人。
在十二种尘中,其病变轻重程度主要与生产性粉尘中所含二氧化硅量有关,以矽肺最严重,石棉肺次之,后者由含结合型二氧化硅(硅酸盐)粉尘引起。其他尘肺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均较轻。
其他职业性肺部疾病有吸入棉、亚麻或大麻尘引起的棉尘病,它是休息后第一天上班末出现胸闷、气急和(或)咳嗽症状,可有急性肺通气功能改变,吸烟又吸入棉尘可引起非特异性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职业性变态反应肺泡炎是由于吸入带有霉菌孢子的植物性粉尘、如草料尘、粮谷尘、蔗渣尘等引起,患者常在接触粉尘4~8小时后出现畏寒、发热、气促、干咳,第二天后自行消失,急性症状反复发作可以发展为慢性,并产生不可逆的肺组织纤维增生和COPD;职业性哮喘可在吸入很多种粉尘(例如铬酸盐、硫酸镍、氯铂酸铵等)后发生。这些均已纳入职业病范围。
在职业活动、特别是生产过程中,因长期吸入有害粉尘,引起以肺广泛纤维化为主要病变的疾病,统称尘肺(pneumoconiosis)。尘肺是我国一种法定职业病。属职业性尘肺的病种较多,按粉尘的化学性质可将其分为无机尘肺和有机尘肺两大类。无机尘肺中常见的有矽肺、煤工尘肺、石棉肺等。有机尘肺是因吸入各种有机尘埃,最常见的是由霉菌的代谢产物或动物性蛋白质引起的尘肺,如农民肺、蔗尘肺、蘑菇肺、麦芽肺和饲禽者肺等。尘肺对健康危害极大,关键在于预防。改革不合理的生产过程,建立粉尘监测制度,切实落实综合防尘措施。不接触粉尘或减少吸入粉尘的机会,对于粉尘作业工人定期体检,做到早期检查、早期诊断,对已确诊为尘肺患者及早调离粉尘作业,并进行必要的治疗,完全可以控制和减少尘肺的发病率。 评价答案 您已经评价过!好:1 您已经评价过!一般:0 您已经评价过!不好:0 您已经评价过!原创:0 您已经评价过!非原创:0 顺唭自嘫ɑ 2008-04-21 08:38 我有更好的回答 收藏 转载到QQ空间 相关内容 粉尘危害分级监察规定水泥粉尘的危害粉尘污染的危害粉尘对身体的危害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煤矿粉尘危害自查总结粉尘危害自查总结pvc的特点 其他答案对呼吸系统有破坏,导致呼吸道感染.
皮肤也有可能有局部的中毒现象. Tornado Star 2008-04-20 10:33 答:引起工人患尘肺病粉尘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燃烧或爆炸加速机械的磨损,
减少精密仪器的使用时间作业地点粉尘过多,还会影响视线! 开心 2008-04-20 11:36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根据其理化性质、进入人体的量的不同,可引起不同的病变。如呼吸性系统疾病、局部作用、中毒作用等... 等咱有钱了! 2008-04-20 11:57 主要对神经系统、骨 骼和肝脏产生毒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氯乙烯单体及其分解产物具有致癌作用。有引起人 体血管肉瘤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2)卤代烃的毒性:
(3)增塑剂的迁移:聚氯乙烯成型品中要使用大量的增塑剂,尤其是半硬质和软质聚氯乙烯 ,其中有些增塑剂的毒性较大。�除增塑剂以外,生产聚氯乙烯成 型品时,还要添加稳定剂和紫外线吸收剂等助剂,这些助剂也会向食品迁移。因此,也必须 高度注意的添加助剂的毒性。 后来居上 2008-04-20 13:20 聚氯乙烯(PVC)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工人长期接触可导致肺部纤维化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根据其理化性质、进入人体的量的不同,可引起不同的病变。如呼吸性系统疾病、局部作用、中毒作用等... 郁闷中的呆瓜 2008-04-20 15:49 9个月;否则长期会工作会产生肺癌变.支气管炎等或更严重的疾病 书海诗 2008-04-20 16:10 你最好不要做太久 唐老鸭 2008-04-20 16:16 有害是肯定的,不同的物质其粉尘的危害也不同 kk 2008-04-20 16:25 进入人体后它可导致多种病情的发生:呼吸性系统疾病、局部作用、中毒作用等... Happy fruit 2008-04-20 18:26 对肺部不好 心如止水 2008-04-20 18:59 PVC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根据其理化性质、进入人体的量的不同,可引起不同的病变。如呼吸性系统疾病、局部作用、中毒作用等... 拥护祖国统一 2008-04-20 19:15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根据其理化性质、进入人体的量的不同,可引起不同的病变。如呼吸性系统疾病、局部作用、中毒作用等... 穷/rose/ェ鑫 2008-04-20 20:57 如果过多吸入粉尘的话就会感到呼吸不顺畅 ★梦幻女孩★ 2008-04-20 21:12 对于粉尘危害的研究和防治,多年来各国学者都把注意力放在引起严重尘肺病的各种无机粉尘方面,诸如矽尘、煤尘、石棉尘等等,而忽视了有机粉尘对人体危害的研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速发展,有机粉尘对人体的危害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有机粉尘所引起的人体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的研究正方兴未艾。有机粉尘可分为植物性粉尘(如棉尘、谷物尘、木尘、茶尘等)、动物性粉尘(如羽毛尘、皮毛尘、骨质尘等)和人工有机粉尘(如聚氯乙烯粉尘、树脂粉尘等)三大类。有机粉尘可给人体带来多种危害,除可引起上呼吸道黏膜的炎症(包括慢性鼻炎、慢性咽炎和慢性扁桃体炎)、尘源性支气管炎、职业性哮喘外,还会引起以下几种较严重的疾患:
1.棉尘病
在很多有纺织工业的国家均有报道,棉尘病患者的主要症状是胸部有紧束感、胸闷气短,症状随病情进展而逐渐加重,并伴有肺通气功能的损害等。
2.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
此病系由于吸入有机粉尘而引起的肺泡过敏性炎症反应,在组织学上出现结节样肉芽肿,在血清学上出现特异性沉淀抗体。目前国内外较公认的有机粉尘所致的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有:农民肺、养鸟人肺、纸浆工人肺、软木栓尘肺、锯末尘肺、吸垂体素者肺、除虫菊肺泡炎、空调器病、污水淤泥病等等。此类疾病均可出现发热、咳嗽、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
3.有机尘肺
有机粉尘虽然对细胞的毒性不甚明显,但大量沉积在肺泡腔内,由于异物作用和机械刺激作用,可引起异物性肉芽肿,进一步可发展为肺间质纤维化。有机尘肺的主要类型有木尘肺、茶尘肺及人工合成有机物引起的合成纤维尘肺、酚醛树脂尘肺等。
4.致癌作用
国外已有很多相关研究证实了接触木尘与鼻部癌症有关。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根据大量流行病学资料肯定了木工鼻腔癌和副鼻窦癌是由职业性因素引起,国际劳工组织(ILO)已把家具行业引起的副鼻窦癌列入职业性癌症名单。据国外报道,主要的致癌木材有:山榉、橡树、胡桃树、红木、柚树等。这些都提醒我们,对于木尘致癌的问题应开展更大人群的调查研究。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有机粉尘会给人体带来多种危害,切不可掉以轻心,应加强其预防措施和卫生标准的研究,以保障有机粉尘接尘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
粉尘 预防
根据不同特性,粉尘可对机体引起各种损害。对机体影响最大的是呼吸系统损害,包括上呼吸道炎症、肺炎(如锰尘)、肺肉芽肿(如铍尘)、肺癌(如石棉尘、砷尘)、尘肺(如二氧化硅等尘)以及其他职业性肺部疾病等。
尘肺是由于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肺弥漫性间质纤维性改变为主的疾病。它是职业性疾病中影响面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类疾病。尘肺对健康危害极大,关键在于预防。具体包括生产工艺改革,建立粉尘监测制度,切实落实综合防尘措施,减少吸入粉尘的机会,对于粉尘作业工人定期体检,做到早期检查、早期诊断,对已确诊为尘肺患者及早调离粉尘作业,并进行必要的治疗,平时可服用排毒洗肺的中药防治,清除肺部污物,控制和减少尘肺的发病率。
帅风 2008-04-20 22:12 PVC即聚氯乙烯,是氯乙烯聚合的产物,是最常见的塑料之一.PVC管一般是运送液体用的,比如连接个家住房抽水马桶的那个东东.因为加热或燃烧之,既能散发有毒气体,此外若用其装载油等有机物,也会部分溶解于其中,所以和食品有关的装载都不用它,垃圾饮料的瓶子常用倒是真的,比如可乐,雪碧等等.故若只是皮肤接触是没有关系的,但是如果是符合以上条件的接触,或者你就在该粉尘的条件下,那自然是有害了. 潋滟 2008-04-21 08:31 一、粉尘进人人体的途径
人体对进入呼吸道的粉尘具有防御机能,能通过各种途径将大部分尘粒清除掉。其作用大体分为三种。即滤尘机能、传送机能和吞噬机能。这三种机能互有联系,不能截然分开。
尘粒进入呼吸道时,首先由于上呼吸道的生理解剖结构、气流方向的改变和粘液分泌,使大于10μm的尘粒在鼻腔和上呼吸道沉积下来而被清除掉。据研究,鼻腔滤尘效能约为吸气中粉尘总量的30%一50%。由于粉尘对上呼吸道粘膜的作用,使鼻腔粘膜机能亢进,毛细血管扩张,大量分泌粘液,借以直接阻留更多的粉尘。这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但在病理学上已属于肥大性鼻炎。此后粘膜细胞由于营养供应不足而萎缩,逐渐形成萎缩性鼻炎,则滤尘机能显著下降。由于类似的变化,还可引起咽炎、喉炎、气管炎及支气管炎等。
在下呼吸道,由于支气管的逐级分支、气流速度减慢和方向改变,可使尘粒沉积粘着在支气管及其分支管壁上。这部分尘粒大小直径约在2一10μm。其中大多数尘粒通过粘膜上皮的纤毛运动伴随粘液往外移动而被传送出去,并通过咳嗽反射排出体外。
进入肺泡内的粉尘,一部分随呼气排出;另一部分被吞噬细胞吞噬后,通过肺泡上皮表面的一层液体的张力,被移送到具有纤毛上皮的呼吸性细支气管的粘膜表面,并由此传送出去;还有一部分粉尘被吞噬细胞吞噬后,通过肺泡间隙进入淋巴管,流入肺门。直径小于3μm的尘粒,大多数是通过吞噬作用而被清除的。
由此可见,人体通过各种清除机能,可将进入肺脏的绝大多数尘粒排出体外,而进入和残留在肺门淋巴结内的粉尘,只是吸入粉尘的一小部分。虽然人体有良好的防御机能,但在一定条件下,如果防尘措施不好,长期吸入浓度较高的粉尘,则仍可产生不良影响。
二、粉尘对人体的危害
粉尘危害最严重的是可引直矽肺。此外,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还可能引起其它一些疾病。例如,大麻、棉花等粉尘可引起支气管哮喘、哮喘性支气管炎、湿疹及偏头痛等变态反应性疾病。破烂布屑及某些农作物粉尘可能成为病源微生物的携带者,如带有丝菌属、放射茵属的粉尘进入肺内,可引起肺霉菌病。石棉粉尘除引起石棉肺外,还可引起间皮瘤。经常接触生产性粉尘,还要引起皮肤、耳及眼的疾患。例如,粉尘堵塞皮脂腺可使皮肤干燥,易受机械性刺激和继发感染而发生粉刺、毛囊炎、脓皮病等。混于耳道内皮脂及耳垢中的粉尘,可促使形成耳垢栓塞。金属和磨料粉尘的长期反复作用可引起角膜损伤,导致角膜感觉丧失和角膜混浊。在采煤工人中还可见到粉尘引起的角膜炎等。
三、生产性粉尘引起的肺部疾忌
目前一般将生产性粉尘所引起的肺部疾患分为三大类。
(一)尘肺
尘肺是指由于长期吸入一定浓度的能引起肺组织纤维性变的粉尘所致的疾病。我国关于尘肺的记载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北宋时代(公元10世纪)孔平仲即已指出,采石人所患的职业性肺部疾病是由于“石末伤肺”所致。欧洲直至16世纪时对尘肺的本质尚不了解。以后虽有人提出“尘肺”一词,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对尘肺的概念还不明确。近四五十年来,通过临床观察、X线检查、病理解剖以及实验研究,认为除游离二氧化硅外,还有一些其它粉尘也可引起尘肺。
尘肺按其病因可分为以下四类:
①矽肺,由于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而引起的尘肺;
②硅酸盐肺,由于吸入含有结合状态二氧化硅(硅酸盐),如石棉、滑石、云母等粉尘而引起的尘肺;
③混合性尘肺,由于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和其它某些物质的混合性粉尘而引起的尘肺,如煤矽肺、铁矽肺等;
④其它尘肺,某些其它粉尘引起的尘肺,如煤肺、铝肺等。
尘肺按其病理形态又可分为三种类型,即间质型(弥漫硬化型)、结节型及肿瘤样型。但这种分型也不是绝对的,如煤矽肺可表现为间质型与结节型两者同时存在。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按其病理变化、X线所见、临床表现将尘肺分为I、Ⅱ、Ⅲ三期。
(二]肺粉尘沉着症
有些生产性粉尘,如锡、钡\d铁等粉尘,吸入后可沉积于肺组织中,仅呈现一般的异物反应,但不引起肺组织的纤维性变,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小或无明显影响,这类疾病称为肺粉尘沉着症。
(三)有机性粉尘引起的肺部病变
有些有机性粉尘,如棉、亚麻、茶、甘蔗渣、谷类等粉尘,可引起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常有胸闷、气拓、咳嗽、咳痰等症状。一般认为,单纯有机性粉尘不致引起肺组织的纤维性变。
尘肺与肺粉尘沉着症、有机性粉尘引起的肺部病变,在病理改变及对人体的危害程度方面各有不同,其中只有尘肺属法定职业病范围,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加以区别对待。 天使bù懂爱 2008-04-21 08:34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根据其理化性质、进入人体的量的不同,可引起不同的病变。如呼吸性系统疾病、局部作用、中毒作用等... 一生有你 2008-04-21 09:57
具我看过的资料,一般工作在10-15年之间,如果干太长时间的话,可能先是呼吸道会逐渐出现问题,但是你各方面都注意一下的话,应该也会减少这种危险。
毕竟PVC行业都是有毒气体,像氯化氢气体,液氯,VCM,二氯乙烷等的致癌物质,并且二氯乙烷对生殖能力的影响,可能会降低抵抗力. 如果生小孩.最好先暂停一下这方面的工作。
危害:①废渣到处堆放,会阻碍交通,影响市民的生活;②废渣内的有毒物质,经雨水冲刷,流入江河,会污染水源和环境;③废渣经太阳的照射,散发出有害的气体,既污染空气和环境,又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防止废渣污染的方法有:①改进工艺,减少废渣;②综合利用,变废为宝;③保护环境,不乱堆放;④科学管理,确保健康。
--------------------------------------------------------------------------------
制浆造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回体废物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废物两大类。无机物包括动力锅炉主生的灰渣、苛化工段的绿泥等沉渣、苛化石灰消化和次氯酸盐漂液制备过程中排出的石灰渣、亚硫酸盐制浆制药工段的硫铁矿渣、磨石磨木浆等纸浆生产过程中浆料净化排出的砂石及泥沙等,水处理排出的初级污泥等等。有机物包括贮木场及备木工段的树皮、薪材、树节、锯末、蒸煮后筛选出的木节、浆渣、草类原料备料工段的草末和粉尘、蔗髓等、废纸制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以及废水二级和三级处理所形成的污泥等。
纸浆筛选净化排出大量废渣,纤维性废渣可用于生产包装纸和纸板等,或者作为燃烧。
制浆造纸工业废渣的数量随着生产的发展而不断增加。废渣若不加以处理,将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其危害主要表现在:1.侵占土地
2.污染土壤 3.污染水体 4.污染大气
为了保护环境,必须对废渣进行处理或综合利用,以及对其进行最终处置。
此种环境工作,一定做好呼吸防护。对于呼吸防护,建议把健康放到第一位,别一味贪图便宜,丢掉健康。尘肺具有可防不可治愈的特点。
为了更多的人能够预防尘肺病的发生。建议一定提高呼吸防护意识。
科学选用经过GB2626--2006标准认证的防尘口罩,有助于预防尘肺发生。
1、防尘口罩选择复式半面罩型。一次性口罩漏气率高,不适合。
2、选择KN100等级防尘口罩。由于粉尘对呼吸系统危害大。极易引发尘肺。低防护率将导致身体受到伤害。
3、选择硅胶材质的较为舒适。长时间佩戴,硬度高的口罩易造成面部压痕。
4、防尘口罩分大小号,这点极其重要。不要购买那些所谓通用型号的口罩。易漏气。
5、防尘口罩有覆盖口鼻,覆盖口鼻、下颌2种,建议使用后者,国际上高舒适度口罩均采用这个设计。
现在的KN100等级防尘口罩不像有些人说的,防护效果好,就一定呼吸阻力大。由于现在防尘口罩滤棉全面采用静电吸附原理,防护效果好,呼吸一样顺畅。使用费用也是很低,一般每天费用1元左右。为了身体健康,科学选择防尘口罩。
有害,有以下几种危害:
1、粉尘危害,长时间的粉尘危害容易造成矽肺;
2、粉尘的主要成分里面就有度釉料,釉料是有一定的毒性的;
3、目前大多数厂家使用的是溶剂型的防污剂,溶剂汽油对员工的身体有一定的伤害;
扩展资料:
总之,在制作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在化学组成上要满足陶瓷制品的性能要求。应对原料从化学组成上作充分的分析和性能比较,找出各原料的性能特色,视其是否具备或接近制品所需的性能。
(2)所用原料的性能和配比要能满足生产工艺及制品的最终的物理性能要求。应考虑原料的纯度、成形性能、烧成性能、烧后的色泽以及烧后的强度和透明性、热稳定性,有时在坯料的化学组成上做一定的改动,以满足产品的物理性能要求。
(3)要充分地考虑现有工厂的规模和具体的生产条件。不能由于配方的使用而大量地改变现有的生产工艺参数和投入大量的资金来购买设备与技术改造。坯料配方设计时,应从原料的制备成形和烧成等方面考察它们的工艺参数,并以此作为根本的条件,只有这样的配方,才具有实用性和科学价值。
(4)要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对原料要就地取材、量材使用、宁近勿远、物尽其用。
1、陶瓷餐具制作方法分为釉上彩、釉下彩、釉中彩3种。釉上彩工艺相对简单,因此价格也相对低廉。陶瓷碗碟中存在的铅、镉等“毒素”主要来源于釉上彩的颜料。彩釉中的铅、汞、镉等都是对身体有害的元素。镉溶出量超标可导致人体镉中毒,引起肺疾病;而铅溶出量超标则可导致人体铅中毒,轻者表现为易怒、没有食欲、性格改变、腹痛,重者会导致肾衰、反应迟钝、痛风、周围神经系统病等。对儿童而言,铅中毒后危害尤为严重,轻则影响大脑发育,重则引起颅内压升高、呕吐、痉挛等。
2、使用不合格陶瓷产品时,有害物质会溶出,随着食物进入人体,时间一长,会引起慢性中毒。釉上彩陶瓷中铅化合物能被酸渗解,当食物与画面接触时,铅就可能被食物中的有机酸渗解出来。另外,陶瓷制品中若含有害成分,在600℃—800℃高温下可能溶出,因此在使用微波炉时,劣质瓷器中的有害物质也会大量溶出。
选购陶瓷注意事项:
1、要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切不可贪便宜购买没有正式生产厂家的劣质产品。国家规定,将陶瓷餐具置于4%的醋酸中浸泡,铅的溶出量不得大于7毫克/升,镉的溶出量不得大于0.5毫克/升。目前正规生产厂家的产品基本都能符合这一要求。
2、购买时要注意看餐具的成色,用手触摸餐具表面,看内壁是否光洁;用鼻子闻是否有异味;不要购买颜色过于鲜艳的陶瓷餐具。为使色彩鲜艳,厂家会在釉彩里加入一些重金属添加剂,因此,颜色越鲜艳的餐具,重金属就越容易超标。
3、应购买原料、工艺控制比较严格的釉中彩、釉下彩餐具;新餐具在使用前用沸水煮5分钟,或者用食醋浸泡2—3分钟,以溶出餐具中的有毒物质。
蒋文俊 王启军
(江苏省宜兴陶瓷工业设计研究院 214221)
摘要:在陶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污染。本文就我国与意大利部分陶瓷生产厂的废物产生及处理情况作对比,提出我国陶瓷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方案,从而达到减少污染、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H+
关键词: 污染,素烧,沉淀
1 前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日用和建筑陶瓷的需求越来越大,生产规模也日趋扩大。其中日用陶瓷,近几年来主要以生产出口的西式餐具为主,特别是彩绘产品,异军突起,出口量逐年增加,建筑陶瓷已成为我国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年产量居世界首位。1995年,我国的墙地砖产量为9亿平方米,1999年,产量上升到11亿平方米。但随着各生产企业产量规模的扩大,产生越来越多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用过去陈旧的处理方法,太落后,效果也差。本文拟通过国外,特别是意大利的部分陶瓷厂对陶瓷废物的产生及处理情况与我国现阶段的情况对比,简述我国陶瓷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废物处理工艺方案,从而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生产成本。 2 污染物的产生及处理情况对比 2.1 废气 废气主要来源于窑炉烧成及部份干燥阶段的烟气。烟气中有毒气体的种类和数量与燃料的品种有关,国外较多采用洁净气体燃料,燃烧充分,有毒气体的排放较少,同时,他们采用装有石灰的纤维过滤袋对烟气进行处理(石灰与烟气发生反应,生成钙氟化物、硫化物和碳酸盐,以及其它挥发性金属),达到净化烟气的目的。而此时的石灰一般被认为是有害或有毒废物,因为它含有铅和其它重金属,一般被送至专门的处理部门处理。但据最新资料表明,他们将废石灰精确计量其成分后按比例加入湿磨而不影响泥料性能。在我国,日用陶瓷和墙地砖生产使用的燃料多为气体燃料和油类燃料或煤炭,但今后使用燃料的趋势必定为洁净气体,因它污染少,产出的产品质量好且稳定,用这些燃料产生的烟气在我国一般都未经过处理就排放。而燃煤的多为边远地区或年产量不大的小企业,废气排放污染较严重,多为当地环保部门治理的重点。 2.2 废水 陶瓷生产中的废水主要来自原料与釉料工段的设备和地面冲洗。在墙地砖生产线中,还增加了喷雾干燥塔冲洗和地砖抛光线冷却水。废水的处理方法上,我国与国外处理方法基本相同:废水通过沉淀池,搅拌后压滤、清水再利用。但在利用清水方面与国外相差很大,意大利陶瓷生产厂的废水利用率为89%以上,而我国只有40~50%,极少数地区的生产厂能达到80%,这主要是目前国民的节水意识较淡所致。如一条年产100万平方米的墙地砖生产线,每天产生120吨废水,与国外相比就多耗40~50吨水。在我国陶瓷生产厂中,邻近大城市的陶瓷厂,排入的废水至少都进行一次沉淀澄清处理,而边远地区的陶瓷厂排入废水均直接排放,河道污染较严重,有的现已责令整改,否则停产处理,这说明我国政府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 2.3 固体废物 2.3.1 废品 废品可以分生坯废品和烧成废品,上釉废品和不上釉废品。生坯废品主要来自于成型、干燥及上釉搬运等过程中,这些废料都可以在本企业内部回收再利用。但在部分日用陶瓷生产中,上釉后的废生坯或素烧后上釉的废品不能再利用,只能同烧成废品一样作建筑填土用。烧成废品来自于窑炉烧成后经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它是烧结致密化的产品,本企业很难再利用。表1是1993年意大利约50%的墙地砖厂家的固体废物产出及处理情况,表2是我国现阶段墙地砖厂的情况估算。 2.3.2 泥渣 陶瓷泥渣是在废水的净化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在陶瓷生产中不含釉成分的泥渣,可以和泥料混合在湿磨阶段处理掉;含釉成分的泥渣,通常不能混入泥料,特别是日用陶瓷,如精陶、炻器等。在粗陶生产中,可以按比例少量混入带釉废生坯。在意大利部分墙地砖生产厂家,带釉废品可以混入泥料,他们实验证明釉料中的重金属被包裹在烧成坯体的玻璃基体中惰化,而生产出外观和内在质量都未受影响产品。 2.3.3 废石膏 多数陶瓷生产过程中,成型都使用石膏模型(具),它们在反复使用、品种更新和破损后,都将成为废品,国内外处理一般是送至水泥厂作为原料来使用。在墙地砖和特种陶瓷生产中,因产品用压机成型,它们没有废石膏产出。 2.3.4 陶瓷抛光的废渣 这类废渣主要由玻化瓷表面和特种陶瓷表面及接口的抛光冷却水所形成,因废渣中含有来自砂轮磨料中的碳化硅、碱金属化合物及可溶盐类,很难在本企业中消化掉,国内外目前都只能将其堆埋处理。 2.3.5 废石灰 在我国陶瓷生产中,石灰很少被运用,在国外主要是用来处理烧成或干燥时产生的烟气,处理后的废石灰少量被用在墙地砖的干法制粉中,大部分通过专业处理部门处理。但最近发现可混入湿磨制浆,这样废石灰能得到充分利用。 3 污染处理对策 我国陶瓷生产厂除几个陶瓷产地外,分布比较广泛,各地陶瓷生产厂都是根据当地主要原料和燃料等因素而建造,解决污染的方法也应参照当地的经济条件、技术水平和环保要求而定,笔者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对策: 3.1 废气 根据本地区及生产厂实际情况,对燃烧引起严重污染的燃烧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尽可能采用燃气系统,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如以油类为燃料的企业,可对排烟部分采用石灰过滤袋对其进行处理;如以煤为燃料的地区,可采用高效下饲方式、冷凝除污法及二次进风法等手段进行处理,采用的方法也应根据窑炉结构来确定,如二次进风法是针对苏南地区500多条煤烧推板窑加煤燃烧时排放黑烟设计的, 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3.2 废水与废渣 废水与废渣在陶瓷生产中产出最多,废水多为冲洗水形成,处理后产出泥渣。为节约生产成本及提高废水和废渣的再利用率,应将色釉料工段的废水沉淀池与其它工段的废水沉淀池分开处理,以得到相应的利用。我国许多陶瓷厂原先处理废水是通过沉淀池自然沉淀,排出清水,这种落后、低效率的方法已远远不适用现代大生产企业,现在基本上采用如图2和图3所示的泥料和釉料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泥渣的再利用率,主要取决于废水的形成过程。生产环境较好的(如车间地面卫生、生产用废水与其它废水分开等),处理后的泥渣都能回收,带釉的泥渣一般不能回收,因其含有较多且复杂的化学成分,在本企业很难再利用,只能作水泥砖或填土等。 3.3 废品 对于未上釉的生坯废品或素坯,在本企业内可全部再利用,对上釉的生坯废品,有些粗陶生产中可以少量按比例混入泥料使用,而大部分日用陶瓷(炻器、二次烧成的精陶等)生产中就不能使用,否则会影响釉烧质量;对烧成废品,大部分只能作建筑填土,少量的粉碎后按比例作为硬质料利用。 3.4 包装废料 在生产和销售中,企业有很多废包装材料产出,部分废材料已在本企业再次利用,如纸箱、木板,也有专业部门来处理的,如包装带塑料袋及废纸等。对于墙地砖包装用塑料泡沫,目前只能用可见光——生物降解的新材料来代替,但成本要高一些,相信不久会生产出低成本的取代品。 4 结论 综上所述,污染引起空气质量差、酸雨、河道淤堵等,已影响我们的生活起居,积极开展治理污染也是陶瓷行业生存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提出的相应处理方案,供同行商讨,共同来消除陶瓷生产中产生的污染,为我们后代多留一点洁净空间。 参考文献 1 意大利陶瓷协会Sassuolo代表团,固体废物的目前形势与未来 展望,陶瓷信息,1997(6) 2 陈兆圻,“八五”建材工业各项经济指标综述,中国建材,197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