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静物中不同质感的物体如何表现?
由物体的物质属性带给人的视觉感知即为质感。如玻璃表面的光洁、绸缎的柔软滑亮、陶瓷的粗糙、金属的坚硬等。质感的获得源自人的视觉经验和触觉经验。在静物写生中,质感的传达是一个重要的表达内容,它可以训练我们视觉的敏感和写实效果的真实丰富。
不同的物体还具有不同的组织结构、不同的质地、不同的固有色和不同的光泽等,我们描绘不同的物体时,可以因物制宜,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
衬布的质感表现方法
不同颜色、不同质感的衬布,既有着不同的手感和视觉感受,也有着不同的形体转折关系。衬布布褶与主体物一起构成画面的基本框架,同时衬布布褶还起到联系各物体、丰富画面的作用。作画时,必须将布褶纹路的结构关系、来龙去脉表现出来。要注意布褶与物体的相互关系,布褶之间穿插较多,需要适当地有所取舍,表现时不能喧宾夺主。
陶瓷的质感表现方法
陶制品的质地比较粗糙,高光不明显,反光较弱,绘画时宜用较软的铅笔表现。瓷器有光泽,厚重,表面坚硬。与陶相比,瓷器的表面更光滑、细腻。刻画陶瓷器具应注意明暗交界线周围的明暗色阶变化,适当用纸巾揉擦,再用较硬的笔有规律地排线,笔触要平滑,不能琐碎,以更好地表现陶瓷的质感。
玻璃的质感表现方法
玻璃质感光滑、透明。其自身没有明显的明暗变化,但受周围环境的直接影响。表现时不仅刻画玻璃器皿本身的结构,还要刻画透过器皿所看到的物体。因此,刻画时绝对不能把它们看作是孤立存在的物体,应将玻璃器皿同周围环境结合起来表现。
金属的质感表现方法
金属制品表面光滑,但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具有很强的反光性。刻画时要特别强调高光和反光区域。其中间层次的明暗对比也相对具有跳跃性。金属制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暗面的反光也要统一在同一个色阶里,避免过多地刻画细节,致使暗面过于“花”“乱”。表现时要用流畅的线条、均匀的色调,用笔要软硬结合。
其他日常物品的质感表现方法
对于其他日常物品主要通过写实的表现手法,认真研究其形体结构,采用黑白灰三大面、五大调子进行塑造,结合物体间的搭配、物体与衬布之间的关系、构图布局等方面进行表现。
训练时尽量分质感练习,短期内重复画一类物体,比如金属练习、蔬果练习等。还有情境练习,如以运动为题材的羽毛球、篮球、矿泉水瓶、毛巾、运动服、杯子等。
首先背景要重新布置一下,可以选用一个天蓝色的背景布,其次最重要的就是用光了,在瓷碗的右后方可以来一盏灯光不要太强,同时在正左前方可以来一盏灯光焦点落在那个图案上,快门时间拉上,曝光时间拉长就可以了
1、 陶瓷器皿的质感表现方法:陶瓷器皿表面光滑、细腻、富有光泽,在刻画此种材料时,要注意明暗交界线周边的明暗渐变关系,用笔不要零乱,琐碎,排线处理要自然、得体、虚实有度,亮部不用硬铅做塑造,否则破坏其材质的细腻光滑感。
2、 玻璃器皿的质感表现方法:玻璃器皿的处理上要注意透明度的表现,其材质质地坚硬、反光强烈。所以边缘线的处理及亮光的刻画尤为重要,同时玻璃器皿在塑造时应与线条结合处理,不应孤立塑造。
3、 皮质物品的处理:皮质物品的高光反光强烈,过渡区域相对较少,给人一种细腻的质感,所以作画时应隐藏笔触,对比强烈。
4、 金属物体的质感表现方法:金属物体表面光滑、反光强烈,塑造时应对比强烈,明确反光与高光的区域,反光部位要反映出周边环境对其的影响,作画时用笔硬朗、细致。
5、 衬布的质感表现方法:不同材质,不同色泽的衬布会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浅色衬布明亮,感觉轻盈;深色衬布深暗,感觉厚重;丝绸光滑,感觉柔软;麻布粗糙,感觉硬朗。不同的衬布有着不同的形体转折关系和纹理。布纹堆积所产生的布褶与主体物的轮廓一起形成了画面的基本构架,起到联系各物体、丰富画面的作用。因此,作画时,一定要认真画好衬布,将布纹的结构关系清晰地呈现出来。
陶瓷碗用手摸特点摸着不是很光滑。
用手触摸选购陶瓷碗可以用手摸一下碗的表面,如果陶瓷碗摸起来比较粗糙则说明比较劣质,品质好的陶瓷碗,内外壁都很光滑,陶瓷碗,可以用手去摸一下试试,这时候可以感受得到非常明显的凸起感,这样蕾西的陶瓷碗也不要购买。
陶瓷碗用手摸特点:
陶瓷碗的质感方面,手摸上去稍微有凹凸且顺滑,说明釉色烤制的,材料纯正用手感觉瓷的细腻和坚硬,牛骨粉的添加使得陶瓷的重量会轻于其它瓷种,可以做到比一般瓷器薄,成品质地轻盈,细密坚硬是日用瓷器的两倍,不易破裂。
瓷器釉面是否光洁润滑,有无擦伤、小孔、黑点和气泡;二看形状是否规整,有无变形;三看画面有损缺;四看底部是否平整,须放置平稳,无毛刺陶瓷餐具造型多样、细腻光滑、色彩明丽且便于清洗。
将陶瓷拿在手里观察好的陶瓷色泽呈天然骨粉独有的自然奶白色,对着亮光观察陶瓷的通透性,看出杯子成分的细致与否,好的陶瓷应该透光较佳且均匀无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