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如何区分瓷器的釉的品质

矮小的枕头
舒心的楼房
2023-03-28 03:24:16

如何区分瓷器的釉的品质

最佳答案
香蕉美女
活泼的期待
2025-09-16 09:48:15

首先,看老瓷,尤其是官窑,一定要把握这么几点:

釉色必须纯正,施釉准确,釉色均匀。修足,修胎,包括口沿垂釉部分一定要工整,精细。所谓釉色准确是指,民国后的瓷器釉色过于洁白,这是由工艺所决定的,老瓷器的底釉,在强光手电的照射下多为虾青,豆青,影青,白中闪青,有的薄胎瓷闪肉红色。

其次,老瓷釉质肥润,润如堆脂,这点在珐琅彩,粉彩瓷器上尤为突出。纯白似玉,釉面光洁晶莹,胎色洁白,胎质细腻,且有厚薄不均现象。强光透视可以看到胎釉呈粉红、肉红的倾向。施釉稀薄处,往往会有缩釉现象,胎釉结合紧密,盘罐类,往往底部有旋纹。

掌握以上方向,就可以判定手中瓷器的釉质,当然釉质的好坏和器物的新老还有很大区别,现代瓷一样可以烧出很好的釉质,因此,釉质好并不代表东西老,鉴定新老还是要通过综合判断的。

最新回答
孤独的芒果
呆萌的太阳
2025-09-16 09:48:15

不可以。

红釉的积釉处显现青灰色,最厚处气泡密集,这是宣德红釉典型的时代特征。

明宣德鲜红釉盘高4、2厘米,口径20厘米,足径12、5厘米。盘撇口,弧壁,圈足。通体施红釉。圈足内施青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造型规整,胎薄体轻,釉色纯正,是宣德红釉瓷的代表红釉瓷器。

陶醉的战斗机
瘦瘦的人生
2025-09-16 09:48:15
古陶瓷材料和现代民用陶瓷材料的成分、组织几乎一样。胎的成分都是以AL2O3为主,釉的成分以SiO2为主加少量金属氧化物颜料。组织都是晶相、玻璃相和气相混合物。 古陶瓷和现代民用陶瓷在工艺上有很大差别。

首先是材料的纯度差异。古陶瓷受限于原料选矿和提纯的工艺与设备,胎和釉里都含有大量杂质,如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铁等,杂质元素都在10余种以上,因而瓷器的呈色单色性较差,都是呈过渡色,绝无艳丽的单色。即使同窑烧制的相同配方的一批瓷器,每件呈色并不相同。现代日用陶瓷胎、釉的纯度很高,即使是质量很差的原料,杂质含量也远低于古陶瓷。现代陶瓷的胎色纯白,釉无色透明。

其次是材料的颗粒度差异。古陶瓷原料的粉碎、研磨和过滤工艺与设备都很落后,都是人工或简单机械作业,陶瓷原料的粒径大约从几微米到几百微米,尺寸跨度达3个数量级以上。粒度不均匀导致古陶瓷的胎不能做得很薄,壁厚也不能很均匀,表面凹凸不平,棱线不直,挂釉厚薄不均,露胎处较粗糙,致密度不高。不管刮胎成型操作如何精细、手艺如何高超、胎面刮得多平,胎料粒度不均匀都会导致烧结时局部隆起或塌陷,凹凸不平和釉的厚薄不均不可避免。现代陶瓷原料的粒径可以控制在同一数量级,质量最差的原料粒径差也达不到2个数量级。因此,现代陶瓷中的气相和玻璃相占比很低,细润致密,烧结变形很小,厚度非常均匀,表面是标准的几何弧度或镜面,釉的润湿性很好,很薄且均匀,绝无不挂釉的狭缝或露胎点,胎釉结合十分牢固。

第三是颜料的差异。古陶瓷所用颜料都是天然矿料,纯度低且粒度较粗,呈色如前述。釉下彩边际发散(有毛边),有立体感;釉上彩堆釉较厚,难以描绘细微笔画,覆盖性较差,有通透感,色彩过渡变换复杂,各不同部位颜料呈色存在较大差别。现代颜料都是化工产品,单色性好,覆盖性强,无通透感,呈色艳丽,边缘界限分明,细微笔画绝无浸染过渡,颜料层很薄,无立体感。在化工颜料中掺杂也不能掩盖这些特征。

第四是烧结缺陷的差异。由于胎釉材料成分、粒度、杂质的差异和炉内温度分布的差异等,古陶瓷基本都存在程度不同的胎裂、釉裂、气泡、脱釉、意外呈色、表面不平、釉厚薄不一且有堆釉等缺陷,只有个别品种古陶瓷少有或没有可见气泡。现代陶瓷可以完全消除这些缺陷,人工制造这些缺陷很容易识别。

忧虑的秀发
标致的香氛
2025-09-16 09:48:15
兄弟,你好。我在景德镇读七年陶瓷专业了,算不上高手,不过这几种釉俺都烧过,就谈谈自身的体会。。

首先,郎红釉——红色偏暗,有流动效果,俗称拉丝,所以瓷器从上到下的红是由浅入深的。景德镇有句俗话形容:脱口垂足郎不流。比较难烧。

其次,祭红釉——景德镇叫霁红,可以烧成鲜红色和宝石红两种,红的鲜艳但是很沉稳。含铅,含金的高温釉。价格高,而且很难烧。

最后,中国红——这个就不用解释了,雀巢咖啡的杯子就是中国红地低温釉,高温的中国红在光泽度上要低一点点,不过外行一般看不出。目前烧制的很成熟了。

青釉和纯黑都可以搭配陶艺的说,哪个更好主要取决于你的陶艺作品追求的艺术效果。

例如,青釉的陶艺淡雅,且耐看。它的积釉效果,似玉似冰。黑釉的陶艺深沉、大气。它的品种很多、效果也很丰富。

在不同的作品上,通过不同的陶艺技法,同样的釉会演绎出不同的艺术感。

建议烧之前先做个小试片,看看效果再对陶艺作品施釉。

哈哈,终于打完了。。。祝你成功啊!

直率的乌龟
刻苦的缘分
2025-09-16 09:48:15
鉴别陶瓷的好坏要遵循“一听二看”的原则。

所谓听是指拿起瓷器轻轻敲敲,听发出的声音是否清脆、响亮、悦耳。如果是,这就表示是优质的瓷土制造的瓷器,质量良好;假如敲瓷器时发出的声音粗重,甚至沙哑,就是用劣质的瓷土制造的瓷器,其质量甚差,甚至已有裂痕。

其次看很重要,要仔细反复看。陶瓷上的图案或雕刻上的花纹应完整、统一、清晰、牢固,勾画的装饰金、银线,应粗细一致,光亮美观,如以手帕用力猛擦也擦不掉。单色产品应颜色均匀、色泽一致。不能出现色脏、缺釉、气泡等明显缺陷。

精明的红酒
清脆的乐曲
2025-09-16 09:48:15

陶艺,广泛讲是中国传统古老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的艺术形式。那么,你知道陶艺的相关知识吗?以下是有我为大家整理的陶艺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到你。

陶艺的发展

国外陶艺发展非常快,从小学到大学都有陶艺课,而且许多家庭建成了陶艺作坊,还出现了一些个人经营的陶艺工作室,许多休闲场所也摆放陈设着陶艺家的作品,这样既能很好地发展陶艺事业,又增近了与陶艺家的学习和交流方式。

中国陶艺正处于发展中,从几年前各地陶吧的兴起,逐渐让人们了解了陶艺,陶艺正在走进家庭。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有关的教育部门从素质教育出发,把陶艺列入了教学课程,这样从小就可以受到艺术的熏陶,从中锻炼了动手能力,非常好的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成果。

陶艺的发展趋势

随着陶艺热的逐步升温,陶艺制品获得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亲手做陶艺成为人们工作学习之余放松精神释放自我的又一休闲方式,这样即能很好地发展陶艺事业,又增近了与陶艺家的学习和交流。

柴烧陶艺简介和特点

凡是利用薪柴为燃料烧成的陶瓷制品,都可称之为柴烧,作品可分上釉(底釉)与不上釉(自然釉)两大类,如宋朝天目碗及青瓷釉,都是上釉的。柴烧是一种古老的技艺,烧窑难度相当高。柴烧作品的成败取决於土、火、柴、窑之间的关系。

柴烧的陶艺作品与一般窑的差别在於灰烬和火焰直接窜入窑内,产生落灰经高温融熔成自然的灰釉,其色泽温暖,层次丰富,质地粗犷有力,与一般华丽光亮的釉不同不重复且难预期烧窑的成果。若是横焰式窑,烧成的作品有受火面与背火面的阴阳变化与火焰痕迹。它散发一种质朴,浑厚,古拙的美感,是柴烧陶艺为它着迷尽心追求的原因。

柴烧来就具有很高的机动性质,只要大原则掌握住,其他的呈现就视为随机性的效果,柴烧陶的特质本来就不那样精准,在预期效果外,出现某些意外的精彩效果,这也是柴烧迷人的部分。出窑前任何人都没把握,总是有出乎意外的收获。

柴烧,不仅是燃烧薪柴,更是人与窑的对话、火与土的共舞,运用最原始自的方式结合而成美丽作品。作品表面可以感觉火焰流窜在坯体上所烙下的吻痕和木柴燃烧后的灰烬产生的落灰釉,整体呈现的是,粗犷自然的质感、朴拙敦厚的色泽、深沉内敛的古雅,带给创作者更多的惊喜和艺术享受,这也是电窑或瓦斯窑所不能及的。

柴烧的简介

柴烧是利用一般木柴作为燃料的烧陶方式。烧窑过程中,柴火直接在陶坯上留下自然的火痕,使得作品色泽温润且变化多端。同时,木柴燃烧后的灰烬随热气流窜入窑内,附着在陶坯上。当温度高达1200摄氏度以上时,木灰熔融,与陶壤中的氧化铁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自然的落灰釉,呈现出斑斓的色彩。

柴烧陶器作品拥有浑厚内敛的质感,其“火痕”与“灰釉”所构成的人工无法达到的自然美妙纹路是柴烧作品的迷人之处。火痕和落灰会因烧窑的薪柴材质不同、坯表的落灰多寡、烧窑时间的长短、坯体在窑内的位置及所受的温度差异而呈现各异,这也决定了每件柴烧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现代柴烧对陶瓷雕塑的把握是在一个更宽广的基础之上的,它反对工业化生产的“冷冰冰”,也跳出了“中正方圆,力求完满”的传统制瓷标准,反映艺术在更高层次的回归,倡导一种质朴、浑厚、古拙的原始之美。

烧制柴烧作品时,薪柴的消耗量极大,一立方米约需三到五吨薪柴。一般烧窑需三到五天,期间需不眠不休轮班投材,需极大的体力和耐力。而木灰对于窑体本身会产生侵蚀效果,因此窑具寿命受到影响。这些都是造成柴烧作品成本较高的原因。

这些柴烧作品不单单美丽,原料取自天然,完全没有毒素。更神奇的是,这些柴烧杯壶能够改变水的味道,杯拿来泡茶,甘醇无涩用来喝酒,高浓度的酒立刻变成陈年老酿,润而不呛,酒精浓度降低。

   柴烧收藏

行业里流行一句话叫“非大师,不柴烧”,从侧面反映出陶瓷艺人对于柴烧技艺的敬畏。目前中国大陆乃至台湾地区能烧出柴烧精品的人屈指可数。种种客观因素决定了柴烧陶艺与生俱来的难度。

一、柴烧对于薪柴的消耗量巨大,一次烧窑平均2-3天得消耗50多吨木柴,间接推高了柴烧作品的成本。柴烧壶市场均价都在千元以上。

二、柴窑的结构直接影响作品的好坏,不同的窑烧出的作品效果不同,窑需要根据每次作者想要表达的效果来建造。

三、柴烧作品成败取决于陶艺家对火的把控,可以说,没有两年以上经验的作家是烧不出优秀作品的。

四、柴烧无法量产,为能烧出精品,每次只能用小窑烧造,且成品率很低,市场极其稀缺。

五、由于火痕及落灰的不确定性造成了柴烧效果的偶然性,每件柴烧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六、近年来,柴烧作品越来越受到追捧,特别在台湾地区,柴烧已成为陶瓷中的奢侈品。

七、柴烧茶具可以净化茶汤,同时柴烧茶具经过长时间茶汤滋养,色泽更加温润。

柴烧的独特效果

窑变效果是柴烧的重点。就像侘寂美学一样,窑变亦是一个难以全然解释清楚的词汇。它是一种由火形成的美。只要你观察就会发现,柴窑烧成作品的颜色、形状和肌理千差万别、耐人回味。每一件作品都有其独特的自然美感。

窑变的效果微妙复杂。任何一咱颜色或都肌理都是由烧成过程中的众多因素所决定的:黏土类型、作品形状、满窑方式、木柴类型、温度、火焰的走向、灰烬的落点、余烬的堆砌、烧成时间、还原强度、降温的方式和速度。

据日本柴烧专家们统计,柴烧的窑变效果非常丰富,日本的陶艺界将它归纳为:

火刺效果:坯体上未被灰烬沾染的地方会留下火焰的颜色和痕迹,这种颜色或者痕迹叫做火刺。火刺的颜色有很多种:红、橙、黄以及只有在胎体轻薄,富有光泽义器皿上偶然出现的绯红色。出现火刺的地方通常都距离火焰的源头比较远。

绯红色:难得一见的绯红包通常出现在高温烧成的环境下。由于绯红色色泽艳丽,所以通常将其视为一种特殊的火刺效果。

飞白肌理:其成因为作品在窑炉中紧挨在一起或者紧靠窑具,该部位丝毫未受到火焰和灰烬的沾染,故而形成空白斑块,属于一种特殊的火刺效果。

红豆糕团:当坏体之间或者坯体与窑具之间的距离较近时,灰烬无法飘落在两者之间的缝隙里,该处就会产生圆形红色或棕色的亮斑。

火窗肌理:与上述“红豆糕团”肌理相近。火窗呈炬形,通常出现在竖直类的器型上。

天然灰釉:天然灰釉泛指一切在烧成过程中由灰烬形成的釉面效果。

芝麻点肌理:一种点状的肌理,通常出现在坯体的水平面上,是由随着火焙上升在灰烬落在坯体上之后形成换。氧化气氛会生成黄色的芝麻点肌理,还原气氛会生成蓝色或者绿色的芝麻点肌理。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呈亚光效果的芝麻点肌理。

树皮肌理:一种亚光的、树皮状肌理,这种纹样通常出现在灰烬刚开始熔融和烧成温度较低的时候。

针眼肌理:这种釉面效果出现在烧成温度约为1150c,由还原气氛向氧化气氛转化的过程中。其成因为黏土中所包含的碳元素在长时间还原过程中的释放。碳化气体会在氧化的过程中与周围的落灰产生化学反应,并在釉面上形成独特的颜色和肌理。

网纹肌理:一种由灰烬构成的大小,形状不等的网状肌理。其成形于灰烬堆积较厚,烧成温度较高之时。此肌理多受黏土成分的影响,杂质含量较高的黏土更易产生网纹肌理。

流釉:釉料顺着器型流淌,尾部有垂泪状釉珠,为釉层过厚所致。温度越高,流淌的线形越窄,末端的釉珠也越小。

垂釉:这是一种特殊的流釉效果。垂悬的釉珠通常呈光亮的绿色。垂釉形成于时间较长,气氛多变的烧成过程中,也形成于高温还原,降温速度较快之际。

积釉:积釉通常现理在较为浅平的器型上。生成积釉效果的最佳窑位为首排窑具的中下部,次排窑具以及窑室后部。常在作品表面上生成通透的绿色积釉。

侵蚀肌理:长时间处于高温、落灰的环境之中,陶瓷作品的过缘极易受到侵蚀。质地松散,杂质含量较多的黏土更容易被侵蚀。受侵蚀力影响的器皿边缘像刀刃一样锋利。

狭雾肌理:这种效果是在坯体接触余烬,局部还原所致,通常现在烧成的最后阶段。狭雾肌理色泽多变,包括黑色、灰色、蓝色、橙色等。

除了这些肌理外,还有开裂、蜻蜓眼肌理、蟹眼肌理等等。

要做成什么样的效果,关键在于陶艺师的设计思维。窑炉的设计,黏土的调制,窑位的摆放,这些对一件作品的效果都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犹豫的长颈鹿
过时的帆布鞋
2025-09-16 09:48:15

第一:看外观。从外观上来讲,好的陶瓷表面细致、平滑均匀,很少有沙眼和杂志颗粒,不仅是釉面,而没有施釉的一面同样是比较细致均匀的。

    第二:试手感。看完外观之后,想知道该陶瓷是否细致平滑,那我们还需要用手去摸去感觉。

    第三:试重量。好的陶瓷放在手里都会比较重。

    第四:试密度。任何东西都有密度,有的东西密度越小越好,而陶瓷则是密度越高越好。那注意辨别密度大小呢?除了上面的外观细致之外,还需要滴水测试,如果吸水非常慢甚至看不出吸水,那该陶瓷的密度就很高,就是优质的陶瓷。

    第五:听声音。好的陶瓷,用手或者硬的物体敲击时,声音清脆悦耳。

老实的老师
端庄的朋友
2025-09-16 09:48:15
现代瓷器特点如下:

1.现代陶瓷艺术品之江西景德镇产区

景德镇是中外著名的瓷都,制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景德镇尤以青花、粉彩、玲珑、颜色釉四大名瓷著称于世。景德镇享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的美誉。郭沫若先生曾以“中华向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的诗句来盛赞景德镇灿烂的陶瓷历史和文化。

2.现代陶瓷艺术品之德化产区

“中国白”原文(BLANC DE CHINE)是法国人对明代德化瓷的赞誉,他们认为这是“中国瓷器之上品。德化白瓷因其产品制作精细,质地紧密,晶莹如玉,釉面滋润似脂,故有“象牙白”“猪油白”“鹅绒白”等美称,是我国白瓷系统中具有独特风格的一个分支,在国际上享有较强的声誉。德化窑瓷历代相传,千年薪火不熄,尤其是明清时期的白瓷,胎骨细柔坚致,胎釉质感美妙,色泽温润明亮,形体晶莹剔透,凝脂似玉。在中国陶瓷工艺史上独树一帜,被誉为“国际瓷坛的明珠” “世上独一无二的珍品”并作为中国陶瓷白瓷的代表,称之为“中国白”,公认是东方艺术的明珠。

3.现代陶瓷艺术品之潮州产区

潮州是我国的古瓷都和陶瓷文化发祥地,和陶瓷结缘已有四千年时间。潮州陶瓷最灿烂的时期是在当代,在历史的浪潮和市场竞争面前,潮州陶瓷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庞大的产品门类。

4.现代陶瓷艺术品之佛山石湾产区

石湾美术陶瓷(石湾公仔)素有“石湾瓦,甲天下”之美誉。其产生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1977年在石湾一带贝丘遗址出土的印纹陶器,经碳十四测定距今约有5000年历史。在经历了唐宋两代的成长壮大阶段和明清时期的成熟发展阶段后,“石湾公仔”逐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

4.1石湾公仔的民族性

西方的陶艺多借助裸露人体的每条肌肉来表达感情,石湾陶艺则秉承中国艺术的传统特征依靠线纹的飞动,借衣纹折叠、线条流动去表达人物的情感,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4.2石湾公仔的地方性

国内江西景德镇、福建德化等地区的瓷土土质洁白,是制作瓷器的上好原料,这种原料可塑性不高,通常都会借用模制成模制加工手工的方式以适应土性,而石湾陶土能耐高温,粘力强,可塑性很高,能塑造出飞舞的衣袖、衣领和极细长的线条,所以人物塑造的身形和衣褶具有飘逸流畅的特点。釉料方面石湾公仔采用的是一次烧成的颜色釉,以不可重现的无穷变化而形成石湾艺术陶鲜明的特色,有别于其他产区的釉上彩和釉下彩。施釉上石湾公仔不在人物的脸、手部上釉,以泥胎的产色使肌理表现更加真实,同时由于石湾公仔所使用的泥料较粗且含砂,就需要上一层较厚的釉来掩盖,从而使产品的艺术风格显得特别古朴厚重。这种原料的特性使石湾陶艺家们能尽情发挥他的想像力,风格挥洒自如。

4.3石湾公仔的人文性

由于石湾公仔是民窑生产,制作方式不受约束,构思上不拘一格,题材广泛,具有浓厚的乡土生活气息,它以老石湾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更贴近普通民众的生活,具有较强的人文性。

4.4石湾陶瓷的创作特色 由于石湾公仔在手法上充分吸收了国画写意笔法的精髓,强调概括和夸张。重神似,具有造型生动传神,釉彩浑厚朴实的特点。其陶塑题材,既有源于现实生活的,又有取材于神话传统的表现形式,有写实和夸张的不同手法,陶质运用上有素胎和上釉两大类型,是极具地方特色的艺术品种。

5.现代陶瓷艺术品之山东产区

刻瓷起源于清朝初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山东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陶瓷艺术。刻瓷是在烧制好的瓷盘上先画上图案,再以金刚钻一点一点地在瓷盘上雕琢上色,刻工与盘画的角度,用力的大小,点面的组合及细微之处的精雕细刻,十分讲究作品表现形式多样灵活,可兼具中国画的灵动秀美和西洋油画的凝重沉厚。刻瓷具有刀工细腻,线条流畅,层次清晰,格调典雅等艺术特点,能形成多种艺术效果,既有浓厚的的全面之趣,拥有笔锋描抹不可替代的独特韵味,又有表面处理良好、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其瓷胎细腻洁白,釉面清亮、润泽,制作精美绝伦,让人叹为观止。因而深受国内外瓷器爱好者的青睐。

6.现代陶瓷艺术品之醴陵产区

湖南醴陵是仅次于景德镇的我国第二大瓷城。醴陵生产的釉下彩瓷器瓷质细腻,造型新颖,装饰绚丽,以其独特的风格驰名中外,被誉为东方艺术的明珠。在我国次次发展史上,湖南窑创烧的釉下五彩瓷具有重要的地位。

7.现代陶瓷艺术品之河北产区

定窑是我国宋、金时代的五大名窑之一。定窑盛行于宋中后期,瓷质精良,色泽淡雅,纹饰秀美。定窑白釉瓷器的装饰技法主要有划花、刻花、印花三种。

8.现代陶瓷艺术品之宜兴产区

宜兴紫砂壶是艺术品,它形制优美,颜色古雅。当今的瓷器王国中,紫砂陶以它特有的工艺选制和美学价值成为人们竞相购买收藏的宠儿。宜兴紫砂有很好的可塑性,入窑烧造不易变形,所以成型时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成各种器形,使紫砂器的花货、筋纹的造型能自成体系。

9.现代陶瓷艺术品之广州产区

广彩的全称是“广州织金彩瓷”。顾名思义,所谓织金彩瓷,就是在各种白胎瓷上给上金色纹图案,仿佛锦缎上绣以色彩绚丽、高雅华贵的万缕金丝,然后低温焙烧而成。广州织金彩瓷的风格不同于以景德镇代表的江西彩瓷,其风格特点主要表现在广彩是运用我国织锦图案的手法,以色彩艳丽、构图严谨,绘工精细著称。广彩利用各种颜色和金银水进行钩、描、织、填,宛如无数金银彩丝织于白玉之上,显得是光彩夺目、富丽堂皇。

细心的仙人掌
俊秀的银耳汤
2025-09-16 09:48:15

1、造型。一般来说古瓷器的造型都是非常古朴知、自然的,并且不同时代的古瓷器都有那么时代鲜明的特征。比如康熙年间的观音瓶就是那个时期所特有的瓷器器形。现代瓷从造型上来说更加的多元化一点,特别是现在有很多艺术瓷,已经不仅仅是传统的瓷器造型了。

2、釉面。观察釉面主要是观察它的光泽度,古瓷器因为年代久远,所道以釉面通常都会有一种湿润的感觉,一些瓷器还会有蛤蜊光,比较典型的就是唐三彩了。而现代瓷器上面的光很多都是浮光,和古瓷器相比会感到有点刺眼。

3、色料。古瓷内器所用的色料和现代瓷是不一样的,比如康熙时期的青花瓷用的是国产的浙江料。

4、画工。古瓷器的釉面是非常有层次感的,上面的飞禽走兽、人物花卉都是栩栩如生的,并且也都是具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现代瓷器:

古代瓷器:

扩展资料:

瓷器总体分两大类:单色釉瓷和彩绘瓷。

单色釉瓷分:素瓷(包括青瓷、黑瓷、白瓷、青白瓷四种)和色釉瓷。

青瓷:也叫绿瓷,釉中含有氧化铁,是最早出现的瓷器,发展到宋代时最著名的是龙泉窑。

黑瓷:也叫天目瓷,是在青瓷基础上增加了铁的含量烧制而成的,著名的有建窑和德清窑。

白瓷:由于含铁量低而形成透明釉,最著名的有定窑和邢窑,白瓷的出现使得在瓷器上作画成为可能,因此为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青白瓷:也叫影青、隐青、映青、罩青等,釉色介于青和白之间,青中泛白、白中闪青,类冰类玉。

色釉瓷:指带有颜色的一道釉瓷器,是在密闭状态下烧制而成的,由于氧化铁、氧化铜等含量不同以及烧制温度不同,而呈现不同颜色的釉色。色釉瓷包括红釉、酱釉、蓝釉、黄釉、绿釉、紫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