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的陶瓷经济为什么一直不没落?
2020年淄博产区顺利度过,没有中间的强制性停产,没有触目惊心的政策性文件,除统一陶瓷将一条传统窑炉改造为智能化窑炉外,整个产区没有新建生产线。2020年被称为中国岩板爆发之年,但它在北方产区尤其在淄博却显得颇为冷静。笔者认为,淄博企业没有上线岩板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岩板目前的匹配度和未来的吸引力。
从匹配度来分析,淄博产区并不像佛山、成都有较成熟的产业链结合,当地的生产销售配合度有待培育。
从吸引力来分析,岩板在淄博企业眼中并不是“真香”。这主要包括几个方面,比如岩板生产线的投资动辄上亿,比如佛山某品牌在2020年下半年投产的岩板生产线由于产销不平衡现已改线生产750×1500(mm)规格地砖,再比如单条岩板生产线的月销量如低于3000万即不能保证盈利……也就是说,岩板存在利润率、准入难度、竞争程度、管控趋势等太多不可控的因素,让淄博企业裹足不前,只能谋定而后动
2016-2019年,淄博产区处于产能调整,或者由于位于2+26通道城市,为保证峰会召开期间空气质量,前几年有相应的停产情况,而2020年从开年到收尾,淄博产区的生产状况可以说是一气呵成。
最主要原因是房地产不景气,其次原因是产能过剩,且房地产不景气导致陶瓷行业产能过剩愈加严重,即使原材料价格回调了“还是没用”。
近些年来,瓷砖行业两极分化较为明显,部分势头明朗的陶企,不断扩张产能,实现产销平衡,还适当消化库存另一部分销售势头不温不火的陶企面临着较大的库存压力,有数据显示:泛高安陶瓷产区有企业品牌库存近8亿,福建产区已有厂家"停窑止损了。
陶瓷是陶器与瓷器的统称,同时也是我国的一种工艺美术品,远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已有风格粗犷、朴实的彩陶和黑陶。陶与瓷的质地不同,性质各异。陶,是以粘性较高、可塑性较强的粘土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不透明、有细微气孔和微弱的吸水性,击之声浊。瓷是以粘土、长石和石英制成,半透明,不吸水、抗腐蚀,胎质坚硬紧密,叩之声脆。我国传统的陶瓷工艺美术品,质高形美,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闻名于世界。
1. 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中心红瓷文化节活动
2. 第十一届淄博陶瓷文化节
3. “古陶都淄博”旅游文化推广活动
4. 陶瓷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建设
这些活动将推动淄博市陶瓷产业、旅游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进一步注入活力,为淄博市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1. 淄博陶瓷:淄博是中国陶瓷之都,淄博陶瓷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2. 淄博乳业:淄博乳业也是淄博重要的工业之一。其最著名的产品是“芝罘纯牛奶”。
3. 淄博化学:淄博拥有强大而完整的化工产业链,涵盖了从化学原料到最终产品的全过程。
4. 淄博电力:淄博是中国电力工业的摇篮,拥有大量的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企业。
5. 淄博纺织:淄博已成为中国纺织业的中心之一,拥有多家纺织企业和生产线。
虽然淄博的工业现在面临着一些转型和升级的问题,但它的工业历史和技术积淀仍然为其发展提供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