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瓷的孔那里看起来很透很薄,容易坏吗?
不会坏,玲珑瓷是素坯上手工镂刻出玲珑眼,然后在孔眼中饰以特制的玲珑釉料,烧成后这些孔眼就成半透明的亮孔,十分美观,而在景德镇,就有一家专门做玲珑瓷的陶瓷企业,他们家的制作的玲珑瓷不仅明彻透亮,可谓是羊脂玉瓷,瓷质温润,冰肌玉骨,温润如玉的质感,静若处子,但动人心弦,细细品味玲珑的盈透美感߅
可以。
陶瓷通常是在高温情况下制作而成的,耐热性极佳,可以放蒸箱蒸。
高温蒸箱,也称过温蒸箱,是指用超过100℃的蒸汽对食物进行蒸制的蒸箱。
这种瓷器既有镂雕艺术,又有青花特色,既呈古朴、又显清新,集高超的烧造技艺和精湛的雕刻艺术于一身,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这种很昂贵的,一般便宜的有可能是假的。
玲珑瓷是古代陶瓷艺术之瑰宝。在瓷器坯体上通过镂雕工艺,雕镂出许多有规则的玲珑眼,然后以釉烧成后这些洞眼成半透明的亮孔,十分美观,被喻为卡玻璃的瓷器。
景德镇四大名瓷指的是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色釉瓷。景德镇市的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著称。其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色釉瓷,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
玲珑瓷是在瓷器坯体上通过镂雕工艺,雕镂出许多有规则的玲珑眼,然后以釉烧成后这些洞眼成半透明的亮孔,十分美观,被喻为卡玻璃的瓷器。因为玲珑的本义就是灵巧,明彻、剔透,所以以玲珑称这种瓷器是非常确切的。
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是以粉彩为主要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粉彩是一种釉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色釉瓷,其釉色可谓五彩缤纷,晶莹夺目,被誉之为人造宝石,是瓷都4大传统名瓷之一。
德化瓷和景德镇瓷哪个好?
景德镇的制瓷组织通常都是个人独立的陶瓷小型作坊,全手工制瓷为主,人工成本高,关注的是艺术水平,价格方面就更高一点,凸显匠心。
德化瓷基本上都是以工厂为主,大型陶瓷企业更多,工业化模式,涉及的人工成本较少,价格便宜,走量为主。
推荐内容
最早将在4月底发射 龙飞船有望成首个载人商业航天器
2020-02-14
又见高空坠物 这次扔下来的竟然是玻璃茶几
2019-09-02
苏州轨道交通3号线今起空载试运行 将于12月底试运营
2019-08-19
青花玲珑瓷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但与其他三大名瓷相比,其声名要逊色得多,因文献史料及历史遗迹亦寥寥无几,从而导致专家学者投身其研究者甚少,研究亦不透彻,以致人们对青花玲瓷之发展脉络知之甚少一、青花玲珑瓷艺术溯源青花玲珑瓷是青花工艺与玲珑工艺的完美结合,因而其前提条件必须是青花与玲珑工艺都比较成熟。
青花瓷始于唐,兴于元。元代景德镇青花瓷采用从中东引进的苏麻离青料进行绘制,昭示着青花时代的开始。明代时,青花瓷已成为中国瓷器的杰出代表。玲珑瓷是镂雕技艺与施釉工艺的结合。就镂雕而言,龙山文化时期黑陶镂雕技术已较高超。而玲珑的出现则可以说是从镂雕工艺缺陷中得到启示而发明的。当镂雕器物施釉过厚时,融化的釉下流堵住镂孔,烧成后即产生通透之感。宋代时,景德镇湖田窑即发现了镂孔中填满青白釉的器物残片,证实早在宋代景德镇即已有了萌芽期的玲珑瓷。明代早期,瓷工们开始有意识地制作玲珑瓷,其工艺已经达到成熟。
南京博物院王志敏《学瓷琐记》中提到:.明初永乐年间有景德镇玲珑瓷烧造。.但产量极少。明成化时,玲珑眼制作工艺提高。明末时,青花玲珑瓷仍时有烧造但难达佳境。
清代青花玲珑瓷艺术的兴盛
清乾隆时期的青花玲珑瓷至鼎盛阶段。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乾隆帝对前朝瓷格外推崇,据部分专家认为,乾隆御窑厂之所以制作青花玲珑瓷即是出于对永乐玲珑瓷的模仿。第二,乾隆时期制瓷工艺的炉火纯青促使青花玲珑瓷工艺臻入化境。清康熙中期始,景德镇御窑厂正式恢复。雍正时期唐英的到来使御窑厂技艺更加精进,乾隆时期,唐英正式接任督陶官,从此进入中国制瓷业高度发达时期,工艺和艺术上均精益求精。最后,乾隆青花玲珑瓷因制作格外精良美观而受到西方王公贵族广泛青睐,从而成为重要外销品种之一,在外销的 刺激下,青花玲珑瓷生产更显兴盛。清乾隆以后,随着国力以及制瓷工艺的衰退,青花玲珑瓷亦开始呈现出一定的下滑之势,但总体而依旧拥有较大的国内外市场,产品则日益倾向于日用。三、当代青花玲珑瓷艺术发展概况新中国成立以后,青花玲珑瓷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由手工制作时代向现代化生产迈进。1961 年,被誉为.玲珑之家.的景德镇光明瓷厂成立,成为专门生产青花玲珑出口瓷的企业,其产量由最初的数万件至改革开放后的上世纪90 年代初的约2900 万件,使青花玲珑瓷享誉寰宇。此外,景德镇红旗瓷厂、红光瓷厂、艺术瓷厂亦曾大量生产青花玲珑瓷。1960 年,红旗瓷厂将釉下彩料填入玲珑眼,首次创造出青花彩色玲珑眼。1965年,艺术瓷厂陶瓷艺术家潘文复、设计师田慧娣成功配制出红、黄、青、蓝四种彩色玲珑釉。
进入上世纪90 年代中后期,因光明瓷厂等曾经生产青花玲珑瓷的企业解体,青花玲珑瓷的全盛时代宣告结束。其后直至今日,青花玲珑瓷陷入低谷时期,生产萎缩,花色和器皿品种亦缺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