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分享一尊明代红底黄釉盖罐及其收藏价值

美满的板凳
苹果羊
2023-03-27 22:31:11

分享一尊明代红底黄釉盖罐及其收藏价值

最佳答案
尊敬的乌龟
无心的流沙
2025-09-17 07:03:19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审美世代相传。颜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它能激起人们的情感反映,在中国古代,黄色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文化心理符号具有极为特殊的象征意义。《通典》有注:黄者,中和美色,黄承天德,最盛淳美,故以尊色为溢也。黄色既是龙的传人的皮肤颜色,也是民族发源地的土地之色。从唐朝开始,明黄即是皇帝专用颜色,黄袍被当作封建帝王的御用服饰。黄釉瓷器更是皇家御用瓷器。

黄釉是汉族传统的陶瓷装饰艺术。最早出现于唐代,当时安徽淮南寿州窑、河南密县窑等都烧黄釉。但正色黄釉,还是汝窑的高温黄釉——茶叶末釉。明代的黄釉有新的发展,洪武时的老僧衣即茶叶末的衍化;始于宣德的浇黄,更是明代杰出的黄釉;嘉靖以后,又有鱼子黄、鸡油黄等。

明清时期黄釉始终是皇室的专用品,民间不得烧造于使用。根据《大明会典》记载明代黄釉瓷器是皇帝祭祀地坛之器。明清带日用瓷器在宫中又被称为“黄器”或“殿器”,分别有盘、碟、碗、盅等。而下图是我有幸见到的一尊红底黄釉盖罐,在这与大家分享一下。

此红底黄釉盖罐其造型端庄优雅,古朴中透出俊秀之美,罐身饰以明亮的黄釉,灿若琥珀,盈润而娇妍,古雅静穆之中,自有一份不可言喻之尊贵气质。罐身以高贵红色为底色,明亮黄釉如大龙盘踞于上,罐颈处圈内楷书“大明嘉靖年制”六字款,其风骨隽秀,笔意清新,端庄内蕴稚拙,莫不合乎晋唐小楷浑厚朴拙之法度。罐身绘有龙凤遨游其中,身躯摇摆矫健中展示出健康之态,象征着长命百岁、健康长寿以及至高无上的权力。此红底黄釉盖罐极具收藏与欣赏价值。

黄釉瓷器在目前市场上的价值一直都是居高不下,尤其是明清时期。据我了解,在2018高端艺术品亚洲巡回首拍-澳门站拍卖会上,英国比斯特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推出一件明 弘治黄釉龙凤纹盘,起拍价1500万,经过多轮竞拍,最终成交价为4830万人民币,由此可见其价值之高。

以上便是我对黄釉瓷器的有限了解,如有建议的小伙伴,可在评论区留言。

最新回答
腼腆的微笑
忐忑的自行车
2025-09-17 07:03:19

冯先铭先生在《中国陶瓷》中亦提到:“明代黄釉自永乐朝开始,已经烧制得相当成功”。观现有资料而吉,黄釉瓷始至永乐是有证可循的、中历代陶瓷上的黄釉,根据釉料成分和烧成温度的不同,可分为低温黄釉与高温黄釉两种。高温黄釉是含少量铁分的石灰釉,在高温氧化气氛中生成三氧化二铁,呈现黄色.以唐代寿州窑的黄釉最为典型、包括在唐三彩和宋三彩的陶器上亦有深浅不同的黄褐色釉低温黄釉即铅釉,是一种以铅为熔剂、以氧化铁为着色剂在850℃至900℃之间烧成的黄釉、色较淡,釉面薄。以弘治时期的“娇黄”、“浇黄”或“鸡油黄”为烧制的最高水平。

黄釉金彩牺耳罐,明弘治

《明史·舆服志》记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明代早期黄釉瓷器以永乐及宣德黄釉瓷器为主。永乐黄釉瓷在前朝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以肥润的甜白釉打底,覆罩淡淡的黄釉,因有白釉衬托。黄釉显薄,色淡。胎薄体轻,窄小的圈足很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娇黄釉碗,明弘治

至宣德时期,釉色娇嫩而略深,但不及以后弘治的釉面细润宣德黄釉器的特点。黄釉器有两种施釉方法,一是在素坯上直接施黄釉,另一种是在已烧成的白釉器上施黄釉,低温二次烧成。由于原白釉器上有橘皮纹。挂黄釉烧制后,橘皮纹更加明显,釉面肥厚,呈凹凸不平之状,底足内为白釉,藏品想送至国内一线拍行(北京保利,北京翰海,睿嘉四季等),亦可私下推荐。可询,一八七,一五零八,七三一 一杜经理有青花写款或刻款,器型多见盘碗类。一般盘壁较深,圈足稍高,盘底心微凹,以素面无纹为多,底书“大明宣德年制”青花款或刻款器物施黄釉到底,置于桌上不见圈足露胎。后世有将宣德白釉器后加黄釉复烧而充宣德黄釉。从现有资料看.低温黄釉虽创烧于明初景德镇官窑,但传世品罕见。据文献记载.明代方丘祭器用黄色,进一步刺激了黄釉瓷的生产。

黄地绿彩龙纹盘,明正德

明代中期由于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历时近三十年,正值景德镇御窑厂生产低落时期,且未发现有确切年款识的官窑瓷器,使这一时期的生产面貌始终扑朔迷离,也被称做陶瓷史上的“空白期”。而成化、弘治、正德的黄釉器却是明代黄釉烧制的黄金时期,烧制的黄釉已掌握了准确的烧成温度和气氛,使器物颜色通体一致,即符合皇家用器正黄色的等级要求,又符合含蔷深沉的审美情趣。成化时黄釉釉色有深有淡,釉面均净娇嫩,浅淡,釉质稀薄。

弘治时期.黄釉瓷已近乎完美,也是整个明代黄釉烧制最成功时期,达到历史上低温釉的最高水平,由于其黄色特别娇嫩,犹如鸡油之色,因此又有“娇黄”和“鸡油黄”之称弘治一朝黄釉最负盛名,藏品想送至国内一线拍行(北京保利,北京翰海,睿嘉四季等),亦可私下推荐。可询,一八七,一五零八,七三一 一杜经理色泽娇嫩,堪称弘治官窑的典型之作。弘治时期的瓷器品种和艺术风格完继承成化传统,无论是釉、单色釉、菏花、彩、斗彩瓷器都取得很高的成就。弘治的颜色釉无沦从品种还是产量部比宣德成化少,但其官窑白瓷的制作,其胎釉都较细清,器物底部闪青色,盘碗底部的厚度已较永宣器为薄,但还处于半透而为全透的程度.正德其色调比弘治略深,胎体加厚,多署四字或六字款。无款者,器底釉比弘治时更显青色。此时的釉面和釉色,较之成化那泛白的淡黄釉显得深且厚,但比之后正德的黄釉,又浅淡适中,也此将弘治的黄釉器作为陶瓷史上明代黄釉的典型。

黄釉盘,明正德

弘治朝官窑瓷器的款式有“弘治年制”四字篆书刻款外,都是“大明弘治年制”两行六字楷书双圈款,绝不见成化朝的双框方款。在鉴定弘治娇黄时基本秉承以下特点:①弘治娇黄的鸡油黄除少数极精仿外,藏品想送至国内一线拍行(北京保利,北京翰海,睿嘉四季等),亦可私下推荐。可询,一八七,一五零八,七三一 一杜经理一般很难仿像;②弘治底部一定塌凹,后仿者往往出现平底;⑧弘治娇黄釉大多有“大明弘治年制”六字楷书款,“治”字的水旁二三点除少数例外,往往低于“台”旁而成“治”后者三点和台字相齐平,而成“治”;④弘治底足稍矮,清代康熙与其他时代后仿底足稍高;⑤弘治底足白釉发灰或泛青色,不可能非常洁白。此外,明代黄釉瓷造以盘、碗属多,罐较少。弘治的黄釉金彩罐是当时宫廷的祭祀用器,黄釉金彩罐更是弘治朝独有。正德时期则继续沿袭弘治黄釉的特点,底款书青花双圈“大明正德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红地黄彩海水云龙纹盖罐,明嘉靖

明晚期则以嘉靖,其色调多较前略深,釉质肥厚.釉面不平,色调都很鲜亮,黄釉下有双线或单线暗刻花纹。器型以盘、碗、高足杯、碟、罐为多。有带双圈和不带双圈。至隆庆比之前朝色调更为浓深,藏品想送至国内一线拍行(北京保利,北京翰海,睿嘉四季等),亦可私下推荐。可询,一八七,一五零八,七三一 一杜经理釉面虽肥厚光润,但厚薄不均,略欠平整,是入火熔融时形成的滞留现象。透过器物的釉面,可见单线勾画的暗刻缠枝莲花纹,图案草率,由于黄釉覆盖较厚,使多数器皿花纹模糊不清,底足釉面仍为独特的亮青釉.万历时期的黄釉碗这种造型的碗素有“官碗”之称,是北宋汝官窑所刨.大小适中,为当时帝后进膳的御用器,底款用当时特有的“回青”料书写“大明万历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感性的手机
大力的外套
2025-09-17 07:03:19
1、低温黄秞多数为黄褐色或深黄色,不是真正的黄色,器物内外皆施黄秞,釉色娇嫩,釉面肥润,通体无纹。

2、元明黄釉罐胎薄体轻,窄小的圈足很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3、元代造型大多为钝重稚拙,无论青、白瓷器都比宋、明瓷器显得突出。

羞涩的航空
淡定的康乃馨
2025-09-17 07:03:19
回答:值钱,理由如下,其一宣德年制的黄釉小盖罐非常稀缺、量极少,属于稀世珍宝,收藏于台北博物馆的小盖罐两年价位升至1800万元。其二其瓷形和釉色均为上乘,观赏性强、极具收藏价值。其三明代宣德年间至今,已有数百年,有历史文化积淀,有年代感,故值钱。

害羞的玫瑰
漂亮的日记本
2025-09-17 07:03:19
你好~~

有收藏价值。作为收藏品,它自有物质、精神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它是承载历史、文化、艺术信息的商品,其价值具有不稳定性,随着时代风尚、审美趣味的变化而变化。而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以书画为例,齐白石的同一幅画,在70年代值100元,而到现在,可达到30万元。至于古代的书画,经年累月,其涨幅就更大了。

在现代社会,从事收藏已成为人们重要的投资手段。相对较低的投入、和相对较高的产出,低风险、高效益的文物收藏已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青睐。在经济日渐繁荣的今天,收藏已不再成为文人雅士的专利,而逐渐成为人们经济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历史上靠收藏而成为巨富的人,实在是数不胜数。明代中叶,因为江南经济的发达,涌现了一大批书画鉴藏家,如文徵明父子、项元汴家族,王世贞兄弟以及董其昌等等。这些收藏家同时又是著名的书画家,他们的收藏一方面推动着当时书画市场的繁荣,同时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收藏品不仅是财富、更是品位、修养、以及地位的象征。尤其是近年来众多企业参与收藏,充分展示现代企业的层次和魅力,使其在激烈的商战中永远成为大众关注的对象。

收藏在改变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提升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如果说,藏品之于内府,不过是众多国家财产中一部分而已;而对于私人收藏家来说,每一件都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每一件藏品的各个细节:色调、神韵都了然于胸,而且熟知关于它的故事和传奇。它的得与失、来与去、聚与散都与你息息相关。

因此,说收藏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是有道理的。它要求收藏者具备理性的经济头脑的同时,还要有很好的艺术的修养。收藏者在收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将自己培养成理性和感性结合得相当和谐的现代人。

(以上供你参考吧~希望能帮上点忙~~望你采纳~)

平常的香氛
粗犷的小笼包
2025-09-17 07:03:19

鉴别黄釉器的真伪:

辨器型:黄釉器既然是御用器,非常规整,也为发现奇型怪状之物,这与弘治帝习性与喜好有很大关系;

追求的是宋朝单色釉瓷的素雅之美,玉壶春和梅瓶有的八棱则改为荷口,并加以瑞兽附耳贴首。寓意应是臣民忠心耿耿,举国和谐平安。

修胎精细,瓶罐类之器浅圈平修足,外部及口面精修施釉,琢器内不修无釉。

辨胎土:自元至明万历,精品瓷器使用的均为麻仓土制胎,弘治黄釉使用的胎泥淘洗更细腻,坯胎致密,灰白带黄,泛褐色红糖点,与明前朝胎坯基本一致。只是御用器的原因要求更严。

辨釉色:弘治黄釉器的釉色出类拔萃是鉴辨本朝真伪器的最重要依据,此时釉料配料特殊,详细成分虽不清楚;

从接触器物釉面效果分析,玻化程度特别高,因此弘治黄釉不但像鸡油一样润而且非常亮,又因其釉料与胎泥的膨胀系数不同在窑内就产生细微的爆裂现象。

在一些暗刻花纹处积釉较深呈褐色,放大镜细看往往有流釉随裂走向,因而刻纹有呈锯齿的现象,又因其施釉方法采用淋浇法在凸线纹路上方积釉较厚,沉色也较深。

辨款识:“大明弘治年制”是弘治黄釉标准款字,从已出土的弘治器归纳均在器物底部分白底蓝字(青花款)和黄底墨字(墨彩款)两种,均为双行竖排;

立器一般是白底蓝料即青花料款,较薄的盘碗类则用黑字墨彩款,用较为苗条的馆阁体书写,字之间间隔适中,字字规范,笔笔见锋,立器和大碗一般双圆圈内书款,无成化时方圈款。

也有的立器,盘或底小的斗瓷碗等则设无圈款,高足碗杯等则有横排文字款出现,而伪款则无法达到上述效果。

重要特征:

一、弘治造型规整,修坯细洁,底足白釉,初期与成化白色一样,中期发灰,晚期范青色,与正德的亮黄色一致

二、弘治盘底均有塌凹现象,后放者多为平底。

三、弘治器物底足低矮,圈足光滑,后仿者底足稍高。

四、款识中“治”字中的三点水,一般真物均低于“台”字,后仿者三点水和“台”字相齐平。

五、弘治黄釉的鸡油黄色极难仿制。成化时偏黄白色,后仿者多发深黄色。弘治黄釉两次上釉均十分精细,边沿与白釉或白太相接部位整齐而自然,后仿者多显拘谨。

扩展资料

明代弘治黄釉瓷器拍卖价格

明弘治 黄釉青花栀子花纹盘

拍卖成交价格:724万

盘口微撇,浅弧壁,圈足。通体黄地青花纹饰。盘心绘折枝栀子花,内壁饰折枝石榴、柿子、葡萄、莲花。外壁饰缠枝芙蓉七朵。底白釉,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弘治年制“楷书款。

明弘治 黄釉碗

拍卖成交价格:253万

碗造型、装饰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相似,尺寸较之略大,烧制更为不易。侈口,深腹,圈足。内外满施黄釉,底施白釉,内以青花书“大明弘治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双线圈栏。釉色匀净淡雅,釉面光洁似一泓清水,赏心悦目,不负弘治黄釉之盛名。

明弘治 黄釉盘

拍卖成交价格:232万

规格:21.6cm

底书”大明弘治年制“款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黄釉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