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镶嵌莲花可以泡茶吗
可以。
非遗技艺“锔瓷”修复破碎的建盏,根据缺口设计一朵小莲花,錾刻出立体的图案,镶嵌在缺口,安全无毒,使用百年。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一件瓷器破碎后,向来惜物的百姓人家觉得弃之可惜,于是,古代匠人们发明了“金刚钻”与“锔钉”,将破碎的瓷器复原,锔瓷这门手艺便产生了。
锔瓷这一行当,民间也被称做锢炉匠,在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就有锔瓷场面的出现,可见锔瓷有着悠远的历史。锔瓷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山东、河南、河北三大派别。三个派别的锔瓷过程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山东的金刚钻为皮钻,河南的金刚钻为弓钻,河北的金刚钻为砣钻。三大派的三种金刚钻,虽然形状不同,操作不同,但是钻头却是相同的,都是钻石或金刚钻,而且锔钉也大致相同,只是钉脚不同而已。锔瓷从“技术”转向“艺术”。简单说来,锔瓷就是把打碎的瓷器,用锔钉抓牢修补,再修复起来。锔瓷有极为细致的工序:找茬对缝,固定器物。描点钻孔,安排锔钉位置。打磨锔钉。剪锔钉,上锔钉,检查稳定性。看似简单的步骤,但是要使修补好后的瓷器做到滴水不漏且不再开裂,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极其用心、耐心。
建盏杯出炉后冷却,用特殊胶水粘上的。
建盏多是口大底小,有的形如漏斗;且多为圈足且圈足较浅,足根往往有修刀(俗称倒角),足底面稍外斜;少数为实足(主要为小圆碗类)。
造型古朴浑厚,手感普遍较沉。建盏分为敞口、撇口、敛口和束口四大类,每类分大、中、小型;小圆碗归入小型敛口碗类。敞口碗:口沿外撇,尖圆唇,腹壁斜直或微弧,腹较浅,腹下内收。浅圈足。形如漏斗状,俗称“斗笠碗”。
历史渊源
宋朝,建窑史生产建盏,宋代的著名文人墨客就有一些名句来称颂它。例如“兔毫紫瓯新”、“忽惊午盏兔毫斑”、“建安瓷盌鹧鸪斑”、“松风鸣雷兔毫霜”、“鹧鸪碗面云萦字,兔毫瓯心雪作泓”、“鹧鸪斑中吸春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