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的烧制温度一般是多少?
在1000-1200度左右的高温下焙烧而成的物品。
1、黑陶是在焙烧时,前期采用氧化焰,烧窑快结束时用浓烟薰翳(这时火焰是还原焰),经短时间渗透,便呈现黑色。烧成温度在1000℃左右。有的黑陶表面乌黑发亮,胎体薄如蛋壳。白陶是用高岭土烧成的白色陶器,胎质细腻坚硬,烧成温度在1000℃左右。
2、在我国江南地区和东南沿海一带,还出土了独具特色的印纹硬陶,此后,人们还创烧了表面施釉的陶器,称釉陶。常见的有两种,一是胎呈灰色,胎质坚硬,器表带有灰色透明青釉,烧成温度达1200℃的釉陶。其物理性能已接近瓷器,原料为高岭土,吸水率很低,火候1200℃,叩之有金属声。因此称这种釉陶为原始青瓷。另一种是胎呈红色,表面施绿、黄、黄褐色的低温釉,釉料中有铅作助熔剂,因之称铅釉陶器。在西汉晚期已经出现。唐三彩便是低温釉陶。
3、先用60-70℃的温度烘干,然后预热到600℃,再用1200-1300℃的高温加热,最后降温。烧制碗碟时,将高岭土、钾长石、钠石等粉碎,搅拌成面团状,用机器按碗碟形状压成坯,一批碗碟最快6个小时烧制完成,厚一些的则需10多个小时。
扩展资料制作顺序:
从配泥、成型、配釉及煅烧四方面加以介绍。
1、配泥
配泥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清除杂质,另一方面是把产地来源不同,成型和煅烧性能不同的土搭配成符合制作者所需要的、具有一定烧成温度范围的、能和釉及煅烧温度相呼应的熟土。有时为了加强泥质在高温煅烧情况下的支承力,使坯体不致下塌而适当渗些砂子。有时为了追求陶土烧成后的色泽而加入一些着色原料成为"色胎"。 陶土和瓷土的化学成分基本是相同的,由于风化和再风化的原因,改变了它们的物理性能,使之出现了陶土具有较大的粘性和可塑性,瓷土具有脆性及高温状态下玻化程度较大的区别。
2、成型
拉坯的准备工作是揉泥:就是把泥团放在车面的圆心部位,辘轳转动后,用手腕和手指的相反作用力把泥团把握在圆心之中,然后双手把泥团反复几次上下托拉,使其进一步排除里面的气泡,使泥更"熟"。
3、施釉
施釉方法:浸釉、涂釉和喷釉。浸釉是把整件坯体浸于稀稠合适的釉药之中,让其自然吸附至一定的厚度。涂釉是用毛笔蘸了釉药后涂于坯体上,用笔的侧锋涂擦也会出现特殊的效果。喷釉是用喷雾器把釉药喷于坯体。
4、煅烧
煅烧则是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烧制陶器 制作顺序
参考资料:新华网--景德镇瓷器,一半用黄冈窑烧制
一、烧成温度不同
陶器烧成温度一般都低于瓷器,最低甚至达到800℃以下,最高可达1100℃左右。瓷器的烧成温度则比较高,大都在1200℃以上,甚至有的达到1400℃左右。
二、坚硬程度不同
陶器烧成温度低,坯体并未完全烧结,敲击时声音发问,胎体硬度较差,有的甚至可以用钢刀划出沟痕。瓷器的烧成温度高,胎体基本烧结,敲击时声音清脆,胎体表面用一般钢刀很难划出沟痕。
三、使用原料不同
陶器使用一般黏土即可制坯烧成,瓷器则需要选择特定的材料,以高岭上作坯。烧成温度在陶器所需要的温度阶段,则可成为陶器,例如古代的白陶就是如此烧成的。高岭土在烧制瓷器所需要的温度下,所制的坯体则成为瓷器。但是一般制作陶器的黏土制成的坯体,在烧到1200℃时,则不可能成为瓷器,会被烧熔为玻璃质。
四、透明度不同
陶器的坯体即使比较薄也不具备半透明的特点。例如龙山文化的黑陶,薄如蛋壳,却并不透明。瓷器的胎体无论薄厚,都具有半透明的特点。
五、釉料不同
陶器有不挂釉和挂釉的两种,挂釉的陶器釉料在较低的烧成温度时即可熔融。瓷器的釉料有两种,既可在高温下与胎体一次烧成,也可在高温素烧胎上再挂低温釉,第二次低温烧成。
陶瓷行业一般分为建筑陶瓷和日用陶瓷、工艺陶瓷以及特种陶瓷几类,其各自的高、中、低烧制温度归类情况为:
建筑陶瓷一般的划分:低温陶瓷(700℃以下),中温陶瓷(700--1200℃),高温陶瓷(1200℃以上);
日用陶瓷和工艺陶瓷一般划分方法为:低温陶瓷(1200℃以下),中温陶瓷(1250℃左右),高温陶瓷(1300℃以上);‘
特种陶瓷就比较难说,有很低烧成温度的,也有超过1800℃烧制温度的适合高技术应用范围的特殊陶瓷.
再就是工艺陶瓷烧制分釉上和釉下烧制工艺,烧成温度也有差别,自然其烧成温度区分类别也是不相同.釉上瓷器,是建立在已经成瓷后的瓷器上再加工而成的瓷器工艺品,其中贴花瓷器又分高温陶瓷(1300℃左右)、中温陶瓷(1200℃左右)、低温陶瓷(700-800℃)烧制.
而釉上手绘瓷器的分类比较单一,一般都是700-800℃烧制而成;极少耐高温的釉上手绘瓷器.
陶瓷行业一般分为建筑陶瓷和日用陶瓷、工艺陶瓷以及特种陶瓷几类,其各自的高、中、低烧制温度归类情况为:1300℃:高温釉,古御窑、釉下彩、釉里红等色,均为高温釉.景德镇独特烧制高温陶瓷,烧制温度1300度以上.1200℃:中温釉,古民窑常用技法1000℃:低温釉,日常餐具常以低温烧成,成本低廉,易于批量生产.950℃:釉中彩,常用于釉中青花嵌金二次烧结的专用技法.900℃:浮雕金,在1300℃高温釉面,以千足金水施以浮雕金技法,国际标准含量12%-18%,不易氧化,历久如新.800℃以下:称色料,器表类瓷非瓷,类釉非釉,称之为色料.500℃:玻璃金烧成温度,与玻璃质辅料混合烧制,金层含量约5%-9%,易氧化,不耐磨.400℃-600℃:烤花仿釉,当代常以色料喷涂、印花处理俗称烤花玻璃涂料,施于透明白釉,仿红黄瓷器及金边诸色均可乱真.高温陶瓷日常领域:在日用与工艺收藏瓷中,高温瓷指烧成温度在1300℃以上的釉彩,我国古代的釉下青花、釉里红等传统瓷器,均为高温制成.陶瓷釉质是二氧化硅稳定的三角锥形化学键结构,只有在1250℃以上,方会出现分子层面的变化,使着色剂稳定的置于分子结构以内.因此,高温瓷在色泽、色彩、材质致密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效果.
1、低温阶段:排除干燥过程中不能排粗去的自由水,提高坯体强度。
2、氧化分解阶段:主要是让坯釉料中的一些分解物能充分分解,气体能排解。
3、高温阶段:包括氧化保温阶段、强还原期、弱还原期三个阶段,其中强氧化保温这一阶段主要是为了使得坯釉料里的一些分解物能够充分的分解,使得气体能充分的排出。
4、高温保温阶段主要作用:缩小窑内温差,使得产品的坯釉料反应时间充分完全,是的釉面更加平整、光亮,使整个产品性能趋于稳定。
5、冷却阶段:正压还原气氛。 负压 氧化气氛。
釉和彩烧制的情况和坯土一样,不同的釉和彩所需要的烧制温度也不相同,比如唐三彩属于低温铅釉,它的烧成温度只需要800度左右,而著名的祭红釉却是高温釉;釉下彩的青花、釉里红需要1100度以上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而釉上彩的粉彩、五彩、新彩几百度的烘烧就够了!
春秋时期瓷器的烧制温度可以达到1100-1200℃之间,东汉时期可以超过1200℃。当然不是说温度高就好,比如汝窑青瓷的烧成温度普遍较低,通常在1050-1230℃之间。
陶器因为陶土的原因,烧制温度通常不能超过1100℃,超过这个就属于瓷器了(现代的特种陶器不算)。1100°C,龙山文化后期的印纹硬陶已经达到这个温度了。
花盆烧制温度和时间:一般普通陶瓷烧1300度大概7-8小时,1700度的高铝瓷要烧10-12小时。
花盆制作技艺介绍:
选泥取泥:必须老黄土,要晒干、晒透、不可有杂土。
搅拌:先以水浸透黄土、用脚踏、搅拌,把泥练熟成团,要起粘有力。
搓泥制作:用转盘先转,再把泥土取在转盘中心,用手制作成盆形。
晒干:把盆坯做好,要放在太阳下晒干不可急躁,不能有裂纹。
装窑和烧作:将盆坯装好在窑内。用禾草烧。窑内火温控制在1000度左右,一窑约烧5个小时左右(草烧、煤烧要60小时左右)。
出窑浸水:出窑前温度高是红色,烧好后用水浇入窑内,入颜色变为黑色,水要慢慢入窑内24小时左右即可出窑。
花盆选择禁忌:
1、花盆过深过大,对于根系薄弱、花苗瘦小或浅根系的植物来说,可以说是魔咒。植物瘦小需水量也小,花盆过大,水分蒸发缓慢,盆土容易出现长期潮湿,后期管理麻烦,一来二去,就容易造成积水闷根,导致植物出现病态。
2、花盆过小,浇水、施肥频次增大,后期管理麻烦,也无法提供植物所需要的生长空间,最容易造成植物生长不良、瘦小。
3、花盆过大或过小,都会让比例失去协调,盆大显得植株小,盆小显得头重脚轻。
陶瓷照片烤杯机最高温烘烤时间设定范围0~999秒。带有温度设定自锁功能,即如起始温度设为340度,机器将自动。限定最高温设定范围为340~430度。先设定最高温度为250度,则机器将自动限定起始温设定范围200~250度烤:将所需烫印的物件安放好,压下压力手把,打开电源开关,温度开始升高。当温度升至起始温时,蜂鸣器发出短鸣声,按执行键一次,直至蜂鸣器发出长音,再按执行键一次,结束烫印。取出物件,温度将自动逐渐回归至起始温度,处于速烤待命状态。速烤:在起始温度状态下,安放好物件,压下压力手把,按执行键一次,直至蜂鸣器发出长音,再按执行键一次,烫印结束。取出物件,温度将自动逐渐回归至起始温度,再次处于速烤待命状态。
陶瓷照片烤杯机使用方法可以烤制适应范围内的大小直径不同的杯子。在转印加热之前,根据杯的大小调整压力(调整压力调整螺母),然后锁紧快速夹。插上 电源,压力不可以过大,否则容易损坏机器;压力过小则烤制图像不清楚。将烤杯机的时间设置在2-10秒;将温度设定在180℃。假如是一个接一个的制作杯,则时间可以设定得稍微长些例如15-20秒.将打印好的纸裁切好,贴在杯子上,在两端用透明胶条稍做固定,将贴好转印纸 的杯子装夹在机器上,打开电源开关,机器开始对转印杯加热。 加热时间到设定 时间时,警报器发出警报,关闭电源开关,停0-10秒左右,松开快速夹手手柄,取出杯子揭去转印纸,将杯子浸入冷水中,以防油墨扩散。一个精美的并富 有个性的影像杯制作好了。陶瓷照片烤杯机操作使用说明:起始温度:按模式设定键一次,此时设定指示灯亮,按加法键或减法,键设定起始温度。最高温度:按模式设定键第二次,此时温度指示灯亮,按加法键或减法。键设定最高温度。最高温烘烤时间:按模式设定键第三次,此时时间指示灯亮,按加法键。或减法键设定最高温烘烤时间。待执行状态:按模式设定键第四次,机器进入待执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