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瓷砖瓷片上墙后,瓷砖为什么会出现釉裂问题

唠叨的百褶裙
贤惠的秋天
2023-03-27 18:05:13

瓷砖瓷片上墙后,瓷砖为什么会出现釉裂问题

最佳答案
知性的时光
凶狠的故事
2025-09-18 03:36:16

从产品本身而言,如今的瓷片表面的釉层基本都是不透水的,因此瓷片铺贴上墙之后釉面开裂绝大部分是因为砖坯吸水膨胀所导致的,尤其是对于砖坯里面钾钠含量偏高的高吸产品而言,吸水膨胀的情况就会更加严重。此时,坯体吸水之后大幅度膨胀,但瓷片表面釉层的膨胀系数小,就会出现釉面开裂的情况。

砖的平整度也是一个关键因素。由于瓷片铺贴前一般需要吸水,如果砖的平整度不好,且吸水率过大,吸水过多就会让原本凹陷的地方变平,也会产生釉裂的情况。

可以说,由于砖坯与表面釉层之间膨胀系数的差异,瓷片铺贴之后釉面开裂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其中,尤以吸水率和平整度是两项重要的质量指标,如果瓷片的平整度差、吸水率过高,就会很容易出现釉面开裂的问题,而由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的釉裂,一般裂纹都会呈现出从里向外列的姿态,而且裂纹特别多。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产品质量同样过硬的基础上,受铺贴方式、应用场所及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瓷片釉面开裂问题出现的时间和具体表现也会呈现出较大的差异。

一是注意要留缝铺贴。瓷片釉面开裂的还有一个常见的原因就是铺贴时没有留缝,后期受温度变化热胀冷缩,釉面会因为受到挤压而开裂。由这种原因导致的釉面开裂,大致会呈现出周边裂纹较多、中间裂纹较少的特点。

二是瓷片的勾缝处理。上面已经说到过,瓷片表面的釉层是不透水的,但是水会从瓷片铺贴时留下的缝隙渗入进坯体,因此如果用传统的勾缝剂、白水泥进行勾缝处理,甚至是不处理,瓷片的吸水速度就会特别快。但如果在瓷片的勾缝处理时采用密封性比较好的美缝剂,渗水的速度就会慢很多,甚至不会渗入,瓷片若仅靠与墙体接触的坯底自然吸水,釉面开裂的时间就会大大延缓,使用寿命就会变长。

除此之外,水泥配比不合适也会导致出现釉面开裂的情况,如果水泥、沙、水的配比不恰当,固化过程中体积变化所产生的应力会超过釉面砖的承受能力,致使釉面出现龟裂,严重的会开裂。此时,可以在铺贴时采用水泥加细沙,适当多用一些教粗的沙子,可以提高水分挥发的速度,减轻固化时的收缩拉力。

最新回答
朴素的水杯
任性的紫菜
2025-09-18 03:36:16

釉是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无色或有色的玻璃质薄层。是用矿物原料(长石、石英、滑石、高岭土等)和化工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部分原料可先制成熔块)经过研磨制成釉浆,施于坯体表面,经一定温度煅烧而成。能增加制品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和电介强度,还有美化器物、便于拭洗、不被尘土腥秽侵蚀等特点。

开放的飞机
感性的板栗
2025-09-18 03:36:16
了解瓷砖的生产过程,就知道什么是上釉了。瓷砖根据是否上釉可分为秞面砖和通体砖两种。

秞面砖的生产程序如下:

各种原料(高岭土、长石等等)经过球磨机加工形成泥浆,经喷粉后变成粉末状材料即泥粉。泥粉经过成型压机压制,形成瓷砖坯体。坯体经过初步烘干后,进入施秞工序,施秞后进入高温窑炉烧成,大概需50分钟左右,成品秞面砖就生产出来了。

你说的上釉,实际就是指坯体施秞这么一个工序。

通体砖制造程序在泥粉压机成型之前是一样的,但一般不上秞,进窑炉烧成后,再进过抛光机加工就成为通体抛光砖

一般来讲,施秞砖以陶质居多,通体砖以瓷质多,后者致密度高,吸水率低。

开放的大船
勤奋的小馒头
2025-09-18 03:36:16

瓷砖表面掉釉原因

1、瓷砖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只要是因为这类产品具有后期吸湿膨胀的现象,由于内墙砖的吸水率大,坯体吸附空气中的水分产生膨胀,而釉层基本不膨胀,这样就使坯体与釉层之间产生应力,从而出现龟裂的状况。

2、在操作时,如果是所选择的粘结层不当,或者水泥、沙、水的比例不当时,就会导致固化中体积变化所产生的应力超过釉面砖承受能力使釉面砖龟裂严重,从而出现开裂的状况。

3、砖体在上釉前因为喷水不匀称,或者是出现水滴,也会让坯体表面吸附釉浆不一,另外在釉浆中混入气泡,施釉于坯体表面后容易破裂形成“凹釉”,所以施釉线工作环境不佳、灰尘漂浮、落到淋釉未干的釉面上都会使得釉面损坏。

冷静的芹菜
缓慢的故事
2025-09-18 03:36:16
附着在陶瓷坯体表面的玻璃质薄层。用矿物原料(如长石、石英、高岭土和化工原料按一定配比混合并细磨成浆状液体,施于坯体表面,经高温煅烧而成。从微观结构看,含玻璃态物质和少量气泡、未熔融石英颗粒及冷却时析出的晶体。具有类同于玻璃态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不透水,平滑而有光泽,不易沾污,并可提高制品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釉面还可采用各种装饰以增强制品的艺术效果。

釉是覆盖在陶瓷、搪瓷表面的玻璃质薄层。如:彩釉 1唐三彩,盛行于唐,系素烧胎体涂白,绿,褐,蓝色釉,800度窑温烘烤.当时多用做陪葬品. 2釉上彩,在烧好的素器上彩绘,再经低温烘烧而成,因彩附于釉面上,故名.最早见于宋代. 3釉下彩,于生坯上彩绘,后施釉高温烧成,彩纹在釉下,永不脱落.最早见于唐代. 4釉里红,以氧化铜为色剂在胎上彩绘,施釉后高温烘白底红花,始于元代景德镇.5斗彩,在坯体上以青花勾绘花纹轮廓线,施釉烧成后,于轮廓线内填以多种色彩,再经炉火二次烧成,画面呈现釉下青花与釉上色彩比美相斗,故名.始于明成化年间. 6开片,既冰裂纹,釉面裂纹型同冰裂.因胎,釉膨胀系数不同,过早出窑遇冷空气产生,宋代哥窑以此为主要特征. 7青花,釉下彩品种之一,以氧化钴为色剂,在坯胎上作画,罩以透明釉,经1300度高温烧成,蓝白相映,明清两代主打瓷器.

精明的巨人
稳重的唇膏
2025-09-18 03:36:16
方法一:

1、在有污渍印迹的地方滴上一些碱性洗洁剂(最好是温热的,这样的去污效果更好);

2、静置10分钟左右;

3、然后再用洗洁精倒一点在污渍部分,并用刷子刷洗几次;

4、再用拖布或抹布擦干即可。

方法二: 用淘米水,其步骤同方法一中的步骤,只不过将碱性洗洁剂换成淘米水即可。

方法三: 用酒精滴上几滴在油渍处,让酒精溶解油渍后再用洗衣液原液刷洗后再拖干或擦干即可。

单身的雨
唠叨的钢铁侠
2025-09-18 03:36:16
有釉砖

有釉砖就是砖的表面经过烧釉处理的砖。内墙装饰用薄片精陶建筑材料。就是表面用釉料一起烧制而成的,主体又分陶土和瓷土两种,陶土烧制出来的背面承红色,瓷土烧制的背面呈灰白色。有釉砖表面可以做各种图案和花纹,比抛光转色彩和图案丰富,因为表面是釉料,所以耐磨性不如抛光转。

中文名

有釉砖

外文名

There are glazed brick

详情

砖的表面经过烧釉处理的砖

属性

砖的一种

目录

1 简介

2 常用规格

3 成分性质

4 制造方法

5 分类辨认

6 分辨方法

7 实际应用

8 常见问题

9 施工保养

10 产业前景

简介

顾名思义,有釉砖就是砖的表面经过烧釉处理的砖。根据原材料的不同,可以分

为陶制有釉砖和瓷制有釉砖两大类。陶制有釉砖,由陶土烧制而成,吸水率较高,强度相对较低。其主要特征是背面颜色为红色。瓷制有釉砖,由瓷土烧制而成,吸水率较低,强度相对较高。其主要特征是背面颜色为灰白色。要注意的是,上面所说的吸水率和强度的比较都是相对的,也有一些陶制有釉砖的吸水率和强度比瓷制有釉砖高的。

根据光泽的不同,有釉砖又可以分为光面有釉砖和哑光有釉砖两类。光面有釉砖,适合于制造“干净”的效果;哑光有釉砖,适合于制造“时尚”的效果。有釉砖是装修中最常见的砖种,由于色彩图案丰富,而且防污能力强,因此被广泛使用于墙面和地面装修。

常用规格

正方形有釉砖有 100x100mm、152 × 152mm 、 200 × 200mm 、长方形有釉砖

有 152 × 200mm 、 200 × 300mm、250x330、300x450 等,常用的有釉砖厚度 5mm -8mm 。

成分性质

一般为:SiO2 60%~70%,A12O3 15%~22%,CaO 1.0%~10%,MgO 1.0%~3.0%,R2O小于1.0%。吸水率不大于22%。白度不小于78%。耐急冷急热性150℃,一次不裂。耐蚀性好。

制造方法

常用半干压法成型。可分为生坯施釉一次烧成或坯体素烧后施釉入窑釉烧的二次烧成法。前者要求高,质量常不及后者。

分类辨认

按形状分类

可分为正方形、长方形、矩形、异形配件砖等品种。正方形有釉砖有 100x100 mm、152 × 152mm 、 200 × 200mm 、长方形有釉砖有 152 × 200mm 、 200 × 300mm、250x330、300x450 等,常用的有釉砖厚度 5mm -8mm 。

按组成分类

可分为:硅灰石质、叶蜡石质、瓷石质、石灰石质及长石质等。

按原材料分类

可分为两种:

(1) 陶制有釉砖,即由陶土烧制而成,吸水率较高,强度相对较低。其主要特征是背面颜色为红色。

(2) 瓷制有釉砖,即由瓷土烧制而成,吸水率较低,强度相对较高。其主要特征是背面颜色是灰白色。

要注意的是,上面所说的吸水率和强度的比较都是相对的,也有一些陶制有釉砖的吸水率和强度比瓷制有釉砖好的。

按釉面光泽分类

可以分为下面两种:

(1) 亮光有釉砖。适合于制造“干净”的效果。

(2) 哑光有釉砖。适合于制造“时尚”的效果。

分辨方法

有釉砖是由胚体和釉面两个部分来构成的,所以在鉴别的时候可以看一下瓷砖的侧边或者是断面,是不是一样的,或者就看瓷砖的表面和地胚的颜色是否一致,不一致的就是有釉砖。

需要注意一点的是,有一种被大家称为通体的有釉砖,其实这种砖是不能称为通体的,这种砖的底胚的颜色和表面的颜色比较接近,但还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所以也是有釉砖。

对于比较难于辨认的有釉砖还有一种鉴别方法:就是可以通过检查瓷砖的表面和地胚的吸水率来检查,分别倒一些水在砖体的表面和底胚,如果表面的水不能渗进砖体,而胚底可以渗入,则说明这种砖为有釉砖。

用记号笔也可以,表面能擦掉,背面不能擦掉的也是有釉砖。

实际应用

有釉砖的鉴别指标除了尺寸是否一致等外,主要看吸水率,一般好的砖压机好,密度高,烧制温度高,所以吸水率也小。吸水率高的缺点是容易渗入液体,有的甚至在贴砖的时候,能够将水泥的脏水从背面吸进来,进入釉面。同时吸水率高,釉面和胚体之间就容易开裂,不好的砖用了一段时间后边脚处的表面会脱落,就是受温湿度影响釉料和胚体变化不一致导致的。

有釉砖一般用于厨房和卫生间,色彩图案丰富,同时还防滑。有釉砖一般不是很大,但是可以很小,比如小到马赛克。

有釉砖适用范围:适用于室内装修的各种场所,以墙面最佳。厨房应尽量使用亮光砖,不宜用亚光砖。

常见问题

有釉砖是装修中最常见的砖种,由于色彩图案丰富,而且防污能力强,被广泛使用于墙面和地面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有两方面:

(1)有釉砖龟裂

龟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坯与釉层间的应力超出了坯釉间的热膨胀系数之差。当釉面比坯的热膨胀系数大,冷却时釉的收缩大于坯体,釉会受拉伸应力,当拉伸应力大于釉层所能承受的极限强度时,就会产生龟裂现象。

(2)有釉砖背渗

不管那一种砖,吸水都是自然的,但当坯体密度过于疏松时,就不仅是吸水的问题了,而是渗水泥的问题。即水泥的污水会渗透到表面。

施工保养

施工前的准备

1、检查

主要检查出厂日期、等级和色号:出厂日期相同的产品一起使用,色号相同的产品一起使用,相同等级的产品一起使用。

2、搬运

瓷砖属于脆性物质,注意磕碰,运到地点,竖放为宜。

3、浸水

充分浸水3——5小时,浸水时间要均衡。浸水不足容易导致瓷砖吸走水泥浆中水分而时产品粘接不牢。浸水后瓷砖将回直一些,浸水不均衡导致瓷砖平整度差异较大,不利施工。

施工中

1、找平

首先清除表面污垢,以及凹凸不平的地方然后用水泥沙浆(比例1:3~1:4)混合找平,(找平厚度为7-12㎜)找平层完全干爽后再铺贴。当基层为混凝土墙面时,应先刷一道108胶水浆作为结合层,2天后再抹底灰,底灰层要求表面平整,竖面垂直。

2、弹线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排砖方案,在干爽的找平层上弹出瓷片位置及砖缝位置线。

3、铺贴

预排一般从阳角开始,把非整块的砖排在次要部位,或墙阴角处,用废瓷砖抹水泥混合砂浆作标志块,标志块间距1~1.6m,用托线板靠尺等挂直,控制表面平整度。找平层上喷洒足够的水,将浸水的瓷片在水中取出,抹干水渍,在砖背面均匀摸上1:3左右的水泥沙浆(水泥用合格的普通≤325号的硅酸盐水,细河沙粒经1㎜以下),混合后的标号在200号以下,砂浆厚度5——6毫米为宜,铺贴大规格瓷片适当加厚,随即将砖贴上,用木槌或胶锤轻轻拍牢平整,避免空鼓,并随时用直尺或水平尺找平。或用水泥:108胶水:水=100:5:26的纯水泥增加结合黏度。

注:混合水泥砂浆标号过高,则后期应力会使有釉砖的釉面产生破裂,造成施工事故。

4、修整:贴完一定面积后,用水泥沙浆(白水泥浆/石膏浆等)在砖缝上填补刮平,最后还应清除砖面污垢,加强养护。

施工中注意事项

(1)留缝:铺贴时,砖与砖之间留有2毫米的缝隙,以减弱瓷砖膨胀收缩所产生的应力。

(2)转角的处理:转角时,阴角磨边先用玻璃刀划出要磨掉的釉面,以免崩瓷,影响美观

(3)错位铺贴的处理:为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采用错位铺贴,错位铺贴注意在原来留缝的基础上多留1毫米的缝。

(4)组合花片的处理:表明方向的组合画片,按照花片背面所提示的方向顺序铺贴;如无提示方向,表示可以随意组合,这时,可根据整体氛围来设计铺贴。  注:花片和瓷砖之间有轻微的颜色变化,这属于正常现象。

(5)瓷砖切割的处理:经过切割的瓷砖,应铺在角落不显眼的地方,且切面朝里。尽量避免贴在墙面中央,影响美观。如不能回避,切面应保持工整,切忌烂边。

(6)水泥的选择:水泥的硬度不能高于400#,以免拉破釉面,产生崩瓷。  (7)异常情况的处理:如遇到异常情况,应马上和供应商联系。

(8)地面施工和墙面施工的不同点?

一般情况下,先铺地面,后铺墙面。墙面砖侧面和地面砖的表面接触。  (9)不用包装箱纸覆盖地面

包装箱的纸用完后,不要用其覆盖地面,以免包装箱被水浸泡,有机颜料污染地面,造成清理麻烦。应使用无色的蛇皮袋覆盖地面。

(10)水泥浆的清洗:1:10的稀盐酸或稀草酸溶液

有釉砖美观大方、显得高贵典雅,而且又易于清洁、保养,但它怕酸、怕水、怕污渍。

A.面砖的清洁:

1 用多功能清洁剂配合多功能、洗地机、吸水机进行清洁。

2 有蜡要用起蜡水配合多功能、洗地机、吸水机清洁。

B.有釉砖的保养:

1 打液体免抛蜡、液体抛光蜡或者做晶面处理。

2 平时用静电吸引剂配合牵尘器使用进行保养。

调皮的小熊猫
漂亮的日记本
2025-09-18 03:36:16

1、对于这种状况的修复,首先在上釉前要注意,一定要降低釉面的吸水性,改善坯釉的配方,提高釉面的弹性,并且在铺装时,采用水泥加细沙的方式,适当多用一些较粗的沙发,可提高水分挥发的速度,从而减轻固时的收缩力。

2、将砖体表层的浮层清理干净,若是条件允许的话,最好用高压水进行冲刷,同时对于局部损坏部分,要进行维修和补平,瓷砖表面应采用电动砂轮把表面稍磨一遍,以增加粗糙度。

3、若是砖面出现开裂或是不平整的原因需要替换时,要将换的砖体小心敲破,然后往该片砖周围进行撬动,将需要更换的砖取下后,重新修补即可,当然若是砖贴上的时间不长,可以将水泥也小心的撬下,用水泥浆进行粘贴即可。

瓷砖釉面损坏的原因有

1、瓷砖釉面之所以会出现裂痕,是因为陶瓷制品都会出现吸湿膨胀的现象,由于墙砖具有较大的吸水率,并且会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因此容易发生膨胀,而瓷砖的釉层基本是不膨胀的,因此这样就会使坯体与釉层之间发生应力,当瓷砖的应力超过一定的极限后,釉面就会发生龟裂现象。

2、还有一方面与施工也有着重要的关系,例如:选择的粘接层不当、水泥、沙、水的配比不当等。还有在固化的过程中,体积的变化所产生的应力若超过釉面砖的承受能力的话,那么釉面砖就会出现裂缝或开裂。

3、也有可能是因为在施釉前喷水不均匀造成的瓷砖釉面损坏,水分不均匀会使坯体表面的吸附釉浆不一。例如:釉浆中混入了气泡,这样会导致坯体表面出现破裂,出现“凹釉”。

单薄的小兔子
快乐的大侠
2025-09-18 03:36:16

可以使用抛光打蜡的方法让地砖釉面恢复光泽。

先把地砖釉面上的灰尘、污渍等清理干净,其次根据一定比例把抛光剂搅拌好,再把搅拌好的抛光剂均匀的喷洒在地砖釉面上,然后使用抛光机在地砖釉面上进行不断的打磨抛光,从而使得地砖釉面恢复光泽。

抛光结束以后,还应该等待三小时左右,三小时以后,才可以正常使用地砖。三小时以内,绝对不可以把地砖釉面弄脏或者是弄湿,否则会导致地砖釉面上的光泽恢复效果变差,影响到地砖的美观性。

保养和维护瓷砖的方法:

铺设地砖的时候,一定要让施工人员在各个地砖之间预留一定的缝隙,假如施工人员没有预留缝隙的话,则容易导致地砖在后期出现空鼓现象。

地砖铺好以后,一般还需要放置三天左右,在这三天以内,用户绝对不可以踩踏在地砖上,否则容易导致地砖出现松动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地砖表面一般都容易积存果汁、油污等污渍,若要清洗这些污渍的话,则应该使用中性清洁剂对地砖表面进行擦拭,绝对不可以使用酸性或碱性的清洁剂进行擦拭,否则容易导致地砖表面受到伤害。

地砖表面的污渍一定要及时擦拭干净,若很长时间才擦拭的话,则容易导致污渍渗透到地砖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