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温陶瓷与低温陶瓷的区别 使用范围介绍
人们使用陶瓷的地方有很多,陶瓷如果遇到过高的温度,就容易出现炸裂的情况,不过有的陶瓷还可以经受高温,耐高温的陶瓷与普通的陶瓷制品不同,低温的陶瓷用处有点儿少,明显没有耐高温的陶瓷应用广,它们之间有很多的区别,这里具体的教大家一些区分方法,帮助大家区别二者,另外,耐高温陶瓷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我们有必要进行了解一下,以便日后使用。
耐高温陶瓷简介
熔融温度在氧化硅熔点(1728℃)以上的陶瓷材料的总称。特种陶瓷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也作为高温耐火材料的组成部分。按材料主要化学组成可分为高温氧化物陶瓷(如Al2O3、ZrO、MgO、CaO、ThO2、Cr2O3、SiO2、BeO、3Al2O3·2SiO2等),碳化物陶瓷,硼化物陶瓷,氮化物陶瓷及硅化物陶瓷等。通常具有耐高温,高强度,高硬度,良好的电性能、热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氧化物高温陶瓷大都在氧化气氛,真空等状态烧结,非氧化物高温陶瓷常用热压或特定气氛下(如氩、氮)烧结。也有采用热等静压及微波等方法烧结。对薄膜等,还可采用气相沉积等方法制取。可作为高温结构材料,用于宇航、原子能、电子技术、机械、化工、冶金等许多部门,是现代科学和技术不可缺少的高温工程材料,品种繁多,用途极为广泛。
耐高温陶瓷与低温陶瓷区分方法
听声音可以简单区分,高温的瓷化程度好,声音清脆。但根本是还是看吸水率的大小,高温烧结的陶瓷吸水率小。
吸水率测法:
1、用专门的仪器测(抽真空浸水)。
2、在沸水中煮2小时。
3、在清水中浸泡24小时。
无论哪种测法,都是先将瓷片称重,得m0,实验后称重得m1,吸水率为(m1-m0)/m0每种测法所得数据略有不同,但只要两种瓷片是用同一种方法测得,结果不有可比性。
耐高温陶瓷日常使用范围
在日用与工艺收藏瓷中,高温瓷指烧成温度在1300℃以上的釉彩,我国古代的釉下青花、釉里红等传统瓷器,均为高温制成。
陶瓷釉质是二氧化硅稳定的三角锥形化学键结构,只有在1250℃以上,方会出现分子层面的变化,使着色剂稳定的置于分子结构以内。因此,高温瓷在色泽、色彩、材质致密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效果。
耐高温和低温的陶瓷都属于是陶瓷,只不过是各有所长,用的地方不太一样罢了,没有价值差距过大,但是购买的价格上还是会有一些偏差的,两种陶瓷容易搞混,也因此有人利用这点儿以次充好。在生活中能用到陶瓷的地方有很多,就像地板、装饰品等,都是用陶瓷制作而成的,它最大的问题就是质地比较脆,容易破裂,所以我们需要保护好它,小心出现磕碰的情况。
高温瓷,低温瓷区别为:高温烧制不同、清洁性不同、吸水率不同。
一、高温烧制不同
1、高温瓷:高温瓷经1300度以上烧制而成,可以再次高温烧制加工。
2、低温瓷:低温瓷经不起高温烧制,强行高温烧制容易碎裂。。
二、清洁性不同
1、高温瓷:高温瓷釉的结晶密度大,瓷面强度高,不易产生划痕,餐具不挂油,茶具不挂茶垢,清洗时不需要洗洁精。
2、低温瓷:低温瓷瓷质不够细腻,色泽不够白净。瓷釉的结晶密度小,瓷面强度低,易产生划痕,餐具挂油,茶具挂茶垢,清洗时需要洗洁精。
三、吸水率不同
1、高温瓷:高温瓷吸水率小,低于0.2%,产品不会吸附异味,不会发生釉面的龟裂和局部漏水现象。
2、低温瓷:低温瓷吸水率大大高于0.2%这个标准且容易进污水,产品易吸附异味,时间久了还会发生龟裂和漏水现象 。
1、温度
高温瓷烧制温度为1200度以上;中温瓷烧制温度在1000-1150度;低温瓷烧制温度在700-900度。
2、色泽
高温瓷颜色更饱满,细腻,晶莹;中低温瓷则颜色比较木滞。
3、手感
高温瓷光滑、细腻;中低温瓷稍微粗糙。
4、声音
高温瓷比较清脆;中低温瓷比较低闷。(由于密度决定的。)
5、质地
高温瓷硬度较坚固;中低温瓷更易碎。
6、吸水率
高温瓷吸水率低,中低温陶瓷的吸水率较高。
7、颜色
相对来说高温瓷颜色单一,中低温瓷色彩丰富;一些颜色比较丰富的,七彩瓷、彩绘瓷这类瓷一般都是低温烧制的。
8、厚薄
一般来说,好的高温瓷器皿胎质会比中温瓷薄,因为中温瓷烧成温度低,烧结程度不高,质地较高温瓷疏松,为了提高抗撞击性,所以胎质会相对厚一些。
执一盏茶,细品,思绪跟着眼前的素白玉胚山水青花瓷器开始飘远......
好茶,岂止于茶
茶好器不对,是暴殄天物
茶遇好器,妙不可言
我是佳逸茶具茶小逸
只做好茶具,让喝茶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