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最早出现在什么年代
瓷器最早出现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
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原始瓷器是在制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河南郑州等地商代遗址,发现很多带釉的瓷尊、瓷罍和瓷罐等,以及这些器物的碎片,胎骨细腻坚硬,烧成温度在千度以上,叩之有金属声。
1980在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出土的一批原始青瓷片,属距今4000余年前的龙山文化晚期。有大量出土的青釉瓷可断定我国支持在商代中期就已发明了瓷器。当时的青釉瓷生产以长江中下游较为发达,釉色多呈青黄,在氧化焰中烧成。
中原地区的青釉瓷,釉色多呈青绿,在还原焰中烧成。这些原始瓷以高岭土作胎,烧制温度高达1100~1200度,表层在高温下烧成与胎体结合很牢的玻璃釉质,胎质坚硬细腻,吸水性很弱,叩之有金属声。器形有尊、豆、罐、瓮、钵等。
扩展资料
商的青釉器物完全具备了构成瓷器的基本要求。
第一,已经采用高岭土作胎。
第二,在表面施有一层玻璃质的釉。釉的主要成分是瓷土加上石灰石、草木灰,调成悬浮液状涂在瓷坯表面,它在入窑烧焙时熔化,形成玻璃状物质。
第三,烧成温度已经达到1230℃左右。迄今为止,陶器的烧成温度只需要800℃~900℃,极少数达到1000℃,而瓷器烧成温度须在1230℃左右。
第四,陶器有吸水性,瓷器没有吸水性或吸水性极微。商代的原始青瓷的吸水性已经仅为1%,或更低。由于胎体中二氧化硅(SiO2)的含量和唐宋时各名窑瓷器一样,都在70%以上,三氧化二铝(Al2O3)在17%以上,经过1200℃左右的高温焙烧,烧结良好,使吸水性很弱,达到了瓷器的标准。
第五,在物理性能方面,如比重、硬度、莫来石(也叫“富铝红柱石”)结晶的发育程度都和以后瓷器一样。敲击起来也有清脆的金属声。
这些都证明中国瓷器在商代已经被发明。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瓷器 (瓷质器物)
百度百科-原始瓷器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下面我分享了青花瓷最早生成的朝代 ,一起来看看吧。
青花瓷最早生成的朝代唐代的青花瓷器是处于青花瓷的滥觞期。我们能见到的标本有20世纪70—80年代扬州出土的青花瓷残片二十余片香港冯平山博物馆 收藏 的一件青花条纹复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收藏的一件花卉纹碗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鱼藻纹罐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一件点彩梅朵纹器盖。通过对扬州出土瓷片的胎、釉、彩进行研究,并对唐代巩县窑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进行分析,初步断定唐青花的产地是河南巩县窑。近些年来在巩县窑窑址出土了少量青花瓷标本,由此进一步确认了唐青花的产地就在河南巩县窑。
从扬州出土的青花瓷片来看,其青料发色浓艳,带结晶斑,为低锰低铁含铜钴料,应是从中西亚地区进口的钴料。胎质多粗松,呈米灰色,烧结度较差。底釉白中泛黄,釉质较粗。胎釉之间施 化妆 土。器型以小件为主,有复、碗、罐、盖等。纹饰除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鱼藻纹罐以外,其余的均为花草纹。其中花草纹又分两大类,一类是典型的中国传统花草,以石竹花、梅花等小花朵为多见另一类是在菱形等几何图形中夹以散叶纹,为典型的阿拉伯图案纹饰。从这一点看来,并结合唐青花出土较多的地点(扬州为唐代重要港口),可证明唐青花瓷器主要供外销。
青花瓷的分类纪年款
在青花瓷上,用写、刻、印等要领标明瓷器烧造年月的款识,称为编年款。我国古代时候的瓷器款识主要是以编年示为主,编年款又帝王年号的年款和以天干地支表来岁号的干支款两类。明代永乐年间,在青花瓷上开始出现编年款,篆书字体俊逸流通,边饰莲瓣纹。宣靖款端庄刚劲。成化款铁划银钩,釉面有云蒙气。嘉靖款笔画粗重,劲中藏秀。古人曾将明代编年款归纳为:“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五句话。清代康熙款字体工致,青花料色明丽。雍正款其 楷书 的笔划显得苍劲有力,款式讲求。乾隆、嘉、道光款多为篆体,字体分列精密,犹如一枚篆印。
吉言款
书写含有吉祥如意的寓意的词句,在民间的青花瓷上普遍都能见到。字体多为行草,潇洒飘逸,一气呵成。“福寿康宁”、“长命富贵”、“万福攸同”等语句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堂名款
以典雅的堂名、人名题写在瓷器上,作为私人收藏的标记。有“浴砚书屋”、“若深珍藏”、“白玉斋”等。堂名款瓷器的制作工艺精良细致,具备较高的价值空间。
赞颂款
寄托了人们对瓷器的钟爱之意,如“玉石宝珍”、“今古珍玩”、“昌江美玉”等。清新俊逸,很有意思。“瓦”即陶,比瓷器 历史 悠久,是为大哥,而瓷又比玉显得更加洁白有光泽。
纹饰款
又叫“花样款”,以简单的纹案装饰于器底,是我国民间青花瓷的特有款识,与篆刻中的印章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图案有博古图、暗八仙、八吉祥等。纹饰款中的为菱形框架结构,犹如现代的高楼大厦为特色,是民间作坊的铺号,又叫“花押”。
青花瓷的种类图片唐青花瓷
宋青花瓷
元青花瓷
明洪武青花瓷
明永乐青花瓷
明宣德青花瓷
明正统青花瓷
明景泰青花瓷
明天顺青花瓷
明成化青花瓷
明弘治青花瓷
明正德青花瓷
点击下页分享更多 青花瓷的种类图片钧瓷发端于东汉,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被称为国宝、瑰宝。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是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独有的国宝瓷器,凭借其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复杂的配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湖光山色、云霞雾霭、人兽花鸟虫鱼等变化无穷的图形色彩和奇妙韵味,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怀下,恢复钧瓷烧制,钧瓷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钧瓷生产工艺与水平都得到了划时代的提升,钧瓷不断作为国礼现身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