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实验室制取乙烯时为什么要放入几片碎瓷片

忧虑的荷花
现实的学姐
2023-03-27 07:34:21

实验室制取乙烯时为什么要放入几片碎瓷片

最佳答案
坚强的路人
典雅的啤酒
2025-09-19 14:39:22

放碎瓷片为的是在实验室条件下无法控制升温速度,情况下可能引起的剧烈沸腾,为试验带来安全风险,故放入碎瓷片能减轻可能暴沸现象.

控制暴沸的原理也就是碎瓷片的比重要远大于反应液体的比重,故液体剧烈沸腾时能减少或避免液体因暴沸的飞溅现象.

最新回答
等待的电脑
阳光的苗条
2025-09-19 14:39:22

液体会过热,当水沸腾时,其中有空气,尤其是有机液体加热时如果不加碎瓷片,就是暴沸,但气泡的产生需要克服气泡的表面张力.此时液体获得了足够的沸腾所需的能量,既需要额外的能量,然后突然沸腾喷溅,即温度超过沸点,时还不沸腾碎瓷片中有很多小孔,产生气泡

欣慰的微笑
坦率的小熊猫
2025-09-19 14:39:22
放碎瓷片或玻璃球(珠)均可,为的是在实验室条件下无法控制升温速度,情况下可能引起的剧烈沸腾,为试验带来安全风险,故放入碎瓷片或玻璃球(珠)能减轻可能暴沸现象。

控制暴沸的原理也就是碎瓷片或玻璃球(珠)的比重要远大于反应液体的比重,故液体剧烈沸腾时能减少或避免液体因暴沸的飞溅现象。

纯情的铅笔
健壮的外套
2025-09-19 14:39:22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如下:

检验气密性。在烧瓶里注入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约20毫升,并在烧瓶中放入几片碎瓷片;加热,使温度迅速升到170摄氏度,乙醇便脱水生成乙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乙烯;再将气体分别通入溴水及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现象;先撤导管,后熄灯;反应液中乙醇与浓硫酸的体积比为1比3。使用过量的浓硫酸可提高乙醇的利用率,增加乙烯的产量;在圆底烧瓶中加少量碎瓷片、沸石或其他惰性固体,目的是防止反应混合物在受热时暴沸;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在液面下,以准确测定反应液温度。加热时要使温度迅速提高到170摄氏度,以减少乙醚生成的机会。

炙热的冬天
体贴的抽屉
2025-09-19 14:39:22

【乙烯的制取方法反应方程式】C2H5OH=浓硫酸=CH2CH2↑+H2O

【实验所需材料】乙醇,浓硫酸,酒精灯,铁架台,碎瓷片,溴水

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分子式C₂H₄ 。少量存在于植物体内,是植物的一种代谢产物,能使植物生长减慢,促进叶落和果实成熟。无色易燃气体。

熔点-169℃,沸点-103.7℃。几乎不溶于水,难溶于乙醇,易溶于乙醚和丙酮。实验室里是用乙醇和浓硫酸按1:3混合迅速加热到170℃,来制取乙烯。浓硫酸在反应过程里起催化剂和脱水剂的作用。

实验室制取乙烯过程需要注意的问题?

1.浓H2SO4起催化剂和脱水剂的作用,加沸石或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反应混合物受热暴沸。

2.浓H2SO4与乙醇按3∶1的体积比混合,浓H2SO4过量的原因是促使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3.温度要迅速上升至170 ℃,防止在140 ℃时生成副产物乙醚。此反应属于取代反应而非消去反应。

4.制乙烯时反应溶液变黑的原因是乙醇与浓H2SO4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实验室制取的乙烯中还可能混有CO2、SO2等杂质气体。

小巧的高山
雪白的奇迹
2025-09-19 14:39:22
放碎瓷片或玻璃球(珠)均可,为的是在实验室条件下无法控制升温速度,情况下可能引起的剧烈沸腾,为试验带来安全风险,故放入碎瓷片或玻璃球(珠)能减轻可能暴沸现象。

控制暴沸的原理也就是碎瓷片或玻璃球(珠)的比重要远大于反应液体的比重,故液体剧烈沸腾时能减少或避免液体因暴沸的飞溅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