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如何鉴定汝瓷真品

酷炫的龙猫
无限的书包
2023-03-27 02:33:28

如何鉴定汝瓷真品?

最佳答案
专一的铃铛
含糊的荷花
2025-09-20 10:28:58

一、看胎色

汝瓷胎质细腻,胎土中含有微量铜,迎光照看,微见红色,胎色灰中略带着黄色,俗称“香灰胎”,多见汝州蟒川严和店、大峪东沟,汝州文庙、清凉寺等窑址;汝州张公巷汝窑器,胎呈灰白色,比其他窑口的胎色稍白,是北宋官窑的主要特征。

二、看釉色

汝瓷为宫廷垄断,制器不计成本,以玛瑙入釉,釉色呈天青、粉青、天蓝色较多,也有豆绿、青绿、月白、桔皮纹等釉色,釉面滋润柔和,纯净如玉,有明显酥油感觉,釉稍透亮,多呈乳浊或结晶状。

三、看釉质

真品的釉面长期与空气接触,釉面有一种古旧感,但是通过釉质还能鉴别,釉面匀净,气泡廖若晨星,而且釉内没有绒毛状的流动痕迹者为真品,反之则为仿品。通过30倍以上放大镜观看,真品内气泡清晰可见,似晨星闪烁仿品气泡如堆积的肥皂泡。

四、看支钉

宋代宫廷用汝窑器物一般均采用满釉支烧,为了避免窑炉内杂质的污染,需用匣钵装好,并将器物用垫圈和支钉垫起,防止与匣钵粘连。在器物底部可见细如芝麻状的支钉痕三、五、七个,六个支钉的很少,痕迹很浅,大小如粟米。

五、看器型

汝窑器有瓶、尊、盏托、碗、盘、洗、奁、水仙盆等日用器,少数还有堆花、印花等装饰,底部更有青花年号款,多是用刀笔刻画,和印花、模印等工艺。而且,真品厚重而有质感,抚之如脂;仿品却精致无比,重量较轻。

六、看边沿口部

真品边沿口部的釉色与其他部位相比稍微变薄,口部釉色稍显浅铜红色,汝瓷真品的底部如有磨底,露胎部位呈现香灰胎色;而仿品的胎所使用原材料均不属于汝州当地,因而边沿及口部的釉色很浅(俗称脱口也称露白),甚至变成无色透明的玻璃体。

七、看开片纹

釉面开片较细密,多呈斜裂开片,深浅相互交织叠错,象是银光闪闪的片片鱼鳞,或呈蝉翼纹状,给人以排列有序的层次感。釉中细小沙眼呈鱼子纹、芝麻花和蟹爪纹。并有典型的桔皮釉、冰片釉、茶叶沫,部分柳条纹状的开片是因手拉坯辘轳旋转时,使泥料分子排列结构朝一定方向而形成的现象。

最新回答
孝顺的向日葵
追寻的睫毛膏
2025-09-20 10:28:58

汝瓷是我国宋代“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瓷之一,因产于汝州而得名,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汝瓷始烧于唐,兴盛于北宋(公元1086-1106年的二十年间),因专为宫廷烧造御用瓷器,亦称“汝官瓷”。汝瓷 制作工艺精湛,用料考究,配方独特,烧成技艺高超,由于铁还原达到了最佳效果,超越了当时所有的窑口,是中国青瓷发展史上划时代的创举。北宋后期,由于宋金战乱而失传。元以来,历代仿烧不断均难成功,所以弥足珍贵,成为稀世珍宝。汝瓷的基本鉴别方法,从传世品看,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

一、胎色:汝瓷胎质细腻,胎土中含有微量铜,迎光照看,微见红色,胎色灰中略带着黄色,俗称“香灰胎”,多见汝州蟒川严和店、大峪东沟,汝州文庙、清凉寺等窑址;汝州张公巷汝窑器,胎呈灰白色,比其他窑口的胎色稍白,是北宋官窑的主要特征。

二、釉色:汝瓷为宫廷垄断,制器不计成本,以玛瑙入釉,釉色呈天青、粉青、天蓝色较多,也有豆绿、青绿、月白、桔皮纹等釉色,釉面滋润柔和,纯净如玉,有明显酥油感觉,釉稍透亮,多呈乳浊或结晶状。用放大镜观察,可见到釉下寥若晨星的稀疏气泡,釉面抚之如绢,温润古朴,光亮莹润,釉如堆脂,素静典雅、色泽滋润纯正、纹片晶莹多变为主要特征。视之如碧峰翠色,有似玉非玉之美。釉中多布红晕,有的如晨日出海,有的似夕阳晚霞,有的似雨过天晴,有的如长虹悬空,世称“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汝州张公巷汝瓷,釉呈天青、粉青,釉色滋润,手感如玉。有青如天 、面如玉、晨星稀的典型特征。

三、支钉:宋代宫廷用汝窑器物一般均采用满釉支烧,为了避免窑炉内杂质的污染,需用匣钵装好,并将器物用垫圈和支钉垫起,防止与匣钵粘连。高濂的《遵生八笺》说汝窑“底有芝麻细小挣针”。在器物底部可见细如芝麻状的支钉痕三、五、七个,六个支钉的很少,痕迹很浅,大小如粟米。张公巷的器物呈圆形支钉。蟒川严和店、大峪东沟一带汝窑器多无支钉痕,个别碗、套盒、凹足钵、洗、器盖等用垫饼支烧工艺。

四、器型:汝窑器有瓶、尊、盏托、碗、盘、洗、奁、水仙盆等日用器,少数还有堆花、印花等装饰,底部更有青花年号款,多是用刀笔刻画,和印花、模印等工艺。如:天青花草纹鹅颈瓶、粉青履莲盏托、天青莲花瓣深腹盂、天青牡丹花龙纹钵、莲花纹钵、辐射纹荷叶器座、辐射纹敛口花钵(藏河南),暗花双鱼盘(藏英国)。另外,在传世品的个别器物上还出现有文字。如:“奉华”二字多见于尊、瓶、碟之上。“蔡丙”、“宁”则是见于小碟与洗上。文字虽不是装饰,但仍提高了对器物的鉴赏意趣,其中“奉华”应是宋奉华宫的专用物。器形又分裹足、平底、三足、凹足、葵口、窄板沿和宽板沿诸种。盘分有裹足、凹足、平底、直口和荷花口数种。还有三足洗、弦纹尊(奁)、套盒、尊、方壶、圆壶等,还有为数不多的莲花器座、荷叶器座、镂孔器、鸟、龙等瓷塑工艺品。也用花、鸟、虫、鱼装饰来满足皇亲贵族们的闲情逸趣。

五、开片纹:汝瓷开片堪称一绝,开片的形成,开始时是器物于高温焙烧下产生的一种釉表缺陷,行话叫“崩釉”。汝窑的艺术匠师将这种难以控制的、千变万化的釉病,通过人为地操作转换为一种自然美妙的装饰,而且控制的恰到好处,可谓巧夺天工的绝活。釉面开片较细密,多呈斜裂开片,深浅相互交织叠错,象是银光闪闪的片片鱼鳞,或呈蝉翼纹状,给人以排列有序的层次感。釉中细小沙眼呈鱼子纹、芝麻花和蟹爪纹。并有典型的桔皮釉、冰片釉、茶叶沫,部分柳条纹状的开片是因手拉坯辘轳旋转时,使泥料分子排列结构朝一定方向而形成的现象。

正直的短靴
幽默的唇彩
2025-09-20 10:28:58

一看器型:从器型的角度来看,我们远古聪明的宋朝,是怎样把瓷器做的有这么神秘感。器型是瓷器最初的构想,由于宋朝经济比较发达。搞文化设计的瓷器制作者有一套自己完整的器型设计方案。主要从内敛端庄朴实无华这几个方面入手。简单的说,汝窑放在哪里不仔细的研究,看不出有什么优点。也恰恰是最终与世无争,反倒造就了汝窑的稀有与珍贵之处。

二,看胎质:这里主要讲的是汝窑的胎质,厚度,密度的制作工艺。汝窑的泰迪一般有很多细小的气话。放大镜下看,就像发面的馒头一样,有很多微小的气泡。胎体偏薄成灰色。

三看釉色:宋汝窑最具有代表性的釉色是天青釉,实际上就类似于水泥地的颜色。宋汝窑的魅力也在于此,远看是水泥的灰色,拿在手上仔细端详则会泛出天青色。

四看开片:众所周知的有鱼鳞纹,蟹爪纹等开片,其实真正的汝窑开片则是自然的。就是鱼鳞纹也显得错落有致,巧夺天工。

五听回音:一般汝窑瓷器的烧制,采用半熟的烧制工艺制造,手轻轻敲打会呈现发闷的声音,类似于手指肌敲木头的声音。汝窑瓷器敲钟的声音与众不同,也是它的主要特点与其他瓷器的分别。

六触摸感:北宋汝窑在手有一种温润如玉的感觉。部分专家鉴定,汝窑的时候用手套是不正确的,其实应该用手来感觉。

七、看支钉:宋汝窑的制定方式有很多种,宋代宫廷制作的指定方式一般采用的是芝麻钉。这里的芝麻钉指的是用扁长型的指定烧制而成。

这是个人对于汝窑的一些鉴赏知识。

迷人的斑马
搞怪的小土豆
2025-09-20 10:28:58
鉴别汝窑瓷器的优劣主要看她是否具备北宋汝窑瓷器的特点,釉色如何,是不是真正的天青色,越是接近天青色越是制作的好;第二汝窑瓷器的开片非常有特点蟹爪纹,这种开片是自然开片,后来的人们制作的汝瓷由于釉质配方的问题,开片没有蟹爪纹的特点。这里面最难仿制的就是失透的天青釉色。谢谢

坚定的宝贝
淡然的歌曲
2025-09-20 10:28:58

1、造型方面

仿品显得呆滞,缺乏神韵。尤其是采用注浆成型者,更缺乏神韵。所仿汝窑三足弦纹樽往往胎体过厚。笔者曾问仿制者为什么不将胎体做薄些,回答说是胎体做薄了极易变形。看来还是胎体配方存在问题。另外,臆造的器型也很多,尤应引起注意。

2、釉质方面

仿品的釉质很难达到与真品完全一致,往往带有乳浊感,普遍偏向“钧釉”,釉色也多偏蓝。釉面不是无开片就是开片无不及而过之。

3、制作工艺方面

支钉痕不是过大就是过小,钉痕的颜色往往过白。

扩展资料

使用注意事项:

1、汝窑茶具在泡茶使用完之后,需及时对茶具清洗干净并晾干,避免久置产生茶渍难以洗净,避免浊色影响整体开片美感。

2、青澹汝窑胎体坚实而厚重,清洗时需握住壶身,切勿只拿手柄摇晃壶身让重力积压在壶柄处,长期如此会增加壶柄处负担。

3、使用茶具时请避免碰撞、刮蹭,轻拿轻放,避免与油污接触,品茗时需爱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汝窑茶具

留胡子的鸡翅
缓慢的狗
2025-09-20 10:28:58

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汝窑窑口只有在宋代出现过,宋以后都没有烧造过汝窑,所以异常稀少和珍贵。我们平时说的汝窑,就是宋代汝窑。

汝窑随着北宋末年战乱的,导致汝窑和定窑烧造工艺都失传了,留下的传世汝官窑瓷器也就100来件。后来汝窑窑址发现于今今河南宝丰清凉寺,但是跟故宫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以及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汝瓷都不一样,所以汝官窑瓷器真正窑址可能在汴梁皇宫里烧造,由于黄河改道,汴梁京城埋于地下,可能汝窑必成千古之谜了。

北宋汝窑瓷器如何鉴别

鉴别北宋汝窑瓷器,要掌握汝窑瓷器的时代特征,从釉色、开片、瓷器底足来鉴别正品汝窑瓷器。明初曹昭《格古要论》“汝窑:出北地,宋时烧者。淡青色,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土脉滋媚,薄甚。亦难得。

1.汝窑官窑瓷器的天青釉色偏清白,不是真正的天青色,宋代汝窑青瓷尽管在色调上深浅不一,但都离不开“淡天青”这个基本色调。宋徽宗用“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形容汝瓷釉色之美;

2.汝窑官窑瓷器使用的是玛瑙釉,釉色温润典雅,能随光线的强弱变幻出不同的色泽,天青为贵,粉青为尚;

3.汝窑瓷器采用的是裹足支烧的工艺,这就在圆器的外底留下支烧的痕迹,形如芝麻粒大小,被称作“芝麻挣钉”。芝麻挣钉有三支钉烧和五支钉烧,北宋汝窑瓷器以三支钉烧居多;

4.北宋汝窑瓷器表面分布着类似蝉翼、蟹爪和鱼鳞形状的开片冰裂纹;

5.汝窑官窑瓷器为香灰色胎,胎质细腻。瓷器底部为满釉。

单身的帆布鞋
彪壮的摩托
2025-09-20 10:28:58
善窑汝瓷有假的

宋代汝窑瓷器鉴定特征:器型

据不完全统计,官汝瓷器类有碗、盘、碟、盏、盏托、器盖、钵、洗、盆、套盒、瓶、炉、壶等20余种,约40多种造型,较传世品器类明显增多。但也有窑址没有发现的器类,如樽等。其器型多为宋代常见的瓷器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只是在制作方法上以模制为主,器物形制更加规范、工整。

二、宋代汝窑瓷器鉴定特征:胎体特征

胎骨薄,胎色呈浅灰、灰白,俗称“香灰胎”,褐灰和深灰色的极少,而出土残片其断面色调多接近土黄和灰中泛白,这是与泥土长期接触土蚀造成的,非汝瓷本色。烧成温度越低胎色越淡,烧成温度越高胎色就越重。与同时期的民汝相比,官汝瓷胎烧结程度差,呈未完全烧结状态,质地疏松,断面涩且没有光泽,吸水率相当高,大小不一的孔洞特别多,这是鉴定官汝瓷片的重要条件之一。一般来说,宋汝的器壁厚只有2-3毫米,但釉却很厚。从有的器物碎片发现,里外两侧的釉厚加起来可超过胎壁厚度,香灰胎色有的从支烧点断痕上可看出。然有些仿品是用高岭土为原料,断面洁白,一些造假之器故在支钉上涂上一些脏,以遮胎色。

三、宋代汝窑瓷器鉴定特征:釉色

真品汁水莹厚,有如堆脂,视如碧玉,柔和蕴润。而仿品则清澈透明,光亮如镜,刺目耀眼,釉色单纯。尤其重要的是,真品以玛瑙作釉料,形成特殊色泽,由于玛瑙结晶体的分离,器表出现鱼鳞状的细小开片。若用40倍放大显微镜观察,釉内玛瑙结晶体则呈现珍珠状,布在气泡的周边,寥若晨星,十分奇特。而仿品的表面则利用胎、釉的收缩比的差异,出现一些开片,但大多为直道道,呈网状布满器表,缺乏真品的自然韵致。仿品的胎、釉配方,与宋代失传的配方不一致,所以釉色单调,不够蕴润,更缺乏玉润之感。

四、宋代汝窑瓷器鉴定特征:纹饰

汝窑的线条没有张扬,没有婀娜,是一种令人窒息的静穆之美。汝窑,以严谨,一丝不苟的,没有丝毫改动余地的造形设计,制造了一种“神器天成”。正是汝窑古代人的审美特点,所以传世的汝窑瓷器极少装饰,除花口盏托盘面有凸棱、三足尊腹部饰弦纹外,仅见椭圆洗内底部刻以双鱼纹。

五、宋代汝窑瓷器鉴定特征:支钉

宋汝窑的支钉有很多种,宫廷使用瓷器的支钉通常都是俗称的“芝麻钉”,这里所说的芝麻钉也不是芝麻粒样子的支钉的,而是有些扁长形状的支钉痕迹,而且一定是凸出来的。部分有小椭圆形的支钉也会有。支钉的颜色一般都是略显很色的,这是时间的原因,传世的宫廷用器才会看到灰白的支钉颜色。不能用支钉的颜LZCS89色来判断胎体的颜色的,这是和制作工艺有关系的。重要的是这种支钉人手摸上去是不会有扎手的感觉。

六、宋代汝窑瓷器鉴定特征:开片纹特征

大家都知道鱼鳞纹、蟹爪纹这样的开片类型,现代仿品的鱼鳞纹开片也很美的。而宋汝窑的开片是很自然的开片,没有任何做作在里面。比如鱼鳞纹的开片是错落有致的,部分的鱼鳞片需要通过角度的变化来看到,

而仿品的鱼鳞片一般比较清晰可辨,并且有一种漂浮出来的感觉。

无论怎样开片的汝窑瓷器,纹理都是很文静不张扬的,自然而然的形成,片纹都是饱满的。通过显微镜看到这样的片纹会看到有的若您手中有藏品困于出手请细看看文中第五点像弯弯曲曲的山间小路,有的直中有弯,有的如蝉翼粗细不匀。无论怎样的开片都充满了岁月的沉积,都彰显出“安静”、“自然”、“不争”。部分汝窑没有开片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