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砖国家验收标准平整度可以误差多少
地砖国家平整度要求是偏差小于±0.2%,且最大值不超过2mm。
根据《GB4100-2006陶瓷砖国家标准》的要求规定,地砖要根据铺贴位置的不同留出不同的缝隙。比如,在厨房、卫生间铺贴的是无缝墙砖,留缝的大小一般来说应该在1毫米—1.5毫米左右,不低于1毫米,安装时业主可以以气钉或者是包装带来作为参照物。
如果需要通过地砖铺贴成特殊的装修效果,可将缝隙加宽,如5mm。类似于仿古砖或是外墙砖、阳台条砖等,留的缝隙为宽缝。如果是铺贴客厅地砖,可以在铺贴时留缝1.5毫米—2毫米。
扩展资料:
施工要点
1、检查基层是否平整,墙、柱与地面交接是否有孔洞、管线,特殊部位(楼梯、电梯井口、扶梯、伸缝缩缝等处)是否按图纸施工,是否达到施工要求,如以上要求中有不满足的,应进行剔凿或修补,使之达到施工要求。
2、根据图纸要求的标高冲筋,间距以不大于1.5M为准,不同标高处的冲筋应以控制线为准。使用1:2或1:2.5水泥砂浆冲筋,并拉通线以检查高度是否符合要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铺贴地砖时要留多宽的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砖
地砖国家平整度要求是偏差小于±0.2%,且最大值不超过2mm。
根据《GB4100-2006陶瓷砖国家标准》的要求规定,地砖的平整度要求是平整度偏差小于±0.2%,且最大值小于等于2mm。比如以600*600规格的瓷砖来说,就是其平整度的偏差数值应该在-1.2mm至﹢1.2mm之间且最大值不超过2mm。
如果需要通过地砖铺贴成特殊的装修效果,可将缝隙加宽,如5mm。类似于仿古砖或是外墙砖、阳台条砖等,留的缝隙为宽缝。如果是铺贴客厅地砖,可以在铺贴时留缝1.5毫米—2毫米。
扩展资料
地砖铺设注意事项:
1、地板砖的铺设温度最好应高于10℃以上。铺设前,须将地板砖正面朝下,在施工现场放置24小时以上,使地板砖温度与室温相同。铺设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室温恒定。
2、地板砖除正方形外,还可随意切割成三角形、长方形等多种形状。
3、铺设前,首先在地面上划出十字形的基准线。方法是:测量地面尺寸,地面中央划出纵向或横向线一条,再通过此线的中央做垂线即成。
地板砖斜铺,则十字线要划成与原基准线成45°角。为获得最佳效果,边缘处地板砖至少应为地板砖的一半,如小于一半时,可将十字线平移1/2地板砖宽度。地板砖的铺设要从地面中心向四周扩展。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铺贴地砖时要留多宽的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砖
A. 缺釉、斑点、落脏、棕眼、溶洞、釉泡、剥边、坯粉:相距1m处目测不明显
B. 裂纹:不允许
C. 色差:距砖3m处目测不明显
二、瓷墙地砖性能指标及检测方法
(1)尺寸偏差:用油标卡尺或直钢尺测砖的长度、宽度及厚度(国标:指每块砖4个边长平均尺寸与工作尺寸的偏差)国标为≦±0.6%。
(2)表面质量:将不少于1㎡的砖的正面向上平铺好,并使其各部分光线达到一定标准,然后在规定的距离内用眼目测。
(3)变形
· 边直度:测量相临的边长并做比较,偏差国标≦±0.5%
· 直角度:以中线与相对应的边长做比较,偏差≦±0.6%
· 平整度:用对角线的长度与中心凹陷高度做比较,偏差≦±0.5%
(4)吸水率:以产品在一定条件下吸收水分来表示,它表示的是坯体烧制的致密程度,吸水率越低,表示产品的致密度越好另外吸水率还对产品的抗冻性能有较大影响。(检测方法:将试样擦拭干净,并在烘箱内于1050℃-1100℃烘干,致恒重,然后置于盛有蒸馏水的容器中,加热至水沸并保持若干小时,水面保持高出50㎜,停止加热后再在原水中浸泡一定时间,待取出试样后,擦去表面的附着水,并称取质量按公式进行计算,用百分比表示)
(5)莫氏硬度:将试样正面向上、放平,然后手持试验用矿物质施力均匀的在试样正面刻画,再用肉眼观察其划痕情况。莫氏硬度越大,瓷砖的质量就越好。
(6)耐磨性:产品表面抵抗外来物质研磨破坏的能力,一般用耐磨转数来表示,转数越多,耐磨性能越好。
(7)耐急冷急热性:产品抵抗外界温度急剧变化而不被破坏的能力。
(8)耐酸碱性:用10%的强碱性或强酸性与砖面接触24小时,用酒精清洗釉面后,用HB铅笔划线,国家标准,用于布擦掉为A级用湿布擦掉为 B 级 , 擦 不 掉 为 C 级 。
(9)光泽度 : 将 具 有 一 定 要 求 的 黑 玻 璃 的 反 光 能 力 与 被 测 瓷 片 的 反 光 能 力 相比较,国 家 标 准 ≧55度。
三.抛光砖国家标准
A. 斑点、起泡、溶洞、落脏、磕碰、麻面:相距1m处目测不明显。
B.裂纹、漏抛、漏模、模痕、磨划:不允许。
C.色差:距砖3m处目测不明显。
根据《GB4100-2006陶瓷砖国家标准》要求中规定,地砖的平整度要求是平整度偏差小于±0.2%且最大值不超过2mm。
仿古砖是釉面瓷砖的一种,胚体为炻瓷质或炻质,用于建筑墙地面,由于花色有纹理,类似石材贴面用久后的效果,行业内一般简称为仿古砖。仿古砖是从彩釉砖演化而来,仿造以往的样式做旧,实质是上釉的瓷质砖。
1.勾缝需要在瓷砖干固后再进行为宜。一般在二十四小时之后进行为好i。
2.地面瓷砖铺贴完后,等地面干固后才能在砖面走动或者进行其他的厨卫装修项目。
3.瓷砖铺贴后要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有空鼓的地方是将有问题的地方进行修补重铺。
4.墙面打孔需要注意力度,在打孔的同时在打孔的地方进行喷水作降温处理,防止因瓷砖局部短时间剧烈的温差改变而使瓷砖炸裂。
5.墙面打孔时要检查是否有空鼓,同时核对留存的水电改造的管线图,不要打到管线上面。
仿古砖由于其表面仿古砖釉面凹凸不平正是其特色,所以我们说仿古砖是否贴平不能以表面平整度来衡量,科学客观的一是应该保证
底面尽量在一个平面上二是四角要尽量平整当然这个关键的是跟砖的质量有关,如果砖本身底面就起拱了,打死师傅也贴不平,不过
也有好师傅善于把同一批同一向起拱的砖在局部消化贴平。
仿古砖的验收标准
1、表面洁净,不得有划痕,色泽均匀,图案清晰,接缝均匀,板块无裂纹、缺棱掉角等现象
2、墙砖粘贴时,平整度用2M靠尺检查,平整度≤2㎜,相邻间缝隙宽度≤1㎜,平直度≤2㎜,接缝高低差≤0.5㎜。
3、墙砖粘贴时牢固,无歪斜。空鼓控制在总数的5%,单片空鼓面积不超过8%。
4、墙砖粘贴阴阳角用角尺检查成85度,墙砖粘贴阳角35°碰角,碰角严密,缝隙贯通。
5、墙砖切开关插座位置时,位置准确,保证开关面板装好后缝隙严缝。
6、墙砖的管道出口位掏孔处理,掏孔应严密。
7、墙砖镶贴时,与门洞的交口应平整,缝隙顺直均匀。
遵照国家标准(GB/T4100。1-1999)与行业标准JC/T665-1997要求进行产品检验,对砖背面白色附着物过多的产品一律要求清除。
地面砖铺贴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正确的“干湿铺贴法”规程进行施工。
水泥、砂按1:2.5配好搅拌均匀,加进小量水,手拣成团(手指缝不能漏水),放在地面不散开为标准。
因水分过多,极易使地砖铺贴后,水泥砂浆出现沉降,产生空鼓、松脱。将备好的水泥砂浆扫平,放上抛光地砖敲打排气后取出地检查砂浆密度是否一致,如发现局部出现松散状,定要填补水泥砂浆再次敲打排气,再次检查确无松散状,可在抛光地砖背部涂上纯水泥砂浆(厚度约3~5mm),放回水泥砂浆面敲平,铺贴完成。
严格控制铺贴完成24小时内不准踩踏行人,包括铺贴人员在施工中踩踏,7天内不准行手推车。工缝、伸缩缝边砂浆若需修边,则须铺湿砂护边,防止砂浆水分过快挥发。(特别天气干燥季节)。
国家标准规定吸水率≤0.5%的称为瓷质砖,(平均值不大于0.5%,单个值不大于0.6%,)吸水率>10%的为陶质砖(陶质砖的吸水率平均值为e>10%、单个值不小于9%,当平均值e>20%时,生产厂家应说明)。强度——瓷质砖:厚度≥7.5mm,破坏强度平均值不小于1300n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陶瓷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