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易龙华,画瓷器的那个,谁有他的介绍

文静的雪糕
大力的老师
2023-03-27 01:29:16

易龙华,画瓷器的那个,谁有他的介绍?

最佳答案
勤劳的小伙
忧虑的大象
2025-09-20 14:41:42

易龙华,男,1968年生于湖南醴陵,1991年毕业于山东纺织工业学院美术系,从事陶瓷专业教学及创作近20年。擅长釉下彩山水瓷绘,兼及釉下彩花鸟与人物。现为醴陵市书画院院长、湖南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湖南省陶瓷工艺大师。2006年被湖南省陶瓷协会授予“湖南省杰出青年陶艺家”称号。其釉下瓷艺作品深受社会各界的喜爱。

自民国珠山八友享誉陶瓷画坛以来,中国的陶瓷绘画艺术经历了几次大的反复,从繁荣—衰败—复兴—再繁荣,直到今天出现万卉竞芳、群雄争盛的大好局面,我们不能不感谢几代艺术家们孜孜不倦的努力,正是由于他们的辛力耕耘,才使中国陶绘艺术逐渐成为绘画领域中一株引人注目的鲜葩。近十余年来,陶瓷绘画界涌现出一批卓有才华的艺术家,他们或以继承传统为主,或致力于艺术创新,或从继承传统入手在传统的基础上开创一种新的画风,使作品达到前人尚未企及的境界,易龙华先生就是这第三类陶瓷艺术家的一位代表人物。

易龙华先生一直是以国画家和高级工艺美术师、陶瓷工艺大师的多重身份活跃在艺术舞台上的。他的陶瓷绘画在汲取中国传统的精华基础上又融汇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魅力。无论是水墨氤氲的山水画,还是清雅绚烂的花鸟画,亦或是形神兼备的人物画、鲜活生动的动物画,我们都能从作品中感受到易龙华先生高超的笔墨技法和深厚的艺术功力。这些作品色调明快雅丽,红蓝白相映成趣。尤其在其塑造人物衣纹和动物的皮毛时,笔法的轻重缓急、点线块面的运用变化,分水的浓淡韵味,都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和审美享受。易龙华先生的陶瓷绘画艺术是在中国传统审美理念的指导下,对艺术美和意境美的自觉追求。这就使他的绘画创作摆脱了平面上单纯的自然再现,向陶瓷这种具有立体空间性质的媒介延伸。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他的陶瓷画创作,在运用传统绘画艺术语言塑造形象的同时,更注意运用陶瓷绘画的特点经营画面,使作品的构成关系更符合瓷器这样一个立体的空间造型,为人们营造了一个优雅、空明的艺术审美空间。

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理论向来主张“意在笔先”、“气韵生动”、“笔墨、骨肉、形神”等概念,大文人苏东坡也曾有“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的说法。因此,只有当我们站在中国传统艺术哲学和美学的层面上来审视易龙华先生的陶瓷画创作,我们才可能更深层次地理解他那一个皴法、一种点法、一笔描绘、一层浓淡背后的真实思想和情感,才能从国画艺术和陶瓷艺术自由结合的角度来理解易龙华陶瓷画创作的艺术魅力。他的陶瓷绘画是对传统国画艺术和陶瓷艺术的有机结合,是陶瓷之器与绘画之美的艺术升华,体现了别致新颖的现代陶瓷艺术精神。

希望能帮到您~~~~:)

最新回答
帅气的水蜜桃
平淡的糖豆
2025-09-20 14:41:42

陶瓷彩绘的釉下彩要用的颜料:

最早使用的是青花、釉里红,近年来又制成了红、黄、青、绿、黑、灰、褐等。

釉上颜料只须经受600~800℃的温度,因而品种繁多,色彩丰富。此外,作为釉上彩饰的还有液体颜料,如金水等,是用金属与有机物化合成硫化香膏,再加有机溶剂制成。七十年代后又发展了高温快烧颜料(釉中彩),彩烧温度1100~1260℃,彩烧时间35~120分钟,色调也较丰富。

扩展资料:

釉里红:

釉下彩品种之一。以氧化铜为着色元素,在瓷胎上彩绘,施釉后经高温焙烧而成,白地红彩,红彩在釉下,故名。

始于元代景德镇窑。釉里红瓷的发展经历了两个大阶段:

第一阶段从元代釉里红产生,到明宣德朝发展到高峰,明中期后衰退以至晚期停产。明代末年,民窑又开始试烧釉里红瓷器,但大多色泽不纯正。

第二阶段从清康熙朝起恢复生产,到雍正朝发展到高峰,之后又逐渐走下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陶瓷颜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釉下彩

现实的中心
紧张的信封
2025-09-20 14:41:42
唐代长沙窑瓷器的装饰开始引入国画艺术,由此瓷器装饰花纹的内容题材大大拓宽和丰富起来了。长沙窑釉下彩绘装饰的内容有人物、花草、动物、山水云气等多种题材,组成了生动活泼、自然逼真的装饰画面;长沙窑釉下彩花鸟画的表现,与当时画坛发展正盛行的花鸟画工笔宫廷绘画风格完全不同,用笔较率意奔放。例如“青釉山雀纹壶”,简练的几笔一气呵成,将鸟的眼、嘴、颈、腹等所有结构圈出,并用淡色料笔补足鸟的头、腹、尾等结构,有如宣纸的效果,是富有率性的创作。而唐代画坛工笔画风格则力求写真求实、精妙传神,画法勾线细幼工整而傅彩晕染精到。如唐人物画家阎立本的《职贡图》;线条刚劲有力,色彩古雅沉着,人物神态刻画细致。唐代花鸟画的代表人物有边鸾《花鸟图》、韩湟《五牛图》;是目前所见最早作于约上的中国画,纸质为麻料,作品造型生动准确,设色清淡古朴,浓淡渲染有别,画面层次丰富,达到形神兼备的境界。长沙窑釉下彩山水画深受当时宫廷山水画影响。例如“青釉山水纹瓷罐”所画的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的工笔青绿山水,线条刚硬山石质感、动挺有力,画面布局山峦重叠。

还单身的冰棍
爱笑的蚂蚁
2025-09-20 14:41:42
陶瓷绘画 种类有很多

专门为了看画的陶瓷作品,也就是没有使用价值的那种,叫瓷板画.其他瓷器 器皿上的装饰性绘画也有很多.

制作方法分,釉下,釉上,还有釉下,釉上同时都有的斗彩.

釉下彩,是瓷器绘画最初的形式,最多和最普及的是青花瓷.

用的颜料是钴.

制作步骤是先做出素胎,然后用钴料画在素胎上,再上釉,然后经过上千度高温的烧造.制作而成.

釉上彩,指的是在素胎制作完成后,再上釉进行烧造,等烧制完成后,在已经上了釉的瓷器上面进行绘画.用的颜料有中国的粉彩,珐琅彩,等画好了以后进行第2次烧造.然后出来的成品就是

我们的釉上彩瓷器了.

斗彩 ,其实指的是 釉上和釉下争奇斗艳的意思.就是先用釉下彩画出边缘,然后上釉,烧完后添粉彩,再进行烧.

珐琅彩,其实道理与粉彩差不多,只不过原料是西方进口的.从这个品种的出现到清朝的灭亡,珐琅彩在民间都没有出现过.因为这种颜料非常的昂贵.这种颜料的颜色非常的饱和和鲜艳.后来我们国家自己在铜胎上制作出来的珐琅彩工艺品就是我们大家熟知的 景泰蓝.

年轻的音响
高大的糖豆
2025-09-20 14:41:42
孙同鑫陶瓷艺术

在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的当今景德镇瓷坛艺苑,孙同鑫的瓷画作品以其娴熟老到的功底和追求高雅意境的构图而形成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让人耳目一新。

孙同鑫出生在景德镇一个创建于光绪年间的著名陶瓷世家。从小就在他自家作坊“孙荣记瓷厂”里跟随祖父孙洪元、父亲孙振东学习配制传统颜色釉和青花绘制技艺。1954年进入到一家大型瓷厂工作,从此正式踏上了釉下彩的生产研究和画面的设计创作道路。

孙同鑫虽然不是美术科班出身,但他在青少年时代就有幸得到过享誉海内外的“青花大王”王步艺术大师的悉心指教,后来又从中国首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先生为师。家传的熏陶,名家大师的传授,加上自己

的勤奋努力和刻苦钻研, 日后近半个世纪里,他在釉下山水、人物和花鸟三大题材系列的创作中,可见其佳作频频,硕果累累。而从《中国当代陶瓷美术家大全》 《中国民间名人录》 《时尚陶艺》 《景德镇陶瓷全集》和《景德镇陶瓷百期珍藏版》等大型书典画册中来看,他那些被收录的一幅幅画作,正是他艺术造诣一步步深厚的写照。再看孙同鑫为九江市浔阳楼设计并制作的高七米半、宽五米的巨幅青花山水瓷板壁画,其层次分明的布局、带有装饰性的笔触提炼,画面是那样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令人叹为观止。足见孙同鑫驾驭如此“大视野、远效果”画幅创作的恢宏气度!艺术的灵魂在于创新。孙同鑫深知向前人、向他人学习的必要性,但重复他人就等于取消自己,他始终坚持用“心”去创新。生活中的他,是一个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的人。但在这种“寂寞”中往往会在他的胸境里萌发出繁茂的“成竹”来。天道酬勤,红宝石总爱笑迎那些奋力挖掘的开旷人。与其说是经过一次次的反复试验,不如说是经过多年来的艰苦磨练,孙同鑫于1994年,在总结前人釉下青花(五彩)技艺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表达自己心中景境的“青花泼墨”技法,正当今瓷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风。业内人士都知道, “泼墨”在写意国画中是传统的,而用近乎于液体的青花水料泼洒在吸水性极强的坯胎上,经高温而成瓷成画,可以说绝对是新颖的!虽然借鉴了国画中“泼墨”这一理念,但终究因载体、材质和工艺不同,青花泼墨的难度要大得多,两者不可同日而语。鉴此,这一技法的运用,无疑是独特的,也是空前的。当然,如何将“料水”泼洒得浓谈得当、虚实有度,泼洒得淋漓酣畅、流向自如,如何较准确的“泼”出胸中的“画意”,恐怕就是作者自己也难以用量化的词汇来作清晰的表述。这一切只有他心中的“感悟”才知道,只有那段曾经磨砺过他的漫长岁月才知道,我们只得肯首,这就是功底!这就是孙氏艺术!孙同鑫此种泼墨技法之得心应手的运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青花瓷画创作手段,更给画面平添了一股磅礴大气。他的许多作品一经问世,就受到了陶瓷美术界和收藏部门的关注和青睐。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级首席鉴宝人耿宝昌看了孙同鑫的诸多画作后, 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近年来,他创作出了《大漠魂》 《牧归》 《晨》 《春之恋》 《大风歌》 《雪后鸟鸣林更幽》 《月夜诗思》 《故乡月明夜》和《月夜春水》等大量青花泼墨瓷画。其间,故宫博物院还永久性收藏了他的《人在天涯》和《深山岁月》两块青花泼墨瓷板画。

孙同鑫是一个喜欢清静的人,平时也比较低调,不爱张扬,在大庭广众面前总显得寡言少语。但就这样一个孙同鑫,却把自己许许多多的话语和心声,通过画笔,倾注到他的作品中。而画面反馈给观赏者的是亦梦亦

幻的“神”,是如诗如歌的“韵”,这种神韵会让我们如听高山流水、如闻沁腑馨香般的心旷神怡。这是艺术的感染力,也正是孙同鑫力意追求的深邃的艺术境界。稍细地解读一下他的诸多画作,我们不难发现,他对题

材立意、构图布局和前面提到的泼墨技法这三项要素的苦心经营,才使作品格调高雅、意境深远而出类拔萃,不仅大大拓展了当今瓷坛青花瓷画语汇的表现空间,也使许多作品有了经世的画魂。

世间万物可入画,一草一木皆丹青。艺术创新,选材易而“立意”难。鹰、鸡、鹤,山、石、水,松、竹、梅等,本是自然之物,但要将这些曾被古今艺人多次施墨于画幅的题材而用陶瓷青花材质工具和自己的绘画语言,塑造出能让观者产生共鸣和受到震撼的艺术形象,选材和立意是件首当其冲而又紧密相连的事情。孙同鑫凭着他对自然造化感悟之深广,凭着他综合素养的厚积,用颇富匠心的立意使平凡的题材能得到从形似到神似的艺术升华。像《云雾山中》 《望尽天涯路》及《林冲充军》等,无不是在画意中充满了诗情,给人以悠远的遐想空间。为了追求作品的最佳意境,孙同鑫在构图布局上不惜呕心沥血,以祈标新立异。无论是在平面的瓷坯板上,亦或是面对造型各异的瓶、盘,他的画面构图总能做到满而不杂乱,简而不单调,不乏如《十里春风满长安》和《春江渔歌》等布局较满的画作,层次是那样分明,花鸟水鱼是那样的鲜活,通篇显得得体有章,丝毫没有“拥挤”之弊。更有几幅山水瓷板,其泼墨如横空出世,料色如铺天盖地,但给人的观感却依然如“虚怀若谷”,依旧有清风徐来。曾有人说,画“满”难,画“简”更难。在此无须辨析话的泾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凡“简”能成画者,必具其高超的构图提炼能力。

《荷塘波影》正是孙同鑫这种笔力的典型展示。几片飘逸的蒿草,一只凌空而降的翠鸟,着墨寥寥,留下了大面积的空白。这空白,也给观者留下了对夏日荷塘许多美妙的联想。在如此简洁的构图中,我们分明听到了“风声”、 “水声”、 “鸟鸣声”,声声入“耳”的优扬诗韵,更体会到郑板桥“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中苦心经营的之含义。在孙同鑫这本专集的瓷画作品中,我们感受到了自然之美的存在,感受到了对天地之心的传达;也感受到他那颗豪放不羁、淳朴烂漫的心灵。他无时不在用心去感悟美,用心在创造美。不论施墨于什么作品,他不会草率苟且;不论立意何种题材,他都会倾注自己全部的心血。可以说,他的每一件作品都是对自己心灵的洗礼!唐代画师张躁有一句被历代文人尊崇的名言,叫做“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指的是以自然万物为师进行描绘和作者要在描绘中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孙同鑫的青花泼墨和诸多瓷画展现出的新容颜,正是他依时依势的开拓和创新。孙同鑫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同时,还致力创作了许多表现新时代情感色彩的作品,其中包括诸多的日用瓷造型及画面设计和一些新颖奇特的陶艺品制作,受到专业人士的广泛关注,有的并被采用投产。

从孙同鑫身上,让我们看到了瓷都人憧憬美好、乐观抒情的胸怀,孙同鑫的艺术追求己硕果满枝头。但艺海无涯,他会更加努力去塑造更加美妙的瓷画意境。我相信,凭着他的勤奋和悟性,在未来的道路上,会用他耕耘不辍的画笔,向世人捧出更好的心扉之作。

魔幻的胡萝卜
顺利的纸鹤
2025-09-20 14:41:42

吉州窑釉下彩绘瓷的装饰样式大概有哪几种形式如下:

景德镇的陶瓷绘画是一种具有内涵的艺术创作,艺术家在陶瓷绘画作品中不仅有艺术内容的再现,能足够表达出艺术家内心的思想感情。景德镇陶瓷绘画是色彩、造型、线条、技法等结合起来的艺术性实践。每个陶瓷绘画艺术家都有自己的创作风格,所表现出来的陶瓷绘画作品也

有差异,都是艺术家的代表。瓷器绘画也就是中国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在瓷器绘画中的艺术体现。王掌柜为你介绍景德镇瓷器绘画的五种表现手法。

一、粉彩

粉彩是陶瓷绘画表现手法之一,又称为“软彩”,色彩丰富、色柔雅致、光泽亮丽。粉彩绘画技法分为两种:粉彩陶瓷填色技法和绘画技法,称为釉上彩的粉彩是在烧制的瓷釉上进行彩绘,入窑经过高温烘烤而形成的。以含砷颜色作为粉底,再用干净的毛笔将颜色进行晕开,使

得图案的颜色由明到暗的渐渐过度,让画面更加有层次感,在含砷的乳浊作用下产生粉化效果。因为颜色的量不一样,产生出来的粉化颜色深浅也不一样,展现出不同的画面效果。这种画面感给人带来柔和感,粉彩简单率直、富贵豪华、浓笔艳抹而别具一格。之所以称之为“粉彩”。

二、古彩

古彩是一种传统的陶瓷釉上工艺装饰,颜色鲜明透亮,包括素三彩和五彩。古彩主要是采用玻璃状的红、黄、蓝、绿等颜色釉。金属着色剂是古彩的主要颜色发色成分,在瓷胎上用钒红、

生料进行勾线,单线的平涂技法,在800~900℃进行烘烤。古彩颜色烧制后色彩透彻,十分艳丽,富有装饰感。古彩在画面上构图严谨、用笔刚劲有力,所谓的骨法用笔,形象概括夸张,古彩的颜色坚硬,矾红彩料时间越长越红亮。 

三、青花

青花瓷是传统的一种彩瓷,也俗称青花,属于釉下彩,在刚烧制好的泥坯上进行彩绘,青花料分为“平等青、珠明料、石子青、回青四种”。青花纹饰丰富多彩,如动物纹、人物、花鸟、

植物等。青花通过高温烧制后的釉下彩装饰,呈现出素雅恬静之美感。当代青花工艺主要是夸张变形、水墨写意、装饰,根据不断创新的青花工艺技法,具有色彩明亮、发色鲜艳、烧制成率高效、呈色稳定的特点。当代青花技法表现出的画面富以豪放、雄浑、富丽、层次繁多。

四、新彩

新彩是近现代出现主要的一种釉上彩装饰,新彩具有一种西方风格,又被称为洋彩。新彩颜色色相丰富、发色稳定,具有直观性。新彩工艺不仅颜色丰富多彩,工艺形式得到艺术界的认可。新彩工艺融合中西结合的手法,结合中国画风格,创造出属于中西方文化的中国瓷器作品。

五、颜色釉

颜色釉属于一种釉色陶瓷,是瓷釉的一种,以其纯净典雅。颜色釉瓷是通过釉水的色彩来装饰出瓷器的效果的,需要通过高温烧制色彩才能鲜艳明亮,才能够展现出瓷的光彩夺目、绚丽无

比、纹理舒畅的特色。颜色釉瓷通常是在釉料中调整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加入铁、铜、锰、钴等氧化金属,然后再加以适当的烧制条件,就能达到改变釉色的目的,釉面就会呈现青、褐、红、蓝等各种色泽。

深情的巨人
背后的河马
2025-09-20 14:41:42

釉上彩和釉下彩的区别在于它们的产生年代、制作过程和烧成温度。

1、产生的年代不同。

釉下彩:最早雏形可以追溯到宋代,一直延续至今。

釉上彩:在明代从釉下青花彩绘的基础上所创造出来的。

从时间上来说,釉下彩的年代更为久远,从传承上来讲,可以说釉上彩源于釉下彩。

2、制作歩骤、过程不同。

釉下彩:在生坯或经过烘烤后的素坯上用色料从事彩画装饰,再经过上釉,最后窑烧而成,釉彩和彩绘的纹样是一次烧成,色料充分渗透在坯釉中。

釉上彩:先要烧成白瓷胎的瓷器之后,再在瓷器的表面用色料进行彩画装饰,然后窑烧而成的,彩绘的纹样与釉彩是分开烧的。

3、烧成的温度顺序不同。

釉下彩:在生坯上直接进行创作,只需要用色料画完后上釉,再经1200℃至1300℃左右的窑火烧成就可以了;如果是在素坯上画釉下彩绘的方法的话,则是先把泥坯用800℃烧成素坯,画完、上完釉之后再经1200℃至1300℃左右的窑火烧成。

釉上彩:先用1200℃至1300℃左右的窑火烧成白瓷坯,用色料画好彩画装饰后,再用800℃进行二次窑烧。

可以从绘画装饰上来区别釉上彩和釉下彩。

从绘画装饰来看,釉下彩的花纹图案,清雅素洁、亮丽可爱,又具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艺术效果,可雅俗共赏。

釉上彩瓷色彩绚烂、富丽堂皇,尤其是珐琅彩和粉彩器制作得精致、细腻,更引得文人雅士、收藏家、鉴赏家和爱好者极高的玩赏情趣。

釉下彩:

釉上彩:

扩展资料:

釉上加彩是陶瓷的主要装饰技法之一,它是用各种彩料在已经烧成的瓷器釉面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二次入窑,低温固化彩料而成,通常包括彩绘瓷、彩饰瓷、青花加彩瓷、五彩瓷、粉彩瓷、色地描金瓷及珐琅彩等。

釉上彩绘瓷历史久远。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范粹墓就曾出土相当精美的白彩绿彩器,在许多晋青器上也能看到赫彩点饰。其后宋代磁州窑又将这一工艺技术发扬光大,创作出许多不朽的旷世杰作。

金至元代磁州窑红绿彩开创了明代五彩瓷的先河,到了明中、晚期的成化、嘉靖、万历时期,五彩瓷的制作达到了极高水准。但是真正精细且又具有美感的彩器仍要数清代康、雍、乾三朝的五彩及粉彩器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釉上彩

百度百科-釉下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