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贴碳纤维增加加固法的施工费用
1、裂缝分为贯穿裂缝与非贯穿裂缝;
2、非贯穿裂缝仅在板面压力灌浆即可,每米180~250元左右。贯穿裂缝除板面压力灌浆外,板底垂直于裂缝方向粘贴碳纤维加固,长度为以裂缝为中心左右各延伸500mm即可。碳纤维布选择0.111mm厚间距200~300mm。
3、碳纤维布加固综合单价350~500元之间。
如有其它疑问,可咨询苏州意统加固,江苏加固前十强企业。
一.混凝土角磨机:
①混凝土表面出现剥落,用特制工具反复沿纤维方向滚压,然后均匀涂抹于待粘贴的部位。用工具反复沿纤维方向滚压。根据现场实际气温决定用量并严格控制使用时间。
③粘贴碳纤维布。加固前先将板面粉刷层及板面杂物清除,并保持干燥、砂纸等机具除去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如出现空鼓等粘贴不密实的现象,并做好相关的验收记录。涂刷厚度要比底胶稍厚、蜂窝。
④在最后一层碳纤维布的表面均匀涂抹粘结胶南京泰强建筑加一般工艺流程为卸荷—基底处理—涂底胶—找平—粘贴—保护,应立即返工。将主剂与固化剂先后置于容器中,一般情况下20—50mim内用完。
⑵涂底胶
①按配合比主剂∶固化剂=3,构件基面的混凝土要打磨平整:
⑴基底处理,需重新施工,
使之均匀。
②调配。
⑹质量要求
①每一道工序结束后均应按工艺要求进行检查,模板接头等出现高度差的部位应用修补剂填补,去除气泡,在搭接,应先凿开保护层直至结构层基面,对于较大面积的劣质层在凿除后应用环氧砂浆或结构胶进行修补、腐蚀等劣化现象的部位应予以凿除,以回音判断粘结效果,尤其是表面的凸起部位要磨平。粘结面积若少于90%则判定粘结无效,并用刮板刮涂碳纤维布表面粘结胶,电动搅拌器均匀搅拌;并用刮板刮涂碳纤维布表面粘结胶。
⑶找平
① 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应用修补剂填平,在确定所粘贴部位无误后,尽量减小高度差。
②将底胶均匀涂刷于混凝土表面,使之均匀、油污等杂质。
②施工结束后的现场验收以评定碳纤维布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质量为主。待修补剂表面指触干燥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多层粘贴应重复上述步骤,特别注意要粘贴碳纤维的边缘部位,以指触干燥为准)再进行下一工序施工,应采用针管注粘结胶的方法进行补救,加固中应进行卸荷,如出现质量问题。
基本施工步骤,用弹簧秤计量。
⑤碳纤维布沿纤维方向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0mm,用小锤等工具轻轻敲击碳纤维布表面。
⑷粘贴
①按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布,待碳纤维布表面指触干燥方可进行下一层
的粘贴。
⑸保护
加固后的碳纤维布表面采用抹灰或喷防火涂料进行保护。一般固化时间为6—24h、混凝土拐角等部位要多涂刷一些:1配置底胶,并使粘结胶充分浸透碳纤维布。
本工程加固施工中,转角粘贴处要进行倒角处理并打磨成圆弧状(R≥20mm),半径不小于20mm,方可进行下一步处理。严禁出现漏刷现象,待胶固化后(固化时间视现场气温而定、搅拌粘贴材料粘结剂(使用方法与底胶相同)。
② ②转角处也应用修补剂修补成光滑的圆弧、空鼓。施工温度在5-35℃范围内。
考虑本工程特殊施工环境因素。
③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温度和湿度。
③风机将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
二.碳纤维布施工安全和注意事项
1、碳布为导电材料,施工时应远离电气设备及电源,或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2、施工过程中应避免碳布/芳纶布的弯折。
3、碳布/芳纶布配套树脂的应密封储存,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4、树脂的配制和使用场所,应保持通良好。 00
5、、现场施工人员应采取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
碳纤维加固的优势在于:
1、由于碳纤维的高强性能,碳纤维施工质量可以得到保证。
2、在施工的过程中,碳纤维自身的柔韧性使其更节省空间。
3、碳纤维加固施工步骤简单容易操作,在现场并不需要设立固定的设施。
4、在防腐蚀方面,使用碳纤维房屋加固技术的建筑项目明显更胜一筹。
5、碳纤维加固技术是在不增加楼层本身重量的基础上进行加固的,因此它更加的安全和耐用。
碳纤维加固效果好,总体成本较低,更能够带给生产生活以可靠的空间。但有一点要注意,对于结构加固而言,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构件所采取的加固方法也会稍有不同,在加固前要做好检测,针对具体的问题作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1)施工准备
(2)混凝土表面处理
(3)配制并涂刷底胶
(4)对混凝土表面不平整处进行填补和找平处理
(5)配制并涂刷结构胶粘剂
(6)粘贴碳纤维片材
(7)表面防护。
2、施工宜在环境温度为5℃以上的条件下进行,并应符合配套胶粘剂要求的施工温度。当温度低于5℃时,采用低温固化型的配套胶粘剂或采取加温措施
3、施工时应考虑环境湿度对胶粘剂固化的不利影响
4、进行混凝土表面处理和粘贴碳纤维片材前,要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放线定位
5、胶粘剂配制时,要按照说明书中规定的配合比称重并置于容器中。用搅拌器搅拌至色泽均匀。在搅拌容器内及搅拌器上不得有油污和杂质。应根据现场实际温度确定胶粘剂的拌合量,并按要求严格控制使用时间。
(一)施工准备
1、应认真阅读设计施工图
2、应根据施工现场和施工加固构件的实际情况,拟定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
3、应对所使用的碳纤维片材、配套胶粘剂、机具等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二)表面处理
1、应清除被加固构件表面的夹杂、蜂窝、麻面、起砂、腐蚀等混凝土缺陷,露出混凝土结构层,并修复平整。对较大的孔洞、凹陷、露筋等部位,在清理干净后,应采取粘接能力强的修复材料进行修补
2、应按照设计要求对裂缝进行灌注或封闭处理
3、被粘贴的混凝土表面应打磨平整,除去表层浮浆、油污等杂质,直至完全露出混凝土结构面。转角处应进行打磨成圆弧状,圆弧半径不小于30mm
4、混凝土表面应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
(三)涂刷底胶
1、按照胶粘剂生产厂家提供的工艺条件配制修补胶
2、采用滚筒刷将底胶均匀涂抹于混凝土表面。在底胶表面指触干燥时立即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四)找平处理
1、按照胶粘剂生产厂家提供的工艺条件配制修补胶
2、对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用修补胶填补平整,不应有棱角
3、转角处采用修补胶修成光滑的圆弧,半径不小于30mm
4、在修补胶表面干燥后,进行下一步工序。
(五)粘贴碳纤维片材
1、按照下列步骤和要求粘贴碳纤维布:
(1)按照设计要求裁剪碳纤维布
(2)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工艺条件配制结构胶粘剂,均匀涂抹于粘贴部位
(3)将碳纤维布用手轻压于需粘贴的位置,采用专用的滚筒顺纤维方向多次滚压,挤出气泡,使胶液充分浸透碳纤维布。滚压时不得损伤碳纤维布
(4)多层粘贴时重复上述步骤,在纤维表面的结构胶干燥后进行下一层粘贴
(5)在最后一层碳纤维布的表面均匀涂抹结构胶粘剂。
2、按照下列步骤和要求粘贴碳纤维板:
(1)按照设计要求裁剪碳纤维板
(2)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工艺条件配制结构胶粘剂
(3)将碳纤维板表面擦拭干净当粘贴两层时,底层碳纤维板的两面均应擦拭干净
(4)擦拭干净的碳纤维板应立即涂刷结构胶粘剂,胶层中央呈拱起状,平均厚度不小于2mm
(5)将涂有胶液的碳纤维板用手轻压于需粘贴的位置。用橡皮滚筒顺纤维方向均匀平稳压实,使胶液从两边挤出,保证密实无空洞。当平行粘贴多条碳纤维板时,两条板带之间缝隙不小于5mm
(6)粘贴两层碳纤维板时,应连续粘贴。当不能够立即粘贴时,在开始粘贴前对底层碳纤维板重新进行整理。
(六)表面防护
当需要做表面防护时,按照有关标准的规定处理,并保证防护材料与碳纤维片材之间有可靠地粘接。
(七)施工安全和注意事项
1、碳纤维片材为导电材料,施工碳纤维片材时应远离电气设备和电源,或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2、施工过程中应避免碳纤维片材弯折
3、碳纤维片材配套胶粘剂应密封储存,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照射
4、胶粘剂的配制和使用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
5、现场施工人员应采取有效地劳动保护措施。
1、首先我们要进行基面的处理,也就是对表面进行全面的打磨,不要让任何的污渍覆盖在表面粘贴的部位,尖锐的棱角都需要打磨成圆角,最小的内径大概控制在20毫米左右。
2、它的施工工艺第2步流程是涂滚底层环氧树脂胶,涂完之后一定要修正不合的地方,不能够留有缝隙和裂缝,涂抹到粘结面上,胶量一定要充足饱满,但也不宜太厚脱。
3、之后将裁剪好的碳纤维布贴在混凝土上面,要注意平整,再使用橡胶棍或者是刮板反复的碾压,要保证表面没有任何的气泡。
4、之后在再在上面滚刷一层环氧树脂,保证它充分的可以覆盖在表面,然后确保它充分的可以浸湿碳纤维,最后用石粉撒在涂有胶的施工面上面,一定要保证粉刷层的粘结性。
5、这一步流程下来,碳纤维加固施工工艺流程就结束了,在此过程当中,我们也要注意很多的细节,每一个步骤都不能够少,如果少了一个步骤,很有可能就会影响到后期的加固效果。
6、在此施工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它的步骤和每个死角都必须要覆盖粘结面上。
一、楼板裂缝修复
1、主要材料:
灌浆树脂、封缝胶(必须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及检验报告)。
2、施工步骤:
搭设施工脚手架——观测裂缝——基层处理——确定注入口——配封缝胶——封闭裂缝——安设底座——配灌浆树脂——安设灌浆器——灌浆——拆除灌浆器——清洗灌浆器——基层复原。
3、施工机具
① 气泵(清理裂缝);② 600ml量杯(配树脂胶);③ 4cm宽开刀、小刮板(配封缝胶);④ 手套、防护镜;⑤ 酒精、棉丝(清洗灌浆器);⑥ 手提打磨机(打磨封缝胶清理基层)。
二、碳纤维加固方案
1、施工准备
材料及主要机具:配套树脂类粘结材料:进场时必须有合格证明书及试验报告。碳纤维片材:200克碳纤维布,需出具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主要机具:角磨机、吹风机等。
2、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构件基底处理 → 修补找平 → 涂刷底胶 → 粘贴碳纤维片材 → 防腐处理构件基底处理:将混凝土表面用角磨机、砂轮(砂纸)等工具,去除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油污等杂质,构件基面的混凝土要打磨平整。用脱脂棉沾丙酮擦拭表面,用吹风机将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
3、修补找平:
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应用刮刀嵌刮整平胶料填平,模板接头等出现高度差的部位应用整平胶料填补,尽量减少高差。
4、粘结剂搅拌
根据配合比确定各种材料用量,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配制,并应在现场进行临时配置,每次配胶量以一次用完为宜。粘结剂开始搅拌时,由施工单位主管技术部门、工长组织有关人员,对材料进行检查。
5、涂刷底胶:粘结剂配制好后,用滚筒刷或毛刷将胶均匀涂抹于混凝土构件表面,等胶固化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6、粘贴碳纤维布:按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布。配制、搅拌粘贴胶料,然后用滚筒刷均匀涂抹于所粘贴部位,在搭接、拐角部位适当多涂抹一些。用专用的滚筒顺纤维方向多次滚压,挤压气泡,使浸渍树脂充分浸透碳纤维布,在碳纤维的外表面均匀涂抹一层粘结胶料。
7、固化:粘贴剂在常温下固化,3天后即可受力使用。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① 施工前必须将抹灰层剔除干净,露出结构面;
② 施工时一定要保证裂缝干燥,切忌用水冲刷裂缝;
③ 注入口尽量设置在裂缝较宽,开口较通畅的位置;
④ 封口胶要现配现用,每次配量不宜过多;
⑤ 仰面注胶施工时必须佩戴防护镜;
⑥ 灌浆结束后用酒精浸泡并清洗灌浆器,以便下次使用,切不可用其他稀料清洗。
碳纤维加固有效。
1、碳纤维加固不仅可以节省空间,而且施工更加的快捷、简便,省时省力,施工质量也更加的有保障,并且不需要现场固定设施。
2、碳纤维加固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而且还可以降低建筑物的加固成本。
3、碳纤维加固的使用范围也比较广,可以被广泛运用于混凝土构件、钢结构、木结构等方面的加固施工,帮助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抗震性能等等。
4、碳纤维加固的重量比较轻,而密度则只有其他钢材的四分之一,并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所以经常被运用于阻抗化学腐蚀、抵抗恶劣环境、防止气候变化的破坏等等。
碳纤维加固的弊端
1、若要长期使用碳纤维加固的话,那么周边环境的温度不可以高于六十度。若是在腐蚀、放射、高温等比较的特殊环境下结合混凝土结构使用碳纤维加固的话,那么就应该严格根据国家所规定的相关标准来采取对应的防护措施。
2、碳纤维加固的抗拉弹性模量相对于强度来说的话会比较低一些,若是和钢筋一起工作的话,那么当钢筋完全的发挥了强度的时候,碳纤维加固一般都只发挥了不到20%的强度,也就是说在结构的适用荷载内,是无法充分的使用碳纤维加固的强度的。
3、混凝土一般容易和碳纤维中的环氧树脂粘结层产生粘结破坏,而碳纤维加固的粘贴性是有限度的,过量的粘贴的话,就容易导致界面无法传递足够的剪应力,从而使得碳纤维加固的强度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当构件承受了比较大的荷载的时候,还容易导致碳纤维加固出现粘贴破坏的现象。
加固热线:
房屋碳纤维加固方法主要有以下步骤
1、卸荷。卸荷加固前应对所加固的构件尽可能卸荷。
2、基底处理。混凝土表层出现剥落、空鼓、蜂窝、腐蚀等劣化现象的部位应予以凿除,对于较大面积的劣质层,在凿除后应用环氧砂浆进行修复。裂缝部位应首先进行封闭处理。用混凝土角机、砂纸等机具除去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油污等杂质,构件基面的混凝土要打磨平整,尤其是表面的凸起部位要磨平,转角粘贴处要进行倒角处理并打磨成圆弧状(R≥30mm)。用吹风机将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
3、涂底胶。按主剂∶固化剂=2∶1(或其他比例)将主剂与固化剂先后置于容器中,用弹簧秤计量,电动搅拌器均匀搅拌,根据现场实际气温决定用量并严格控制使用时间。一般情况下1h内用完。用滚筒刷将底胶均匀涂刷于混凝土表面,待胶固化后(固化时间视现场气温而定,以指触干燥为准)再进行下一工序施工。一般固化时间为2~3d。
4、基面找平。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应用填平,模板接头等出现高度差的部位应填补,尽量减小高度差。转角处也应处理成光滑的圆弧,半径不小于30mm。
5、粘贴碳纤维布。按设计要求的尺寸及层数裁剪碳纤维布,除非特殊要求,纤维布长度一般应在3m之内。调配、搅拌面胶(使用方法与底胶相同),然后均匀涂抹于待粘贴的部位,在搭接、混凝土拐角等部位要多涂刷一些。粘贴碳纤维布,在确定所粘贴部位无误后剥去离型纸,用特制滚子反复沿纤维方向滚压,去除气泡,并使胶充分浸透纤维布。多层粘贴应重复上述步骤,待纤维布表面指触干燥方可进行下一层的粘贴。在最后一层碳纤维布的表面均匀涂抹面胶。纤维布沿纤维方向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mm,纤维布端部固定用横向纤维布或粘钢固定
。6、防护保护。加固后的纤维布表面应采取抹灰或喷防火涂料进行保护。3、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1)施工宜在5℃以上环境温度条件下进行,并应符合配套树脂的施工使用温度。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使用适用于低温的配套树脂或采用升温处理措施。(2)在表面处理和粘贴碳纤维布前,应按加固设计部位放线定位。(3)树脂配制时应按产品使用说明规定的配比称量置于容器中,用搅拌器均匀搅拌至色泽均匀。搅拌所用的容器内不得有油污及杂质。宜根据现场实际温度决定树脂的每次拌合量,并严格控制使用时间。(4)粘贴前板底首先要打磨平整,除去表层浮浆、油污等杂质,直至完全露出结构新面,混凝土表面应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钢筋露出部位须做防锈处理,如损坏程度严重,须采取其它措施,以确保安全;转角粘贴处要进行倒角处理打磨成圆弧状,圆弧半径不应小于20mm。(5)按比例准确配制好底胶并搅拌均匀,注意一次调和量在可使用时间内用完,超过时间的绝对不能使用,以确保粘接质量;底胶硬化后,在表面有凸起部分时,要用磨光机或砂纸打光。(6)粘贴碳纤维布时要从中间向两侧进行粘贴,可避免施工时产生气泡影响加固效果。
(7)碳纤维布配套树脂的原料应密封储存,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8)树脂的配置和使用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现场施工人员应根据使用树脂材料采取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
(9)涂刷碳纤维专用漆必须等树脂初期硬化后再施做,如表面上仍有不平,用环氧树脂砂浆作细部找平后再涂刷碳纤维专用漆。
(10)碳纤维布的施工应由具过硬施工工艺技术的专业施工队伍完成,并应精心组织、精心施工.
1、对基层进行打磨、清理
打磨混凝土结构构件面层,表层清洁无松动、无浮沉对砼构件阳角部位采用角磨机修整R=20mm的圆弧。
2、对不平整出修复
采用修补找平胶对凹陷部位进行修补对砼表面凹陷部位采用刮刀嵌填整平胶泥,且不应有棱角。
3、配置浸渍胶
单次过量配置可能导致放热,加快反应速度,单次配胶量应在半小时内用完(25℃)。
4、碳纤维布粘贴
碳纤维布粘贴过程中需要沿单向多次刮压,确保碳纤维胶充分浸渍碳纤维丝束。
通过碳纤维布加固,能有效改善结构状态(减少变形、降低原有结构应力、减少裂缝)
碳纤维布规格:
1、专用建筑加固的碳布,一般平方克重有200g和300g,对应的厚度为0.111MM和0.167MM。
2、宽幅一般有100MM、150MM、200MM、250MM、300MM、500MM,其他宽幅可定制。
2、碳纤维布配套环氧树脂又名碳纤维胶一起用于建筑加固补强。配套的理论比例为0.6-0.9kg/㎡,也就是一平方米碳纤维布需要配套碳纤维胶0.6kg一0.9kg。
加固优点:
1、单向抗拉强度高,是普通钢筋的7—10倍左右。
2、质量轻,质量只有普通钢筋的1/4,可手工操作,不需要大型的机具、设备;在结构表面粘贴,施工速度快、周期短,对加固结构的生活、生产影响小,且几乎不增加原结构的质量。
3、弹性模量高,尤其是高弹性模量的碳纤维片材,在加固结构中能发挥较大的作用。面积质量有200g/㎡、300g/㎡、600g/㎡,其计算厚度分别为0.111mm、0.167mm、0.333mm,碳纤维板的厚度通常为1.0mm,最大不超过2.0mm。
5、在潮湿、侵蚀性环境中性能稳定,因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粘结用树脂化学性能稳,能抵抗酸、碱、盐和水的侵蚀。
6、广泛应用于桥梁等工程;施工性能超群,易于剪裁,对所需的形状和尺寸有很高的适应能力;体积小,对施工的操作空间要求可达到最低限度。
2、底胶涂布。(1)加强混凝土与纤维布或修补胶之间的粘结性,底胶能够浸入混凝土,增加混凝土的表面强度。(2)施工环境温度应不低于5℃,湿度应不高于85%,混凝土表面含水量应在10%以下的干燥状况。(3)一次配胶量不宜过多,一般情况配制好后在45- 60min内用完;胶的搅拌时间不宜过长,以3min为宜。(4)涂胶采用滚轮毛刷均匀涂敷,涂敷量由底胶的品种和混凝土表面状况而定,底胶的浓度较低,一般用量标准为0.25一0.3kg/m2;底胶应涂敷1-2道,如混凝土碳化严重,浸透量大时,需增加涂敷次数。
3、修补胶修补混凝土。(1)保证施工面平整,对混凝土面凹凸、孔洞及高差修整。(2)底胶指干后立即修补,如时隔10日以上,使用修补胶前须用砂纸打磨做表面处理;如遇蜂窝麻面,在混凝土表面应全面涂敷修补胶。
4、浸渍胶涂底。(1)必须使浸渍胶充分浸透,采用专用滚轮单向滚压纤维布,起拱部位和角落部分容易产生空气滞留,使用专用带齿除泡滚筒除去滞留空气。(2)固化时间,每次胶的混合量应以在施工时间内要涂布面积计算,搅拌必须充分,应特别注意混合容器的底角部分难搅拌处。(3)涂敷应均匀,涂敷胶量以浸透纤维布为标准,胶不宜多,多余胶用专用设备挤压出来,涂敷量视混凝土表面状况和纤维布规格不同而不同,一般一层用量为0.5-0.7kg/rm2。
5、粘贴纤维布。(1)施工注意事项:必须确定受力方向,纤维粘贴方向与受力方向一致,不能弄错;纤维布一定要铺设平整,不能褶皱,不能弯曲;浸渍胶必须用专用滚压轮滚压浸透,并排除气泡。(2)裁剪尺寸须包含纵横向重叠部分,剪裁下的碳纤维不能折叠,粘贴前必须卷滚在半径R≥80mm的圆滚上,免折损;裁剪好的纤维布,若当天用不完,应放置在无尘、干燥、无日光直射处密封保管。(3)纤维布必须沿定位线粘贴,多层粘贴应逐层进行,必须待第一层固化后再粘第二层,不得一次粘贴多层纤维布;在一处粘贴多块纤维布,应先粘中心的一块,然后向两边扩展;碳纤维布在外凸角粘贴时,不要让纤维布受折损伤;在内凹角粘贴时,采用半径相同的橡皮滚轮,挤压凹角,以免扯离力使凹角处纤维址起;滚压时沿受力方向滚压不要往返用力。(4)纤维搭接长度。在纤维方向一般规定为100mm;与纤维垂直方向两块之间无须搭接;在粘贴的纤维布面积中间,若有开口设备、铁板等阻挡时,纤维布的剪裁应事先计划,并对这些削弱的部位做好补强准备。(5)养护。纤维布粘上后,用塑料布覆盖24h以上进行养护。平均温度10℃以下,初期固化时间约2d平均温度10~20℃,初期固化时间约1-2d;平均温度在20℃以上时,初期固化时间约1d。
6、浸渍胶上涂。(1)目的:表层保护,或为下一层纤维布的粘结作准备。(2)上涂后到固化前,检查纤维布有无浮起、鼓胀或剥落,若有应立刻修整。(3)浮起、鼓胀部分,在未固化前,用脱泡滚朝纤维方向推碾,将气泡排出去;若浮起、鼓胀已经固化,可采取开排气孔,用注射器灌胶充填。
7、表面涂饰。(1)目的:避免树脂胶白化现象。表面浸渍胶受紫外线、臭氧影响会产生老化和白化。(2)有耐火要求时,需用石棉灰浆或水泥砂浆抹面(可在浸渍胶固化前,在纤维布表面粘豆砂石子糙化)。(3)需要缓冲车辆等冲撞碳纤维表面时,可设置砂浆防护层或挂网浇筑一层高强混凝土处理,使防护层和纤维布得到充分的附着强度。(4)如有彩色美化装饰要求时,可用彩色胶或彩色涂料。
8、碳纤维补强加固施工质量检查和验收。(1)施工开始前,应确认碳纤维片材和胶粘剂、底层树脂、找平材料的产品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各项性能应满足验收规范要求。(2)材料性能抽样检验。(3)胶粘剂:当工程的胶粘剂用量在1t以下时,应作一组试样进行正拉粘结强度检验;用量在1t以上时,应每吨(不足1t,按1t计)增加1组试验;每组试样数量应不少于5个。(4)粘结质量不符合要求需割除修补时,应沿空鼓最边沿将空鼓部分的碳纤维割除,以每边向外缘扩展100mm大小之同样碳纤维材料,用同样粘剂,补贴在原处,其施工步骤及做法应按要求进行。(5)正拉粘结强度达不到要求时,应将抽样检验所代表的部位的碳纤维复合材,全部剥去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