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釉中彩,釉上彩和釉下彩哪个最好

耍酷的导师
怕孤单的唇彩
2023-03-26 21:54:22

釉中彩,釉上彩和釉下彩哪个最好

最佳答案
不安的滑板
勤奋的荔枝
2025-09-21 06:34:38

其实,釉下彩和釉上彩各有各的好处,如果你是想要保存时间长建议是釉下,如果想要颜色比较丰富的建议可以选择釉上的。

釉下彩是把坯胎上上色,然后在施一层釉,让颜料在釉下使颜色得到很好的保护,一般釉下都是经过1300多度的高温烧制而成,因为颜色在釉下得到保护的同时颜色也不会被磨损可以长久保持。

釉上彩是在坯胎上釉后在上面直接上色或者是贴花纸图案,颜色在釉的上方,这样颜色就不能得到完整的保护,但是因为釉下的色彩是在釉的下方,所以在颜色方面要求比较严格,只能做比较单一的颜色,釉上对于颜色几乎没有要求,所以釉上的颜色比较丰富。

釉上彩的优点是颜色丰富:

色彩鲜明,表现形式多样,价格不贵,缺点则是手感不够光滑,摸上去花纹有凸起感,因彩绘没有融入釉中,比较容易磨损和褪色,但是这样工艺的器物很受艺术家的欢迎,如果设计出色,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很高。

釉中彩的工艺相对复杂,成品表面光滑细腻,耐磨、不易掉色,健康安全,但是价格相对会贵一些,一般家用餐具都会选择釉中彩或者釉下彩。

釉下彩的表面平滑润泽,手感细腻,健康安全环保,花纹经久不退,价格相对也高,缺点是色彩不是很多。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结合釉彩的优缺点选择适合自己的瓷制品,如果你爱好陶瓷壁画,那釉上彩是首选,如果你是要选日用盛装食物的餐具,那就要选釉中彩和釉下彩。

最新回答
清脆的钢笔
等待的棒球
2025-09-21 06:34:38

餐饮具最好不要用釉上彩的,第一,釉上彩容易掉色、褪色;第二,绝大部分产品铅镉溶出量超标,对身体健康有损害。

现在市场上大把非常漂亮的釉中彩餐具可以选购。

具体区分可以参考网站文献“(原创)选购陶瓷餐具、陶瓷茶具等日用陶瓷应了解什么是陶瓷釉下彩、陶瓷釉中彩、陶瓷釉上彩”

希望你能选购到称心如意又健康的餐具

朴素的野狼
坚强的战斗机
2025-09-21 06:34:38

釉彩可以从五个方面区分

1、制作步骤、过程不同

2、烧成的温度顺序不同

3、外表不同

4、分类不一样

5、色料不同

一、 制作步骤、过程不同

釉下彩:在生坯或经过烘烤后的素坯上直接用色料进行创作,再经过上釉,最后窑烧而成,色料可充分渗透在瓷器当中。

釉中彩:在生坯上一层釉料,然后在表面上彩绘完毕后,再在绘画的表面全部覆盖一层釉。

釉上彩:先要烧成白瓷胎,再在瓷器的表面用色料进行创作,最后窑烧而成的,故画作与釉彩是分开烧的。

二、烧成的温度顺序不同

釉下彩:1 在生坯上直接进行创作,只需要用色料画完后上釉,再经1200℃至1300℃左右的窑火烧成就可以了;2在素坯上画釉下彩绘,则先把泥坯用800℃烧成素坯,画完、上完釉之后再经1200℃至1300℃左右的窑火烧成。

釉中彩:将施过釉的坯胎先经800℃低温素烧,然后彩绘,接着又在表面喷一层薄釉,再经1060—1250℃的高温快烧彩烧,时间为90—100分钟。

釉上彩:先用1200℃至1300℃左右的窑火烧成白瓷坯,用色料创作完画作后,再用800℃进行二次窑烧。

三、外表不同

釉下彩:画法是先用色料进行彩画装饰,再在其上施釉,釉是在最表层的。所以釉下彩绘出来的器物色彩光润,表面平滑,渗透连绵,永不褪色,即使久经磨蚀,只要釉面完好,并不减少产品彩绘时的色泽鲜艳度。作为日用瓷(比如杯、碗、瓢、盆等)是很安全的。

釉中彩:在高温快烧的条件下,制品釉面软化熔融,使这种新颜料的颗粒渗入釉内,当冷却后釉面封闭,花色便沉浸在釉中使外观变得滋润恍月,细腻晶莹,颇有釉下彩的效果。这种用高温快烧颜料装饰具有独特的风格,其色彩玉润柔和,制品耐机械磨损性能和抗腐蚀性能强,同时彻底解决了陶瓷器‘铅毒’的危害。

釉上彩:很多日用瓷多采用这种方式,色料颜色有几百种,表现力极强,色料的最终烧成温度很低,烧成之后色彩的变化不大。色料并没有与釉料融合,所以所绘制的纹样突出釉面,如经长久的摩擦侵蚀,易于脱落变色。由于釉上彩的色料中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所以日用瓷如发现有脱落的现象,最好不要使用。但一般情况下比较新的日用瓷没有脱落迹象的还是安全的。

四、分类不一样

釉下彩:主要以青花、釉里红和釉下五彩为主。

釉中彩:绘画,贴花为主。

釉上彩:主要包括古彩、粉彩、新彩等几种。还有印花、贴花、刷花、喷花等其他种类。

五、色料不同

釉下彩:色料用高温烧成,色料在未烧制前与烧制后的色相变化比较大,而色料中能耐高温的不多,因此颜色的变化极难掌握。

釉中彩:色料用高温烧成,色料在未烧制前与烧制后的色相变化比较大。

釉上彩:色料用的是650℃——800℃的低温烧成。由于温度低,许多颜料都能经受这样的温度,故烧出来的颜色变化不大。

对于初学者来说,分辨釉上彩和釉下彩可从陶瓷表面观察。

釉下彩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色彩呈现效果一般。

釉上彩有凹凸感,画面光亮度较差,色彩好。

釉中彩色调较釉上少,但画面不磨损,光滑

文艺的向日葵
勤劳的中心
2025-09-21 06:34:38
问题一:釉上彩和釉下彩哪个价值更高? 釉上彩是指在已烧成的白釉或涩胎瓷器上,用色料绘饰各种纹饰,再于700℃―900℃左右的低温窑炉中二次烧造,低温固化彩料而成。其彩料应用广泛,釉色鲜艳,品种丰富且艺术性较强。因彩绘施于釉上,因而易磨损,易受酸碱等腐蚀。

釉下彩是指先在半成品坯上彩绘图案之后,再施釉进入高温窑焙烧而成的。烧成后的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显得晶莹透亮。建议楼主去博宝商城里看看吧,对比一下,这样心里就有底了。

问题二:釉下彩 釉中彩,釉上彩 哪个最好最安全。如何辨别,请简单明了 釉上彩摸上去凹凸感,也看得出来彩是施在釉上的。釉中彩和釉下彩都是彩在釉下,对光看不出有凹凸感,能看见有一层透透的玻璃状的釉覆盖在彩上,也摸不出凹凸感来,釉中彩和釉下彩单看是分不出来的。个人认为釉中彩工艺要好一点,但本人更喜欢釉下彩最安全。

问题三:釉下彩和釉上彩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好 釉下彩最好,釉下彩的瓷器在高温加热下没有铅镉等重金属毒素溢出。

通俗点讲话: 釉上彩是指在已烧成的白釉或涩胎瓷器上,用色料绘饰各种纹饰,再于700℃―900℃左右的低温窑炉中二次烧造,低温固化彩料而成。其彩料应用广泛,釉色鲜艳,品种丰富且艺术性较强。因彩绘施于釉上,因而易磨损,易受酸碱等腐蚀。

釉下彩是指先在半成品坯上彩绘图案之后,再施釉进入高温窑焙烧而成的。烧成后的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显得晶莹透亮。

1、产生的年代不同

釉下彩:最早雏形可以追溯到宋代,一直延续至今。

釉上彩:在明代从釉下青花彩绘的基础上所创造出来的。

从时间上来说,釉下彩的年代更为久远,从传承上来讲,可以说釉上彩源于釉下彩。

2、制作i骤、过程不同

釉下彩:在生坯或经过烘烤后的素坯上用色料从事彩画装饰,再经过上釉,最后窑烧而成,釉彩和彩绘的纹样是一次烧成,色料充分渗透在坯釉中。

釉上彩:先要烧成白瓷胎的瓷器之后,再在瓷器的表面用色料进行彩画装饰,然后窑烧而成的,彩绘的纹样与釉彩是分开烧的。

3、烧成的温度顺序不同:

釉下彩:在生坯上直接进行创作,只需要用色料画完后上釉,再经1200℃至1300℃左右的窑火烧成就可以了;如果是在素坯上画釉下彩绘的方法的话,则是先把泥坯用800℃烧成素坯,画完、上完釉之后再经1200℃至1300℃左右的窑火烧成。

釉上彩:先用1200℃至1300℃左右的窑火烧成白瓷坯,用色料画好彩画装饰后,再用800℃进行二次窑烧。

4、外表不同:

釉是一种透明的、经久不易变的特殊物质。

釉下彩:先用色料进行彩画装饰,再在其上施釉,釉是在最表层的。

釉上彩:由于是画在釉面上的,色彩表的颜色有几百种,绘制的技法比较容易,表现力极强。但是因为色料并没有与釉料融合,所以所绘制的纹样突出釉面,摸上去有手感,不会像釉下彩那么光滑。

5、分类不一样:

釉下彩:主要以青花、釉里红和釉下五彩为主。

釉上彩绘主要包括古彩、粉彩、新彩等几种。

6、色料不同:

釉下彩:色料用高温烧成,色料在未烧制前与烧制后的色相变化比较大,而色料中能耐高温的不多,因此颜色的变化极难掌握。

釉上彩:色料用的是650℃――800℃的低温烧成。由于温度低,许多颜料都能经受这样的温度,故烧出来的颜色变化不大。

7、用的调料品不同:

釉下彩:一般来说用的是甘油、牛胶、乳香油、有的甚至用茶叶水来进行调和色彩。

釉上彩:多用的调料是樟脑油或松香油进行调和。

8、技法不同:

釉下彩:以分水法为基础技法,即在勾好的轮廓线内,用色料填色

釉上彩:以洗水法为基础技法,即先用笔蘸“水色”往坯上塌一笔,然后将笔上的颜色洗掉,挠水反复洗擦。

问题四:釉上彩和釉下彩有什么区别,如何区分? 区别 ,釉上彩 容易掉色,几十年 甚至几年都会掉色,,,而且有很刺鼻的味道,,即使烧出来也有一点点,而且表面没有反光,,釉下彩,因为表面喷了一层釉 相当于保护膜,所以不会掉色,也没有刺鼻的味道,,,,区分起来很简单,,釉上彩 看画面不会反光,,釉下彩 就像表面是有一层透明玻璃一样,,,

问题五:想买套买餐具,不知道是釉上彩好还是釉下彩好呢?哪种没毒性啊? 要说有毒,空气中也有毒的,那就不要呼吸了,一般釉上瓷的彩料是有毒,但花纹都在反面,难道要用饭碗的反面吃饭?而且要再高温下有毒物质才可能释放,释放的量可比空气中的要少的多,基本上是微乎其微,如果释放的多,那彩色不就几天就没了,那瓷器根本就不合格,我对景德镇的餐具是很了解的,我就没见过几天颜色就掉光的瓷器,我家的彩瓷餐具都用10多年了一样彩色鲜艳。所谓的‘砖家’‘叫兽’别来吓唬人

问题六:釉上彩、釉下彩和釉中彩三者的优缺点 是什么? 釉中彩是陶瓷烧成后先上一层釉再上面上彩或画画写字,然后再上釉,这种作法较少.釉下彩是在烧好的毛坯上作画写字,然后上釉.釉上彩是在烧好的毛坯上,上釉后在釉上作画写字既成.

问题七:釉下彩和釉上彩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好 釉下彩是把坯胎上上色,然后在施一层釉,让颜料在釉下使颜色得到很好的保护,一般釉下都是经过1300多度的高温烧制而成,因为颜色在釉下得到保护的同时颜色也不会被磨损可以长久保持。

釉上彩顾名思义颜色是在坯胎上釉后在上面直接上色或者是贴花纸图案,颜色在釉的上方,这样颜色就不能得到完整的保护,但是因为釉下的色彩是在釉的下方,所以在颜色方面要求比较严格,只能做比较单一的颜色,釉上对于颜色几乎没有要求,所以釉上的颜色比较丰富,各有各的好处,如果你是想要保存时间长建议是釉下,如果想要颜色比较丰富的建议可以选择釉上的。

问题八:釉下彩和釉上彩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好 釉上彩摸上去凹凸感,也看得出来彩是施在釉上的。釉中彩和釉下彩都是彩在釉下,对光看不出有凹凸感,能看见有一层透透的玻璃状的釉覆盖在彩上,也摸不出凹凸感来,釉中彩和釉下彩单看是分不出来的。个人认为釉中彩工艺要好一点,但本人更喜欢釉下彩最安全。

含蓄的导师
谨慎的铃铛
2025-09-21 06:34:38
我是陶瓷从业人员,我也来答一下吧。其实正常使用是没有问题的,最佳答案有广告嫌疑,就不说了。釉中和釉下彩颜色比较单一,因为很多颜料不能融入釉面或者被釉面覆盖。比较出名的釉下五彩,就属于陶瓷行业的“高科技产品”。而绝大多数人购买餐具还是追求图案精细好看,家居整体风格搭配。所以釉中釉下彩简单的几种颜色越来越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顾客需求。釉中釉下要卖,怎么办,只能竭力鼓吹釉上有毒。国外很多大牌奢侈品陶瓷(爱马仕、范思哲等),都是釉上彩的。最近几次的国宴餐瓷也是釉上彩的(如金砖、上合峰会),只有釉上图案才能很低的成本出新花样。

不排除以前有不法商家使用劣质颜料,低温烧制,导致铅镉超标。但是很悲哀的告诉大家,现在陶瓷颜料的市场被国外垄断了,高档的是用德国的颜料,低档的是日本的颜料。国产颜料由于一贯都是靠经验主义,颜料烧制发色不稳定,都基本被淘汰了。

另外釉上彩小膜花纸工艺也一直在改进,不是以前的单纯塑料膜,还有窑烧工艺也一直在改进,都是国标要求着的。

从2017年开始国家大力控制环保,目前陶瓷行业,乃至整个轻工行业,都面临最严酷的寒冬,市面上基本很难买到铅镉溶出超标的产品。

所以总结一下,釉上彩并没有问题,如果生产过程烤制印花温度正常(没有过低温烤制),不会存在任何问题的。国家越来越重视环保环境卫生,釉上彩如果真有问题,市面上不会有的,国宴更不可能使用了。

另外,看到另外几个答案,其实错漏处不少。1、釉下彩其实也可以在泥胎上贴花,不是完全手绘。2、素胎可以先烧泥胎再上釉,二次烧成,现在很多骨瓷都是这样烧制的。传统的是泥胎晾干再施釉,一次烧成,但是骨瓷这样烧制成品率会低一点,而且晾干工艺不好工业控制。3、釉中彩现在大多数跟釉上彩一样的工艺,就是成型的白胎贴花,高温烧融化釉面,颜色融入釉面。这是比较新的釉中制作方法。传统的釉中是上下各罩一层釉。4、所有的金边餐具都是釉上的,因为金膏耐热温度不到900(最好的金膏也不行),而釉中的烧制温度在1000多度,才能融化釉面。5、关于釉上彩,一般成本在釉中、下彩之上。细心对比一下几类产品的价格就知道。原因也很简单因为颜色多一点,印花成本高,每多一个颜色多印一次版的。烧成时候釉下彩又是一次成型,成本更降低不少。釉上彩一般成本是最高的。所以说因为成本低才生产釉上彩完全是无稽之谈。注:这里的成本算法是按同类产品算的,不含手绘制品人工成本。

最后还是加一点吧,我们厂釉上釉中釉下产品都有,但是釉下相比销量真的不行,也是市场决定的吧。扭转成年人的思维是件可笑的事,所以,建议介意的还是去购买釉下产品。没这方面顾虑的,放心用吧,没事。

受伤的花瓣
伶俐的棒棒糖
2025-09-21 06:34:38
产品的安全性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那么釉上彩和釉下彩哪个安全呢,这个问题是消费者们都很重视的内容。什么是什么是釉上彩釉中彩呢,了解这些内容以后对于大家选购陶瓷有很好的参考。

在选择陶瓷制品等一些装修材料的时候需要知道什么样的比较好,这样才能选购更加安全质量更好的一些产品,产品的安全性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那么釉上彩和釉下彩哪个安全呢,这个问题是消费者们都很重视的内容。什么是什么是釉上彩釉中彩呢,了解这些内容以后对于大家选购陶瓷有很好的参考。

釉上彩和釉下彩哪个安全

色釉更安全一些,釉下彩罐瓷器釉彩装饰的一种,又称“窑彩”。釉下彩是陶瓷器的一种主要装饰手段,是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即半成品)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入窑高温(1200—1400℃)一次烧成。白釉是瓷器的本色釉。

什么是釉上彩釉中彩

什么是釉上彩

釉上彩是在明代从釉下青花彩绘的基础上所创造出来的,在1200℃至1300℃左右的窑火烧成白瓷坯或生坯上,用色料绘饰各种纹饰后,最后在700℃—900℃左右的低温窑炉中二次烧造,低温固化彩料而成。由于是画在釉面上的,所以彩料应用广泛,釉色鲜艳,品种丰富且艺术性较强,因而易磨损,易受酸碱等腐蚀。且绘制的技法比较容易,表现力极强,但是因为色料并没有与釉料完美融合,所以所绘制的纹样稍凸出,摸上去有手感。釉上彩绘主要包括五彩、粉彩、新彩、珐琅彩、墨彩、描金等。色料用的是650℃——800℃的低温烧成。由于温度低,许多颜料都能经受这样的温度,故烧出来的颜色变化不大。釉上彩多用的调料是樟脑油或松香油进行调和。且以洗水法为基础技法,即先用笔蘸“水色”往坯上塌一笔,然后将笔上的颜色洗掉,挠水反复洗擦。

什么是釉中彩

釉中彩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的瓷器装饰技法,也成为高温快烧颜料,颜料中的溶剂成分不含铅或少含铅,在1200℃至1300℃左右的窑火烧成的白瓷坯上先上一层釉再在上面上彩或画画写字,然后再上釉,最后通过1100~1260℃的高温快烧(一般在温阶段不超过半),釉面软件包化熔融,使颜料渗入釉内,冷却后釉面封闭而成。釉中彩瓷器细腻晶莹、滋润恍目,抗腐蚀、耐磨损,且具有釉下彩的部分效果。釉中彩解决了陶瓷画面铅的溶出问题,在学术界也有观点说:‘’里红属于釉中彩‘’。

什么是釉下彩?

釉下彩是指先在在生坯或经过烘烤后的素坯上用色料从事彩画装饰,再在其上施釉,釉是在最表层的,然后进入高温窑焙烧而成的。釉彩和彩绘的纹样是一次烧成,色料充分渗透在坯釉中。烧成后的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显得晶莹透亮。雏形可以追溯到宋代,一直延续至今。釉下彩主要以青花、釉里红和釉下五彩为主,色料用高温烧成,色料在未烧制前与烧制后的色相变化比较大,而色料中能耐高温的不多,因此颜色的变化极难掌握。一般来说用的是甘油、牛胶、乳香油、有的甚至用茶叶水来进行调和色彩。釉下彩通常以分水法为基础技法,即在勾好的轮廓线内,用色料填色。

上述的内容介绍了关于什么是釉上彩釉中彩这个问题,相对比之下来看的话色釉会更加安全一些,而且也是高温烧成的,整体来说还是很安全的。在选购陶瓷制品的时候需要知道什么是釉上彩釉中彩,不同类型的对比才能知道什么样的比较好,这些小常识大家可以多参考,对比什么样的比较好。

隐形的胡萝卜
温柔的冥王星
2025-09-21 06:34:38

釉上彩价值更高一些。

釉上加彩是陶瓷的主要装饰技法之一,它是用各种彩料在已经烧成的瓷器釉面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二次入窑,低温固化彩料而成,通常包括彩绘瓷、彩饰瓷、青花加彩瓷、五彩瓷、粉彩瓷、色地描金瓷及珐琅彩等。

特点:

西晋晚期越窑创烧的点彩就是高温釉上彩最早的表现形式。后来各地窑场在点彩工艺的基础上,以青釉、黄釉、白釉、黑釉、红釉为底釉。

以其他色调的高温釉彩作为面釉或色料,通过洒、滴、涂、浇或笔绘等技法施加于底釉上,烧造出色彩对比强烈、装饰效果十分良好的各种高温釉上彩品种。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釉上彩

无心的铅笔
从容的店员
2025-09-21 06:34:38

相对釉中、釉下陶瓷而言,釉上彩部分颜色可能含有铅和铬,不过一般是不用担心的,这些铅铬溶出量都在安全范围内。

釉上彩餐具是不含这些重金属的,但不适合微波炉和洗碗机,这样显得餐具好看,而且高效率、低成本、较为适合批量大量生产的形式。相对釉中、釉下陶瓷而言,釉上彩部分颜色可能有含有铅和铬,不过一般是不用担心的,这些铅铬溶出量都在安全范围内。

因此瓷餐具选择釉上彩工艺或者釉下彩和釉中彩,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釉上彩则以设计好的花纸来贴、烤为骨瓷上色,才是高效率、低成本、较为适合批量大量生产的形式。

釉上彩和釉下彩区别

釉上彩绘瓷历史久远。北齐武平六年范粹墓就曾出土相当精美的白彩绿彩器,在许多晋青器上也能看到赫彩点饰。釉下彩瓷的出现应追溯到汉末三国时期,不过当时只是以赫色颜料简单地点彩来装饰瓷器,还没有刻意地绘制纹饰。真正的釉下彩绘瓷应在唐代。

釉上彩的毒性更大些。瓷器,由于彩绘颜料中存在许多有害的金属铅、镉,长期使用釉上彩餐具,餐具中的有害金属颜料就会溶出,并随着食品进入人体,容易引起慢性中毒。釉上彩是在透明釉的基础上上的一层彩釉,含有金属矿物之类的,存在着某些金属成分。

神勇的钢笔
聪明的乌龟
2025-09-21 06:34:38
骨瓷釉上彩餐具安全

1、釉下彩其实也可以在泥胎上贴花,不是完全手绘。

2、素胎可以先烧泥胎再上釉,二次烧成,现在很多骨瓷都是这样烧制的。传统的是泥胎晾干再施釉,一次烧成,但是骨瓷这样烧制成品率会低一点,而且晾干工艺不好工业控制。

3、釉中彩现在大多数跟釉上彩一样的工艺,就是成型的白胎贴花,高温烧融化釉面,颜色融入釉面。这是比较新的釉中制作方法。传统的釉中是上下各罩一层釉。

4、所有的金边餐具都是釉上的,因为金膏耐热温度不到900(最好的金膏也不行),而釉中的烧制温度在1000多度,才能融化釉面。

5、关于釉上彩,一般成本在釉中、下彩之上。细心对比一下几类产品的价格就知道。原因也很简单因为颜色多一点,印花成本高,每多一个颜色多印一次版的。烧成时候釉下彩又是一次成型,成本更降低不少。釉上彩一般成本是最高的。所以说因为成本低才生产釉上彩完全是无稽之谈。注:这里的成本算法是按同类产品算的,不含手绘制品人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