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高频电容怎么测量好坏
102高频电容测量好坏方法如下。
1、在拿到故障电路板时,可以先用最简单的目测法,如果观测到电容器有漏液、鼓包,或者有烧焦的痕迹,说明这个电容器已经损坏。注意,目测法只能发现严重损坏的电容器,但不能判断外观完好的电容器是否正常。
2、打开数字万用表,将万用表拨到电容档位,根据被测量电容的容量,选择相应量程。数字万用表一般有20n、200n、2μ、20μ、200μ等五个档位。选定量程后,将电容器的两个引脚直接插入Cx插孔即可开始测量。如果有极性的电容,应注意电容的正负极。然后,根据数字万用表显示的电容容量判断电容器是否损坏。如果测量容量低于标称容量,说明该电容器已经损坏。
3、万用表电阻档测量一般万用表电阻档小于10K档位,其输出电压为1.5V,万用表电阻档大于10K档位,其输出电压为9V。如果被测电容的容量比较大,就用电阻小量程测量。如果被测电容的容量比较小,就用大量程测量。选好量程后,用万用表的红黑表笔分别接触被测电容器Cx的两极。如果电容有正负极,那么红表笔接正极,黑表笔接负极。如果表盘上的数据从000一直变大,最后显示溢出符号1,表示该电容是好的。如果表盘数据始终显示000,说明电容器内部发生短路。如果始终显示1,说明容器内部开路了,或者万用表电阻档没有选对。
102是一种电容器,也称为瓷片电容。它由两个瓷片(或瓷片和金属片)分别放置在两端的金属电极上,中间用绝缘材料隔开,形成一个电容元件。瓷片电容的特点是电容量大,损耗小,容易消耗,可抗振动和辐射,但容易破裂。它通常用于电子电路中,可以用来过滤、稳定或存储电能。
检测方法
1、检测10pF以下的小电容——因10pF以下的固定电容器容量太小,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只能定性的检查其是否有漏电,内部短路或击穿现象。
测量时,可选用万用表10k挡,用两表笔分别任意接电容的两个引脚,阻值应为无穷大。若测出阻值(指针向右摆动)为零,则说明电容漏电损坏或内部击穿。
2、检测10PF~0 01μF固定电容器是否有充电现象,进而判断其好坏。万用表选用1k挡。两只三极管的β值均为100以上,且穿透电流要小。
可选用3DG6等型号硅三极管组成复合管。万用表的红和黑表笔分别与复合管的发射极e和集电极c相接。由于复合三极管的放大作用,把被测电容的充放电过程予以放大,使万用表指针摆幅度加大,从而便于观察。
3、对于0 01μF以上的固定电容,可用万用表的10k挡直接测试电容器有无充电过程以及有无内部短路或漏电,并可根据指针向右摆动的幅度大小估计出电容器的容量。
4、应注意的是:在测试操作时,特别是在测较小容量的电容时,要反复调换被测电容引脚接触A、B两点,才能明显地看到万用表指针的摆动。
扩展资料
瓷片电容分高频瓷介和低频瓷介两种。具有小的正电容温度系数的电容器,用于高稳定振荡回路中,作为回路电容器及垫整电容器。
低频瓷介电容器限于在工作频率较低的回路中作旁路或隔直流用,或对稳定性和损耗要求不高的场合〈包括高频在内〉。这种电容器不宜使用在脉冲电路中,因为它们易于被脉冲电压击穿。
1.MLCC(1类)—微型化,高频化,超低损耗,低ESR,高稳定,高耐压,高绝缘,高可靠,无极性,低容值,低成本,耐高温,主要应用于高频电路中。
2.MLCC(2类)—微型化,高比容,中高压,无极性,高可靠,耐高温,低ESR,低成本,主要应用于中,低频电路中作隔直,耦合,旁路和滤波等电容器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瓷片电容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电工考试网-用数字万用表测电容好坏
用该方法判别小容量瓷片电容器的质量好坏,可将判别的下限降到10pF左右,而直接用万用表的R×10k挡判别,最多只能判别到5000pF。这样就可以做到不用数字万用表也能判别小容量瓷片电容器的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