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为什么在蒸馏烧杯里加陶瓷片就可防止水蒸馏时暴沸
陶瓷片内部具有很多微小的气孔,在加热过程中,这些气孔中的气体进入液体中,在陶瓷片表面形成微小的气泡,从而减少了加热是液体沸腾过程中,因为需要形成气泡的而需要提供的表面能。所以刚达到液体的沸点,沸腾现象就能发生(形成气泡,液体蒸发成为气体),避免了液体过热后突然产生大量气泡的暴沸现象。
如果是方孔的。那么将旧的瓷片敲碎,然后再将炉头周围和中心的不锈钢圈拿掉,倒掉瓷片碎渣,装上新的瓷片就行了。
钢圈是从上往下套在炉头上的。时间太长了,也有拿不掉的可能。十年了,许多元件都已经老化,建议换个新的炉灶。
在液体中加入碎瓷片的原理与加入杂质相同,主要是通过孔隙凝聚水蒸汽,使成为气泡浮出,防止形成过热液体,防止爆沸.
答案来自网上
碎瓷片防暴沸的原理是什么的回答如下:
1、答案:暴沸是由于气体过度饱和的液体,在短时间内,只形成少数气化中心,大量气体同时溢出形成的。碎瓷片中众多微孔内的气体受热膨胀溢出,在临界沸腾的液体中,形成许许多多的气化中心,使气体均匀沸腾,所以碎瓷片可以防暴沸。
2、相关内容:当液体中缺少气泡或杂质时,即使温度达到并超过了沸点,也不会沸腾,形成了过热液体。过热液体是不稳定的,如果过热液体的外部环境温度突然急剧下降或侵入气泡或杂质,则会形成剧烈的沸腾,并伴有爆裂声,这种现象叫暴沸,碎瓷片可以防爆沸。
3、处理方法:乙醇制乙烯实验中为了防止催化剂/脱水剂浓硫酸暴沸溅出发生危险,必须放入碎瓷片或者沸石。在进行水的蒸馏的实验中,由于蒸馏瓶的玻璃表面十分光滑,缺少汽化核,因此容易暴沸,在实验时需要在蒸馏瓶中加入沸石或者碎瓷片,防止暴沸,这些都是常用的方法。
不用碎瓷片也行,用一个细的玻璃管,只要有气泡,就可以绕过那个能量高峰,在气泡的基础之上再变大,能量小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