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新房装修地漏处的瓷砖该怎么处理才美观,又实用呢

碧蓝的流沙
英俊的八宝粥
2023-03-26 16:19:53

新房装修地漏处的瓷砖该怎么处理才美观,又实用呢?

最佳答案
落寞的缘分
沉静的篮球
2025-09-22 05:18:57

切割法。所谓切割法,就是将地漏周围的瓷砖切成小块——小块瓷砖更容易做坡度。这样就可以利用小块瓷砖的坡度,完成局部快速排水。以四片瓷砖的对角为焦点,切割出地漏下水口;这种处理方式切割瓷砖少,较为美观,水流下溢速度也能保证,但地面瓷砖需要四片瓷砖同时小角度向地漏倾斜,所以仅适合小型地砖;地漏安装理想的位置当然是处于卫生间最低处,才能保证水能流下去。八字贴法,就是将单块瓷砖沿着对角线切割成四部分,地漏安装在正中央。

边缘中断式,如果家里卫生间的地漏处于边缘的地方,我们可以在边缘的位置,用直条型的地砖铺贴,在中间直接留位置给安装地漏。想要让地漏设计更加出众美观,可以采用错位铺贴手法,将瓷砖以不规则式的形式呈现,不用形成坡度,可以选择将地漏跟瓷片持平或者稍往下陷。边缘中断式,把地漏安装在墙边,靠近墙边的瓷砖最好是长条形,这种就可以直接切断长条形的瓷砖,留中间一块位置安装地漏就好。

卫生间尽量不要用大尺寸地砖,一般我们铺贴客厅的那种600*600的,或者800*800的地砖是不会用在卫生间的,原因就是尺寸太大,很难找坡,最后影响卫生间排水。为了让地漏有利于室内空间的美观,不仅要在空间中找出适当的位置安放地漏,也要对地漏边缘处的瓷砖饰面进行得当的处理,这样能够让地漏在室内空间拥有美观的效果。

在搭配地砖和地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要保持地漏的处于坡度的坡底处,毕竟水流长时间停留在瓷砖上会影响瓷砖的寿命,将地漏置于坡底才是明智之选。

最新回答
冷静的冬瓜
饱满的网络
2025-09-22 05:18:57

管道不能包封其他材料再贴瓷砖,因为一般采用的管道都是圆形的。要想包管道,必须在外面做一层基材:             1、用砖砌,然后用水泥砂灰贴砖,这样做的缺点是墙体较厚、占空间;             2、用水泥压力板(FC板)封包管道,再用铁丝网进行挂网,然后在进行抹灰处理,最后镶贴瓷砖;也可以在封好水泥板后用结构胶直接粘瓷砖,效果和牢固程度也很不错,只是造价稍高。这是卫生间的下水管道。一根地漏和洗漱台下水,一根大便器下水。在装修的时候都会进行包裹。一般使用埃特板或砖墙砌,也有人用大芯板或密度板。最简单的办法是:铝合金龙骨加水泥压力板(或硅酸钙板)包立管,挂钢丝网,贴瓷砖,把检修口的位置留出(一块整砖),将瓷砖内侧用云石胶固定铝合金内框,做成活门,左右两侧各装普通平合页(不锈钢)和玻璃磁碰弹簧门吸。表面上看不出检修口,使用时只需轻轻一按,瓷砖活门就弹开,需要关闭时也只需轻轻一按活门关闭。既美观又使用方便造价还低。

传统的茉莉
爱听歌的老鼠
2025-09-22 05:18:57
1. 一是墙砖应从下向上铺贴,且一面墙不能一次贴到顶,接缝一般为1~3毫米;二是铺贴前要先处理墙面的平整,处理裂缝;三是粘结材料的涂抹要中间稍高于四周,用橡胶锤敲击表面以固定,这样一来可以避免空气积存于粘结层中。同时要进行水平检测;四是粘结材料要挑和适当,一般墙面水泥与沙比例为1:4,地面水泥与沙比例为1:3 2. 地面要打平。有一些土建地面是不平的,遇到这种情况大家应该把不平的地方用水泥沙浆铺平。铺设时可以用不同的色彩的瓷砖(较深色的)把周围框起来,而框内的瓷砖用较浅色的。当然,厨房跟厕所的地面一定要有倾斜度,这样是为了方便排水。 3. 瓷砖装修另一个要注意的是防水层的处理。在厨厕之些地方的墙面更应高度注意。因为更换瓷片通常会破坏原有水泥沙桨防水层。补救办法是在贴设瓷砖前先打一层沥青防水层。瓷砖之间的缝填白水泥也应补好: 4. 砖面要镶平,角度要准确,接口要对线;瓷砖在使用前要浸水半日;厕所地面要有适当斜面,不可积水 瓷砖接口扫白水泥后要用藤丝刷净白水泥,不可在砖面上留有水泥污渍;地砖铺彻完后要用纸板等覆盖砖面,并至少24小时后才能在砖面上行走; 5. 先将平面扫净湿润,用1:3水泥砂浆打底,厚6毫米。墙面要略微带毛,但必须平整。要计算纵横块数,定出水平分格。打完底后隔3-4天开始粘贴瓷砖。贴瓷砖时要先浇水湿润墙,在最下面一层瓷砖底部放好垫尺板,垫尺板必须保持水平线,并将它固定好。 瓷砖应预先浸透水分取出稍阴干,由垫尺板上沿着往上贴。在1:2水泥细砂中加入适量3-4%107胶,可改善砂浆的和易性。减缓凝结时间。以方便粘贴和防止砂浆流淌。将砂浆抹于瓷砖背面,贴上墙上用橡皮锤轻敲砖面,使灰浆挤满。贴完底层一层瓷砖后,将靠尺垂直放置作为竖向标准。贴时一般从阳角开始,以便不成整块的瓷砖对齐缝。所有纵横缝都须对齐,砖面沾着的灰浆应在未干时擦掉,贴完后用清水冲洗擦净,缝子用白水泥擦干。 在水泥砂浆抹灰墙上贴瓷砖 在墙面上找出纵横基准线,算好层数,接着再用掺入5-7%107胶的水泥素浆粘贴。如墙面很平整,先用纯水泥浆扫一遍,在其没干时开始粘贴。因粘结层不掺砂,故很薄,只有2-3毫米厚,粘结时易于平整,所以这是一种很方便经济的方法。 6. 设置地面标准高度面 (1)在刷干净的地面上,摊铺一层1:3.5的水泥砂浆,厚度小于10毫米。 (2)用尼龙线或棉线绳在墙面标高点上拉出地面标高线,以及垂直交叉的定位线。 (3)按定位线的位置铺贴瓷砖。用1:2的水泥砂浆摊在瓷砖背面上,再将瓷砖与地面铺贴,并用橡皮锤敲击瓷砖面,使其与地面压实,并且高度与地面标高线吻合。铺贴8块以上时应用水平尺检查平整度,对高的部分用橡皮锤敲平,低的部分应起出瓷砖后用水泥浆垫高。瓷砖的铺贴程序,对于小房间来说(面积小于40平方米),通常是做T字形标准高度面。对于房间面积较大时通常按在房间中心十字形做出标准高度面,这样可便于多人同时施工。 7. 铺贴大面 铺贴大面施工是以铺好的标准高度面为标基进行,铺贴时紧靠已铺好的标准高度面开始施工,并用拉出的对缝平直线来控制瓷砖对缝的平直。铺贴时水泥浆应饱满的抹干瓷砖背面,并用橡皮锤敲实,以防止空鼓现象。并且一边铺贴一边用水平尺检查校正。并即刻擦去表面的水泥浆。 对于卫生间、洗手间的地面,应注意铺贴时做出1:500的返水斜度。 整幅地面铺贴完毕后,养护2天后,再进行抹缝施工。抹缝时,将白水泥调成干性团,在缝隙上擦抹,使瓷砖的对缝内填满白水泥,再将瓷砖表面擦净。 8. 一、施工准备 1、基层处理 1)混凝土墙面处理:用火碱水或其他洗涤剂将施工面清洗干净,用1 :1水泥砂浆甩成小拉毛,两天后抹成1:3水泥砂浆底层。 2)砖墙面处理:将施工面清理干净,然后用清水打湿墙面,抹1:3水泥砂浆底层。 3)旧建筑面处理:清理原施工面污垢,并将此面用手凿处理成毛墙面。 2、瓷砖铺贴前应充分浸水,以保证铺贴牢固。 二、铺贴程序及方法 基层抹灰——结合层抹灰——弹线分格——帖砖——钩缝——清理 1、基层抹灰:此工序应严格控制垂直度,表面越毛越好。 2、结合层抹灰:底层抹灰一天后,用1:1.5水泥砂浆抹灰。 3、弹线分格:注意弹线时将异形块留在不显眼的阴角或最下一层。 4、釉面砖铺贴 1)以所弹分格线为依据进行铺贴,将1:2水泥砂浆用灰匙抹于瓷砖背面中部异迅速贴于结合层上。 2)在瓷砖铺贴过程中,在贴砖面之外,用碎铀面砖作两个基准点,以便铺贴过程中随时检查平整度。 5、钩缝:整幅瓷砖铺贴好后,应立即用湿布擦去砖面上的水泥等异用水泥浆钩缝。 6、清理 9. 请注意外包装上标明的尺寸和色号,使用完同一尺寸和色号,才可使用邻近的尺寸及色号。2、铺贴前请先将防污剂擦拭干净,露出图案,许多有方向性的图案,应将产品按图示的方法铺贴,以求最佳装饰效果。 3、产品铺贴前请按上述方法在空地上将要铺贴的产品每10平方米一组全部铺开观察,若有明显色差,请立即停止使用与经销单位联系。 4、铺贴前应用水泥砂浆找地面或墙面,并按砖体尺寸划好线,划线时需预留3-5mm的灰缝,以防粘结物与砖体膨胀系数不一致而导致不良后果产生。 5、建议使用525#水泥浆或水泥及瓷砖粘贴剂的混合浆调匀后进行铺贴。铺贴前不必将砖浸湿。 6、铺贴地面时,最好先在抹平后并划好线的墙面或地面距离一定高度拉两根互相垂直的级,用水平尺较水平。 7、取适量的粘浆于主墙角,准平至约1CM左右厚即取第一片砖平铺于粘浆上,持木锤轻轻敲至粘牢并保证砖面及边缘与所拉线处于平等或垂直位置,其余砖依次铺贴直至完成;粘浆稍干后,用木榍或细砂置于砖面弄干净余浆及表面。 8、铺贴12小时后应敲击砖面检查,若发现有空敲声应重新铺设,所有砖铺贴完成品24小时后方可行走,擦洗。 干铺法:用1:2。5(体积比)水泥加沙子洒水搅拌均匀,升干湿状的干性水泥砂浆(干湿稠度,用手捏成团不松散为宜)。如地面右坡度排水,应做好找坡0.5%~1%的返水坡度,并做出基准点,接基准点啦水平通线进行铺设。找平层用大杆刮平,再用抹子拍实。找平层厚度宜高出地砖底面标高水平线2~3mm。再铺地砖之前,先在基层表面均匀抹素水泥浆一道或在地砖背面抹刮素水泥浆一层,增加砂浆与地砖的粘接度。铺设时用橡皮锤敲击地砖,使其与地面压实,并且高度与地面标高离线吻合,铺贴4或8快以上时应用水平尺检查平整度,对高的部分用橡皮锤敲平,低的部分应起出地砖用砂浆垫高做平。 一般房间应先里后外沿控制线进行铺设,即先从远离门口的一边开始,按照试拼编号,依次铺设,逐步退至门口。 湿铺法:用1:2。5(体积比)水泥加沙子加清水搅拌均匀,成湿状的水泥砂浆(加大量比干硬性水泥砂浆多)。铺设之前先沿墙面弹出地面标高线,然后在房间四周做灰饼,灰饼表面应比地面标高线低一块地砖的厚度,再安灰饼标筋,铺设地砖时边铺砂浆边铺地砖。用橡皮锤敲平拔缝。其铺设做法与干铺法相同,不同之处时水泥砂浆水灰稠度不同。其铺设效果干铺法比湿铺法平整。同时干铺法比湿铺法人工单价每平方要高2-3元。

大方的心情
帅气的鸡翅
2025-09-22 05:18:57

这个肯定是会,看要是怎么样的一种情况,如果主管道堵塞,不管是什么排水口,都会形成倒溢!如果主管道没有堵塞,那百分之百肯定不会返水的!简单明了点讲,就是把回填层用红砖做成柱子,支起来,形成个空层,那样水流到空层后,就会流到空层里的地漏里,水就排出去啦。这样地漏也不会被水泥盖住。这个做法目前非常多。

着重注意墙角和四周位置,还有主排水管道的根部位置,这些地方都是都是有很大可能引起渗漏的位置,所以做防水时这些地方一定要着重抓好!要知道卫生间地面的防水层,并不能保证它多长时间内一定不漏水,一旦卫生间地面防水层漏水,那么这些积水就会流入下沉箱内,如果没有二次排水的话,那么这些积水一直积累,我们也称之为同层排水。因为是同层排水,所有的管道都埋在自己家里,且后期维护比较麻烦,一旦漏水,苦不堪言。为了尽量避免漏水带来的损失,可以要水电工在沉箱里安装一个暗地漏,也叫二次排水口。

无论是回填还是架空,都需要砌砖垛。如果上面漏水就不一定漏进哪个格子里,水能不能排走就要看运气了。钻四个孔,用废瓷片盖好,铺水泥沙,然后做第二防水,贴瓷片,完工。……高度可以控制在8公分内,再整啥幺蛾子的,都是骗业主的。

由于水位越来越满,沉箱底部受到的压强也逐渐增大,可能导致本来不漏水的底部向楼下渗水还有就是地漏选择很重要,一定选择下水超快的地漏,避免表层水漫溢,这样就能不用做二次排水了。。其实,二次防水,我们这一偏区域的做法是在回填前,把排水管的主管周围打几个小眼,就可以啦。

典雅的月亮
帅气的煎饼
2025-09-22 05:18:57
瓷砖。水沟是用瓷砖贴的,因为如果不贴瓷砖的话,后期卫生比较难搞,还会长满青苔的,用瓷砖清理比较方便的,所以用瓷砖。瓷砖,是以耐火的金属氧化物及半金属氧化物,经由研磨、混合、压制、施釉、烧结之过程,而形成的一种耐酸碱的瓷质或石质等,建筑或装饰材料,称之为瓷砖。其原材料多由粘土、石英砂,经过高温后压缩等等混合而成,具有很高的硬度。

潇洒的朋友
美好的御姐
2025-09-22 05:18:57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承认德国人务实和先进就这么难吗?

萨沙说几个重点:

第一,德国人花费多年时间,建立了中国甚至世界上最先进的下水道。

1898年3月6日,《胶澳租界条约》签订后,德国人开始建设青岛。

当时青岛还很落后,不存在排污设备,一旦下雨就积水。

同时,本地居民卫生意识也差,随便大小便,街上就可以看到屎尿。

一旦下雨,街上卫生就极差,甚至导致青岛伤寒、痢疾等疫病大范围流行。

资料写:污水混着雨水渗入水井,污染了饮用水源,导致肠炎和伤寒在水土不服的德国人中流行, 连总督叶世克也于1901年初死在了这场时疫中 。

德国开始在德国人居住地,花费多年时间修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下水道:排水管道80公里,其中雨水管道29.97公里,污水管道41.07公里,雨污合流管道9.28公里。

由于当时青岛不大,人口仅有5万,德国人居住地区更小,这80公里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事实证明,这套下水道修建好的半个世纪内,这一区域没有发生过大面积洪涝现象。

第二,雨污分流的考证。

今天中国大城市,基本都采用雨污分流。

不过,仅仅十多年前,中国很多城市还没有实现这点。

没有采用雨污分流的主要问题是,生活污水里面可能会有杂物,会导致管道的堵塞。

尤其管道使用时间久了以后,污水管道逐步会被堵塞,会越来越窄,需要不断疏通,工作量很大,效果不好。

而且,污水管不可能太大,因为污水不会有多少。

一旦出现大雨,污水管即便没有堵塞,也难以承受这么大的水流。

所以,雨污分流是很先进的,也很有前瞻性,是青岛没有内涝的根本性原因。

这个设计,对于建国后青岛的市政也有极大影响。

“青岛市后来新建、改建排水管网中,97%都采用了‘雨污分流’模式。”这大大领先全国。

需要说明的是,德国对于雨污分流在青岛的实施,细致论证了好几年才实现,体现了德国佬的严谨态度。

第三,德国佬建筑物的质量和前瞻性。

青岛极少数雨污合流的管道内部,对不起,全部贴有德国运来的瓷砖。

这是为了便于污水不会堵塞,以及清理时候比较容易。

大家知道雨污合流的管道有多高:高约0.8米、宽约0.4米。一个成年人爬进去,绝对没问题。自己当年的影子。

而市区主要的排水管道,有多大?

我们看看仅存的一段,安徽路排水管道入海口。这个排水管距离著名景点栈桥只有几百米,长3米,高2.5米,是长方形,普通 汽车 在里面行驶没问题。

下水道在特殊年代,竟然还做过防空洞使用,大家可以想想多款大了。

第四,排污本身也很先进。

当时报道这么写:当时青岛中心城区的污水排入大海,会对海滩或者港口锚地造成污染。经过严谨考证,德国人终于将排污点选在团岛的最西端,紧靠胶州湾入口的海峡处选定了排污口。这里水深且有着强烈的海流,可以将污水和杂物冲走。

即便如此,德国人还设置了污水泵站,采用机器加速水流动,避免海水淤积。

其实类似的东西还有很多。

要知道,青岛充其量只是德国的一个殖民地,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丢掉了,德国人灰溜溜的厉害。

即便如此,德国人对于建设青岛是毫不含糊的,一个下水道都不但前瞻性极强,而且绝对保证质量。

要知道,很多东西不是没有建设技术,而是没有意识或者不愿意花钱。

正常来说,0.3米的下水道,可以保证大部分降雨时候不堵。但0.8米的下水道则可以保证无论什么下雨都不会堵。但0.8米的造价可能比0.3米高出二三倍,在于愿不愿意花这个钱。

德国人即便不能保证在青岛的的殖民,很可能是为他人做嫁衣,也毫不犹豫的花费巨资去建设。

而且看看今天留下的遗迹,这些建筑物的质量绝对是可靠的。

虽然过了一百年,由于城市扩大太多和设备老旧翻修,这些管道只剩下几公里,但不能否定在建设时候的先进性。

甚至可以这么说,直到90年代,我国很多城市建设者都没有这种意识。

1914年,日军占领青岛。

以做事严谨认真甚至死板的日本人,惊叹于德国建设的下水道系统:“它们如此完美”!

这条暗渠位于安徽路下面

是一处具有百年 历史 的下水道

为德国占领青岛时所修建。

位于栈桥东侧的排水口

下水道顶部距地面大约1.9米

人在里面行走,不用弯腰

里面的墙壁长期受海水的侵蚀留下岁月的痕迹

下水道里异常宽敞,的确可以跑开 汽车

排水人员清理通道口的淤泥放水

下水道里面的通水孔

下水道上方的古力盖

下水道的尽头就是栈桥海滩

段子是假的

规划理念的确是最先进的

青岛下水道示意图

虽然油纸包的段子是假的,但当年德国霸占青岛,确实以19世纪末欧洲最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来打造地下管网,以德国最先进工业技术修造城市排水系统。

这套排水系统有多强大?

首先是领先全球的理念:雨污分流,也就是雨水排泄与生活污水排泄分开处理。

为此,专门修筑十二条分流雨水的暗渠,总长5464米,更有总长29点97公里的排雨水管道和41点07公里的排污管道。

如此强大排水系统,当年造访青岛的亨利亲王就曾自豪断言:亚洲第一!

而当时,才是1898年!

1903年,德国人开始铺设污水管道并修建排水泵站

在当时德国胶澳总督府的备忘录里说,当时德国修这一套系统,是怀着大梦想的,要把青岛打造成德国的疗养胜地,一切工艺建造,清一色高标准严要求,修出这强大效果。

青岛也由此成为中国最早实现下水道“雨污分流”城市。

分流式下水道的雨水和污水分别排入不同管道,粪便和生活污水从一个管道流出,经处理后流入近海,雨水从另一个管道流出。一方面,它能确保强降雨时污水排放不影响泄洪;另一方面, 雨污分流 确保雨水管道不会被污水杂质堵塞。”

“青岛市后来新建、改建排水管网中,97%都采用了 雨污分流 模式。”

青岛下水道施工现场(资料图)

另外,德国人还给排水管道专门贴了瓷片。

青岛市博物馆讲解员孙晓雯介绍,管道下端较窄, 底部的瓷片非常光滑,使得水流能够快速流过,污水中的淤泥和杂质也能被一起冲走;而上端宽阔的设计则是为了水流较多时,能够实现快速流过、迅速排水。

这套排水系统的工艺水平,的确强大得令当时国人咋舌,这种独特的“V”字形水泥抹面陶瓷贴底的德式排水管,哪怕水量极小,都能保持高速排泄。

而且,对于如何不污染胶州湾,德国人也考虑的很长远。当时青岛中心城区的污水如果排入前海,会对海滩造成污染;排入后海,则会污染港口锚地。经过严谨考证,德国技术人员最终将排污点选在团岛的最西端,紧靠胶州湾入口的海峡处选定了排污口,该地不仅水深,而且强烈的潮汐海流能迅速把沉淀物冲走。

同时,德国人又在靠近小港的城市最低点设立污水泵站,用电力发动机驱动污水加速流动,避免淤积。

青岛“不淹城”的秘密

究竟是什么?

青岛雨水下水道。(资料图)

虽然德国人的排水系统非常先进,但要说青岛“不怕淹”完全得益于这种排水系统也有失偏颇。据悉, 德占时期建造的80公里排水管道,留到今天还发挥作用的已经很少了。这对于如今庞大的城市来说,已经是算很小一部分排水设施了。

青岛之所以不怕淹,一个重要原因是,青岛是典型山、海、城一体的滨海城市,主城区依山傍海,因地形地势而建。40%以上地形为山地丘陵,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三面临海,地下排水管道依势而建,这种特殊地形使降雨快速汇入大海。

另外,是因为青岛在后来的城市发展中,吸取和承袭了德式排水系统科学的设计理念,广泛采用雨污分流理念新建管道,并大规模改造、提升旧有管道。

德国排水系统,给青岛留下的最大贡献,就是城市防汛的经验理念。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和各大城市一样,青岛也在扩张,可与好些城市不一样的是, 青岛的城市扩容,每一个步骤,都是排水系统先行。排污排水管道铺好了,其他才跟进。

拿一个官方数据,上世纪九十年代,青岛就有排水管道596公里,这是什么概念?这个数据拿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也绝对领先大半一线城市。 发展到今天,青岛的排水管道总长,早已超过了三千公里。

有专家表示,德国人对青岛的城市建设煞费苦心且着眼长远。

在德国人看来,青岛地下管网建设和污水处理,其实早就不是单纯的市政建设,而是事关德国在东亚的“国家形象”, 是百年前德国人为了把青岛建设成为东亚样板城市的标志之一。

这段地下排水设施,虽然在本质上,不是赠送,而是侵占,是占领,是屈辱。

但它直接奠定了青岛城市建设的高起点,无论是技术上、还是理念上,都让青岛“一出生便风华正茂”!

这座城市,从开始建造那一天起,就运用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理念,最严谨先进的技术工艺,并一以贯之继承了下来。

而“使用了100多年的东西到今天还能用”这一最大事实,对我们当今的“中国制造,青岛制造”,也是很大的一个启示。

复制下方关键词 并回复 获取精彩内容

丨大衣哥和他老婆都怒了丨青岛烧烤界女王 丨

丨青岛人自提公积金攻略丨妈妈群售假后续丨

“德国制造”和“中国最不怕淹的城市”,让青岛下水道出名了。

青岛在德占时期,德国曾铺设了80公里的排水管道,目前只剩下2.66公里,中国最不怕淹的城市是真的得益于德国吗?“德国制造”真的有那么神奇?

一、青岛下水岛的前世今生,人们只知道它的出名是“德国制造”,却不知还有“中国力量”。

1、德占时期 。

1989年,按照《胶澳租借条约》,德国强借青岛99年,后来是侵占了17年。德国侵占青岛初期,由于青岛强降雨,洪水对这个城市的破坏性太强大了。一个是为了避免水灾,但同时,德国在青岛建造下水道,是有其目的,他们想的是树立德国在东亚的“国家形象”,也就是给自己的可耻行为树一块碑。因此,德国人把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和材料都运到青岛,来建造下水道。

建造下水道,德国是引进了欧洲最先进的“雨污分流”。什么是“雨污分流”?就是把家庭污水、粪便与雨水分开排走,雨水和污水分别排入不同的水道,污水经处理后排入近海,雨水就容易排放了。德国人在这方面倒很有耐心,单单从设想到论证就用了5年。不过后来,德国在欧人区的水下道采用的是“雨污分流”,在华人区却用了“雨污合流”。当年,德人共铺设雨水管道29.97公里,污水管道41.07公里,雨污合道是9.28公里,总共是80公里。除此之外,德国人还利用青岛的地理形势,建造了明沟、暗渠,目的是为了把雨水导流,这样的排水系统确实就很完善。

现在我们来看下水管道的材质、构造及作用:

陶土烧制,长约1米,内径75毫米—450毫米。管道之间接口处有螺旋,管道接通后,用沥青、麻丝、沙土缠绕、涂密。其作用是坚固、防漏。

管道截面是上宽下窄,下狭窄处贴上瓷片,其作用是加快水流,减少污泥。

管道40米—50米之间,设一个雨水斗或者入孔,其功用是沉淀泥沙。

2.日占时期。

后来,日本占领青岛时期,一段时间,青岛的排水系统曾受到破坏,于是,他们就抓来德国战俘,让他们来修复排水系统。日本人的模仿能力又特别强,他们在德国铺设下水道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完善和补充。据日本人的统计,到1920年3月,他们铺设的下水道长129.6公里。

3. 新中国成立后 。

1953年,青岛对大港纬路明沟进行了大的改造。为什么要改造呢?因为原来这可是一个臭水沟, 长600米,宽7米,把青岛人熏了几十年的臭水沟,摇身一变为街心花园,明沟改成了暗渠。 这可就是“德国制造”留下的后遗症啊!

青岛真的是下大力气在做好这件事,他们对下水道的的重视程度令人敬佩。我们来看一些数字:

上世纪90年代,青岛铺设排水管道是596公里。

目前,青岛市区已铺设排水系统3000公里。

这是什么概念啊!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强降雨时期,很多城市都羡慕青岛的原因。

青岛的下水道的前世今生就是这样,里面有德国的影子,对德占时期、日占时期,我们是深感痛恨。这也可能就是目前还留有2.66公里“德国造”下水道的部分原因吧——为了记住这段可耻的 历史 !

二、青岛之所以称为“中国最不怕淹的城市”,原因可不像网上所说的那么神乎其神。

像什么神秘的“油布包”,管道内可以跑大卡车啊,等等,这些都把当年的“德国制造”说得太夸大其辞了。

青岛的地下水道确实是出名的,因为它的排水系统好。下大雨的时候,一些地方的积水,工作人员去辅助的话,10分钟就能搞掂,可一些积水深一点的,也得30分钟。当然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青岛在这方面确实可以骄傲。

青岛下水道这么出色,真实原因是这样:

1、青岛独特的地理位置。

青岛是海滨丘陵城市,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中间低凹,而且是三面临海,其下水道是依势而建。有利的地理位置,再加上科学的铺设管道,这样的话,雨天的时候,这些积蓄的雨水就可以通过完善的排水系统很快就流入大海。一些较低的地方,据说半个小时就能排完。

2、青岛对排水系统的维护,以及相关的应急措施。

再好的排不系统,如果不去维护,久了也会遭到破坏。青岛在新中国成立后,铺设了3000多公里的下水道,这可是一项大工程啊,有了这个基础,再加上青岛日常对排水系统的维护,以及专业人员的看管,其效果就出来了。

同时,青岛的防汛应急措施也是有自己的一套。

当然啦,青岛的下水道这么成功,有没有德国的影子?肯定是有的。德占时期,德国人建造的排水管道是80公里,但这么多年了,年久失修,有不少也过了解年限,所以大部分都被翻建整修,目前,仅有2.66公里是“德国造”, 就是在安徽路和大学路这段。影响大吗? 还不到目前青岛下水道的千分之一啊 。

但是, 青岛在铺设下水道吸收和继承了当年“德国制造”排水系统的一些设计理念,也是广泛采用了“雨污分流”的模式。 当然啦,当年德国人的排水系统是把清洁留给了自己,把臭气留给了青岛人民。今天,青岛的排水系统更加科学了。

结论:青岛下水道为什么那么出名?起因于“德国制造”,其实是夸大了。出名的原因是他们目前的排水系统几乎是很多城市羡慕妒忌恨,因为青岛不怕淹,或者是青岛极少会发生内涝。

多年来国内流传这个个说法,就是山东青岛的地下排水设施是1898-1914年德占殖民地时期修建的,因为设计科学,工程质量好,直到100多年后的今天还在正常使用,比后来国内自建的新型排水系统都更加可靠耐用,而得益于这套设施,青岛也是很少发生市内积水的现象,听起来有些神奇。

首先证实一点,青岛市南区西部、市北区西南部,目前确实还沿用着德国殖民时期的下水设施,至今已经有超过100年的 历史 ,运转状况良好。青岛在1898年之前不是一个建设完备的大城市,严格的说,那时候青岛不是一个城市,是数个沿海的并且不相连的小村落,倒是周边的即墨和胶州比较发达,有悠久的 历史 。青岛作为城市是德国开始占领之后才真正开始高速发展的,这其中包括铁路、银行、工厂,自然也包括了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下水设施。德国人当时是把青岛按照德国一个小镇的标准来精心打造的,施工质量颇高。由于德国是近代工业强国,他们设计的排水系统也代表着当时的先进水平,水准自然是领先于当时中国内地城市。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设计归设计,负责施工建造下水设施这些重体力活的,百分之百是中国劳工,德国人可不需要自己动手铺埋下水管,从这个角度讲,要说青岛的下水系统全是德国人建造的,不够准确。

第二点,现在的青岛不是百年前的规模了,德式下水道所在区域,只是现在青岛主城区的西南方位,大约住着100多万人口,而1992年往后青岛的主城区已经向东移动和扩大了,21世纪之后又向北扩张,并且跨过胶州湾开发了黄岛区,城市面积已经远远不止于德式下水设施所覆盖的区域了。这些后来新开发的区域,自然是我们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下水设施,和德国人没啥关系了。因此说现在青岛仍然用德国的下水道不假,运转状况也良好,但是仅限于主城区的一部分区域而已,更广阔的面积用的是现代化的下水设施,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说100年前的工艺比现在还好,就有些夸张了。

最后得做一个必要的说明,那就是青岛的排水状况和下水设施之间的关系。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青岛的确较少发生大的水患,那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这个城市本身的排水压力不大,并不完全是下水设施优良的原因。这个道理很容易想明白,中国有句古诗“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所有的大江大河最后是要并入大海的,而青岛是个入海口,不容易屯水,再加上地处北方降水毕竟有限,所以水患压力不大。德国设施是经久耐用,现在也确实还在发挥作用,但也不要夸大了百年前下水道的功效。

青岛每逢暴雨天,人人都不担心,照样上下班,日子一如往常,而这一切自然要归功于青岛排水系统是非常强大的。完善的排水系统让青岛人民面临多大的暴雨都面不改色,因为青岛的排水系统完全可以扛住这些暴雨的猛烈攻势。比如说之前的一篇媒体报道,青岛在经历过21小时的暴雨后,有一个路段有点积水,当排水工人开启了他们的应急排水阀后,奇迹发生了,不一会儿积水就没有了,十分厉害。

青岛的排水系统,以前只在小部分地区见效,但是后来新中国成立后,这里的排水系统得到大力的改造,并且学习了他人的先进理念——雨污分流,取长补短,如今总长已超过3000多公里,排水系统的标准也高于国家标准。庞大优质的排水管道网再加上青岛的丘陵地形不易积水,使得青岛在狂风暴雨下仍然能立于不败之地。

历史 上德国曾在青岛修建过排水系统,但是总长不过80公里左右,如今仅剩2.66公里,并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而且当时的德国排水系统只是服务于他们自己,他们将污水排到了华人区,导致华人区几乎臭气熏天,不少人饱受折磨。

如今青岛的排水系统如此雄霸一方,虽有一部分因素是因为他们雨污分流的先进设计理念,但是更应该归功于新中国成立后用心打造青岛排水系统的人们,他们的努力促使青岛的排水系统强大到不仅青岛人骄傲,外地人也十分羡慕。

1897年山东发生巨野教案,清政府签订条约把青岛给了德国100年,到1914年德国一战战败,青岛又归还了中国,这17年间,德国把青岛当做自己的城市建设,很多青岛古建筑是德国建造的,一直沿用至今,比如总督府,教堂,八大关等等,城市的下水道工程当时建造的现在还用的很好,他们建的下水道工程标准高,空间大,泄洪能力强

青岛的下水道真的有那么神?“中国最不怕淹的城市”是青岛吗?青岛的下水道宽敞到可以跑卡车?

近些年,每当有城市因汛期内涝变成“看海胜地”时,青岛都会因“中国最不怕淹的城市”标签饱受赞誉。

原因一: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

青岛是典型山、海、城一体的滨海城市,这种特殊地形使降雨能快速经地面径流汇入大海。

原因二:气候条件的显著优势

青岛地处温带季风区,降雨时空分布相对均衡,极少出现台风、连续强降雨等极端天气。

原因三:排水系统完善

青岛在城市排水管网系统建设方面投资很大,排水管网建设标准和密度在国内处于较高水平。

总结:

青岛下水道的 历史 和今日现实说明:城市下水道就像人体内的血管,既要通畅,也要维护,两者缺一不可。下水道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随时随地去维护,可能平时民众不怎么在意,但是他的作用至关重大,希望国内的其他城市能够向青岛学习。

其实这是中国人迷信德国货的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说是清朝末年,青岛是德国的租界,那时候的青岛还不是一个城市,还只是一个村落,德国人非常用心的经营的这个租界,于是就按照当时城市的标准设计了青岛的下水道,然后又冒出一个传说,说是在青岛下水道的关键部件处旁边都有一包油纸包的备件,随时供青岛下水道的更换。

就客观来说,德国修建的下水道在当时确实是世界一流的,但是青岛市从来不内涝,得益于是这个德国的下水道,其实大可不必。

现在青岛市的面积已经远远超过了当时的面积,新修建的城区肯定是中国的下水道。老的下水道其实并不能满足于现在的城市需求,因为现在城市的下水道网路里面还要铺设管网,100年前可是没有光纤电信设施的。

青岛不内涝,其实主要还在于它是一个海滨城市,其实我们看很多海滨城市都不会内涝,比如香港深圳,我们就很少听说他城市发生内涝。

其实个人认为,如果消费者愿意付出与德国货同样的价格,其实中国人造的产品可能比德国的人还要好。但是因为德国货先入为主的观念,所以中国的产品不得不在性价比上更加苛刻。但就工程来说,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的工程水平有中国这么高。

青岛的下水道系统确实是非常出色的。

我们反对神化德国人的技艺的做法,但是也不能就直接转到抹杀当年人家的先进性的地步。

不可否认的是,如今的青岛老城区的规划和建设都与德国人密不可分。

青岛的旧称是胶州。1897年11月14日,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而出兵青岛,并将其占领。

1898年3月6日,清政府与德国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将胶澳等地区租借给德国,时间长达99年。但随着德国在一战的战败,民国政府成功于1922年收回青岛。

青岛被德国人掌控的时间,大概是20多年。在此期间,德国人对青岛进行了全面的设计与规划,将青岛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的德式风格的现代化城市,也奠定了如今青岛的城市格局、建筑风貌。

对于下水道系统的建设,也是由德国开始的。

根据后世学者的研究,当时的德国人在设计青岛下水道系统的时候,采取了“雨污分流”的先进理念,使得雨水通道的压力被大大地缓解。因此,青岛确实很少出现水漫街道的情况。暴雨天气,积水能够通过排水系统,迅速排向大海。

以上确实是德国人的先进之处。但是,青岛下水道系统的成功,也不只是德国专有之功。

在这近一百年来,原有的排水系统也要经过改造。目前,德国留下的下水道只有不到三公里,显然已经没有那么大的意义了。

总而言之,承认德国人当时的先进,与拒绝神化德国人的工艺,这是不矛盾的事。

嘛?好嘛?靠海太近了,下大雨整个城市的水能迅速排到海里,不是下水道的问题,德国人修的地下排水系统,当时是先进的,当今 社会 它落伍了,不先进了,全世界靠海的城市,下再大的雨,也无大内涝。

下雨不淹,下水道的设计是一个原因,我觉得青岛的地形 ,地貌是最主要的,1青岛是丘陵地带,2离海很近,就在海边上。市区下大雨水多的地方在大窑沟铁路的桥门洞和河北路的桥门洞子,离海都很近。以上两个是青岛下雨不淹的主要原因,这是任何城市都没有的大自然的馈赠!

年轻的纸鹤
虚幻的书包
2025-09-22 05:18:57

卫生间是贴瓷砖还是贴瓷片?哪种更好一些?估计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家里墙面贴的是瓷砖还是瓷片,在这篇文章中给大家说说这个问题。

瓷砖和瓷片的相关问题的分析

第一,我们首先来看一下瓷砖。估计很多朋友习惯上把家里用的一些墙砖或者是地砖都统称为瓷砖。瓷砖就是通过利用黏土作为原材料,通过烧制以后进行压制、切割、抛光、打磨处理等工艺最后制作而成的一种装饰材料。瓷砖按照吸水率的不同,又分为了大致三大类:第一大类就是瓷制坯体的瓷砖;第二大类是炻质坯体的瓷砖;第三大类是陶质坯体的瓷砖。根据使用部位的不同,又把瓷砖分为那墙砖和地砖。然后根据吸水率又把瓷砖分为了大致三大类:高吸水率瓷砖、中吸水率的瓷砖和低吸水水率瓷砖。把吸水率大于10%的称之为高吸水率,瓷砖把吸水率小于1%的称之为低吸水率的瓷砖,其余的都是中吸水率瓷砖。第二我们来看瓷片。瓷片是对瓷砖的一种另外的称呼,瓷片再按照瓷砖坯体来进行划分的话,应该是属于陶质坯体的瓷砖。意思也就是说瓷片是属于瓷砖的一种。另外如果按照吸水率来划分的话,瓷片是属于高吸水率的瓷砖。最后如果是按照使用部位来进行划分的话,瓷片是属于墙面瓷砖的一种,也就是所谓的墙砖。大家最常见的墙砖基本上都是釉面砖,瓷片就是属于一种釉面砖。

卫生间地面瓷砖的选择分析

第一,我们要知道卫生间地面瓷砖选择的几个依据。第一个依据是要求卫生间地面瓷砖耐磨性好,密度高,所以也就确定了地面瓷砖几乎都是低吸水率的瓷砖。第二个要求就是卫生间地面的瓷砖还有耐污染易于打理。第二,我们来看卫生间地面瓷砖相关的选择。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卫生间地面的瓷砖应该是选择常规的瓷制的坯体瓷砖,吸水率都属于低吸水率的瓷砖。另外还需要注意一点,这些瓷砖都要具有一定的防滑功能,因为卫生间地面会经常有水,所以这一点也很重要。

卫生间墙面瓷砖选择的分析

第一,我们来看卫生间墙面瓷砖选择的依据。第一个依据就是卫生间的墙面瓷砖要适合在墙面上粘贴,不容易出现空鼓脱落的问题。第二个依据是卫生间的墙面瓷砖表面要具有防水功能,而且利于以后的清理打扫,抗污性能要好。第二我们来看卫生间地墙面瓷砖选择的相关介绍。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卫生间墙面瓷砖首选的应该就是一些陶质坯体的釉面砖,所以说瓷片是非常适合使用在卫生间的墙面上的。另外就是现阶段常用的一些地砖上墙,也是可以使用在卫生间墙面上的。这里有唯一需要的就是注意的就是墙面瓷砖的粘贴问题。

卫生间墙面瓷砖粘贴的相关介绍

第一种情况就是我们卫生间墙面的瓷砖是选择的常规的釉面砖。釉面砖是属于高吸水率的瓷砖,所以此时完全可以使用普通的水泥砂浆来进行粘贴。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粘贴之前,瓷砖要泡水,而且要泡透以后,拿出来阴干在粘贴。第二种情况就是卫生间的墙面瓷砖是选择的瓷制坯体的瓷砖,也就是所谓的地砖上墙。此时可以选择的粘贴方法是使用专用的瓷砖粘结剂,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瓷砖胶来进行粘贴。粘贴的时候瓷砖不需要泡水,但是必须要对墙面进行找平找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