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乙烯的制备

能干的日记本
震动的金鱼
2023-03-26 16:18:24

乙烯的制备

最佳答案
超帅的外套
靓丽的苗条
2025-09-22 05:17:20

【乙烯的制取方法反应方程式】C2H5OH=浓硫酸=CH2CH2↑+H2O

【实验所需材料】乙醇,浓硫酸,酒精灯,铁架台,碎瓷片,溴水

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分子式C₂H₄ 。少量存在于植物体内,是植物的一种代谢产物,能使植物生长减慢,促进叶落和果实成熟。无色易燃气体。

熔点-169℃,沸点-103.7℃。几乎不溶于水,难溶于乙醇,易溶于乙醚和丙酮。实验室里是用乙醇和浓硫酸按1:3混合迅速加热到170℃,来制取乙烯。浓硫酸在反应过程里起催化剂和脱水剂的作用。

实验室制取乙烯过程需要注意的问题?

1.浓H2SO4起催化剂和脱水剂的作用,加沸石或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反应混合物受热暴沸。

2.浓H2SO4与乙醇按3∶1的体积比混合,浓H2SO4过量的原因是促使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3.温度要迅速上升至170 ℃,防止在140 ℃时生成副产物乙醚。此反应属于取代反应而非消去反应。

4.制乙烯时反应溶液变黑的原因是乙醇与浓H2SO4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实验室制取的乙烯中还可能混有CO2、SO2等杂质气体。

最新回答
留胡子的季节
俭朴的紫菜
2025-09-22 05:17:20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如下:

检验气密性。在烧瓶里注入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约20毫升,并在烧瓶中放入几片碎瓷片;加热,使温度迅速升到170摄氏度,乙醇便脱水生成乙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乙烯;再将气体分别通入溴水及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现象;先撤导管,后熄灯;反应液中乙醇与浓硫酸的体积比为1比3。使用过量的浓硫酸可提高乙醇的利用率,增加乙烯的产量;在圆底烧瓶中加少量碎瓷片、沸石或其他惰性固体,目的是防止反应混合物在受热时暴沸;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在液面下,以准确测定反应液温度。加热时要使温度迅速提高到170摄氏度,以减少乙醚生成的机会。

顺心的溪流
超帅的棉花糖
2025-09-22 05:17:20
1.乙烯的制备

①在125ml蒸馏烧瓶中,加入4ml乙醇,12ml浓H2SO4边加边摇.

②放入约1gP2O5及少量碎瓷片.

③塞上温度计,连接好装置.

④强热反应物,使温度迅速上升至160-1700C,调节火焰,保持此范围温度和乙烯气流均匀产生,作性质试验.

2.乙烯性质试验

①与卤素反应

a.0.5ml1%Br2/CCl4

b.通入乙烯振荡,观察现象.

溴水褪色

②氧化 a.0.5ml0.1%KmnO4+0.5ml10%H2SO4

b.通入乙烯振荡,观察现象.

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③可燃性(采用安全点火法)

燃烧,产生黑烟.

畅快的电灯胆
灵巧的自行车
2025-09-22 05:17:20
放碎瓷片为的是在实验室条件下无法控制升温速度,情况下可能引起的剧烈沸腾,为试验带来安全风险,故放入碎瓷片能减轻可能暴沸现象.

控制暴沸的原理也就是碎瓷片的比重要远大于反应液体的比重,故液体剧烈沸腾时能减少或避免液体因暴沸的飞溅现象.

无私的外套
忧心的石头
2025-09-22 05:17:20
放碎瓷片或玻璃球(珠)均可,为的是在实验室条件下无法控制升温速度,情况下可能引起的剧烈沸腾,为试验带来安全风险,故放入碎瓷片或玻璃球(珠)能减轻可能暴沸现象。

控制暴沸的原理也就是碎瓷片或玻璃球(珠)的比重要远大于反应液体的比重,故液体剧烈沸腾时能减少或避免液体因暴沸的飞溅现象。

顺心的小伙
舒服的小丸子
2025-09-22 05:17:20
放碎瓷片或玻璃球(珠)均可,为的是在实验室条件下无法控制升温速度,情况下可能引起的剧烈沸腾,为试验带来安全风险,故放入碎瓷片或玻璃球(珠)能减轻可能暴沸现象。

控制暴沸的原理也就是碎瓷片或玻璃球(珠)的比重要远大于反应液体的比重,故液体剧烈沸腾时能减少或避免液体因暴沸的飞溅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