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5手机,标准版和高配版,指纹解锁按键都是采用的陶瓷材质的盖板吗?
没错,指纹解锁按键都是陶瓷的。
米5标准版的处理器是cpu,gpu,内存频率通通降低了。高配版跟尊享版一致,内存少1G。其实目前来看,用820想当旗舰的最起码4G内存起步。3G的话其实也够用了,建议你在高配跟尊享版里面选。
其实就是储存大小,运行内存大小方面有区别。
陶瓷材质是采用天然原料如长石、粘土和石英等烧结而成,是典型的硅酸盐材料,主要组成元素是硅、铝、氧,这三种元素占地壳元素总量的90%,普通陶瓷来源丰富、成本低、工艺成熟。
陶瓷材料是工程材料中刚度最好、硬度最高的材料,其硬度大多在1500HV以上。陶瓷的抗压强度较高,但抗拉强度较低,塑性和韧性很差。
苹果5S旁侧白色的条,是用来给无线信号留下通过缝隙的。
苹果5S的白边,主要是用来给无线信号留下通过缝隙的。因为,如果手机是全封闭的金属,那么就会屏蔽信号,手机就无法使用了。
苹果5S的手机信号天线,在手机下方的陶瓷片上贴着。苹果5S的WiFi天线,在手机上方(摄像头旁边)的陶瓷片上面贴着。如果没有白色的边条,就会影响手机对信号的接收。
这与氧化锆陶瓷的特性是密不可分的,包括硬度高、介电常数高、如果将其作为手机背板的话,就比较耐刮,同时还适合指纹识别。尤其是指纹之别,这是后期手机发展的一大趋势,氧化锆陶瓷正好符合这一需求。
在制作的时候,可采用流延等工艺直接制备,不仅简单,工作效率和产能也能达到较大的提高。还有一方面原因,那就是氧化锆陶瓷通过调色可具备玉石的色泽和质感,颜色多变,可应用在高端消费电子产品中,提高档次。
先进工艺出产的氧化锆系列片式陶瓷,主要有陶瓷餐刀(菜刀、水果刀、瓜刨刀等)、陶瓷工业刀(纺织类、医疗类等)、陶瓷手机背板、陶瓷名片等薄片制品,产品具有高密度、高硬度、高强度、韧性好、耐腐蚀、抗氧化、无辐射、光泽独特、环保健康等特点。
2022年侧纹手机,推荐OPPO K10,这款手机搭载的是联发科的天玑8000-MAX处理器,采用了台积电的5nm工艺,并且还内置了5000mAh大电池支持67W超级闪充,在硬件配置方面的体验都相当不错。我现在使用的就是这款手机,最大的感受是:高性价比,高性能,高颜值。
OPPO K10
参考价:1799(8+256GB)
解锁方式:侧边指纹 + 人脸解锁
OPPO K10
【外观方面】
外观方面,OPPO K10主打“三大黄金设计”—— 黄金配重、黄金钝角和黄金曲线。三大黄金设计支撑,可以赋予手机电竞级持握感。以黄金曲线为例,OPPO K10的摄像头虽然凸起,但是凸起处有渐变的曲率过度,不论是看上去,还是摸上去,都十分舒适。
【屏幕方面】
屏幕方面,OPPO K10使用的是一块LCD屏幕,支持120Hz刷新率,并使用侧边指纹解锁。搭载了120Hz LCD高帧变速挖孔全面,触控采样率最高可达240Hz,支持6档变速调节。实际使用时,OPPO K10的屏幕久看也不累,并且界面滑动十分顺畅,不管是玩游戏还是看视频,都没有卡顿。
【核心硬件方面】
核心硬件上,OPPO K10搭载天玑8000-MAX采用4+4八核CPU架构设计,包含4个主频为2.75GHz的Arm Cortex-A78核心,GPU部分采用Arm Mali-G610六核GPU。型号中的MAX代表了特调,包括屏幕响应、应用启动、屏幕滑动三大核心场景。根据OPPO官方给出的数据,天玑8000-MAX针对游戏帧率的特调,可以在保证高性能的前提下降低功耗9%。
【影像方面】
影像方面,OPPO K10前置镜头支持人像HDR,高逆光场景下能压制高光不过曝,还原人脸真实肤色。
后置功能同样强大,强光场景下,OPPO K10相机的曝光控制力和色彩还原能力堪称优秀,颜色丰富又细腻。
【电池方面】
电池方面,OPPO K10配备5000毫安时+67W超级闪充,其中67W超级闪充是首次应用在OPPO手机上,同时这块5000毫安时电池也采用了单电芯方案。二者组合在一起,K10就成为了OPPO闪充家族中“充电功率最高的单电芯方案手机”。
OPPO K10和OPPO K9 pro区别:
【屏幕方面】
OPPO K10搭载了一块6.59英寸、1080P LCD屏,并且支持120Hz刷新率。
OPPO K9 Pro搭载三星AMOLED屏幕,并拥有120HZ高刷新率、屏下指纹识别。三星AMOLED屏幕的优势是色彩更鲜艳、无拖影、响应速度更快、熄屏显示等等,成本是高于LCD屏幕的。
【性能方面】
OPPO K10搭载天玑8000-Max芯片,这是一款定制芯片,无非是细节上的优化。
OPPO K9 Pro搭载联发科天玑1200处理器,作为去年联发科的旗舰芯片,性能逼近骁龙870,所以比起骁龙7gen1、骁龙778G、天玑900、天玑810都明显更强。
【续航方面】
OPPO K10配备5000mAh大电池,首发OPPO 67W闪充。
OPPO K9 Pro有4500mAH电池容量、60W快充。
从综合数据来看,OPPO K10相比较上一代产品提升很明显。
总的来说,在OPPO K10手机配置上,都看到到太多本该是高端旗舰手机才有的配置,也都被一一搭载使用,感觉确实是诚意十足了,再加上现在的的价格,只想感叹一句,真香!
抗指纹涂层:采用高档原材料配置而成,其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适用于使玻璃、金属、陶瓷、塑料等材质具有防水、防油、防污、防指纹附着,使其表面保持光滑等功能。
指纹识别现基本成为旗舰机的标配,在千元机上已逐渐普及,甚至在599元机上都可以看到。关于手机指纹识别功能,大家真的了解吗?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手机指纹识别功能介绍,希望能帮到大家!
决定手机指纹解锁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便是指纹识别芯片。手机厂商采用的主流指纹识别芯片主要有:美国Authentec(苹果收购)、美国 Synaptics ( 三星是主要客户)、美国高通(超声波识别)、瑞典FPC(被广泛采用)以及中国深圳汇顶科技(魅族等厂商采用)。
电容式指纹识别
原理:依靠人类皮肤细胞具备一定量的电阻,皮肤的组织结构可以形成沟壑,当两者挤压在一起时就可以测量到其中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基本上在同一个指纹上是不会变的,以此获得指纹上的凹凸信息。
现在的电容指纹识别考虑到传感器,指纹识别部件的材料根据传感器参数进行单独设计。
Synaptics 对外宣布,开始提供其全新 6x6mm Natural ID FS4500 指纹传感器解决方案的样品,可透过玻璃或陶瓷按键(覆盖玻璃厚度可高达 300 微米),提供安全的生物识别功能。传感器可以实现隐藏式指纹别功能,与高通超声波指纹识别的实现效果类似。有望将电容指纹识别功能集成在更厚的玻璃盖板下以及屏幕之下。汇顶科技也开发出 IFS 指纹识别与触控一体化技术,不用在机身开孔,可以直接集成在面板下面。
超声波指纹识别
原理:利用超声波具有穿透材料的能力,且随材料的不同产生大小不同的回波(超声波到达不同材质表面时,被吸收、穿透与反射的'程度不同)。利用皮肤与空气对于声波阻抗的差异,就可以区分指纹嵴与峪所在的位置,采集成指纹信息。
由于超声波具有一定穿透性,所以在手指有少量污垢或潮湿的情况下仍能工作,可以穿透玻璃、铝、不锈钢、蓝宝石、塑料等设备进行识别,识别成功率更高。同时可以将传感器装在设备内部和设备融为一体,不必将指纹识别单元单独做成一个外露的表面部件,整体性更强。
小米5s/plus首款使用超声波识别的手机,借助高通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采用射频技术,依靠特定频率的信号反射来探知指纹的具体形态。测试结果下来,手上沾水的情况下识别正确率也很高,5s plus比5s反应稍微快一丢丢。(指纹录入过程比电容式略迟钝,5s需16次左右,plus需8次左右)
5s的指纹识别在正面下方,面板玻璃整体无孔,在识别部位做了一个凹槽(凹槽是考虑实用性,便于用户找到识别部位,防止误触,在口袋里误操作)。5s plus的指纹识别在拉丝后盖双镜头下方。
iPone7/plus和1+虽改善成了触控式电容指纹识别,但在技术上还是与超声波有差距。
手机指纹识别的布置
指纹识别按键的布置不同厂商有不同的想法,各有道理,重在个人喜好,适应便是。
前面板
苹果、三星、魅族、小米、OPPO、vivo 等
因为iPhone5s正面布置的影响,先入为主效应让用户和厂商更愿意接受前置面板布置方案,在外观上正面布置让整机的一体性更强。
随着手机屏幕尺寸增大,按键位置一般靠下方,指纹解锁时握持手机容易失衡,解锁完成后需要重新调整一下手机。再一个,前置按键会限制屏占比,对于虚拟按键的手机而言指纹前置就不是个好选择。
后盖
华为、乐视、HTC、小米、OPPO、vivo等
由于后盖布置时按键位置选择比较自由,可以根据手持手机的手指位置布置按键,在用户拿起手机的同时进行解锁。后盖布置可以给前面板腾出空间,增大屏占比,让前面板看起来更简洁,但同时也给后盖加了个孔。
背部布置的尴尬,当手机平放时,来了一个信息,只有把手机拿起来才能指纹解锁。若指纹布置在正面就方便许多。
其他的解锁方式
虹膜解锁
使用者将手机举到面前 25 到 35 厘米的位置,在红外摄像头模块和距离传感器确认用户姿势正确后迅速扫描用户虹膜并与手机上的生物识别数据进行匹配。
眼纹识别
眼纹识别的技术成本并不算高,但在容错率、信息量以及稳定性上,虹膜识别完胜眼纹识别。
声纹解锁
随着语音应用技术的发展,每个人拥有独特的声音也可以作为解锁凭证。 2015 年微信就推出了声音锁的功能,通过反复记录用户朗读一段数字组成的 PIN 码的音调音色作为参考,在每次登陆时用户不需输入密码,只要朗读一段数字就可以了。
刷脸解锁
用户在开启解锁功能前对脸部不同角度或者表情进行拍照,解锁过程中手机会开始前置摄像头并与事先记录的照片比对,从而进行解锁。安全性不高,可以用照片进行开锁。
NFC 解锁
作为一种成熟的技术,NFC 早已在门禁卡、公交卡、银行卡上实用多年,其原理也是一样的。只要 NFC 贴纸或卡片的密匙和手机相匹配,那么用它在手机上"滴"一下就能解锁了。
时间解锁
设定一个时间,当手机到了设定时间后自行解锁,这对家长可能有用。
我们在看各种手机评测的时候,往往会注意手机的硬件配置、外观设计、拍照功能、电池续航等等,但是比较容易忽略的是手机机身所使用的材料。
其实,机身材质对于手机本身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今天小编给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话题。
目前常见的手机机身材质有四种:塑料、金属、玻璃和陶瓷。
这四种不同的材料各有各的特点,下面就分别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塑料
塑料是自手机诞生以来就被广泛采用的材质,塑料的种类也很多,手机机身最常使用的一般是聚碳酸酯。聚碳酸酯不仅应用于手机机身制造,还广泛应用于医疗、汽车、建材等各个领域,无毒无异味,容易加工,所以成为手机机身的理想材质。
优点:
便宜、容易加工、染色性好,不容易变形,不遮挡信号
缺点:
散热性差、不耐磨、手感较差
由于塑料机身带有一种廉价感(以前三星总是使用塑料机身,被嘲讽为“万年大塑料”),目前使用塑料做机身的手机已经越来越少了,特别是旗舰机基本上都抛弃了塑料机身,只有低端千元机才会使用了。
玻璃
iPhone 4是不少果粉心目中最经典的一款iPhone,原因之一就是率先使用了玻璃这种材质做机身。这种创新在当时一片塑料的手机中鹤立鸡群,逼格十足。
优点:
美观、手感好、耐划伤、易于染色、不阻挡信号
缺点:
易碎、加工难度大,散热性差
玻璃材质最大的问题就是太容易摔碎了,因此iPhone 4使用了双面玻璃加金属中框,后来的手机也纷纷模仿了这种设计。不过这样既没有解决易碎的问题,还破坏了机身的整体性,不是非常理想的选择。玻璃的另一个特点是容易成为“指纹收集器”。
金属
由于玻璃易碎且加工难度大、成本高,行业急需另一种材质,于是现在最为流行的金属材质就应运而生了。
和塑料一样,用做机身的金属也分为很多种,最常见的是铝合金和不锈钢。最早使用全金属机身的是HTC M7。
优点:
成本低、材料强度高、手感好、散热性好
缺点:
容易变形、染色性差、容易产生划痕、太重、阻挡信号
由于金属手感不输玻璃,又比玻璃耐摔得多,因此成为目前最流行的材质。不过金属最大的缺点就是电磁屏蔽,因此使用金属材质的手机往往会采用三段式设计,将两条天线嵌入其中,这样破坏了手机设计的整体感,比较难看。
另外金属材质的手机染色性差,很容易掉色,使用时间长了以后就比较难看了。
陶瓷
陶瓷是一种新兴的机身材质。最早在手机上使用是华为P7,不过关注度不高,后来小米5和小米Mix使用并重点宣传之后,陶瓷材质才受到了追捧。
其实应用在手机机身上的陶瓷和日常生活中的陶瓷有差别,机身所使用的陶瓷其实是一种复合材料,比如钇稳定氧化锆。
优点:
美观、手感好、硬度大。
缺点:
成本高、加工难度大、有电磁屏蔽、太重
总的来说,陶瓷和玻璃差不多,虽然没有玻璃那么容易碎了,但是和金属的耐摔性相比还是差很多。另外,陶瓷的加工难度大,成本太高,让其难以普及。
除了以上常用的四种材质,其实还有一些材质也被应用在手机上,比如说竹、木、橡胶、皮革、碳纤维等等。
竹木
竹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但是使用在手机上却很少见。Moto X就曾使用了竹子当后盖,小米4也出过实木版。
竹木手感不错,不过加工起来比较复杂,容易变形,还有一点是防水性太差。这些都注定了竹木不能成为手机机身材质的普遍选择,一般都是以定制版、限量版出现。
皮革
皮革也是非常少见的材质。皮革机身的手机好看、手感也好,但是不耐刮,容易出现磨损、起皱的问题,实用性不高。土豪手机品牌Vertu就出过皮革机身的手机。
橡胶
橡胶是手机保护套最常用的材质,但是直接使用在手机机身上却不多见,原因也很简单:太厚重太难看,不过某些主打三防性能的手机也会使用橡胶机身,防尘、防水、防摔,不过很显然这种材质并不适合普通手机广泛使用。
未来,还有那些材质可能出现在手机上呢?
碳纤维、液态金属、石墨烯等等都是厂商尝试的范畴,不过这些新材料目前都面临成本和加工工艺的问题,短时间内还难以普及。
2、若是还在保修期内, 建议让苹果的售后服务,让维修人员来修。
3、若是过了保修期,先问下苹果的维修价,能承受就修,至少比自己搞要强;
4、承受不了找个其它维修店报个价,看下情况,也是可以的,毕竟不涉及手机核心件。
肩负旗舰之名,vivo X80 系列终于在今晚与我们见面。vivo X 系列是 vivo 多年 探索 的结晶,为拍照而生的 vivo Xshot,为 HiFi 而生的 vivo Xplay,它们虽已成经典,却依然在 vivo X80 系列上留下了气息。
这一次,vivo X80 系列继续升级,vivo X80 Pro 搭载高通新一代旗舰骁龙 8 处理器平台,更有全新升级的自研芯片 V1+。让我们从 vivo X80 Pro 的表现来看,vivo 系列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超越所见的新突破?
一芯二用,开创移动摄影新格局
X 系列作为 vivo 阵营产品中的影像担当,它也几乎已经成为了当今移动影像的一个新标杆。同样,vivo X80 Pro 作为 vivo 在移动影像领域持续拓展边界的最新力作,它自然汇集了蓝厂的各项丰硕成果,其中就带来了自研芯片 V1 的第二代升级芯片 —— vivo 自研芯片 V1+。
在手机产品相对有限的机身尺寸之下,注定了它们在光学结构上的瓶颈,但通过智能手机本身更加强悍的运算能力,可以使移动摄影开辟一条另类的影像优势。俗话说术有专攻,为了在移动成像体验与应用铺平了道路,vivo 专门打造了自研芯片 V1 系列芯片,而自研芯片 V1+ 作为一颗专门为影像而生的芯片, 它通过可高效维持在约 8GB/s 的数据吞吐速度,不仅实现了扩充 ISP 高速成像算力的作用,还扩展支持了 游戏 与视频的视觉体验。
作为双芯的引领者,拥有了自研芯片 V1+ 加持的 vivo X80 Pro,真正做到了释放主芯片 ISP 负载的作用,并且凭借 3D 实时立体夜景降噪,拥有了澎湃算力的支撑, 使得 vivo X80 Pro 给予我最直观的体验提升就是夜景拍摄成像效率的成倍提高,这种实时降噪插帧的能力,可以大幅度降低用户在按动快门之后需要静待成像的时间,从而提高用户的出片率。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 V1+ 专用算法加持,使该机将能效提高了约 300%,功耗反而降低了约 72%,听起来就是妥妥的双赢啊。
如果用一种形象化的方式来形容自研芯片 V1+,那么上述的这张图片大概可以通俗易懂地给大家快速了解这颗芯片可发挥出的作用,其区别于 CPU 和 DSP 通用或半通用运算处理器, V1 系列芯片就是一款对数据进行并行处理的高效芯片,轻松应对大量的复杂运算。
在实际的体验中,可以发现拥有了自研芯片 V1+ 和独家定制 GNV 1/1.3 英寸超大底主摄的 vivo X80 Pro, 在弱光环境下确实可以做到更快的成像速度,且可以带来更丰富的画面细节捕捉能力, 例如草坪上的花草细节、墙壁上的纹理、衣服上的色彩还原,它都做到了多方位的兼顾。不仅如此,为了让整体画面看起来更加自然,其做到了原有的光源处不过曝,而光线不足的地方却得到了显著的局部提亮效果,真正做到了还原眼之所见,更超越眼之所见。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除了静态照片的夜视拍摄能力以外,其实 vivo X80Pro 无论是前置镜头、后置广角镜头同样实现了实时黑光夜视功能,且在动态视频下也获得堪比夜视仪的预览及拍摄效果。最可贵的地方在于, 即便在极低亮度的场景下,其整体画面相对纯净,没有肉眼可见的彩噪和彩色噪点和明度噪点,确实没有愧对“夜视仪”之名。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当然,这次 vivo X80 Pro 不仅带来了更强的夜景拍摄能力, 这次 X80 全系延续搭载了 vivo 与蔡司联合研发光学镜头,其拥有超低色散高透玻璃镜片,因此在面对复杂光线和逆光场景下也能保证了画面的足够纯净。 另外,配合蔡司自然色彩 2.0,使得该机在色彩表现更趋于自然准确且更具质感的调校方向。按照 vivo 的相关描述,X80 系列 ΔE 在上代降低 15.5% 的基础上,进一步收敛至 8.3%,这似乎印证了 vivo 和蔡司对于自然色彩的那份坚定不移的共同理念。
不仅如此,通过新一代蔡司镜头包和 vivo 在人像领域的强大算法加持,vivo X80 系列的影像可玩性又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如这款新加持的 蔡司 Cinematic 电影虚化滤镜 ,通过独特的 2.39:1 比例和椭圆型光斑双特性,赋予了用户一种置身于电影制作现场的既视感,更加印证了我们就是生活的“导演”。
对于如何提高用户出片率这件事情上,vivo 似乎是众多手机厂商中“较真”的。这不,通过蔡司在光学领域的深厚积淀和 vivo 在移动智能手机领域的生产经验,过去几年 vivo X 系列带来了独创功能“微云台”, 而 X80 系列也延续了“360 地平线防抖”功能,该功能根据陀螺仪校正方向数据确定地平线方向,做到了成像画面的地平线不随手机角度而变化,从而带来足够令人满意的水平画面。
另外,这次 vivo X80 系列还带来了“ 地平线矫正 ”功能, 同样通过内置陀螺仪校正特性,做到了解决拍摄建筑物时会出现的“透视畸变”的问题,通过算法把画面矫正,给予用户更佳的成像画面效果。 与此同时,得益于蔡司人像微云台和自研芯片 V1+ 的加持,vivo X80 系列在拍摄一些运动场景时,也可以带来出色的追焦和快门抓拍能力,尽可能保证了被摄主体有足够清晰的画面。
强劲的性能储备,肩负旗舰之名
vivo X80 Pro 搭载高通新一代骁龙 8 旗舰移动平台,三星最新 4nm 工艺制程、Armv9 架构,搭配 8GB / 12GB LPDDR5 内存、256GB / 512GB 存储。新一代骁龙 8 重点提升了 GPU 性能和能效,以应对硬件需求不断提高的新手游。
系列的另一款机型 vivo X80 则是搭载天玑 9000,更注重能效和 CPU 的性能释放,骁龙 8 版本的 GPU 性能小胜,又以悉心打磨的影像体验见长,两个机型各有特色。
vivo X80 系列还有 vivo V1+ 芯片加持,是对 V1 的一大升级,继续加强影像功能的同时,还集成了 游戏 插帧功能,支持《王者荣耀》、《和平精英》、《原神》、《崩坏 3》等热门国民手游。 为了充分发挥骁龙 8 的性能,vivo X80 Pro 机身配备 27 层 VC 液冷散热结构,总面积 46089 mm2。 从这一数据来看,vivo X80 Pro 虽不是 游戏 手机,又胜似 游戏 手机,在同级别的手机上难觅对手。
那么 vivo X80 Pro 的实际表现如何呢?先从常规项目说起,我们对 vivo X80 Pro 进行了一系列跑分测试, Geekbench5 单核成绩 1196,多核成绩 3603,是当下骁龙 8 Gen 1 的正常水准。
接下来是 游戏 实测,对于骁龙 8 这样的旗舰芯片来说,驾驭《王者荣耀》、“吃鸡”这类主流手游的高帧率模式已经不成问题,我们直接上《原神》,这款 游戏 对手机性能要求较高,非常考验手机的硬件软件调校水平。
在室温 23C 的环境下,实测以最高画质、60 帧设置下上手《原神》 20 分钟,vivo X80 Pro 跑出了平均 57 帧的表现,帧率整体相对稳定。 vivo X80 Pro 的表现,对于不以 游戏 为主导的全能旗舰来说,是非常令人满意的。
充电方面,vivo X80 Pro 搭载 4700mAh 电池,采用 80W 双电芯快充,另支持 50W 无线闪充。vivo 这套方案的优势在于,发热量低,可以配合智能充电策略,尽可能地延长电池寿命。它的充电速度中规中矩, 在我们的实测中,vivo X80 Pro 可在 10 分钟内充至 36%,充满电大约 40 分钟,和宣传的速度比较符合。
除了这些,vivo X80 Pro 还有许多超越参数的体验。比如这块 6.7 英寸的 2K 三星 E5 超感屏,拥有 15 项 DisplayMate A+ 纪录,其采用 LTPO 面板技术,拥有自适应刷新率技术,兼顾画面流畅与续航。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vivo 独具特色的超声波 3D 广域指纹,拥有超大的指纹识别面积,一次长按完成指纹录入,非常的爽快。
最后就是大家熟悉的 OriginOS 原系统。从动态壁纸、全新的原子隐私系统、原子笔记等的体验,我们可以看到,OriginOS 已经有了非常高的成熟度。经过长期的打磨,vivo OriginOS 在维持独有华丽风格的同时,易用性也不断提高,值得赞赏。
云阶之上,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对于外观设计,vivo X80 系列延续了独家的“陶瓷云窗”设计,只是在布局上与 X70 系列有所不同,前者的方形陶瓷片与圆形的摄像头模组浮于云阶之上,且摄像模组比以往更大更明亮了。
不过, vivo X80 Pro 和 X80 由于搭载的主摄不同,且 X80 没有潜望式长焦镜头加持,因此两款机型的云阶开孔数量也不尽相同,并且两款机型的云阶模组右下角标准的镜头参数描述也有所不同。 除此之外,vivo X80 系列的两款机型在外观设计似乎就没有其它肉眼可见的差异了。
不仅如此,这次 vivo X80 系列首度采用了双平台旗舰芯品的策略,vivo X80 Pro 搭载高通全新一代骁龙 8 旗舰芯片,而 vivo X80 则搭载联发科的天玑 9000 旗舰芯片。
尽管在定位上,看起来 vivo X80 似乎要比 X80 Pro 稍低一些,可实际上天玑9000 凭借台积电成熟的 4 纳米工艺制程,使它具备了低温、低功耗、长续航三大特性,可以满足那些对续航有较高要求的消费群体,再加上 vivo X80 主摄搭载了全球首发的索尼 IMX866 RGBW 大底传感器 ,这是一款原生尺寸为 1/1.49 英寸,16:11 比例的传感器,对热衷于索尼传感器的用户而言,也算是多了一个可选空间了。
结语
综合体验来看,X80 系列无愧 vivo 的旗舰之名。 传承的云窗设计别具一格,屏幕规格与硬件性能跑在领先水平,自研芯片 V1+ 又是凸显差异化的存在,全场景计算摄影与“夜视仪”、 游戏 插帧,这枚芯片给予我们的体验提升,肉眼可见。
vivo X80 系列提供了联发科天玑 9000、高通新一代骁龙 8 双旗舰平台的选择, 在购买建议方面,vivo X80 拥有台积电成熟的 4nm 工艺制程,适合注重性能释放与续航能效的用户。 vivo X80 Pro 定位更高,不仅多了一枚潜望式长焦镜头,完成摄影全场景覆盖,其搭载的高通骁龙 8 芯片对影像的悉心调校,是一台更为全能的影像旗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