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砖的尺寸一般是多少?
标准青砖的尺寸是240mm*115mm*53mm。
常见的几种青砖尺寸:60×240×10mm、75×300×120mm、100×380mm、100×400×120mm、200×400mm、240×115×53mm、400×400×50mm等规格。由于青砖较高的可塑性,常被用于镶嵌在墙上加以浮雕。
扩展资料:
青砖是粘土烧制的,粘土是某些铝硅酸矿物长时间风化的产物,具有很强的粘性而得名。将粘土用水调和后制成砖坯,放在砖窑中煅烧(900℃-1100℃,并且要持续8-15天)便制成砖。
粘土中含有铁,烧制过程中完全氧化时生成三氧化二铁呈红色,即最常用的红砖;而如果在烧制过程中加水冷却,使粘土中的铁不完全氧化(Fe3O4)则呈青色,即青砖。
青砖和红砖的硬度是差不多的,只不过是烧制完后冷却方法不同,而红砖是自然冷却,简单一些,所以生产红砖多,青砖是水冷却(其实是一种缺氧冷却),操作起来比较麻烦,所以生产的比较少。
虽然强度、硬度差不多,但青砖在抗氧化,水化,大气侵蚀等方面性能明显优于红砖。 青砖烧制时间一般是根据窑炉大小决定;小窑(在2-2.5万块青砖左右)一般在20天(不包括饮水)饮水一般5天时间;大窑则需要30天左右。
青砖是属于烧结砖;古青砖的主要原料为粘土,粘土加水调和后,挤压成型,再入砖窑焙烤至(1000度左右),用水冷却,让粘土中的铁不完全氧化,使其具备更好的耐风化,耐水等特性。
经检测古青砖的抗压大于10兆帕,吸水率小于20%,仿古青砖就是仿照古青砖的各类款式、按照古青砖的烧制方法,采用古青砖仿古筒瓦所用的粘土材料现代烧制的青砖是仿古建筑材料常见的一种。
砖的产品质量必须合格,应先试验后使用,要有出厂质量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单。使用前应按照品种、规格、产地、批量的不同进行取样试验。砖的必试项目为抗压强度。如试验的结果不合格,则应取双倍试样进行复试。于不合格,则判定该验收批为不合格。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如对其材质有怀疑的、用于承重结构的,应进行复试。对于不合格的材料,不得使用,并应做出相应的处理报告。对于需要采取一定技术处理措施后才能再使用的砖,应首先满足技术要求,并经有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才能使用。
资料员应及时收集、整理、核验砖的出厂质量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单。其质量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单应字迹清楚,项目齐全、准确、真实,不得漏填或填错,且无未了事项,并不得涂改、伪造、损毁或随意抽撤。
如批量较大且提供的出厂合格证又较少时,可做抄件(如复印件)备查,并应注明原件证号、存放单位、抄件时间,并且应有抄件人签字、抄件单位盖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青砖
砖的种类很多,室内建筑物常用的材料,选择砖材料时,要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种类和规格。青砖是比较常见的类型。那么,青砖尺寸有哪些,如何选择青砖,在施工过程中,这些问题比较常见。青砖的质量不好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要求和效果,因此,这些相关内容也需要进一步了解。青砖尺码有哪些,青砖怎么选。青砖的尺寸是多少。
中国标准粘土砖大小为24011553毫米,砖用灰色缝的厚度为8 ~ 10毫米。正好4块砖加灰色缝为1米,8块砖宽加灰色缝为1米,16块砖厚加灰色缝为1米,等于1米3砖砖。模块大小好,被称为“标准砖”。4 8 16=512块。石雕需要每立方米512块标准砖吗?砂浆使用量:1-0。240。1150。053 512=0。748平方米)。其他砖的模块化大小也遵循这个想法。
如何选择青砖,尺寸误差。选择青砖时,首先要查看砖的大小规格。普通砖的尺寸误差不能大于0.5mm,表面平整度误差不能大于0.1mm。如果购买不合格的青砖,还会影响施工的难度、装修后的效果,所以尺寸误差一定要注意。色差,青砖等瓷砖表面颜色丰富,但各青砖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色差,所以购买大量青砖时必须进行色差比较,防止青砖颜色的差异,影响装修的整体效果。
绿砖吸收率,最后要看吸收率。和其他瓷砖一样,吸收率越低,产品质量越好,所以在选择时一定要看产品的吸收率。另外,吸收率高的青砖经常发生热和冷,表面开裂,可能会影响包装效果。检查青砖吸收率时,使用茶和水滴放在青砖背面,过一会儿再观察扩散度,会发现砖越不吸水,吸收率越低,质量越好。
从目前的形式来看,砖块已经不再是只用来填充墙体的物件,同时还能发挥出其独特的审美装饰作用,尤其是具有古典气质的青砖,用其作为居室装扮十分常见,其实青砖就是一种烧制后呈青黑色的砖,美观大方的外观,透气性及吸水性都极佳,并且它还含有微量的硫磺元素可杀菌,吸收甲醛,养身环保,很适合家里房屋修建用,那么青砖尺寸一般是多少呢?市面上常见的有100毫米*380毫米、200毫米*400毫米。
对于这类砖的烧制,常常使用的是粘土,具有极强的粘贴性,同时在制作时还需调配一定量的水分,做好后放入砖窑用900℃-1100℃的高温中烧制8~15个小时,砖坯烧成之后需要进行冷却,而冷却过程就是红砖和青砖最大的区别。由于粘土中含有大量的铁分子,因此会被烧灼成亮红色,若是采用自然冷却的方式,那么成品就是红砖,而青砖则是在冷却后需要使用水,达到缺氧冷却的目的,所以它的颜色就会变成青色。
一、尺寸误差
在进行挑选时,一定要注意对规格进行查验,一般来讲,误差大于0.5mm,表层平坦度大于0.1mm的产品为不合格产品,而不合格的青砖会影响施工的难度,同时也会影响装修后的效果。
二、颜色色差
由于这类砖的表层色彩富足,并且每一批的产品因为各种因素,极难确保色调的一直,因此在一次性购买大批量的青砖时,一定要进行色差的比较,防止青砖颜色差别明显,而影响装修的整体效果。
三、青砖的吸水率
众所周知,品质高的产品,其吸水率更低,因此在挑选时,一定要注意产品的吸水率,另外吸水率高的青砖经过热涨冷缩后会导致表面龟裂和整块墙地转剥落,若是青砖没有注明吸水率,可使用茶和水滴在砖的背面,数分钟后观察扩散程度,越不吸水,表明吸水率低,品质较佳。
一、 园路的类型
园林道路可分为主要园路、次要园路和游息小路三种类型。
主要园路是大量游人行经的路,必要时可通行少量管理用车。是园林绿地道路系统的骨干。与园林绿地的主要出入口、各功能分区以及风景点相联系,也是各景区的分界线。宽度通常为4—6米,一般不超过6米,道路两旁应充分绿化,以形成路两旁树木交冠的遮荫效果。
次要园路是主要园路的辅助道路,一般从主要园路分出,是直接联系各主要景点和分区的道路,路面的宽度一般为2—4米,要求能通行小型服务用车。
游息小路主要供散步休息、引导游人深入地到达园林的各个角落,是寻胜探幽的道路,一般设在山峦、峡谷、水边、丛林和草地,多曲折布置。游息小路是最贴近大自然的道路,其宽度通常为1.2—2米,也可小于1米,供1—2人通行。
二、园路的风格与铺装
园路的风格首先决定于园林绿地的规划形式,规则式园林,园路多为有轨迹可循的几何线条。自然式园林,道路则大多为无轨迹可循的自由曲线和宽窄不同的变形路。路面的铺装更影响到园路的风格,我国古典园林中的道路,常采用青砖、黑瓦已经卵生等材料嵌镶成各种图案和纹样,朴实典雅的风采。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和较高的艺术性。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不断涌现,使得现代园路风格变化无穷,有的新颖潇洒、色彩艳丽。有的线条简洁大方、图案清晰明快。还有的古朴典雅,沉稳厚重。
园林道路(广场)的铺装,首先要满足功能要求,要坚固、平稳、耐磨、防滑和易于清扫。其次,要满足园林在丰富景色、引导游览和便于识别方向的要求。第三,还应服从整个园林的造景艺术的要求,力求做到功能与艺术的统一。园林道路(广场)的铺装根据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 整体铺装路面
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和三合土路面,混凝土路面和沥青路面平整干净、耐压平稳,适用于有行车要求,人流集中的主要园路,三合土路面不耐车压,可用于次要园路的路面。沥青路面色调较深,用于自然式游息小路不易与环境相协调。
2、 块状路面
块状路面包括混凝土、块石、片石、卵石等各种镶嵌路面。主要用于供人们休息散步的次要园路和游息小路。块状路面装饰性强,除可作成各种颜色,各种几何形状以外,还可作成各种纹理,组合成各种图案等。常见的如用彩色石子铺成的各种镶嵌路面,不仅具有极高的装饰性,而且现代人们还从中找到了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乐趣。冰纹嵌草路面有了新的发展与内容。天然条石和砖石铺成的宽窄不同的各种形式的路面,广泛应用于草地、林缘和疏林。
3、简易路面
这种路面虽造价低廉,但有灰尘,雨后泥泞,只适用于游人较少的次级散步小路,和做园林的临时道路。
三、园林道路规划布局要点
1、交通性和游览性
一般情况下,交通功能从属游览要求。交通的要求是不以捷径为原则。
2、主次分明
园林道路系统必须主次分明,方向性强,主要道路不仅在铺装上和宽度上有别于次要道路,而且在风景的组织上要给游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因地制宜
园林道路系统必须根据地形地貌决定其形式。根据地形园林道路可设成带状、环状等,从游览的角度,园路最好设成环状。以避免走回头路,或走进死胡同。
4、疏密适当
园路的疏密和景区的性质、园内的地形游人的多少有关。一般安静休息区密度可小,文化活动区及各类展览区可大,游人多的地方可大,游人少的地方可小。总的说园路不宜过密。园路过密不但增加了投资,而且造成绿地分割过碎。一般情况下,道路的比重可控制在公园总面积的百分之十至十二左右。
5、曲折迂回
园路要求曲折迂回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地下的要求,地形复杂,有山、有水、有大树,或有高大的建筑物。另一方面,是功能和艺术的要求。为了增加游览路程,组织园林自然景色,使道路在平面上有适当的曲折,竖向上随地形有起伏。为了扩大景象空间,使空间层次丰富,形成时开时闭的辗转多变、含蓄多趣的空间景象。
6、园林道路交叉口的处理
两条主要园路相交的时候,近可能采用正交,为避免游人过于拥挤,可形成小广场;两条道路成丁字形相交时,在道路交点处可布置对景;按条园路相交与一起时,三条路的中心线应交汇在一点上;山;路与山下主路交界时,一般不宜正交,有庄严气氛的要求时,可设纪念性建筑。;凡道路交叉所形成的角度,其转角均要圆滑;两条相反方向的曲线路相遇时,在交接处要有相当距离的直线,切记呈“S”形;在一眼所能见到的距离内在道路的一侧不宜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道路交叉口,尽量避免多条道路交接在一起。如果避免不了则需要在交接处形成一个广场。
7、园路与建筑
与建筑相连的道路,一般情况下可将道路适当加宽或分出小路与建筑相连。游人量较大的主要建筑,可在建筑前形成集散广场,道路可通过广场与建筑相连。
8、山地园林道路
山地园林道路受地形的限度,宽度不宜过大,一般大路宽1/2—3米,小路则不大于1`2米。当道路坡度在6%以内的时候,则可按一般道路处理,超过6—10%的时候,就应顺等高线做成盘山道以减小坡度。山道台阶每15—20级最好有一段平坦的路面让人们在其间休息。地面稍大的地面还可设一定的设施供人们休息眺望。盘山道的来回曲折可以变换游人的视点和视角,使游人的视线产生变化,有利于组织风景画面。盘山道的路面常做成向内倾斜的单面坡[坡,使游人行走有舒适安全的感觉。
山路的布置还要根据山的体量、高度、地形变化、建筑安排、绿化种植等综合安排。较大的山,山路应分出主次。主路可形成盘山路,次路可随地随形取其方便,小路则是穿越林间的羊肠小路。
9、 山地台阶
山地台阶是为解决园林地形的高差而设的。他除了具有使用功能以外,还有美化装饰的功能,特别是他的外形轮廓具有节奏感,常可作为园林小景。台阶通常附设于建筑出入口、水旁、岸壁和山路。台阶依材料分有石、钢筋混凝土、塑石等,用天然石块砌成的台富有自然风格,用钢筋混凝土板做的外挑楼梯台阶空透轻巧,用塑石做的台阶,色彩丰富,如与花台、水池、假山、挡土墙、栏杆结合的台阶,更可为园林风景增色。台阶的尺度要适宜,一般踏面的宽度为30—38厘米,高度为10—15厘米。
第二节 园林广场
园林中的场地除了起组织人流、分散人流的作用外,还可供游人游息散步、打拳、做操、儿童游戏、集体活动。也是园务活动的场所。因此,按其性质分。有交通集散场地、游息活动场地、园务活动场地。
一、交通集散场地
是主要园路交叉口的、出入口的放大。由点到面,以供游人集散。园林出入口的广场,是主要园路的起点,首先要处理好各种车辆的通行及停放,各类人员的出入停留。在艺术布局上要精心设计,巧于安排。大门建筑风格与于城市的整体风格、园林性质、内容相一致,建筑的体量要与周围的空间相协调。大门口的装饰性布置如花坛、草坪、雕塑、山石、树木、园灯和地面装饰等,要根据不同的艺术特点,精心安排和组织,是其既富于变化又协调美观并能充分反映该园的性质、特点和独特风貌。
在规划布局上,园林出入口场地的布置可采用先扬后抑或开门见山。先扬后抑,即在入口前布置障景,如中国古典园林门前的假山、影壁墙等。开门见山,就是不设障景,呈现在游人眼前的是一幅有层次的开朗画面。
主要园林建筑,如展厅、音乐茶座的场地的大小、形状、除考虑游人参观路线、休息停留的集散功能外,还要考虑场地与建筑地协调布局。场地中的景物(雕塑、纪念碑、喷泉等)的布局既要与整体风格相协调,还要有较好的视觉条件留出相应的视距,以不同的方位、距离进行观赏。
二、游息活动场地
游息活动场地因根据不同内容不同要求进行布置。作到美观集体活动则要布置在场地开阔、阳光充足、风景优美的草坪上。青少年活动则多布置在疏林草地。其他供游人休息散步、赏景拍照的场地则可以布置在有风景可赏的地方。并设亭、廊、花架、雕塑、花坛、假山、喷泉、园椅、园灯、小树丛等,供人们长时间的逗留休息。
三、园务活动场地
园务活动场地应与园务管理专用出入口、苗圃的有方便的联系,还要与园林主要景观保持一定的距离,相对独立。最好能设障景如树丛、竹林等适用、各具特色。如打拳做操,应安排在离出入口不远,空气新鲜,地面平整,并布置一定数量的园椅。
第三节 园桥
一、作用
联系交通、组织导游;分割水面、构成风景、点缀风景。一座造型优美或有历史价值的园桥,可自成一景,如颐和园的十七孔桥,桂林七星岩的花桥的。
二、 类型
依材料分有石桥、木桥、钢筋混凝土桥等。按结构分有梁式与拱式。单跨与多跨。其中拱桥又有单曲与双曲之分。依建筑形式分有亭桥和廊桥。桥还有一个特殊的形式,即汀步。
在体量上有不同大小、不同高低、不同宽窄的桥。小桥仅有一、二米,一、二人宽;大桥宽数十米,可通汽车、火车。
三、 设计要点
园林中的桥既具园路的特征,又具建筑的特征。贴临水面的平桥,曲桥可以看作是跨越水面的园林道路。带有亭、廊的亭桥、廊桥是架在水面的建筑。而桥面较高可供通行的各类拱桥则同时具有园路和园林建筑的特征。在设计的时候,园桥的色彩、高度、体量、立面造型均要考虑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
小水面架桥宜聚,可选贴临水面的平桥,并偏临水面一侧,使水面有扩大之感。为使小水面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增加景色的空间层次,可采用平曲桥交互,以延长游览时间,使观赏角度不断变换。
大水面可局部抬高桥面,既可增加桥的立面效果还可避免水面的单调,并可便于桥下通船。局部抬高的桥建筑特征比明显,因此在桥的空间轮廓上要加以注意,使园桥的建筑风格、比例尺度与周围的环境协调统一。
廊桥、亭桥应主要突出建筑特征,供人们休息眺望和欣赏水波、游鱼、荷花、浮萍等。
汀步是园路在浅水中的继续,,适宜浅而窄的水面,如溪、涧、河滩等。既简单自然又富有情趣。汀步石块的大小高低不一,距离远近不等,但要注意石面要平,置石要稳,以求安全。石块的形式可有多种多样,如圆形、椭圆形、长方形等,布置时可按预定的路线自由灵活的安排,左右穿插,疏密相间,生动有趣。汀步在假山庭院中是山水间连接的常用方法之一。
目前市场销售的防滑砖,只是利用表层的凹凸不平来防滑,遇水或遇油后失去效力,并不防滑。通过防滑剂处理过后的地面,遇水、遇油能止滑,防污、易清洁,保持持久防滑效果!
瓷砖地面防滑剂效果好吗?
只要在地面瓷砖上涂抹防滑剂,就能增加摩擦系数,地面有水的情况下,在上面跑都不滑了!真的不滑了!
一、地砖防滑剂有用吗
1、瓷砖防滑剂能有效地渗入地砖及石材的毛细孔内,溶解少量的硅,使原毛细孔变粗,在表面形成很多细小看不见的纳米级凹痕。在地面遇水时,毛细孔会被水注满,当脚底或鞋底通过该地面时,水受压会被从毛细孔中挤出使毛细孔内呈真空状态,从而与脚底接触能形成物理吸盘的作用。地面摩擦系数大大增强。减少了地砖湿水后容易滑倒摔伤的危险,具有一种“遇水即涩”的效果,地面的湿水会比平常更干。
2、即使将来地表部分磨损,其内部已有的结构改变部分稳定,也可以长期保持光滑的效果。经处理后的地砖或地面石材在干燥时也有明显效果,遇水或油腻状态下其防滑效果呈数倍提高,一经防滑处理长期有效。
不改变瓷砖原貌,防滑处理后,不会损伤地面原有风貌,几乎看不出有任何的变化与影响,地砖原来的样貌也保留了下来。效果持久,喷涂一次,常规使用频率可以保持5年防滑效果。环保安全,本品为高分子水性聚合物,对环境无污染,使用后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残留物。使用方便,施工速度快专业施工。户内户外均可使用,在地面上产生肉眼看不见的摩擦线,增大轮胎式摩擦面系数。
二、地砖防滑剂能用多久?
不改变瓷砖原貌,防滑处理后,不会损伤地面原有风貌,几乎看不出有任何的变化与影响,保持了地砖原有风貌。效果持久,喷涂一次,常规使用频率可以保持5年防滑效果。环保安全,本品为高分子水性聚合物,对环境无污染,使用后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残留物。平常使用时比较方便,施工速度快专业施工。户内户外均可使用,在地面上产生肉眼看不见的摩擦线,增大轮胎式摩擦面系数。
地砖防滑剂有用吗?地砖防滑剂是具有一定用处的,特别是对瓷砖光滑的现象能够有好的改进效果。地砖防滑剂能用多久?地砖防滑剂维持时间也会比较久,只是使用地砖防滑剂记得要能根据相关的方法来完成好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