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粘左厕所磁砖上防滑的材料吗?
有粘左厕所磁砖上防滑的材料。
首先可选择马赛克砖,由数块小铺设成,密封间缝,防滑性比好;可选择通体砖,由碎岩石制成,表面精糙,防滑性能好;最后还可选择玻化砖,经高温烧制,坚硬耐磨,具有防滑特点。
中国瓷砖十大品牌榜是由中国陶瓷网和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共同于2019年4月1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评选颁奖活动。
获得年度瓷砖十大品牌榜的品牌有:亚细亚瓷砖、金牌亚洲磁砖、钻石瓷砖、大角鹿超耐磨大理石瓷砖、金玉名家瓷砖、汇亚磁砖、利家居瓷砖、来德利陶瓷、大将军陶瓷、双庆陶瓷。
基本信息
中国陶瓷网是由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政府投资建设、中国陶瓷信息中心负责运营的大型行业性门户网站。 2002年10月18日,前中国国家建材局局长。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会长张人为等行业领导在广东佛山正式启动了中国陶瓷网的开通按钮,并于 2009年7月再次成功改版升级,推出全新4.0版本综合商务平台。
中国十大瓷砖品牌[1],是为了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由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主办,中国陶瓷网承办的,针对中国瓷砖行业的品牌评选奖项。评选机构由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学术界、企业界以及其他专业机构的专家、学者组成,并制定严密的评选程序并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以确保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和权威性。奖项每年4月在中国中国房地产与泛家居行业跨界峰会(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主办)上举办颁奖典礼。
中国瓷砖十大品牌榜单主要提供年度瓷砖十大最新排名,由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主办,中国陶瓷网承办。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登记注册的社团法人,是由全国1300多家从事建筑陶瓷、卫生洁具、瓷砖配件和工业陶瓷生产,科研设计、设备制造、教育培训、内外贸易及相关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唯一的全国性行业组织。
它成立于1986年,会员单位遍及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职工人数约30余万。它担负着协助政府管理全国建筑陶瓷、卫生洁具、瓷砖配件和工业陶瓷行业的重要责任,它是联系政府和企业的桥梁与纽带,又是政府的参谋和助手。
作为全国建筑陶瓷、卫生洁具、瓷砖配件和工业陶瓷行业企业之家,在建筑陶瓷、卫生洁具、瓷砖配件及工业陶瓷行业内发挥服务、沟通、协调、公正、自律、监督、管理作用;促进企业之间和企业同相关部门的联系,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组织协调和解决建筑陶瓷、卫生洁具、瓷砖配件及精细相关行业陶瓷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扶持行业品牌的成长,促进行业的发展;积极组织市场调研和拓宽市场空间,开展信息交换、咨询、培训和经验交流活动,加强与国际相关行业及同行业经济组织的联系与交往。
中国陶瓷网
中国陶瓷网是由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政府投资建设、中国陶瓷信息中心负责运营的大型行业性门户网站。 2002年10月18日,前中国国家建材局局长、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会长张人为等行业领导在广东佛山正式启动了中国陶瓷网的开通按钮,并于 2009年7月再次成功改版升级,推出全新4.0版本综合商务平台。
景德镇陶瓷大学地址在江西省景德镇市湘湖镇湘湖村,该校是全国惟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本科高校,是全国首批31所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之一,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
二、景德镇陶瓷大学介绍景德镇陶瓷大学是全国惟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本科高校,是全国首批31所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之一、94所有资格招收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攻读硕士(学士)学位留学生的高校之一,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江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现已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陶瓷文化艺术交流、陶瓷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学校前身是1910年创办的中国陶业学堂;1947年设置专科建制的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成为当时江西省五所专科高校之一;1958年设置普通本科建制的景德镇陶瓷学院,是原轻工业部所属的八大轻工本科院校之一。1998年学校管理体制转变为中央和江西省共建,以江西省管理为主。1984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更名为景德镇陶瓷大学。
学校概况:学校现有湘湖等三个校区,占地2000余亩。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陶瓷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艺术文博学院等11个教学院(部、系)及研究生院、国际学院、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独立学院——科技艺术学院。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含独立学院),其中研究生1321人(博士生78人),留学生近百人,已形成了“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专任教师780人,其中高级职称人数339人、博士170人,拥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计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高水平人才50余人,各类国家级艺术大师26人次,各类省级专家人才近200余人次。
学科专业:学校设有48个本科专业,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6个专业学位硕士点,覆盖了工学、艺术学、管理学、文学、理学、历史学等10个学科门类。学校在学科专业设置上,注重艺工并重、艺工商交融,突出“设计艺术和陶瓷工程”优势,构建形成了“艺术设计与陶瓷文化、陶瓷材料工程与机电、陶瓷经济与管理”三大优势特色学科群,精心培养从陶瓷材料、设计、制造到管理的全产业链高水平专门人才。“设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美术学”学科进入省一流学科建设名单,“设计学”成为江西省高校学科联盟首批牵头学科。在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设计学”“美术学”2个学科位列全国第十、江西省第一,“材料科学与工程”位列江西省第二,学校综合得分位列江西省第四。
教育教学:学校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1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基地1个。学校坚守“脑手并用、科艺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将“三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了第一第二第三课堂衔接互动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形成了创意创新创业“三创合一”的独特育人氛围。近年来,学生先后获得各类国家级奖项200余项,其中,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4项、最佳创意奖、最佳人气奖及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金奖、全国税法知识竞赛金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良好,自主创业率高,连续六年位列全省高校第一,学校荣获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先进单位。2018年,学校《“三创合一、艺工商融合”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再次彰显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特色。
科学研究:学校始终致力于陶瓷材料、生产工艺、装备技术创新研究,建成了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首个)、陶瓷新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2个国家级科研服务平台和绿色陶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29个省部级科研服务平台以及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学校拥有国家陶瓷质量检测中心、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化中心、全国陶瓷信息中心和中国陶瓷知识产权信息中心,形成了全方位服务并引领陶瓷产业发展的完整支撑体系,取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标志性成果,制定、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30余项,推动现代陶瓷工业体系的构建和陶瓷产业的升级发展。学校与全国各大产瓷区、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300余项科研成果成功转化为生产力,推动了我国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科技进步。环境友好型陶瓷透水砖项目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在江西、广东、山东、广西等产瓷区推广应用,为国家建设海绵城市提供材料支撑。2016年,学校教师课题组《用于水处理的高性能陶瓷膜》项目荣获全国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江西省唯一)、《基于序列信息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类型预测》项目荣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一等奖空缺);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科技部科技服务业行业试点单位(江西省唯一)。学校主办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陶瓷》、《陶瓷学报》和《中国陶瓷工业》等学术期刊,享誉国内外陶瓷界。
一、淄博中国财富陶瓷城
淄博中国陶瓷城定位于高端的陶瓷市场,有着世界性的市场规划。其预计建设六期,致力于打造一个集陶瓷信息、仓储、物流、贸易、商务等为一体的专业化陶瓷市场。淄博中国陶瓷城本着“诚信合作、互惠共赢”的宗旨,与广大的陶瓷家装品牌商家联合,不断发展,创造辉煌。
该市场内现有的瓷砖品牌有宾悦、名迪、欧雅、金多宝、诺贝尔、箭牌、马可波罗、蒙娜丽莎、威尔斯、金豪、裕成以及东鹏瓷砖官网等。专业化的市场导购,使消费者享受到不一样的购物体验。其位于淄博市南外环路的中国财富陶瓷城,有着便利的交通路线,可以乘坐132路公交直达。
二、淄博红星美凯龙
淄博红星美凯龙位于淄博市昌国路23号。其有着最为全面的专业化导购、完善的配套设施、科学化的管理模式,消费者可以在其中享受到建材、家具的一站式购物体验。在淄博红星美凯龙可以买到种类齐全、风格不同的瓷砖产品。
目前,淄博红星美凯龙有数量众多的瓷砖品牌入驻,为其增加了市场竞争力。其主要有诺贝尔、东鹏、冠珠、蒙娜丽莎、马可波罗、陶城、摩提罗、新中源、鹰牌、宏宇等知名品牌。其附近更有多条公交线路可以前往,乘坐251路转90路、125路转136路、51路转127路等公交线路即可到达。
三、中国淄博建材商城
淄博中国建材商城位于淄博市淄川区,在市场内可以买到装修所需的建材产品。众多的知名建材品牌的入驻,也为该市场增加了竞争优势。便利的交通环境和良好的路况,为运输、交通线路等的开设,提供空间。你可以乘坐251路转132路、126路转132路、51路转132路等多条线路前往选购。
这里有多种室内瓷砖种类产品,包含了抛光砖、墙砖、地砖、马赛克等,多种不同的材质。其更有东鹏、诺贝尔、冠珠、箭牌、宏宇、新中源等一应的瓷砖品牌。在瓷砖风格搭配方面,也是跟着有着市场上最为流行的现代、欧式、美式、田园等风格和不同的拼接花色。
四、南庄华夏陶瓷博览城
中国陶瓷生产中心的南庄,陶瓷年产量6亿平方米,占全国1/4,全球的1/8。其由专家策划、政府规划,市场化运作、以企业投入为主的华夏陶瓷博览城总投资20亿元,占地100万平方米(1平方公里),既是全球最大、档次最高、配套最齐全的陶瓷城,也是中国陶瓷的商贸物流中心、会展中心、技术中心、信息中心、营销中心。
五、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
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是以智能化、生态型的总部楼群,形成集陶瓷产业的全球营销、管理、服务总部,产品研发设计中心,出口基地和信息中心为一体的企业总部聚集基地。
同时,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也是中国陶瓷历史文化的传播中心。在基地内正投资建设占地10000平方米的中国陶瓷历史文化长廊,展示中国陶瓷的历史和发展轨迹,使现代陶瓷与历史文化互相辉映,以此突显陶瓷魅力和文化内涵。
还有,我很想知道啥是小三门美术.....我学环艺的。
景德镇是世界著名瓷都,制瓷历史悠久。史籍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可见早在汉代就开始生产陶瓷。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陶瓷工业非常繁荣。新中国建立后,对当时中华民国时期的陶瓷企业和作坊进行了大规模的整合,陶瓷生产规模扩大形成了以日用瓷为主体,艺术、建筑、工业、电子等各类陶瓷共同发展的陶瓷工业体系;1958年创办了一所专门培养高级陶瓷人才的高等学校—景德镇陶瓷学院,成为当时中国最重要的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以及陶瓷科研教育中心。 1985年9月26日,景德镇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评选,将樟树定为景德镇市市树。景德镇的樟树干粗枝壮,冠大叶茂,体健寿高,苍劲古朴,姿态雄伟,它象征着瓷都历史之悠久及古城之新貌。
景德镇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评选,将茶花定为景德镇市市花。景德镇市的茶花,品种计有60多种以“赤丹”、“西施面”最为名贵,属中国稀有之品种。 赵慨(公元304-?) 字叔朋,河北滏阳(今河北省邯郸市磁县)人。晋代陶工,景德镇瓷器师祖。早年在福建、浙江、江西为官,因不趋炎附势,疾恶如仇,得罪上司和僚属,遭奸臣所害,降职贬官,来到新平镇隐居。
何稠隋代著名建筑家,工艺家。隋代,何稠为研制琉璃瓦,曾专程前来景德镇进行试烧。经过反复试验使烧成温度大为提高,使景德镇陶瓷生产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陶玉唐武德(618-626)中昌南镇(今江西景德镇)人。将所造瓷载入关中,称为假玉器,具贡于朝,于是昌南镇名闻天下。名曰陶窑,《浮梁县志》。
霍仲初昌南镇东山人,唐代制瓷名匠.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朝廷诏新平民霍仲初等制瓷进御”,使新平县昌南镇瓷器一举名天下。霍氏所办的窑厂,被称为“霍窑”。
唐英(1682-1756年),清陶瓷艺术家,能文善画,兼书法篆刻且又精通制瓷。
王步(1898-1968年),晚年所作青花瓷及中国画常署陶青老人。
王大凡(1888-1961年),专攻陶瓷艺术创作,是一个多产的陶瓷艺术家。
刘仲卿(1898—1969年),9岁开始学艺,从事陶瓷艺术67年。
另外还有:刘雨岑(1904—1969年)、杨海生(1922—1970年)、徐播生(1891—1966年)、曾龙升(1900—1964年)、潘庸秉(1900—1961年)、龚耀庭(1910—1975年)、珠山八友,等等。
现今景德镇有许多工艺美术家在陶瓷美术创作领域:王锡良,张松茂,秦锡麟,唐自强,刘远长、汪洋、钟辉、钟剑、一鸣、魏卿、蓝国华、汪鹏、汪洲、谢勤、江立会、赵集富等等。截止2013年共60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该地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著称。其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色釉瓷,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
历史上的景德镇瓷器,不但海内擅声,而且海外亦广为流誉。据有关史书记载,古代东南亚、阿拉伯、非洲及欧洲地区的人十分喜欢中国瓷器,特别是景德镇的瓷器。公元1405年 (明永乐三年)开始,郑和七次下西洋,携带的大量瓷器,景德镇瓷器占有重要地位。陈志岁《景德镇》诗 :“莫笑挖山双手粗,工成土器动王都。历朝海外有人到,高岭崎岖为坦途。”诗朴实地纪载了“瓷都”的历史形迹,且写出了景德镇瓷器在国际市场上的卓越地位。
后来,日本著名陶瓷考古学家三上次男率学者在东南亚、非洲考察了中国古代陶瓷输出亚非各国的大量碎片,著有《陶瓷之路》一书,称海上丝绸之路为陶瓷之路,也是古代景德镇陶瓷的国际贸易之路。 景德镇陶瓷学院创建于1958年,当地人称陶院,是全球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所陶瓷高等学校,现分为新厂和湘湖两个校区。景德镇陶瓷学院共有在校生15000余人;教职工1135人,其中正副教授400余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中国陶瓷艺术大师16位。
鉴于学院在行业中的特殊地位,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硅酸盐协会陶瓷分会、中国陶瓷协会信息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陶瓷艺术专业委员会、全国日用陶瓷检测中心、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化中心在学院建立。 1.高岭瓷土矿遗址,位于景德镇市东北50公里鹅湖镇高岭山,遗址分布在方圆10平方公顷的范围内。
2.三宝蓬瓷石矿遗址,位于景德镇东南约12公里。
3.陈湾瓷石矿遗址,位于景德镇市西南约20公里鱼山乡陈湾村附近。
4.大洲瓷土矿遗址,位于景德镇西北约45公里浮梁县黄坛乡境内,矿床属花岗岩风化残积型
5.马鞍山制匣土遗址,位于景德镇市东南约2公里马鞍山。
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一批次、二批次的概念。景德镇陶瓷大学是一所理工类大学,有材料科学与工程、设计学、科学技术史等专业,建校112年。
学校简介
学校前身是1910年创办的中国陶业学堂,1912年更名为江西省立饶州陶业学校,1915年改为江西省立第二甲种工业学校,翌年在景德镇设立分校,1925年更名为江西省立窑业学校,1927年更名为江西省立陶业学校。1934年迁往江西九江,名为江西省立九江陶瓷科职业学校。1948年升格为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陶业专科学校撤销,同时在原校址、设备和部分专业教师的基础上,成立景德镇市陶瓷试验研究所(现名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1958年在景德镇陶瓷美术技艺学校、景德镇陶瓷工人技术学校、江西工业技术学校矽酸盐专业的基础上,成立本科建制的景德镇陶瓷学院。文革期间停办,1975年经国务院批准复校。1999年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并入学校。2016年更名为景德镇陶瓷大学。
学校介绍
景德镇陶瓷大学是全国惟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本科高校,是全国首批31所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之一、94所有资格招收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攻读硕士(学士)学位留学生的高校之一,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江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现已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陶瓷文化艺术交流、陶瓷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学校有三个校区,占地2000余亩。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陶瓷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艺术文博学院等10个教学院(部),以及研究生院、国际学院、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1个独立学院。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59.37万册,生均98.04册;馆藏电子期刊223324册;学位论文3768188册,音视频54771小时,电子图书1032575册。
截至2022年4月,学校有湘湖校区、新厂校区和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三个校区,占地2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近70万平方米;设有11个教学学院(部、系),59个本科专业,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8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有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含独立学院),其中,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1400余人。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设有11个教学学院(部、系)及研究生院、国际学院、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独立学院,有57个本科专业。
学院录取分数线
1、2021年景德镇陶瓷大学在海南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67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5488 2、2021年景德镇陶瓷大学在贵州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5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60073、2021年景德镇陶瓷大学在湖北历史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5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25736 4、2021年景德镇陶瓷大学在山西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4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1776 5、2021年景德镇陶瓷大学在陕西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20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75229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4月,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46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人员517人,其中,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省级人选4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井冈学者”特聘教授3人、“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11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5人,以及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省突出贡献人才、省中青年文化名家、省“双千计划”人选等各类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200余人次。
学科专业
学校设有54个本科专业,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6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涵盖了工学、艺术学、管理学、文学、理学、历史学等10个学科门类。学校注重艺工并重、艺工商交融,突出"设计艺术和陶瓷工程”优势,构建形成了“艺术设计与陶瓷文化、陶瓷材料工程与机电、陶瓷经济与管理”三大优势特色学科群,精心培养从陶瓷材料、设计、制造到管理的全产业链高水平专门人才,其中,“设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美术学"学科入选省—流学科建设名单(“设计学"成为江西省高校学科联盟首批牵头学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10个专业入选省—流专业建设名单。
质量工程
学校6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专业入选省一流专业建设名单;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1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基地1个。
教学成果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有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2019年,学校获得江西省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16项,其中重点课题5项;6个项目获得江西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成果二等奖。
创作平台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建有1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2个国家级科研服务平台及31个省部级科研服务平台;拥有国家陶瓷质量检测中心、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化中心、中国陶瓷知识产权信息中心;设有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2个高端学术平台。
科学研究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及国家自然、社科、艺术基金等项目500余项,取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标志性成果,制定、修订国家(行业)标准130余项;300余项科研成果成功转化为生产力,其中,环境友好型陶瓷透水砖项目打破中国国外技术垄断,在江西、广东、山东、广西等产瓷区推广应用;学校教师课题组《用于水处理的高性能陶瓷膜》项目获全国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江西省唯一),《基于序列信息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类型预测》项目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国际交流
学校先后与美、英、法、日、韩等国家或地区30多所高校及国际陶艺家协会等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互派教师讲学、互派学生修学访问、联合培养艺术人才;学校代表国家先后在法国卢浮宫、英国剑桥大学、希腊亚洲博物馆、法国大皇宫、纽约联合国总部等重要场所举办师生陶瓷艺术作品展,主办陶瓷工程、陶瓷艺术、陶瓷文化、陶瓷教育类国际研讨会(论坛)20余场次;1958年,学校开始接收外国留学生,先后培养了来自各大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0余名留学生,其中,“JCI-WVU国际陶瓷艺术家工作室”项目被美国国务院出版的《中美关系200年》列为“中美民间交往的典范和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