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康熙青花从胎釉上来说有何特征

聪慧的硬币
开心的电源
2023-03-26 07:21:12

康熙青花从胎釉上来说有何特征?

最佳答案
寒冷的学姐
聪明的路人
2025-09-23 17:37:37

从元代至今,青花瓷一直是瓷器烧制的主流,大量的碗、盘、缸等生活用瓷,都是以青花瓷这种形式烧制出来的。根据康熙青花瓷器实物及其所具的不同风貌和特点,并结合其干支年款将其发展过程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图1 康熙十年 青花八仙炉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早期是康熙元年至康熙十九年(1662-1680年),此时康熙青花瓷仍处在明末至清初的过渡期内,各方面皆有明末瓷器的余绪,但在继承中也孕育着发展(图1)。中期是康熙十九年至康熙四十年(1680-1701年),此时青花瓷器的制作工艺有所提高,有了长足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时代高峰。著名的康熙五彩青花,就是这个时期的产物。晚期是指康熙四十年至康熙朝终(1701-1722年),此期青花瓷器随着时间的发展又有了相应的改变,从而影响了后世,尤其是雍正年间青花瓷器的风格。

胎釉特征

总体来讲,康熙青花瓷以胎体厚重,质地细腻坚硬,釉面稀薄而著称。其胎釉精细,结合紧密。这是与后期青花瓷器所不同的。

图2 康熙六年(丁未)款 瓷片

图3 康熙 青花缠枝花卉纹小杯“大明成化年制”款

康熙早期的青花瓷器,胎体厚重粗率,釉面肥润泛青,有缩釉和黑色小棕眼(图2)。其中大部分器物口沿往往施一层酱釉(图3), 底足处理的均粗糙些,且粘有细砂,或呈不光滑现象,有的器底露胎处仍明显的保留有晚明民窑瓷器上所常见的放射状跳到痕,个别器物的足墙两面斜削尖状(图4),且圈足的直径大,许多如瓶、觚、罐、盘及琢器(大件瓷器,如缸)的底足作台阶状,折角处挺直,俗称“二层台”或“台阶底”。双圈足在此时期内也大量流行,民窑中的大盘居多,官窑中以夔龙折沿洗,印盒等器物居多。这些器物具有里圈都较外圈矮,两圈足之间无釉而露胎,一线拍行藏品征集,壹叁壹陆柒柒贰,柒柒陆捌王女士。圈足相当宽厚等特征。康熙官窑青花瓷器的底足,在康熙早期这段时间内处理的亦不是很细腻,多有“火石红”的现象产生,在露胎处能看到一圈细密的旋胚痕迹。

图4 康熙 青花爵杯纹碗底瓷片

康熙中期的青花瓷器,胎体方面有了一定发展,工艺更为精湛。随着瓷窑内烧成温度进一步提高,烧成瓷器的胎体度薄且坚白细腻,即古玩行前辈们常说的“糯米”胎。此期内青花瓷器的质量有了整体提高。器物的釉面也由初期泛青带有黑色棕眼变为洁白光润,从而将青花反衬得更加娴静美丽。官窑瓷器的胎体亦是洁净坚硬,少见杂质的“糯米胎”,其胎体薄厚均匀,修胎工整仔细(图5)。一般瓷质釉面多见有粉白和浆白两种颜色,粉白釉面稍显疏松,并多伴有细碎开片。另外,还可见一种亮白闪青釉的釉面,但不是很多。到了康熙中期,在早期瓷器底部所见的“二层台”现象此时继续存在,底足的切割也与早期大致相同,只有足径与早期相比略显偏小。绝大多数器物的底足露胎处洁净细润,处理极佳,足端浑圆光滑,此即古玩行前辈在论及康熙青花瓷器中通常所讲的“泥鳅背”底足。

图5 青花缠枝宝相花纹盘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由于瓷器制作工艺的发展,制瓷所需之胎土陶炼得更加精细,原料的提纯也有了一定发展。致使器物胎体更加细腻、坚硬、纯净,故此胎体中铁杂质的含量大为减少,“火石红”的现象也很少见到(图6)。除此之外,康熙中期青花瓷器的胎与釉结合紧密,整体釉色浑然一致。此期出现了用淘洗精细的浆泥制作瓷胎,俗称“浆胎”,它的特点是质地精细,手头偏轻,制成器物多为印盒、水盂等小件器物。

图6 康熙 青花花卉款碗底瓷片

到了康熙晚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稳定、提高,海内外对瓷器的需求更大量增加,从而导致瓷器的产量大增,瓷器的烧造在充分继承康熙中期的基础上,不断的快速发展,民窑器物的胎体薄厚兼有,但趋向变薄,且瓷化程度较好,看上去胎显坚致细硬。釉色多为细润的青白和粉白色,但以粉白为主,胎釉结合紧密,呈现出一种剔透坚硬的感觉(图7)。此时官窑瓷器的胎体变的更薄,胎质更加坚硬,釉面也变得更加光洁润泽,从中期的那种粉白色向清白色逐渐过渡。釉面显现出一种硬亮青色,光泽自然柔和,与早期釉色给人以青中泛混,色调灰暗的感觉相比,晚期的青中显绿,予人以清新明快之感, 器物胎釉结合也更加紧密,所生产出的瓷器显露出如同玉石一般的质感。

图7 康熙 青花花卉纹碗瓷片

由此可见,这三个时期内的胎、釉及器物底足总的变化是趋向进步、发展的,独清白色釉面贯穿三期始终。

最新回答
直率的项链
懵懂的毛巾
2025-09-23 17:37:37

一说起康熙瓷,立刻会提起“糯米胎”,而且许多人都将这一特征作为鉴定瓷器断代标准中的一项重要指标,经常在媒体播放的节目中看到一些专家在鉴定瓷器时讲到“康熙糯米胎,如何如何。”但是广大收藏者也许是没有机会接触馆藏标准器,也许是没法理解什么是糯米胎,永远也搞不清楚究竟那一种胎是糯米胎,

查阅资料发现最早称之为“糯米汁胎”是形象描述胎体的质感如同糯米经水磨后流出的米浆一般细腻,光滑,如果是煮熟的糯米汁,恐怕不太可能,中国文人的语言过于夸张,后世专家望文生义狗尾续貂,如果你拿三个胎质相近不同年代的瓷器让专家讲一讲那一个是“糯米胎”,如果不看其他特征肯定分不清楚那一个是“糯米胎”。

糯米胎并非康熙时期独有,它只是表现出制造坯胎的泥料质量较高,烧成温度较高,烧结程度较好,瓷化程度较好,胎体质白缜密,坚硬、纯净,与景德镇明代产品相比,更加滋润、细腻,很少含有杂质,一般不借助放大镜难以发现孔眼,由于组织结构致密均匀,使得胎体的比重增加,通常大家都认为康熙时瓷器胎薄,分量重。

但是应该知道“糯米胎”的说法是清中期鉴定者以景德镇明代瓷器作为对照物提出的康熙瓷器的新特征之一,是从广义普遍现象上看,是针对明代瓷器而言,又经过了几百年这种说法在鉴定中还有多大的意义?这是现代人必须要搞清楚的问题。

首先要知道为什么康熙时期瓷器的胎体质量发生了变化,主要原因一是清初景德镇烧造瓷器的窑炉发生了变化,明代窑较小如官窑厂龙缸窑,长和宽只有两米,而清代则变成长近20米,宽4米多的

大型卵形窑,烧成温度大幅度提高,使得瓷器在高温区得到完全的烧结,高温区烧造的高档瓷器胎体达到现代瓷器的质量水准,但在中低温区烧造的中低档瓷器胎体仍然达不到“糯米胎”的水准;其二高岭土自万历中期发现以后,由于社会动乱和日本的竞争,景德镇瓷器的销售受到影响,一直到清初才开始逐渐发展,此时的高岭土恰恰是在最佳矿土层,从地质学角度说上层和下层的高岭土质量都比不上中层的高岭土,而康熙时期恰恰是最佳土层时期,国内国外市场再次进入高潮,泥料制造厂家面对优质矿土和火爆的瓷器市场自然会提高泥料的质量,已取得更高的市场价格,制瓷业也必然会提高产品质量,窑温高,泥料好,工艺精,瓷器的胎体自然质量高。

酷炫的可乐
爱笑的小蝴蝶
2025-09-23 17:37:37
豇豆红釉的特点与鉴定如下:

1、器状特点鉴定:由于清康熙豇豆红瓷器的烧成难度比郎窑红更大,当年制作时都有固定的器型,对尺寸器型都有严格的要求,因此清康熙豇豆红瓷器无大件器物;

2、釉色特点鉴定:豇豆红故名豇豆的颜色,色彩独到,为其他瓷器所无,豇豆红釉所具有的柔和色调,是由于釉中的铜胶体错综复杂的分布而形成的,烧成时倘若氧化焰超过需要量,就会出现绿斑;

3、瓷胎特点鉴定:清康熙豇豆红瓷器具有糯米胎的特点,制造坯胎的泥料质量较高,烧成温度较高,烧结程度较好。

勤恳的白昼
明亮的哈密瓜,数据线
2025-09-23 17:37:37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这件瓷器具有。青花缠枝莲纹。折沿造型等特征。一般来说,这样的瓷器是康熙时期的典型特征。作为花押底款的话也具备康熙时期的特征。作为胎质和釉质都具有康熙时期糯米胎的特性,因此这件瓷器是康熙青花缠枝莲折沿大碗。目前作为民窑的话,这种完整器比较少见,一般市场价都在1万至2万。祝您心想事成,开心每一天,美医生。

畅快的毛巾
友好的蜜粉
2025-09-23 17:37:37
康熙官窑乌金釉 是通体施乌金釉,黑色匀净肥腴,口部一条白线醒目,黑白对比,形成了特殊的艺术效果。玻璃质感强,仿佛一颗硕大的黑宝石,光彩夺目。通体饰描金图纹,从上到下为花草纹、蕉叶纹、锦地开光纹、花卉纹,由于描金淡,黑色强烈,故纹饰难以显示出来。底足露胎,有污垢,放大镜下能见到糯米胎。乌金釉主要采用景德镇附近所产的乌金土,故名乌金釉,含铁量高达13.4%。一般黑釉纯以铁为着色剂,而乌金釉除了铁的成分外,还有锰、钻的成分。康熙乌金釉釉色特殊,高雅精美,之后各朝烧造又少,且长颈瓶容易损坏,故更显得名贵。

端庄的老师
无奈的夕阳
2025-09-23 17:37:37

第一,要注意器物的造型。一般来说,老瓷古朴自然,具有一定时代的风格特征,如观音瓶、门球瓶等,在康熙时期是独一无二的。

第二,要仔细看釉面的光泽度。古代瓷器的釉面往往是湿的,现代瓷器上没有耀眼的浮光。有些瓷器还有蚌光。如彩色人像、槌球瓶等。在康熙。

第三,要对着色材料进行分析。古瓷材质不同于现代仿瓷,彩瓷更明显。比如康熙青花,采用国产浙江材料,色彩非常丰富,具有青花五色的特点。

第四,看画师是否精湛,古瓷釉面层次丰富,花鸟生动,人物古朴笨拙,具有时代韵味,形神兼备。鸡翅,强宝宝图片等。雍正瓷器是雍正瓷器的独特之处。

第五,要掌握脚的特点。古瓷足常露,胎质坚硬;在轮胎表面可以看到米色釉胎,有自然的磨损痕迹,胎脚比较规整,圈足光滑。比如康熙里的“泥鳅背”和“糯米胎”就特别明显。但是仿瓷的脚有松动的露胎,没有保护釉,有的人地上会有污渍。仿瓷的足太规整,多见于平足,这也是现代仿瓷常用的方法。

第六,要识别签钱的方式。不同朝代对官窑底有不同的理解。比如康熙、雍正时期,楷书多为蓝字,篆书也有少数红(蓝)字。

第七,要用高倍放大镜观察釉面气泡。真古瓷的气泡大小不一,间距大于舒朗,而仿瓷的气泡一般都很细很小,没有自然风化的斑点,没有舒朗感。

繁荣的花生
丰富的航空
2025-09-23 17:37:37
一是要注意器物的造型,一般说来老瓷古朴、形制自然,并具有某个时代的风格特征,如康熙时特有器型观音瓶、棒槌瓶等;二是要细看釉面光泽度,古瓷釉面往往湿润,无现代瓷器上的刺眼浮光,部分瓷器还有蛤蜊光。如康熙时五彩人物棒槌瓶等。

三是要分析色料,古瓷用料与现代仿瓷不同,彩瓷更为明显。如康熙青花是采用国产浙江料,色彩十分艳丽,具备了青花分五色的特点。

四是要看画工是否精致,古瓷釉面富有层次感,花卉、飞禽栩栩如生,人物神态朴拙,带有时代韵味,形神兼备。雍正时的鸡翅凤、壮婴图等,这是雍正瓷器独有的特色。

五是要掌握底足的特点,古瓷底足往往露胎,其胎质坚硬;胎表面可见米黄色护釉胎有自然磨损痕迹底足相对规整,圈足圆滑。如康熙时的“泥鳅背”和“糯米胎”尤为明显。北京翰海异地拍品征集海选开始了;壹巴期;壹午午壹。壹巴斯灵。陈经理而仿瓷底足露胎松散,无护胎釉,有人为地沾上污迹的现象,底足过于规整,大多见于平足,平足也是现代仿瓷的常见手法。

六是要识别落款的方式,不同朝代的官窑底足有不同的款识。如康熙和雍正时大部分为六字楷书蓝款,也有少量的篆书红(蓝)款。

七是要借用于高倍放大镜观察釉面气泡,真品古瓷气泡大小不一,间距较舒朗,而仿瓷气泡一般为细密而极细小,无自然风化的斑点,更无舒朗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