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35美元买的青花瓷碗估价50万美元,这个文物来自哪里

壮观的小笼包
热心的吐司
2023-03-26 06:50:23

35美元买的青花瓷碗估价50万美元,这个文物来自哪里?有多久历史了?

最佳答案
会撒娇的钢铁侠
殷勤的香菇
2025-09-23 19:49:25

美国康涅狄格州的一次庭院拍卖中,一个青花瓷碗被鉴定为是极为罕见的中国明朝古董,估价高达50万美元。要知道这个青花瓷碗可是花35美元买到的。这件工艺复杂的青花瓷器为明朝时期打造,绘有莲花、牡丹、菊花和石榴花。

青花碗所有者是在一次旧物拍卖中购得的,当时没有讨价还价就欣然接受了35美元。成交后不久,他将这只碗的照片寄给了拍卖专家,经专家鉴定,发现这件瓷器来自永乐年间。在永乐年间,中国独特的制瓷技术得到了发展。麦卡特尔表示:“这只瓷碗的瓷身极其光滑,这在以后的历代王朝中都是无法复制的,包括鲜艳的钴蓝色在内,它具有人们所期待的永乐时期伟大艺术品的所有特征。”苏富比表示,目前已知只有6只类似的碗保存下来。

明代青花瓷

明永乐朝,是明代国力强盛时期。随着景德镇瓷器业的昌盛繁荣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其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和纹饰优美而负盛名,与宣德青花一道被称为开创了中国青花瓷的黄金时代。永乐青花端庄秀美,器物线条非常柔美流畅。讲究修胎,器形十分规整。瓷胎由于注意淘炼,胎质纯,含杂质少,胎质细腻,胎色洁白,胎体厚薄适度,灵巧凝重。

永乐青花主要用“苏麻离青”钴料,烧造时有自然的晕散现象。由于苏麻离青含锰量低、含铁量高,降低了呈色中的红、紫色调,在适当的火候下就能烧出浓艳的青蓝色,犹如宝石蓝一般的光泽,色彩雅致凝重,鲜艳夺目,层次分明。不过由于青花含铁量高,往往会在青花烧成部分留下黑疵斑点,一条纹理中常见的钴铁结合晶斑,浓重处凝聚为黑色锡光,下凹深入胎骨,用手抚摸有凹凸不平感。

永乐时期青花瓷器造型圆润、灵巧、清秀,不但继承了前朝器形,还吸收了大量外来的元素,制作出了许多创新器物。传统器物有梅瓶、玉壶春瓶、贯耳瓶、竹节柄壶、执壶、僧帽壶、梨形壶、折沿盘、盏托、深腹洗、无挡尊、渣斗、香薰、笔盒、三足炉、大盘、大碗、碟、罐、钵、高足杯、各式碗等。

永乐青花图案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纹饰疏朗秀丽、笔意自然,无论是粗笔写意还是细笔描绘,均给人以清秀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画面多留白地。图画花纹多为双勾填色,一改前朝大笔涂抹的笔法,绘笔用小笔触,往往出现深浅不一的颜色。圆器内外加花,并广泛采用器心绘画的装饰手法。青花纹饰的线条中常有钴铁的结晶斑,这是由于钴料研磨不细所致。

最新回答
震动的鸡
谦让的大地
2025-09-23 19:49:25

唔柳先生,幸会。感谢您把自己的藏品拿出来与大家同鉴,下面说点在下浅薄之愚见,与您探讨。

首先您的藏品在下看法断代不到明,不是成化本朝,而是现代仿品落成化款。

首先,成化青花胎质极为细腻纯净,胎薄体轻,修胎仔细,挖足整齐,足壁较薄,内墙直立,碗,盘的底足有跳刀痕。大多数清仿,以及现代仿品不能准确掌握器身与器足比例,或过宽,或过窄,或高,或低,您的藏品图片是倒扣这的,因此高低不易分辨,不过宽窄却显而易见,与成化本朝碗的底足相比,过宽了,一会我上图,您可以对比下成化本朝标本底足。

再者,成化青花釉面肥厚细腻,平滑光润,微闪虾青色,含有小而密集的气泡。

再说说技法,众所周知,成化青花采用双线勾勒填色的技法,线条纤细。现代仿品线条较粗宽,生硬呆板。

成化官窑胎釉洁白,前人常用如脂似玉形容其釉色,现在仿制十分困难。

再来说说碗的底部呈现类似米糊底的褐色斑,仔细观察即可发现漂浮与圈足,是用颜料渲染而成,人为痕迹明显。

最后说说款识,孙瀛洲先生总结过成化的款识,说的非常好:大字尖圆头非高,成字撇硬直到腰,化字人匕平微头,制字衣横少越刀,明字窄平年应悟,成字一点头肩腰。这其中大字有尖有圆,成字撇直而生硬,化字上端齐平,制字衣的横很少越过制字立刀以外,年字应是肥胖状,成的点,有的与头平,有的与肩平,有的在腰际。成化的款是明清瓷器中最有特点的款识,因此此为鉴定的关键因素。

最后,行内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这两朝的器物,目前无论在市场也好,藏家也好,都十分推崇,仿品必定也是最多,如果是购买,一定要慎之又慎。

当然,说了这么多,仅仅是个人观点,在下从事收藏也近20年了,完全是发自肺腑,有一说一,当然图片鉴定有着很大的误差,说的不妥之处,楼主见谅。

图是故宫藏品,明成化青花九龙闹海纹碗,底足以及款识特征。

补充一下,成化朝的青花钴料多用平等青,青花发色极为淡雅,此也为鉴定关键之所在。

妩媚的抽屉
义气的裙子
2025-09-23 19:49:25

‍‍‍‍‍‍这是2013年被拍卖出去的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上面图案为秋葵,意喻多子多福,是明宪宗朱见深为爱妃万贞儿所制,目前仅有13件存世。在这个天价青花碗的背后,是朱见深和万贞儿这段惊世骇俗的“年下之恋”。

‍‍当上皇帝之前,朱见深命运多舛,虽然两岁的时候就被立为太子,但是在他18岁登基之前,一度被废,每日活在看不到第二天日出的恐惧中。他的父亲就是“土木堡之变”的主角明英宗,明英宗在他两岁时出征,结果被俘,群臣拥立英宗的弟弟明景泰帝登基,景泰帝承诺朱见深仍为太子。但是景泰帝位子坐稳了之后就觉得这个太子侄儿碍眼,违背承诺改立自己的长子为皇储。朱见深的父母被软禁,他每天都提心吊胆地活着,就怕哪天景泰帝把他给杀了,在这个巨大的精神压力之下,朱见深得了口吃的毛病。

但是在这种绝望的人生里,朱见深虽然恐惧却不孤独,因为一直有个宫女陪着他。这个宫女叫万贞儿‍‍‍‍,入宫的时候才4岁,在她19岁的时候被派去照顾年仅两岁的朱见深‍‍,从此一直陪伴着他经历这段长达16年的黑暗时光。‍‍对于万贞儿来说,这个年幼的太子孤苦无依,激起了她的母性;对于朱见深来说,这个宫女弥补了母亲的缺失,是他这世间最亲近之人。不知不觉中,两个人的感情超越了主仆,甚至超越了母子,成为了一对爱人。

‍‍朱见深登基之后就要把万贞儿立为皇后,但是所有人都眼红着皇后这个位置,包括朱见深的亲生母亲吴太后。朱见深势单力薄,只好退了一步,将万贞儿立为贵妃。没有给心爱的女人皇后之位让朱见深心痛不已,只能给万贞儿更多的爱来弥补。但是这时皇后吴氏嫉妒万贞儿,找了个由头对万贞儿动用极刑,朱见深看到伤痕累累的爱妃,怒发冲冠,痛斥吴氏并废了她的后位。吴氏虽然下去了,但还有王氏,李氏,还是轮不到万贞儿,朱见深只好改立比较识时务的王氏为后。

在朱见深19岁,万贞儿37岁的时候,万贞儿终于诞下了皇子,但很快就夭折了。从此万贞儿再也没有怀孕。‍‍在‍‍这剩下的十几年里,两个人为了孩子想尽办法,但始终没有如愿。朱见深为了让万贞儿开心,专门命人烧制绘有秋葵、戏婴这种象征“多子多福”图案的青花,题目中所说的正是这一批青花瓷器中的一个。但是天不假年,万贞儿五十八岁的时候与世长辞,仅仅八个月之后,四十一岁的朱见深就紧随其后。在地下,这对不被世俗所容的爱人终于能永远厮守。‍‍

典雅的蚂蚁
刻苦的心锁
2025-09-23 19:49:25

明成化青花瓷碗如果品相良好的话,价值一般不会低,下面的拍卖能说明:

2013年10月,香港苏富比举行了一场规模庞大的中国艺术品拍卖会,一件青花秋葵纹小碗,以清雅迷人的艺术芳华征服了所有在场的中外人士,最终以1.41亿港币成交,再一次为神话般的成化瓷器增添了一份令人目眩神迷的光环。

也许这样的价格在今天这个拍卖价格屡创新高的时代,你不会觉得惊奇,但是当年这个碗的估价是8000万,以6500万港元起拍,最终成交价加上佣金约是1.41亿港元。

区区一个口径仅为14.5厘米的青花小碗,仅用了不到三分钟的时间,在当时就缔造出明代瓷器世界第二之高价,成为当时香港苏富比40周年庆典拍卖会上最耀眼的明珠。

民窑与官窑怎么区分?景德镇王掌柜认为主要体现在瓷器产品的制作目的、样式设计、制作场所、原材料选择、工艺标准、成品甄选、以及法规条例等诸多方面。下面,王掌柜简单说说官窑与民窑的区别。

1、制作目的

通常情况下,官窑制作主要有日常用瓷与祭祀瓷两大目的。

与官窑相比,民窑制品也以日常实用瓷为主,只是制作质量相对落后,造型不太讲究。明清时期民窑外销瓷制作空前壮大,并发展到外国商人设计纹样,再由各地窑场按图纸烧制、提供。现在看来,这应该是明清民窑发展超越官窑的最大亮点。

2、样式设计

明清官窑瓷的样式设计主要包括造型与纹饰两方面,都由内府设计完成。“内府”是皇宫内负责监管制造器具的部门,也称“内务府”。由于统治者对官窑器物样式涉及、过问,导致各自时期的官窑器制作风格也与统治者审美观密不可分。同时,设计者多是画院名手,令图案纹饰“皆当时殿中画院人遗画也”,因此,官窑的设计质量都很高。民窑在样式设计方面相对简单,只要大众喜欢,商家满意,就有发展前途。另外,由于涉及人员少,样式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随时变更调整。因此,与官窑相比,民窑在样式设计方面多了随意,少了拘谨。

3、制作场所

蓝浦在《景德镇陶录》中记载:“洪武二年,设厂于镇之珠山麓,制陶供上方,称官窑,以别民窑。设大龙缸窑、青窑、色窑、风火窑、匣窑、大小横窑六种共二十座。” 洪武三十五年,改陶厂为御厂。

清代除了景德镇御厂制作官窑外,康雍乾三朝还在清宫造办处使用御厂烧制好的填白瓷胎制作珐琅彩,该类制品堪称官窑极品。由于制作时间短暂,制品数量有限,只能算在官窑制瓷历史上的特例。

民窑烧制场所非常复杂,明清疆土辽阔,百姓在大江南北、黄河上下因地制宜,其中较有成就的民窑就有景德镇窑、龙泉窑、定窑、耀州窑、德化窑、博山窑等,数量之多,体系之广,令笔者无法深入探讨。相对而言,明清官窑制作单纯很多,只是景德镇窑系中的一个分支,涉及层面并不复杂。

4、原材料选择

制瓷原材料主要以胎土、釉料以及彩料等为主。统治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为了体现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与优越性,经常利用手中权力限制民窑瓷器自由制作与发展。

1.胎土

史料证明元代已经出现被统治者垄断使用的“御土”。到了明代,该土又被称为“官土”、“麻仓官土”。由于统治阶层对这类优质陶瓷原料垄断、独享,使得官窑器的瓷胎质量出类拔萃,远优于同时期景德镇民窑制品。

2.釉料以及彩料

官瓷瓷器表面一般都涂有一层薄薄的釉,它是以石英、长石、硼砂、黏土等为原料制成。制瓷者将其加水稀释,涂在瓷胎表面,烧制后形成一层玻璃釉。釉通常具有保护、装饰美化瓷器的功能。因为釉内通常会含有各类微量元素,它们在不同情况下会产生不同釉色。于是,制瓷者经常利用这一特点,调整釉内元素成分,改变釉色,以致出现铜红、钴兰、铁黑、金红等釉色。

制作彩瓷时,还需要用到不少彩料。彩料有些被混合在釉内使用,有的则单独使用。彩瓷初创时期,因为制作尚不普及,显得技术先进、造价高昂,只有御厂才有相关技术与财力开发应用。更多情况下,统治者严禁民窑私自烧造色釉。

违反条例者,所受处罚极其残酷。因此,仅就彩料应用,民窑已经失去使用权,更谈不上与官窑竞争,瓷器色彩多样性方面自然无法与官窑器并驾齐驱了。

5、制作工艺

对国家最高统治者而言,不论宫内日常用瓷、赐予群臣及外来使者的赏赉制品,还是国家出面的祭祀用瓷、海外贸易瓷,都关系到国家荣誉、皇权尊严。为此,统治者不得不苛刻要求、不计工本、力求完美,这些因素促使景德镇御厂汇集天下英才。于是,技艺高超的制瓷工匠,使用本朝最优良原材料,以最严谨制作态度,在威严皇权下,必然能够制作出当时最高水准的瓷器。鉴于这些原因,中国瓷器制作史上,历代官窑瓷一直被看做为该时期瓷器制作最高峰,不仅质量凌驾于民窑,纹饰、造型也足以引导全国制瓷发展方向。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