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片电容怎样测好坏?
检测方法
1、检测10pF以下的小电容——因10pF以下的固定电容器容量太小,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只能定性的检查其是否有漏电,内部短路或击穿现象。
测量时,可选用万用表10k挡,用两表笔分别任意接电容的两个引脚,阻值应为无穷大。若测出阻值(指针向右摆动)为零,则说明电容漏电损坏或内部击穿。
2、检测10PF~001μF固定电容器是否有充电现象,进而判断其好坏。万用表选用1k挡。两只三极管的β值均为100以上,且穿透电流要小。
可选用3DG6等型号硅三极管组成复合管。万用表的红和黑表笔分别与复合管的发射极e和集电极c相接。由于复合三极管的放大作用,把被测电容的充放电过程予以放大,使万用表指针摆幅度加大,从而便于观察。
3、对于001μF以上的固定电容,可用万用表的10k挡直接测试电容器有无充电过程以及有无内部短路或漏电,并可根据指针向右摆动的幅度大小估计出电容器的容量。
4、应注意的是:在测试操作时,特别是在测较小容量的电容时,要反复调换被测电容引脚接触A、B两点,才能明显地看到万用表指针的摆动。
扩展资料
瓷片电容分高频瓷介和低频瓷介两种。具有小的正电容温度系数的电容器,用于高稳定振荡回路中,作为回路电容器及垫整电容器。
低频瓷介电容器限于在工作频率较低的回路中作旁路或隔直流用,或对稳定性和损耗要求不高的场合〈包括高频在内〉。这种电容器不宜使用在脉冲电路中,因为它们易于被脉冲电压击穿。
1.MLCC(1类)—微型化,高频化,超低损耗,低ESR,高稳定,高耐压,高绝缘,高可靠,无极性,低容值,低成本,耐高温,主要应用于高频电路中。
2.MLCC(2类)—微型化,高比容,中高压,无极性,高可靠,耐高温,低ESR,低成本,主要应用于中,低频电路中作隔直,耦合,旁路和滤波等电容器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瓷片电容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电工考试网-用数字万用表测电容好坏
您好: ①→用指针万用表的RX10K档测量是否漏电,(正常电容测量时表针稍微向右摆动一下,马上就回零,)这就正常,若指针停在某阻值处,不动,这就表示此电容漏电。 ②→然后在用数字万用表的电容档测量一下此电容的容量,这就是判断瓷片电容的基本好坏。 ③→若有条件的话,【用电容耐压、漏电流测式仪】测更完美了。
也可以用数字表的电容挡测量。
标注473瓷片的电容器,电容量为47000pF,也就是47nF,测量时显示47nF是好的。
电容是电容量的简称,用于表征电子元件在给定电势差下的储电能力,常用字母C表示。
如果指针表没有电容档,万用表放在电阻档的最高档(例如10K档或100K档,这么小的容量,放在1K档以下是看不到变化的),电容放电后测量,指针会向右摆动一个角度(搭表笔的时候眼睛要看着表盘,而不能看表笔,因为充电时间非常短),然后指针又回到原位(摆动是因为给电容充电的缘故,充满电后电阻值又是无穷大)表示电容是好的,如果指针回不到原位,说明这个电容漏电,已经坏了。但这个方法不能测容量,只能判别电容是好的还是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