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著名的陶瓷企业
越南平阳越南平阳“陶瓷之乡”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明龙一瓷器公司只是一个有几十名工人的小企业。经过20年的努力,现已发展成为有800多名工人、1.5万平方米厂房的明龙一高级瓷器公司。越南作为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排名第二的国家,在追求整个陶瓷产品生产量的同时,也将会更加注重陶瓷原材料、生产设备及配件的产业配套。据业内专业媒介介绍,来自世界各地的陶瓷机械制造企业将会在未来的3年内,将矛头直接针对越南市场。
据悉,中国的陶瓷机械制造企业已经有超过40%的企业将自己的产品销售到了越南。鉴于此时正处于双边发展中的最佳时期,NSEN公司将携手越南国家建设部、越南胡志明市人民政府、河内市政府、越南建筑陶瓷协会等共同组办“2009 越南国际陶瓷工业展览会”。
安南为越南古称,包括现广西一带。安南一词,最初于唐代初叶作为政区名出现于中国载籍,历史上的越南长期臣服于中国,所以“安南”、“越南”这两个国名均与中国官方有关。唐调露元年(679年)所置之安南都护府;(治所在今河内)。安南窑瓷器,即是越南烧造瓷器。 越南青花石榴小罐 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 高5.5公分 在东南亚地区中,越南的陶瓷业最为成熟且迷人。除了天然资源与地理环境的优渥,越南一向对顶尖陶瓷技术具备极佳的掌握能力。 以青花瓷为例,在十四世纪时,世界上能烧制青花瓷的只有中国与越南两地,越南青花瓷的足迹也早已透过贸易而遍及海内外各地。 越南位于中南半岛,受到中国以及周围其他国家的影响。在十六世纪以前,越南北方长期服膺中国儒家文化;南方则受到印度文化影响很深。从陶瓷来看,与中国广东,广西相连,邻近的寮国、柬埔寨也是陶瓷生产国,而中国云南青花瓷则位于红河流域的上游;同时越南绵长的海岸是阿拉伯和印度船只的必经途径。因此,越南青花的诞生,可说是区域间窑业交互影响的结果。 越南青花加彩狮戏大盤 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 口径45公分,高10公分,底径31公分 中国陶瓷在宋元时期大量销售海外,供应亚洲各地的需求。到了明代,却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人们不得擅自驾船到海外贸易,以致亚洲市场的瓷器短缺,越南青花瓷遂乘势而起,填补市场需求,并在十五、十六世纪达到贸易的黄金时期;有别于中国青花瓷富丽胸腔的姿态,越南青花瓷以其温婉内敛的美感风靡了整个亚洲。 在琉球王国首里城、印尼东爪哇满者伯夷王国遗址,都发现了越南青花瓷的残片;远在西亚的土耳其炮门宫与伊朗阿德比尔庙,也将越南青花瓷纳入皇家收藏。 越南青花加彩猴王 十五世纪 高23公分 越南青花加彩花卉罐 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 高12.7公分,口径9公分,底径6.5公分 越南青花加彩花鸟大盤 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 口径43公分,高9公分,足径30公分 越南青花鸳鸯水注 十五至十六世纪 宽17.5公分,高14公分 越南霁青石榴小罐 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 高5.7公分 越南青花花鸟葫芦瓶 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 高18公分 越南青花绿彩花鸟大盤 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 口径44.1公分,高10公分,底径30公分 越南青花凤凰牡丹瓶 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 高40.8公分,口径14.8公分 越南青花水塘盤 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 口径28公分,高6.7公分,足径18.5公分 越南青花加彩孔雀纹盤 十五世纪 口径35.4公分 越南青花象形水注 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 高6.0公分 越南青花鱼形水注 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 高5.2公分 越南青花牛形水注 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 高4.8公分 越南青花人物跪像 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 高32公分,宽16公分 越南青花花卉小盒 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 高3.6公分 越南青花荷花盤 十五世纪 口径35.4公分 越南青花镂空花鸟执壶 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 高23.5公分,口径6.5公分 越南青花飞鸟盤 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 口径27.7公分,高6公分,足径18.5公分
新型陶瓷则是采用人工合成的高纯度无机化合物为原料,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经成型、烧结和其他处理而制成具有微细结晶组织的无机材料。
陶瓷行业发展趋势指出,我国陶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复合增长率稳定在16%左右。主营业务收入前三位地区依次是江西、广东、山东。在市场需求方面,欧洲、中东、北美和亚洲是主要的陶瓷需求区域。我国的陶瓷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韩国、欧盟等。
陶瓷的发展已成为文化艺术和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
目前,受国家节能环保政策的影响,陶瓷行业的发展模式也正在发生转变,从过去以“量增长”为主的模式转向“调整优化存量、做优做强增量”并存。未来陶瓷产业以品牌、质量、服务、技术和设计创新为核心的内涵式、创新性发展成为主导。
伴随着互联网及大数据等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它不仅颠覆传统商业模式,还深刻改变人们的思维及生活消费习惯。在当前陶瓷市场环境下,传统实体店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当下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现传统的陶瓷店正面临着销售品类单一,无法跟上新零售的脚步,线上线下不通、缺少流量等问题。传统实体店的痛点也在不断加剧,商家无法打造品牌,进店客流低、营销宣传成本高、收入利润薄、效率低成为传统实体店需要解决的命题。
瓷品汇作为国内首个日用陶瓷连锁品牌,采用线下展示销售+线上宣传引流的新零售模式,保姆式的经营战略方针。以互联网为依托,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技术手段,瓷品汇推动新零售与新物流相互融合,实现即时消费供给本地化。
瓷品汇汇聚千款产品:餐具、茶具、花瓶、摆件一应俱全。在保证产品多样化的同时,对每一款产品进行严格甄选。
日用陶瓷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渗透到我们的一日三餐,瓷品汇除了解决传统的日用陶瓷重金属超标问题,还发展了新型的健康陶瓷,坚持走节能、降耗、减排、环保的发展道路。
在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零售时代的到来,瓷品汇坚信,只有通过品牌形象的塑造,提高产品的统一性和稳定性,并赋予深刻的企业文化,未来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可持续的发展。
行业增长概况
中国是陶瓷的故乡,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陶瓷文化。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住房环境持续改善的几十年中,陶瓷砖由于外观精致、图案多样,能够实现美观的装饰效果,同时具有耐腐蚀、抗污性好、易清洁、材质坚固、防火防潮、辐射可控等特点,一直受到国内消费者的欢迎。2010-2015
年,随着我国建筑装饰行业的蓬勃发展,建筑陶瓷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规模以上建筑陶瓷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从2010 年的2,302 亿元增长到2015 年的4,354
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3.60%同期国内建筑装饰工程总产值从2.10 万亿元增长到3.39 万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0.05%。
近年来,行业分化趋势明显加快,一批龙头企业的业绩增长幅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而一些新的品牌、新的黑马又不断涌现,以全新的产品特色、市场策略、营销模式,为行业带来新鲜力量的同时获得自身快速的增长。
全球陶瓷行业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
经过长久的发展,国外陶瓷生产企业大多根据自己的核心能力和优势资源,从事陶瓷产业的某一个环节或者工序,以体现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随着能源和原材料的限制,以及人力成本逐年上升,发达国家和地区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技术和产能,世界陶瓷生产中心正在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在全球陶瓷市场上,陶瓷制品的需求呈多元化和个性化趋势。欧美国家更注重陶瓷制品的色彩、造型、安全和环保等性能中国则更侧重于陶瓷制品的花色、文化内涵和实用性能。基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活水平、文化背景、艺术审美观等方面的差异,市场上单一陶瓷品种难以满足不同地域的需求,也早就了不同地区的行业企业具有各自不同的竞争优势。美国是全球最大的陶瓷产品进口国,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日用陶瓷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指出,2015年进口陶瓷产品58.71亿美元,同比增长0.56%,2016年进口陶瓷产品57.64亿美元,同比下降1.82%,陶瓷需求保持稳定。2016年,美国建筑陶瓷进口17.91亿美元,占全部陶瓷进口的31.09%卫生陶瓷进口10.25亿美元,占全部陶瓷进口的17.79%日用陶瓷进口13.17亿美元,占全部陶瓷进口的22.85%工艺陶瓷进口3.70亿美元,占全部陶瓷进口的6.42%其他类陶瓷进口12.60亿美元,占全部陶瓷进口的21.85%。中国是美国陶瓷进口的最大来源国,2016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陶瓷22.22亿美元,占美国陶瓷进口总额的38.56%。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分析,电子工业是先进陶瓷产业最大的终端应用市场,这一趋势仍将延续数年。地域划分来看,亚太地区2014年电子陶瓷市场份额超过
40%,是全球电子陶瓷市场规模最大的地区,而中国又是亚太地区电子陶瓷需求量最大的国家,其他依次为日本、韩国、印度。
近年受益于通信、计算机、电子仪表、家用电器和数字电路技术的普及发展,电子陶瓷元器件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在下游行业的拉动下,全球电子陶瓷行业保持稳定增长,2010年全球电子陶瓷市场规模为181.3亿美元,2014年增长至205.9亿美元。
在我国,电子陶瓷为政策指导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重点发展的关键战略材料之一,呈现出迅猛发展势头,2007年我国电子陶瓷行业市场增长率为30.4%,除去金融危机的影响,近年行业增速维持在11%以上的水平,行业产量年均增速接近15%。
产业技术不断走向成熟
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运输成本等整体呈上涨趋势,部分陶瓷企业开始通过改进生产技术和设备升级,采用新型、节能的自动化设备,以及新工艺、新技术代替传统的生产方式,实现自动化流程和智能操作控制,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了产品品质,降低能耗和成本。
行业生产向智能化、自动化发展的趋势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日用陶瓷行业的生产技术发展也很快,一些传统落后的设备和复杂的生产工艺正在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等静压成型、自动修坯等智能化、自动化的先进设备和工艺简单、连接紧凑的设备和生产线。陶瓷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劳力成本的不断上涨,通过提高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从而提高日用陶瓷业的生产效率,成为日用陶瓷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色釉炻瓷作为最具有个性的日用陶瓷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色釉炻瓷为日用陶瓷细分产品,具有时尚个性、环保健康、实惠实用的特点,正日益受到年轻消费群体的关注和青睐。对比分析国外日用陶瓷市场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日用陶瓷市场已经超越了实惠消费的阶段,呈现出时尚文化消费和绿色环保消费的趋势,未来对色釉炻瓷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陶瓷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陶瓷产业的有机载体,是传统文化与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釉下五彩瓷,采用的“三烧制”制作工艺,釉面莹润光洁,显得质朴古艳,色彩温润,具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特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欣赏、装饰、收藏价值。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倡导和对艺术鉴赏需求的提升,釉下五彩瓷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