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仿古砖 > 正文

瓷砖有哪些品牌

害怕的西牛
羞涩的指甲油
2023-03-26 03:15:21

瓷砖有哪些品牌

最佳答案
完美的音响
老实的唇膏
2025-09-24 11:47:04

中国十大陶瓷品牌: 1、马可波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中国十大陶瓷品牌) 2、诺贝尔(浙江省名牌、知名影响力品、中国十大陶瓷品牌) 3、东鹏地砖(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中国十大陶瓷品牌) 4、樵东陶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3C认证、中国名牌、中国建筑陶瓷行业知名品牌中国十大陶瓷品牌) 5、冠珠陶瓷(中国陶瓷行业名牌、中国建筑陶瓷行业知名品牌、中国十大陶瓷品牌) 6、明珠陶瓷(中国强制3C认证、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著名商标、中国陶瓷行业名牌产品、中国十大陶瓷品牌) 7、蒙娜丽莎(中国驰名商标、“影响中国”建陶30年30品牌、中国十大陶瓷品牌、玻化砖标杆品牌) 8、鹰牌(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中国十大陶瓷品牌) 9、金舵陶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中国十大陶瓷品牌) 10、新中源陶瓷(中国环境标志、中国著名品牌中国陶瓷行业名牌、中国十大陶瓷品牌)

最新回答
苹果御姐
聪明的凉面
2025-09-24 11:47:04

   纪元1800新手需要哪些技巧? 想必很多朋友都还不是很清楚吧,所以呢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就是 纪元1800新手必备技巧说明 ,需要的朋友还不快进来看看。

纪元1800新手必备技巧介绍:

1、建设面板右下角,有个蓝图模式,可以建立先设计蓝图然后再建造(专家模式不能移动和更改建筑,所以这个功能对强迫症来说非常重要)。

2、初始岛屿基本都是小麦+粘土+铁矿的了,因为资源种类太少了,所以基本都不合适开局,但一开始尽量往下方设置码头或者靠近上边沿或下边(方便远征)。

3、纪元1800中初始探路找到3个中立NPC以后就准备去 买10个钢铁准备建副岛 吧(在买完钢铁以后,带齐材料过去发现:门口的啤酒花岛被AI拍了!我后来好辛苦才抢回来)。

4、自闭种田玩家请将码头方向设置在AI的同一方向( 背对AI,不然后期出门就被揍 )副岛和主岛设置对立方向。

5、 远的岛就别抢了 ,我后期基本出门都困难,但可以买AI的股票,收益还是很可观的。

6、 新世界和旧世界的运输可以在边缘设置出入位置 。

7、 提升效率一定要对应原料提升 ,不然会出现原料不足的情况。

8、砖块街道可以提高运输效率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公共建筑的范围。

9、即便设置60分钟自动存档,纪元1800也会在一些 关键的地方存档 。。。SL不再是万能的(反复读档还会出现不一样的情况)。

正直的草丛
安详的小白菜
2025-09-24 11:47:04
古罗马是一个国家,超级大帝国。相关资料你可以自己搜索到。

现在的罗马,是意大利的首都,是一个城市。

拥有2,500年历史的「永恒之城」罗马,自古以来一直是历代王朝的国都,绽放傲人光芒的城市;当歌德於1786年到达罗马时说道:「我终於实现了我的梦想。」而永远的玉女明星奥黛丽赫本主演的电影「罗马假期」,更将这个文明古都的独特魅力,深深植入全球影迷眼底。

所谓的「条条大路通罗马」,不曾到罗马一探究竟,似乎便无法了解欧洲全盛时期的壮观;竞技场、君士坦丁拱门、圣彼得大教堂,让人不禁赞叹它们的宏伟;而神话色彩浓厚的喷泉与广场,则给人一份浪漫与典雅的感受,充分展现罗马的多采多姿。

罗马时代与基督教时代的遗迹,在罗马经常是显而易见;各式广场与竞技场呈现纪元初的壮观建筑美学,圣彼得大教堂与梵谛冈,则为基督教世界的经典做了最佳诠释。在这个文化元远流传的古今相交都会中,每一眼都只是传承的冰山一角,只有静下心来细细体会,才有机会浅尝古人遗留的傲人智慧与艺术结晶。

拥有丰富文化艺术之美的罗马,除了为数众多保存传统的博物馆与美术馆外,这个世界名牌的发源地,亦提供各式各样的精品供你选择;无论是服饰或皮件,意大利知名设计师的品牌皆可轻而易举地在此寻获。当然,来到罗马更别忘了喝杯道地咖啡,芳香四溢的espresso或cappuccino任君选择。

罗马是小偷泛滥的地方,随时注意自己的财物。在街头拍照不得使用三脚架。 买皮制品时,若注有"Made in Italy"即意大利制的,若"Italy",则是国外代工品(如中国、东南亚等地)。不要饮用生水、即使饭店里也一样,可用矿泉水代替。若遇到意大利男人近于热情地赞美女性游客,不必受宠若也不必大惊小怪,这多闰出他们浪漫的天性。无论男士,女士都不得穿短裤、短裙或无袖衬衫上教堂或天主教博物馆参观。

罗马的来历,

意大利首都,欧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世界7亿多天主教徒的圣地罗马,位于意大利中部,座落在台伯河下游平原上,是古罗马帝国(公元前30年至公元476年)的发祥地和首都,自古以来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绚丽的风光名扬天下,位于罗马市奥勒利安城墙内的老城区(亦称罗马老城),是当今世界上一国首都内完美保存古城建筑结构的典范,1983年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名录.

据传说,罗马的建城奠基日是公元前753年4月21日,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罗马城最初建在景色秀丽的7座山丘之上,故称为"七丘之城".关于罗马的来历,有着一段美丽的传说,这就是著名的"母狼乳婴"的故事.公元前亚平宁半岛的阿尔巴隆加国王努米托尔的公主西尔维娅,与希腊战神马尔斯相爱,婚后生下一对孪生兄弟.其叔阿穆里乌斯得知这一情况后,怒不可遏,处死了西尔维娅,并下令将孪生兄弟放入篮筐扔进台伯河里淹死.谁知篮筐不但没有沉没,而且漂到河边,一只母狼将两个孩子衔走,并用狼奶喂养他们,后来被一位猎人拾去抚养.两兄弟长大成人后,智勇双全,力大无穷,终于杀死了阿穆里乌斯,为母报仇雪恨.

兄弟俩在众人帮助下,在母狼喂养他们的台伯河畔大兴土木,建起一座城市,并以他们的名字"罗慕洛"命名,后来慢慢演化成"罗马"这个名称.今天罗马的城徽图案就是一只母狼伴看着两个男孩.在罗马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只母狼陪伴着两个男孩的铜雕.

一,建城史

意大利首都,欧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世界7亿多天主教徒的圣地罗马,位于意大利中部,座落在台伯河下游平原上,是古罗马帝国(公元前30年至公元476年)的发祥地和首都,自古以来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绚丽的风光名扬天下,位于罗马市奥勒利安城墙内的老城区(亦称罗马老城),是当今世界上一国首都内完美保存古城建筑结构的典范,1983年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名录.

据传说,罗马的建城奠基日是公元前753年4月21日,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罗马城最初建在景色秀丽的7座山丘之上,故称为"七丘之城".关于罗马的来历,有着一段美丽的传说,这就是著名的"母狼乳婴"的故事.公元前亚平宁半岛的阿尔巴隆加国王努米托尔的公主西尔维娅,与希腊战神马尔斯相爱,婚后生下一对孪生兄弟.其叔阿穆里乌斯得知这一情况后,怒不可遏,处死了西尔维娅,还让女奴将孪生兄弟放入篮筐扔进台伯河里淹死.此进,台伯河正大水泛滥,女奴见河水汹涌不敢下去,便将篮子放在岸边,想让涨高的河水自行将婴儿淹死.谁知篮筐不但没有沉没,而且漂到河边,一只母狼将两个孩子衔走,并用狼奶喂养他们,后来被一位猎人拾去抚养.两兄弟长大成人后,智勇双全,力大无穷,猎人将他们的身世告诉了罗慕洛,兄弟俩便领导阿尔巴·隆伽城的民众起义,终于杀死了阿穆里乌斯,为母报仇雪恨.

他们把权柄交还给外祖父农米多尔,兄弟俩在众人帮助下,在母狼喂养他们的台伯河畔大兴土木,建立新城,在决定用谁的名字命名新城时,他们发生了争执,甚至动了干戈,结果罗慕洛杀死了勒莫,并以自己的名字"罗慕洛"命名,后来慢慢演化成"罗马"这个名称.今天罗马的城徽图案就是一只母狼伴看着两个男孩.在罗马的帕拉佐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只母狼陪伴着两个男孩的铜雕.

认真的电脑
壮观的机器猫
2025-09-24 11:47:04

中国一线品牌瓷砖排名

1. 马可波罗

广东马可波罗陶瓷有限公司,是中国驰名商标,曾获得中国名牌、广东著名商标、仿古砖十大品牌、最具价值品牌500强等多项荣誉称号。也是在消费者群体中,知名度很高的一个品牌,质量也是非常过关。

2. 东鹏瓷砖

广东东鹏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驰名商标、广东省著名商标、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之一,是我国瓷砖行业的一线品牌,在行业内的销量也是遥遥领先的。

3. 诺贝尔Nabel

杭州诺贝尔集团有限公司,是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有着中国驰名商标、浙江省名牌的称号。瓷砖种类的多样化是他们最大的优势。

4. 蒙娜丽莎

广东蒙娜丽莎新型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我国瓷砖一线品牌。不管是质量还是后期的维护,都是非常受消费者信赖的。

5. 冠珠陶瓷

广东新明珠陶瓷集团有限公司,曾获中国名牌、广东著名商标、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的荣誉。最大的特点是对于地砖的设计,是行业内数一数二的。

中国一线品牌瓷砖排名

6. 惠达HUIDA

惠达卫浴股份有限公司,在瓷砖行业也是有着很重要的地位的,因为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时尚大气的外观,让消费者非常的喜爱。

7. 新中源

广东新中源陶瓷有限公司,我国大型现代建筑陶瓷生产企业。

8. 斯米克CIMIC

上海斯米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曾获中国名牌、瓷砖十大品牌、上海市著名商标的荣誉。也是消费者很信赖的品牌。

9. 冠军

冠军陶瓷,是抛光砖十大品牌,销量在行业内也是有着不可小视的成绩的。性价比高,是他受欢迎的关键所在。

10. 鹰牌陶瓷

广东鹰牌陶瓷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一线瓷砖品牌,也是消费者信赖和喜爱的品牌。

明理的茉莉
高高的店员
2025-09-24 11:47:04
要说外墙瓷砖哪个品牌最好,我觉得这个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的。你怎么会突然间问外墙瓷呢?是家里的自建房要贴瓷砖是吗?大部分人的外墙砖都是随便选一个品牌的,很少人选择大品牌的外墙砖,成本太高了。我这里给你说一下外墙砖十大品牌都有哪些。 1诺贝尔瓷砖 (知名畅销影响力品牌,国家免检产品) 2冠军瓷砖 (台湾业界第一品牌,国家免检产品) 3马可波罗瓷砖 (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 4东鹏瓷砖 (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 5蒙娜丽莎瓷砖 (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 6罗马瓷砖 (知名畅销品牌,国家免检产品) 7冠珠瓷砖 (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 8亚细亚瓷砖 (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 9鹰牌瓷砖 (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 10萨米特瓷砖 (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 其实你有没有发现,外墙砖的知名品牌和室内用的瓷砖的知名品牌基本是一样的。如果是装修室内的话建议可以使用这些品牌的瓷砖,因为这些瓷砖的耐磨性都非常地好,经久耐用的。

可靠的百褶裙
现实的小丸子
2025-09-24 11:47:04

不能,前十排名

1、冠珠陶瓷

2、东鹏陶瓷

3、马可波罗

4、斯米克

5、诺贝尔瓷砖

6、强辉陶瓷

7、冠星王陶瓷

8、恒福陶瓷

9、狮王陶瓷

10、冠军磁砖

什么是陶瓷?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人们早在约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除了使用于食器、装饰上外,陶瓷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着重要角色。陶瓷原料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资源黏土经过淬取而成。而粘土的性质具韧性,常温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全干可磨烧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装水烧至1230度则瓷化,可几乎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其用法之弹性,在今日文化科技中有各种创意的应用。发明了陶器。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

陶瓷介绍:

陶瓷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以及各种天然矿物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以及各种制品。人们把一种陶土制作成的在专门的窑炉中高温烧制的物品叫陶瓷,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陶瓷的传统概念是指所有以粘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的人工工业产品。陶瓷的主要产区为景德镇、高安、丰城、萍乡、佛山、潮州、德化、醴陵、淄博等地。

它包括由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经混炼,成形,煅烧而制成的各种制品。由最粗糙的土器到最精细的精陶和瓷器都属于它的范围。对于它的主要原料是取之于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如粘土、石英等),因此与玻璃、水泥、搪瓷、耐火材料等工业,同属于“硅酸盐工业”的范畴。

在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可以说,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瓷发展史,中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并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

早在欧洲掌握制瓷技术之前一千多年,中国已能制造出相当精美的瓷器。从我国陶瓷发展史来看,一般是把“陶瓷”这个名词一分为二,为陶和瓷两大类。中国传统陶瓷的发展,经历过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种类繁杂,工艺特殊,所以,对中国传统陶瓷的分类除考虑技术上的硬性指标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历来传统的习惯分类方法,结合古今科技认识上的变化,才能更为有效地得出归类结论。

从传说中的黄帝尧舜及至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是以彩陶来标志其发展的。其中有较为典型的仰韶文化、以及在甘肃发现的稍晚的马家窑与齐家文化等等,解放后在西安半坡史前遗址出土了大量制作精美的彩陶器,令人叹为观止。相传尧传天下于舜,舜传天下于夏禹,禹则传给其子,开始了所谓的 “家天下”。夏传至桀,暴虐无道,商汤将之放遂,自立为帝,所以以征讨得天下者,自汤开始。商得天下后统治达六百余年(约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前后),一直到纣王。后被武王征伐,纣王自杀,于是天下归于周。周朝的统治时期大致在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221年,事实上的有效统治在公元前771 年就已结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称为战国时期,至公元前221年,秦朝崛起,大一统之中国开始,但秦王朝只持续到公前206年,就被汉朝所取代。在这千数百年间,除日用餐饮器皿之外,祭祀礼仪所用之物也大为发展。

从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之间的汉朝,艺术家和工匠们的创作材料不再以玉器和金属为主,陶器受到了更为确切的重视。在这一时期,烧造技艺有所发展,较为坚致的釉陶普遍出现,汉字中开始出现“瓷”字。同时,通过新疆、波斯至叙利亚的通商路线,中国与罗马帝国开始交往,促使东西方文化往来交流,从此一时期的陶瓷器物中也可以看出外来影响的端倪。佛教也至此时传入我国。

六朝时期(公元220年——581年),迅速兴起的佛教艺术对陶瓷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在此季作品造型上留有明显痕迹。公元581年隋朝夺取了权力,结束了长期的南北分裂局面,但它只统治到公元618年就被唐所取代。

唐代(公元618年至公元970年)被分认为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个伟大时期。陶瓷的工艺技术改进巨大,许多精细瓷器品种大量出现,即使用当今的技术鉴测标准来衡量,它们也算得上是真正的优质瓷器。唐末大乱,英雄竟起,接踵而来的是一个朝代争夺局面,即五代,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公元960年。连年战乱中却出现了一个陶瓷新品种——柴窑瓷,质地之优被广为传颂,但传世者极为罕见。

陶瓷业至宋代(公元960——1279年)得到了蓬勃发展,并开始对欧洲及南洋诸国大量输出。以钧、汝、官、哥、定为代表的众多有各自特色的名窑在全国各地兴起,产品在色品种日趋丰富。由于东北的(辽)契丹族和(金)女真族的入侵,宋的统治者被迫南迁,再后则被蒙古族所灭。公元1280年,元朝建立,枢府窑出现,景德镇开始成为中国陶瓷产业中心,其名声远扬世界各地。景德镇生产的白瓷与釉下蓝色纹饰形成鲜明对比,青花瓷自此起兴文化在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也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

明朝统治从1368年开始,直到1644年。这一时期,景德镇的陶瓷制造业在世界上是绝对最好的,在工艺技术和艺术水平上独占突出地位,尤其是青花瓷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此外,福建的德化窑、浙江的龙泉窑、河北的磁州窑也都以各自风格迥异的优质陶瓷蜚声于世。随着明朝最后一个皇帝的自杀身亡,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从吴三桂召满清大军入关到1911年清室覆灭,满清统治垂二百余年。其中康熙、雍正、乾隆三代被认为是整个清朝统治下陶瓷业最为辉煌的时期,工艺技术较为复杂的产品多有出现,各种颜色釉及釉上彩异常丰富。到清代晚期,政府腐败,国运衰落,人民贫困,中国的陶瓷制造业日趋退化。

民国成立以后,各地相继成立了一些陶瓷研究机构,但产品除沿袭前代以外,就是简单照搬一些外国的设计,毫无发展可言。民国初,军阀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曾特制了一批“洪宪”年号款识的瓷器,这批瓷器在技术上不可谓不精,以粉彩为主,风格老旧。由于内战频仍,外国入侵,民不聊生,整个陶瓷工业也全面败落,直到新中国建立以前,未出现过让世人注目的产品。

缥缈的黄蜂
俊秀的电源
2025-09-24 11:47:04
大河文明:

1、历史事实简介

大河文明与农业文明 古代大河流域以农业文明为特征,农业是这些地区最主要的生产部门。在原始农业出现后,人类便逐渐定居下来,聚落成一个个村社。距今一万年左右,在广袤无垠西亚的土地上便有原始农业出现。由于地理位置、气候特征等的不同,大河流域的物产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有所差异。

大河文明与农业灌溉 东方村社居民建库蓄水,挖沟修渠,灌溉排涝。北非的尼罗河定期泛滥,埃及人的灌溉农业特别发达。西亚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时涨时落,来势凶猛,常常泛滥成灾,两河流域的居民需要修筑堤坝沟渠来蓄水排涝,才能耕种收获。

村社的管理形式 村社里的居民很少与外界交往。他们共同祭神拜物,由年长者管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社会组织。宗法制是中国古代村社的管理形式,这是由父系氏族社会的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村社的世系以父系计算,宗族主支配着家族成员,甚至对他们有生杀予夺之权。

中央集权的形式 在大河流域,疆域辽阔,农田灌溉常常需要高度集中的国家权力。东方的文明古国,大都建立中央集权,实行君主专制,但其运作方式各有特色。埃及的法老统治,古巴比伦君主统治十分严密,而古印度实行等级分明的种姓制度,中国的皇帝专权。

2、文献资料释读

“世界上第一个农村公社”在公元前第8千年纪后半期,在西亚的利凡特和扎格罗斯地区普遍建立了农业村社,开始了真正的农业经济。这些地区的考古遗址,说明已有永久性村社,在泥砖上发现了山羊的蹄印。著名考古学家布雷伍德于20世纪40、50年代在扎格罗斯地区发现了贾莫遗址,该遗址面积有3至4英亩C14 测定为公元前6050年。共分16个文化层,延续了大约400年,有陶器、动物和农作物麦,这个遗址被视为“世界上第一个农村公社”。

埃及的农业灌溉 农业是古埃及经济的基础,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居于支配的地位。灌溉农业的发展使埃及国家走向统一并建立了中央集权制,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反过来又促使灌溉农业的大发展。因此,不论是前王朝时代的埃及居民,还是法老埃及时代的统治者们,都把土地视为最大和最宝贵的财富,都把发展灌溉农业置于首位。法老埃及时代的第一位国王美尼斯就十分重视灌溉农业的发展,把全国的水利灌溉事业置于国家的统一管理之下,设立灌溉大臣,专门负责修建和管理水利灌溉工程。在新都白城附近曾筑过大坝和挖掘了水库。古王国时期留下来的许多大臣的碑铭中,都着意夸耀自己在这方面的功绩。例如,第五和第六王朝的大臣涅海布,在自己的碑铭中说,他奉国王之命,根据预先制定的计划,在埃及南部和北部都开凿过运河。

尼罗河灌溉系统 的操作技术相当复杂。古埃及人在埃及南部的险滩上建立了水位测量站(“尼罗梅尔”),在屹立于河床的峭壁上刻画水位标志,每年阿赫特季(Akhat)来临时,当水位上升到一定标志,沿河各地就会接到水文警报,管水人就开放堤坝,让洪水缓缓流入坝内以免冲毁一切。到11月比尔特季(Peret)开始时,洪水复归河道时,各地依次关闭堤坝,让一部分水存贮在渠塘中,以备干旱时灌溉。古埃及人从几年一遇的大洪水中还学会了挖掘大小运河;将运河水引到盆地贮存或分导到下游。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用来减缓流速,减免灾害;另方面使流速减缓的洪水所挟带的淤泥在田野上更多地沉积下来。这些浩大的水利工程和复杂的管水系统需要花费巨大的劳动,都不是单个的血缘家族、氏族或村社所能够独自承担下来的,必须由许多地区所有受益的村社联合起来协同完成。征服大自然争取生存权的需要,促使古埃及人在公元前第四千纪就开始大规模地组织起来。

这种在广袤地区以协作方式和统一行动来抗御自然灾害的需求,有力地促进了埃及像形文字的诞生。在庞大的工程实施中,为了记下人数、食粮、各地堤坝高度、渠道长度等最基本数据,及时将“通知”下达到相距遥远的各地,都需要文字这一无可比拟的工具。涅伽达Ⅰ型文化中所特有的(此后消失了)武器——石质的截头圆椎体棒槌的形状,被借用来作为像形文字的一个符号(形符)。为了能表达更多的词(包括复合词),形符又成为音符,其后又发展了声旁和意符。大概到公元前3000 年,像形文字在实践中已发展到这样程度了。值得注意的是,埃及这一古老像形文字的全部符号都取自尼罗河流域土生土长的动物和植物,它进一步证明埃及最早的文字起源于非洲。古埃及人创造了文字,而这种文字又帮助他们创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伟大文明之一。在新石器时代,同样地处尼罗河流域、文化上曾与埃及并驾齐驱的努比亚人,生活于河谷狭窄的地段,他们所经营的生产经济中,畜牧业超过了农业,然而家族和氏族的规模却较小,人口稀疏,彼此相距较远,流动性和独立性大,联系不甚密切,因而不感到文字有多大需要,其语言长期停留在口语阶段,极少甚或不使用书面语。这条伟大河流所哺育的上、下两个地区的人民,当徘徊徜徉于文明门槛之前时,前者创造了文字,实现了文明的巨大飞跃;后者则失之交臂,失去了掌握人类文明的无可比拟的工具的机遇。埃及人成为人类四大古文明的创造者,努比亚人却没有进入创造人类最古老文明地区的行列。

生产和生活方式 在古代尼罗河流域的居民开渠筑堤,改进耕作,农田灌溉特别发达。埃及人用砖块建成长方形的房屋。两河流域的居民主要是使用牛、驴拉着木犁耕地,主要的农作物是大麦和椰枣。大麦酒是人们最喜欢喝的饮料,椰枣是人们的主食之一。中国大河流域的居民利用天然崖洞避雨雪风寒,后来发展到在平地上建造浅穴式的房屋,到商代已有使用版筑(即打垒)的方法立墙。中国古代粮食有六谷之称,即黍、稷、麦、菽、麻、稻。印度河流域的达罗毗荼人种植了世界上最早的棉花。

村社是种姓制度的堡垒 在古代印度,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着村社制度。村社大多是自然形成的,大者上千户,小者几十家。村社里土地公有,农业和手工业结合,并有固定的分工。这种村社经济上自给自足,行政上有较大的自主权。因此,村民们过着闭关自守的生活,并不特别关心外部世界的变化。 村社内部自古以来就实行种姓制度,高种姓把低种姓的人紧紧地束缚在村社的土地上,长期地进行奴役和剥削。种姓制度还实行职业世袭制和内婚制,低种姓人被限制在一个十分狭小的范围之内,只能干一种职业,只能同一种人交往,他们没有选择其他工作的机会和与整个社会交往的自由,从而变得更加愚昧和落后。所以,尽管王朝不断更替,村社却很少变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反而变得更加牢固和保守。只要村社存在,依附于村社的种姓制度必然存在。因此,到了现代,虽然印度的城市已经进入了现代化行列,但农村和经济落后地区的种姓制度仍然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中国西周的宗法制 在中国的西周时期,同一宗族的成员具有共同的祖先,共同的姓氏,在一定意义上又有共同的财产,参加共同的祭祀,死后葬于共同的墓地,族中所有人员都要按亲属关系的亲疏不同为之服丧,这样合族在大小宗宗子的统率下,紧密地团结起来,形成一个依靠对自己领地上劳动者的剥削而存在的统治集团。这种宗法制度与等级分封、世卿世禄制度互为表里,又有其政治上的功能。周王称天子,是所谓上帝的长子,被尊为天下大宗。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代代都是天下大宗的宗子,为所有诸侯国政治上的共主。正因为周天子是天下大宗,他所居的都城也被称为“宗周”。周王的其他儿子被分封为诸侯,作为王室屏藩,他们的国君地位也由嫡长子代代相承。对周王而言,同姓诸侯自是小宗,但在其国内,则又成为大宗宗子。

埃及人的信仰 埃及人把太阳神奉为主神,这也体现出农业社会的特征。法老被看作是太阳神的后裔。为得到神权的支持,历代法老都把大量的土地、财富和劳动力捐赠给神庙,致使神庙祭司集团得以形成和发展。古代埃及的渠道官比较多,他们负责水利灌溉,享有很大的权力。埃及的书吏是专门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士大夫阶层,他们中有的通过掌管国家机关中的公文、书信、档案的机会而成为高级官吏,因而也就成为统治阶级重要的社会基础。

中国古代户籍管理制度 户籍是登记居民户口的册簿。始编于秦献公十年(前375年)。商鞅变法中的编制户籍,实行五家为伍,二伍为什,有罪连坐;把乡聚合并设县,由国家直接派官吏治理。以后历代相沿,定期分类审编。户籍按人口、姓名、年龄、职业、财产、住址等项内容逐户详细登记,严禁隐匿或擅自迁徙,以作为分授土地、征课赋税、调派劳役的依据。至唐代渐臻完备。唐代户籍据民户手实编造,登载本户应受、已受、未受田数及园宅地段亩数、四至,并记有民户户口变动情况。户籍由州县官府三年编造一次。誊写三份,分存县、州、户部。清雍正时将丁税摊入田赋,户籍不再作为征调赋税的依据。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遂停止编修。

宗祠 在我国习惯上多被称为祠堂,是供奉祖先神主,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所,被视为宗族的象征。崇拜祖先并立庙祭祀的现象,在原始社会后期即已存在。后世天子、诸侯的祖庙为宗庙,士大夫的祖庙为家庙。夏商二代都已有了宗庙,周代以后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而庶人只能祭于寝。就是说一般平民只能在自己的居室中祭祀祖先,士大夫以上才能立祠庙阶级分化的起源可以从朴素的村社圣祠那里找到;圣词是当时的社会宗教生活的中心,不过那时还没有专职的祭司。当村庄发展为城市时,圣祠也发展为寺院。寺院有祭司和仆从他们是最早不必直接从事生活资料的生产的人。如果把祭司看作是从前部落巫师的后继者,那么不难理解,他们应是最早的显贵。由于墨守农业的种种仪式(如求雨的仪式)对新石器时代的农人来说,是至为重要的,所以巫师成为最有权势的人物。而现在新出现的祭司,不仅要对传统的各种超自然的现象负责,而且还要负起不断增加的管理社会的各种职责。这些职责对一个日益复杂化的社舍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罗马文明

文艺复兴

古罗马文学指纪元前后繁荣于古罗马政权(包括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治下的文学。其主要语言是拉丁语。尽管古罗马共和国诞生于公元前510年(摆脱伊特鲁利亚王朝的统治),但按照惯例,真正意义上的古罗马文学则从公元前240年算起。

起源与概述

罗马城建立于公元前8世纪。在古罗马人生活的伊特鲁利亚以南、台伯河以西地区,包含文艺活动的拉丁朱庇特庆祭节的设立应该不迟于公元前7世纪。受伊特鲁利亚文明的影响,包括罗马人在内的拉丁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乡土文化。

古罗马的文化主要是继承希腊文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希腊化时期,罗马就输入了许多希腊作品,加以翻译和摹仿。在公元前146年罗马灭亡希腊之后,更是将全部希腊神话、诗歌和戏剧据为己有,找了许多从希腊俘虏来的奴隶来做家庭教师,让他们编剧作诗,并研究各种科学,这使得古罗马文学染上了浓厚的希腊色彩。以神话为例,同希腊文化接触后,许多罗马的神祗便同希腊的神祗结合起来。如罗马人信奉的主神朱庇特便等同于希腊的宙斯,他的妻子朱诺则等同于赫拉。至于太阳神阿波罗和文艺女神缪斯等则直接进入罗马神话,连名字都没有变。

当然,古罗马文学也并非全是古希腊文学的仿造品,因为它毕竟是罗马社会的产物,其采用的语言是拉丁语。在西方学术界,古罗马文学被认为是广义的拉丁文学的一部分。与古希腊海洋民族不同,古罗马属于内陆民族,主要以耕牧方式生存,具有上古农民和牧民粗鄙、蒙昧、淳朴的特点。建国之后的古罗马崇尚武力,追求社会与国家、法律与集权的强盛与完美,其文学具有更强的理性精神和集体意识,具有庄严崇高的气质,却也缺少希腊文学生动活泼的灵气和无拘无束的儿童式的天真烂漫。古罗马文学在艺术上强调均衡、严整、和谐,重视修辞与句法,技巧上偏于雕琢与矫饰。

历史沿革

古罗马文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共和时代、黄金时代和白银时代。应该指出的是,“共和时代”是一个政治概念,而“黄金时代”和“白银时代”则是两个主要根据拉丁语言的发展和问题特征定性的名称。共和时代止于公元前30年,实际上也包含了70年的黄金时代。此外,作为一个政治概念,共和时代始于公元前510年,但作为一个与文学发展相关的名称,它的起始则从前240年算起。而尽管以罗马为首都的西罗马帝国覆灭于公元476年,学术界通常仍习惯于将公元2世纪中期(130-150)作为古罗马文学的终点。2世纪中期以后的拉丁语文学被定义为“后古典拉丁文学”,这一时期的拉丁语文学已经开始向中世纪基督教文学过渡,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古罗马文学了。

共和时代(前240年-前30年)

古罗马文学的正式形成与一位生活在公元前3世纪的叫做利维乌斯·安德罗尼斯库的希腊人密切相关。他是古罗马文学的奠基人,翻译了荷马史诗《奥德赛》和大量古希腊抒情诗。利维乌斯的功绩主要在于把古希腊文学中的某些精品介绍给了缺少书面文学传统的罗马人,把古希腊文学的某些主要形式移栽到了缺少骨干文学类型的古罗马。

诗歌

早期的古罗马诗人中颇多全能型作家。诗人埃纽斯(前239-前168)不仅改写和创作过悲剧,而且还写过戏剧和4至6卷讽刺诗。他的史诗《编年史》追溯罗马的历史,始于埃涅阿斯的经历,止于作者生活年代的战争,洋洋18卷篇幅,不过已基本散佚,仅剩不到600行传世。从文学史角度看,《编年史》摈弃了古老的神农格,采纳了荷马史诗所用的六步音长短短格。但在风格上,有明显的模仿荷马的痕迹。埃纽斯对古罗马文学影响深远,西塞罗、卢克莱修和维吉尔都表示自己曾受其影响,他被尊为“古罗马文学之父”。

喜剧

普劳图斯(约前254年-前184年)精通古希腊文,是共和时代最著名的剧作家。相传普劳图斯著有戏剧130部,但据考证仅有21部出自他的手笔,其他均系后人伪作。他的喜剧主要以希腊新喜剧作家米南德的风俗喜剧为蓝本改作,讽刺罗马社会的腐化风习。其主要作品包括《孪生兄弟》、《俘虏》、《商人》、《驴》、《蝗虫》等。

泰伦提乌斯(前190年-前159年)生于迦太基,本是奴隶,后来获释。他一生共写过六部喜剧,包括《婆母》、《两兄弟》等代表作品都是从古希腊新喜剧改编或翻译过来的。其喜剧结构严谨、语言文雅但欠生动,人物内心矛盾刻画细腻,人物形象自然。他的喜剧不如普劳图斯的滑稽有趣,在当时仅受到有教养的观众喜爱。泰伦斯对后世的喜剧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法国的莫里哀、英国的斯梯尔和谢里丹都曾模仿过他的作品。

黄金时代(前100年-17年)

“黄金时代”即拉丁语和广义的拉丁文学(包括修辞、历史和哲学)发展史上的古典或辉煌时期,涵盖两位著名人物的活动年代,即“西塞罗时期”(前70-前30)和“奥古斯都时期”(前31-14)。这一时期的罗马进入了大规模扩张阶段,并于公元前27年结束了共和制政体,建立了帝国。古罗马帝国在奥古斯都(即屋大维)治下(前31-14)进入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拉丁语文学和艺术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屋大维统治时期采取了稳定社会秩序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使得一度动荡的古罗马社会呈现出和平稳定的景象。屋大维本人十分重视文化建设,他笼络文人墨客为自己的文化政策服务,这一时期的大文豪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等都曾是他的御用作家。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缺乏共和时代的哲学探索精神和政治辩论热情,而更多的肯定现存秩序所带来的和平生活和强大国力。文学风格也不及前一时期遒劲豪放,但技巧却更趋成熟,追求形式的完美。

诗歌

卢克莱修(前99年-前55年)生于共和国末期,唯一的传世之作《物性论》(一译《论自然》)共六卷,每卷千余行,是一部哲理诗。全诗着重阐述伊壁鸠鲁的哲学思想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表示物质不灭、凡人不必惧怕死亡的生活观。卢克莱修是古罗马文学史上著名的智者,维吉尔曾称羡慕他知晓事物的起因,是个“幸福的人”。

卡图鲁斯(前84年-前54年)生于意大利北部维罗那一个富有的家庭,经常出入罗马上流社会,是黄金时代成就最高的抒情诗人。他是坚定不移的共和派,曾公然反对过恺撒,曾创作过许多辛辣的讽刺短诗。卡图鲁斯的诗作现存116首,他善用警句式的语言表达浓郁热烈、复杂微妙的感情。他的抒情诗对后世欧洲许多伟大诗人都产生过影响。

贺拉斯(前65年-前8年)出生于拍卖商家庭,是和卡图鲁斯齐名的抒情诗人。他幼年受过良好的教育,通晓拉丁语和希腊语,能诵荷马史诗原文,并到雅典学过哲学。他的代表作品包括《长短句集》17首和《闲谈集》18首。前者表明作者反对内战,幻想黄金时代到来的思想;后者则讽刺罗马社会的恶习。但贺拉斯最著名的作品是后期的《歌集》(一译《颂歌集》)和《诗艺》。贺拉斯的抒情诗改造了希腊抒情诗的格律,构思巧妙,语言优美,优雅庄重,以有意、爱情、诗艺为题,融哲理和感情于一路,不少人竞相模仿。《诗艺》则是古罗马时期文艺理论上的最高成就,被古典主义文学视为经典。

维吉尔(前70年-前19年)是古罗马最伟大的诗人,其史诗《埃涅阿斯纪》是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维吉尔出生于农民家庭,其抒情诗充满浪漫的田园风光。代表作品包括《牧歌》、《农事诗》和《工作与时日》,主要抒发对爱情、时政以及乡村生活的种种感受。然而,维吉尔成就最高的作品却是史诗《埃涅阿斯纪》。全诗计12卷,长达近万行,是遵照奥古斯都的旨意创作出来的。史诗讲述特洛伊王和女神维纳斯所生之子埃涅阿斯到意大利建立新王朝的故事,歌颂罗马祖先建国的功绩和罗马的光荣。诗人把埃涅阿斯写成恺撒和屋大维的祖先,因而肯定了屋大维的“神统”。维吉尔在创作《埃涅阿斯纪》的时候虽有意摹仿荷马史诗,但全诗强调使命感、责任感,洋溢着严肃、哀婉和悲天悯人的情调,是典型的罗马风格。在语言特色和艺术手法上,《埃涅阿斯纪》辞藻华丽,行文略显呆板。维吉尔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但丁认为维吉尔最有智慧,最了解人类,因而在《神曲》中让他作为地狱和炼狱的向导。斯宾塞的《仙后》和弥尔顿的《失乐园》也有模仿《埃涅阿斯纪》的痕迹。

黄金时代的另一位伟大的作家是奥维德(前43年-18年),年轻时曾在罗马学习修辞。不过成年以后,他却并没有按照父亲的意愿成为诉讼师而是成为一位诗人。他的代表诗作包括《爱情诗》49首以及《爱艺》和《古代名媛》。然而奥维德最著名的作品则是神话诗《变形记》,以史诗格律写成,包括250个神话故事,集希腊、罗马神话之大成,为后世文学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和创作灵感。《十日谈》、《坎特伯雷故事集》等故事集都在框架上模仿《变形记》。此外,但丁、莎士比亚、蒙田、莫里哀、歌德等大文豪的创作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他的影响。

黄金时代的抒情诗人还包括普洛佩提乌斯(前50-前15)和提布鲁斯(前54-前19)。前者以抒写感情细腻的爱情诗而著称,而后者则擅长描写淳朴的田园风光。

散文

古罗马的散文发源于加图(前234-前149)的演说文,繁荣于“黄金时代”,即共和国末期和屋大维执政时期。这一时期罗马的政治斗争、阶级矛盾一场激烈,统治阶级的法律体系已经开始形成,这就使得许多政治家热心于雄辩术的研究,致使散文这一文体得以迅速发展。

西塞罗(前106年-前43年)是这一时期最著名的散文家。他年少时曾学习哲学和法律,并做过一段时间律师。43岁进入政界任执政官,后任西西里总督。内战时期他追随庞培反对恺撒,维护贵族元老派的立场,后来在政治倾轧中被刺杀。

西塞罗的主要散文成就是演说词和书信。他的书信现存约900封,主要包括《致阿提库斯书》16卷、《致友人书》16卷。这些书信反映共和国末期的社会生活,描绘形形色色的政治人物,风格接近口语。其演说词传世58篇,分为法庭演说和政治演说两类。西塞罗的散文注重材料的程式组织,句法考究,词汇丰富,段落对称,音调铿锵,被成为“西塞罗句法”。他的演说具有很强的鼓动力量,有时甚至不惜用侮蔑和歪曲事实的手段来感染观众的情绪。

西塞罗对拉丁语散文的贡献非常之大,他确立了拉丁语文学语言“准确、流畅、清新、雄浑”的原则。其散文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欧洲诸民族散文的楷模。他的政敌恺撒甚至曾公然称赞他:“你的功绩高于军事将领,扩大知识领域比之于扩大罗马帝国的版图,在意义上更为可贵。”

恺撒(前102年-前44年)是奥古斯都的养父,古罗马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政治家、独裁者,于前44年被共和派刺杀。他在散文上的贡献主要包括历史著作《高卢战记》七卷和回忆他和庞培之间战争的《内战记》三卷。其散文语言简洁凝练,朴实无华,体现了和西塞罗迥异的风格。

此外,历史学家萨卢斯特(生卒年不详)和李维(前64-17)也发展了拉丁语文体。

白银时代(17年-130年)

屋大维死后的一百年间,史称罗马文学的“白银时代”。这一时期罗马在政治上不断衰弱,内部矛盾日趋激烈,其文学发展的特点是宫廷趣味日趋浓厚,崇尚文风的花哨和滥用修辞,使得文体显得逼挤、臃肿。这一特点在2世纪前半叶达到高潮。贵族青年以公开朗诵空洞无物的诗歌为时髦,文学更成为少数人的消遣。白银时代成就最高的文学样式是反映奴隶主下层思想的讽刺文学和反映旧共和派不满情绪的作品。

诗歌

卢肯(39年-65年)是白银时代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创作了继《埃涅阿斯纪》之后最优秀的史诗《法萨利亚》。马提阿利(40-104)则是这一时代最优秀的碑铭体诗人,主要诗作是《碑铭体诗集》(一译《警句诗集》)12卷,1500余首。其风格短小精悍,含蓄突兀,富于机智和幽默。朱文纳尔(60-127)则以讽刺诗著称。他长于借古喻今,诗风严峻而尖锐,其诗句“即使没有天才,愤怒出诗句”已经成为名言。19世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高涨的年代,朱文纳尔的作品受到人们极大的重视,席勒、雨果和别林斯基都曾给予他很高的评价。

在抒情诗方面,斯泰提乌斯(45-95)几乎是唯一有成就的诗人,擅长描写有闲阶层生活情趣。

戏剧

塞内卡(4年-65年)是古罗马最重要的悲剧作家,他受斯多葛哲学影响,精于修辞和哲学,并曾担任过著名暴君尼禄的老师。他主张人们用内心的宁静来克服生活中的痛苦,宣传同情、仁爱。他一生共写过9部悲剧和1部讽刺剧,多半取材自希腊悲剧。其作品风格崇高严肃,夹杂大量的道德说教,使得其笔下的对话和人物都缺乏真实感。其代表作是悲剧《特洛伊妇女》。塞内卡晚年因参加元老院贵族反对尼禄暴政而被尼禄赐死。

散文

这里的“散文”并非现代文学上所讲的狭义上的散文,而是泛指拉丁语文学中的“散文体”,和诗体相对,包括散文、小说、传记文学和编年史等。

从严格的意义上说,欧洲文学史上“小说”这一体裁就诞生于古罗马时期。彼特隆纽斯(生卒不详)的《萨蒂里卡》是传奇式小说,现存两章残篇,广泛记录了意大利南部半希腊化城市流行的享乐生活。书中人物语言符合方言特点,文笔典雅,机智风趣。尽管其形式和传统意义的小说还存在差别,但学术界还是倾向于将它看作欧洲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流浪汉小说。

然而公认的“小说之父”却是阿普列尤斯(124年-175年),他出生于北非的军官家庭,曾漫游各地,研究过哲学和幻术。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小说《金驴记》,用自叙形式写成,是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产生了深远影响的长篇小说。

在编年史和传记文学方面,代表人物包括塔西佗(55年-118年)、普鲁塔克(46年-120年)和苏维托尼乌斯(69年-140年)。

塔西佗是共和贵族派的最后一个代表,主要著作包括《历史》和《编年史》。这两部著作虽然都是历史著作,却具有强烈的文学性,其历史观源于“个人创造历史”,其中对历代帝王将相的实录描写非常真实且具感染力。普鲁塔克的代表作品是《希腊、罗马名人传》,记载从半神话人物一直到1世纪的罗马皇帝的生平,莎士比亚、歌德等人均曾从中取材创作。但这部著作在史实上有诸多失真的地方,从19世纪之后影响力逐渐减弱。苏维托尼乌斯则著有《罗马十二帝王传》,记述了罗马社会及自恺撒到图密善共12个皇帝的概况,行文朴实流畅,是古罗马文学中难得的不事辞藻的作品。此外,他还著有《名人传》,后世对古罗马文学家的生平的了解几乎都出自此书。

简单的豆芽
慈祥的月饼
2025-09-24 11:47:04

暑期到来,你是否有出国旅游的计划呢?如果你有幸前往那些使用欧元的国家,你可曾意识到,花出去的一张张欧元纸币上,其实浓缩了整个欧洲的建筑发展史?今天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砌筑开放之窗, 架起沟通之桥

1996年12月13日,奥地利人罗伯特·卡利纳的设计被选定为欧元纸币方案。

欧元设计者罗伯特·卡利纳

他用代表欧洲不同历史时期建筑风格,而且经过抽象设计的门窗和桥梁,分别作为不同面额欧元纸币主图的设计元素。每一种纸币的正面主图,都是门(窗),象征欧洲各国彼此间的开放;背面主图则是桥梁,代表沟通与合作。

根据规划的纸币面值选出的7种建筑风格,代表着欧洲历史上的7个重要时期, 勾勒出欧洲建筑技术和文化从古至今超过2000年的传承史。自2002年开始流通至今,欧元在货币的功能之外,也承担起了向每位使用者传播欧洲建筑文化的重任。

5欧元:追忆希腊罗马辉煌

如果追溯欧洲建筑文化的起点,源于古希腊的古典风格建筑,必然会是第一块基石。崇尚简洁的希腊人,创造了以大理石台基、屋顶和石柱组成的围廊式庙宇结构。

为了追求视觉上的美感和力学上的稳固, 建筑师们不断改进石柱、屋檐等构件的外观、比例和相互结合的模式,最终形成了3套相对稳定的建筑形式。

当古希腊文明走向衰落,这些建筑学知识为罗马人所继承。他们将这些古希腊的建筑模式称为“柱式”,并在原有的多立克式、爱奥尼克式、科林斯式这3种柱式的基础上,又创造了塔斯干式和复合柱式。 而在建筑材料方面, 罗马人引入了火山灰混凝土,作为传统砖石材料的补充。

如今,雅典卫城等古希腊建筑已经只剩下残迹;而在意大利的罗马,还有世界上唯一保存完好的罗马帝国时期建筑万神殿,让现代人可以亲身感受欧洲古典风格建筑的魅力。

万神殿

或许正因为“文化源头”意义重大,而相关设计素材又极度稀缺,5欧元纸币背面的桥梁图案,很可能是直接以法国南部的加尔桥(古罗马帝国引水渠遗迹)为原型设计的;正面的古典风格大门,也是整套纸币中唯一以仰视视角绘制的建筑图案。这两处有趣的“例外”,令灰绿色的5欧元显得与众不同,也仿佛暗含着今人对欧洲建筑文化起点的敬意。

10欧元:中世纪吹起“罗曼风”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此后的将近一个世纪里,随着西罗马帝国走向衰落,直至476年灭亡,欧洲逐渐进入了漫长的 “黑暗时代”。

罗马帝国鼎盛时期的建筑学知识,在帝国分裂之后的几个世纪的时间里,不断散佚失传,以至于很难在建筑领域重现昔日辉煌。幸运的是,砖石建筑拥有较长的寿命;一些重要的建筑技巧,比如砌筑砖石拱顶和雕刻石材的技术,也被东罗马帝国保存下来。

到了10~11世纪,模仿罗马帝国建筑风格的“罗曼式建筑”,开始在西欧流行起来。罗曼式建筑的结构,取法于罗马帝国建筑常用的券和拱,因而看上去与之一脉相承,同样拥有庄严的气场

不过,在当时的欧洲社会,建筑人才和物资都非常有限,罗曼式建筑需要的资源和昂贵的成本,几乎只有教会才能负担。因此,绝大多数罗曼式建筑都是教堂或者修道院,而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以比萨斜塔作为钟楼的意大利比萨大教堂。

意大利比萨大教堂与比萨斜塔

尽管文明陷入了低谷,欧洲建筑文化的种子却依然顽强生长。红色的10欧元, 不禁让人想起罗曼式建筑带给“黑暗时代”的那一抹亮色。

20欧元:花窗玻璃,哥特登场

12世纪,教堂在法国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开始悄悄地发生改变。它们不再是单纯的宗教建筑物,同时也扮演着公共礼堂的角色,甚至在节日成为民间赛会活动的场地。因此,对于不少城镇来说,兴建庄严而且令人印象深刻的教堂,直接关系着荣誉感。

公元1144年,位于巴黎北面的圣德尼大教堂竣工。因为对尖形拱门的运用, 这座教堂显得高耸削瘦,再配上色彩斑斓的玻璃画,传递出威严的感觉。这种被后世称为“哥特式”的建筑风格,由此迅速在法国流行起来,并向周边国家传播。

巴黎圣母院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物

20欧元纸币正面的尖顶窗框和繁复的玻璃窗,就概括了哥特式建筑在当年令人着迷的特质。欧洲留存至今的哥特式建筑杰作不胜枚举,法国巴黎圣母院、意大利米兰大教堂等都令人印象深刻;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用旧船坞改造而成的航海博物馆, 则是不多见的非宗教用途哥特式建筑。

50欧元:文艺复兴改变欧洲

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在15世纪为欧洲带来了全新的建筑风格。人文主义的勃兴和对神权至上的批判,使建筑师们重拾古典风格建筑中的半圆形拱圈和柱式系统等元素,并排斥崇尚神权的哥特式建筑。

将穹窿(大圆顶)运用于教堂,则是这个时代的一大创举。当时,教会倾向于认为穹窿是异教徒建筑的标志,因此将其运用于教堂需要极大的勇气。在教会实力薄弱的意大利佛罗伦萨,文艺复兴时代的建筑先驱打开了第一个突破口,使佛罗伦萨大教堂在保留一部分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同时,也成为世界上第一座拥有穹窿结构的教堂。这一次带有过渡色彩的“破例”,无意间开启了欧洲建筑史上的一个全新纪元。

50欧元纸币正面的图案,正是两扇通透大气的窗户,因而作为背景的欧盟徽记只受到很少的遮挡。这项有趣的巧合,无意中让人记住了文艺复兴带给欧洲人精神面貌的改变。

100欧元:繁复装饰的年代

17世纪,巴洛克建筑开始在意大利出现。“巴洛克(Baroque)”一词出自法语,意为形状怪异、不够完美的珍珠。在浪漫主义的指引下,巴洛克建筑努力摒弃源自希腊和罗马建筑的严肃与拘谨,追求充满动感和自由的外观,而且强调华丽的雕饰和带有冲击力的色彩。

在巴洛克建筑之后,18世纪诞生于法国的洛可可建筑,则更接近于一种关于室内装潢的新思潮。法语中的“洛可可(Rococo)”一词,是“rocaille(贝雕装饰物、假山)”的变体,顾名思义,这是一种追求繁复甚至“美得发腻”的装饰风格。

有着洛可可风格的凡尔赛宫

在法国巴黎郊外的凡尔赛宫,一些使用洛可可风格装饰的房间,就以其动人心魄的华丽,令众多游客叹为观止。

与实景相比,100欧元纸币上融合了巴洛克与洛可可风格的建筑物,看上去反倒要逊色不少。这是否说明,现代欧洲人正在反思那段一味追求奢华的岁月呢?

200欧元:工业化,建筑学的新纪元

工业革命让人类迅速走进了现代化,机器大生产改变了许许多多的产业。在建筑学领域,大批量复制相同的建筑构件成为可能。另一方面,钢铁冶炼和玻璃制造技术的进步,为人们提供了充足的建材。于是,预制建材再运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的装配式建筑,作为现代工业与建筑学联姻的产儿闪亮登场。

19世纪中期,装配式建筑技术被用于大型地标建筑的修建。

到19世纪末,预制程度极高、施工流程也更为典型的埃菲尔铁塔在法国巴黎竣工,给欧洲和世界以全新的惊艳。

200欧元纸币正面钢和玻璃结构的门窗与拱顶,以及背面的钢结构大桥,把人们的思绪,带回到那个 “播撒钢铁种子”的年代。

500欧元:迈向21世纪的欧洲

20世纪中叶,经历了世界大战的欧洲百废待兴。公众需要大量的住宅,而建筑应当同工业化社会相适应,已成为业界的共识。多元化的现代主义建筑,就在这样的社会土壤上生长起来,进而不断创新。

浮法玻璃工艺的诞生,令巨幅玻璃变得廉价,也让覆盖建筑物表面的玻璃幕墙成为可能;而其他很多全新建材的诞生,也为建筑师们提供了新的创意空间。

出于对城市历史风貌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当古老的城区与现代产业发生冲突的时候,一些欧洲城市会选择在郊区另建新城。法国巴黎便是在西北郊建造了摩天大楼林立的拉德芳斯商务区,使现代商务办公活动场所与古雅的老城区“互不干扰”。能源危机的到来,则使节能环保成为建筑设计的考量因素……

巴黎近郊拉德芳斯商务区的新凯旋门

在500欧元纸币的正面,巨大的写字楼玻璃窗,以及背景中看上去像是百叶窗的结构,就表现出材料进步和环保需求带给建筑行业的改变。它们与纸币背面的巨型斜拉桥一起,展现着21世纪欧洲的风采。

(作者:出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2016年7月刊《从欧元读懂欧洲建筑》一文作者,苗若玖)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自知识就是力量微信公众号“知识就是力量”(ID:knowledge-po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