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陶瓷怎么判断釉中彩

安详的小刺猬
忧伤的金毛
2023-03-26 02:21:45

我想问一下陶瓷怎么判断釉中彩

最佳答案
听话的飞机
魔幻的芒果
2025-09-24 16:42:26

如果产品表面视觉平滑,有玻璃光泽,摸不着凹凸不平的花纹,那么它就应该是釉中彩或釉下彩了。釉中彩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的瓷器装饰材料和技法。亦称高温快烧颜料。颜料的熔剂成分不含铅或少含铅,按釉上彩方法施于器物釉面,通过1100~1260℃的高温快烧一般在最高温阶段不超过半小时,釉面软件包化熔融,使颜料渗入釉内,冷却后釉面封闭。细腻晶莹、滋润恍目,抗腐蚀、耐磨损,具有釉下彩的效果。并解决了陶瓷画面铅的溶出问题。

最新回答
懵懂的手机
淡然的跳跳糖
2025-09-24 16:42:26

区分瓷器釉下彩,釉中彩,釉上彩可从生产方法、特点、代表品种三方面进行区分。

1、生产方法不同

釉下彩瓷器是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即半成品)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一次烧成。

釉中彩瓷器的生产方法则有两种,一是将色料加点或彩绘于釉面上,然后经高温一次烧成;另一种是二是将施过釉的坯胎先经800℃低温素烧,然后彩绘,接着又在表面喷一层薄釉,再经高温烧成。

釉上彩瓷器用各种彩料在已经烧成的瓷器釉面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二次入窑,低温固化彩料而成。

2、特点不同

釉下彩瓷器烧成后的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显得晶莹透亮。

釉中彩瓷器中使用在釉面加彩再高温烧成的釉中彩瓷器由于色料熔入釉中,彩釉结合致密,细腻晶莹、滋润恍目,抗腐蚀、耐磨损,有近似釉下彩的效果,而使用另一种生产方法经过多次烧制的釉中彩瓷器则是彩夹在两层釉中,结构为“釉——彩——釉——胎”的釉彩层次关系。

釉上彩瓷器因为是在烧成的瓷器釉面上进行彩绘,彩在釉上,摸上去会有凹凸不平的质感。

3、代表产品不同

釉下彩瓷器包括青花瓷、釉里红瓷、青花釉里红、釉下三彩瓷、釉下五彩瓷等等。

釉中彩瓷器有釉中彩玲珑瓷、亚高温白釉釉中彩蓝彩瓷器、低温白釉釉中彩蓝彩陶器等。

釉上彩瓷器包括彩绘瓷、彩饰瓷、青花加彩瓷、五彩瓷、粉彩瓷、色地描金瓷及珐琅彩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釉中彩

友好的玉米
完美的学姐
2025-09-24 16:42:26
看上去绘画或图案有毛边现象者、瓷釉较薄者、绘画简练色彩单调而不够丰富者是釉下彩。

在购买前,首先你可用手仔细触摸陶瓷餐具或工艺品的表面有无凸凹感。如果感觉到有凸凹感,并且用肉眼能看出图案、花色表面高低不平,手有摩擦感,据此可断定它就是釉上彩瓷器了。由于釉上彩这种制品是用陶瓷颜制成的花纸贴在釉面上或直接以颜料绘涂在釉层表面上,因烤烧温度没有达到釉层的熔融温度,所以图案、画面不能沉入釉中,用手触摸凹凸感明显,肉眼观察时,制品表面高低不平,图案虽有立体感,但手感不好。

如果产品表面视觉平滑,看上去有玻璃光泽,摸不着凹凸不平的花纹,光滑如玻璃,那么,它应属于釉中彩或釉下彩了。再经过仔细辨别,最终就可判定到底是釉中彩还是釉下彩了。

但即使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收藏者也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因为陶瓷工艺品是属于展示和摆设物品,实用价值很小,多了也无用,只有选购到好的、师出有名的陶瓷工艺品,看上去才能令人赏心悦目,有珍惜和收藏的兴趣,藏品才能有保值和升值的潜力和价值。另外,在选购陶瓷工艺品时,还要仔细看清该瓷器的“户口”,内容大致包括:瓷器工艺品的产地、生产单位堂号或窑址、绘画工艺师的姓名或笔名、落款签字印章、绘画或生产日期等,才有保值和升值的价值。陶瓷器上的款识,是指在器物的底部或其它部位,刻、划、印或书写表明年代、产地、堂名、人名、用途及吉祥语等内容的文字,也有的在器底或器身有某种图案款识。由于款识的内容、格式、字体、书法等各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所以,它对陶瓷器的断代、断定窑口和辨别真伪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是陶瓷鉴定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于经济不是十分富裕的投资者,可以购买小彩盘、小花瓶、小异彩壶以及陈设与实用兼而有之的茶具、酒具、文具等。这类陶瓷的设计,如果达到了形象美、情趣好、内涵深这三个要求,就是品位较高的陶瓷艺术作品了,也照样有保值和升值价值。

由于釉中彩是二次上釉焙烧(有的特制精品是三次高温烧制),瓷器上没有气泡砂眼,看上去瓷釉较厚,晶莹玉润光泽好,绘画、色彩精致丰富者就是瓷器中的上品釉中彩了,此乃收藏爱好者的首选。釉中彩1962年才由中国景德镇陶瓷研究所研制成功,代表了20世纪制瓷业的最高水平,正因为釉中彩操作工艺复杂、造价比较昂贵,市场上工艺精品较少,售价较高,许多人尚不了解它的诸多优点,当下还是收藏釉中彩珍品的好时期。再说,制瓷的优质原料高岭土现在已面临资源枯竭情况,有可能物以稀为贵。

乐观的期待
超级的红酒
2025-09-24 16:42:26
釉上彩是经过800至900度高温度烧制,颜料烧在釉的上面;优点是图案精致、色彩丰富、鲜艳,永不褪色;缺点是要烧制两次成器率低。

釉中彩是经过1300度高温烧制,颜料经过高温烧制完全与釉融合,称之为釉中。优点是环保,图案精致、色彩鲜艳,永不褪色。缺点是色彩不丰富;要烧制两次,成器率低。

釉下彩是在白胎上绘画图案,再上釉烧制。优点是环保,永不褪色,只烧一次成器率高。缺点是图案无法精致,色彩单调。

懵懂的小懒虫
悦耳的大白
2025-09-24 16:42:26

釉彩可以从五个方面区分

1、制作步骤、过程不同

2、烧成的温度顺序不同

3、外表不同

4、分类不一样

5、色料不同

一、 制作步骤、过程不同

釉下彩:在生坯或经过烘烤后的素坯上直接用色料进行创作,再经过上釉,最后窑烧而成,色料可充分渗透在瓷器当中。

釉中彩:在生坯上一层釉料,然后在表面上彩绘完毕后,再在绘画的表面全部覆盖一层釉。

釉上彩:先要烧成白瓷胎,再在瓷器的表面用色料进行创作,最后窑烧而成的,故画作与釉彩是分开烧的。

二、烧成的温度顺序不同

釉下彩:1 在生坯上直接进行创作,只需要用色料画完后上釉,再经1200℃至1300℃左右的窑火烧成就可以了;2在素坯上画釉下彩绘,则先把泥坯用800℃烧成素坯,画完、上完釉之后再经1200℃至1300℃左右的窑火烧成。

釉中彩:将施过釉的坯胎先经800℃低温素烧,然后彩绘,接着又在表面喷一层薄釉,再经1060—1250℃的高温快烧彩烧,时间为90—100分钟。

釉上彩:先用1200℃至1300℃左右的窑火烧成白瓷坯,用色料创作完画作后,再用800℃进行二次窑烧。

三、外表不同

釉下彩:画法是先用色料进行彩画装饰,再在其上施釉,釉是在最表层的。所以釉下彩绘出来的器物色彩光润,表面平滑,渗透连绵,永不褪色,即使久经磨蚀,只要釉面完好,并不减少产品彩绘时的色泽鲜艳度。作为日用瓷(比如杯、碗、瓢、盆等)是很安全的。

釉中彩:在高温快烧的条件下,制品釉面软化熔融,使这种新颜料的颗粒渗入釉内,当冷却后釉面封闭,花色便沉浸在釉中使外观变得滋润恍月,细腻晶莹,颇有釉下彩的效果。这种用高温快烧颜料装饰具有独特的风格,其色彩玉润柔和,制品耐机械磨损性能和抗腐蚀性能强,同时彻底解决了陶瓷器‘铅毒’的危害。

釉上彩:很多日用瓷多采用这种方式,色料颜色有几百种,表现力极强,色料的最终烧成温度很低,烧成之后色彩的变化不大。色料并没有与釉料融合,所以所绘制的纹样突出釉面,如经长久的摩擦侵蚀,易于脱落变色。由于釉上彩的色料中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所以日用瓷如发现有脱落的现象,最好不要使用。但一般情况下比较新的日用瓷没有脱落迹象的还是安全的。

四、分类不一样

釉下彩:主要以青花、釉里红和釉下五彩为主。

釉中彩:绘画,贴花为主。

釉上彩:主要包括古彩、粉彩、新彩等几种。还有印花、贴花、刷花、喷花等其他种类。

五、色料不同

釉下彩:色料用高温烧成,色料在未烧制前与烧制后的色相变化比较大,而色料中能耐高温的不多,因此颜色的变化极难掌握。

釉中彩:色料用高温烧成,色料在未烧制前与烧制后的色相变化比较大。

釉上彩:色料用的是650℃——800℃的低温烧成。由于温度低,许多颜料都能经受这样的温度,故烧出来的颜色变化不大。

对于初学者来说,分辨釉上彩和釉下彩可从陶瓷表面观察。

釉下彩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色彩呈现效果一般。

釉上彩有凹凸感,画面光亮度较差,色彩好。

釉中彩色调较釉上少,但画面不磨损,光滑

唠叨的鸡
欣喜的乐曲
2025-09-24 16:42:26
最简单的办法可以用摸的办法:

釉下五彩摸上去是光滑的釉面,手感感觉光润;

釉上彩摸上去是颜料,手感感觉粗糙了。

----

釉上彩

陶瓷用颜料制成花纸贴在釉面上或直接以颜料绘于产品表面,再经高温烤烧而成,由于烤烧温度达不到釉层熔融的程度,所以花面不能沉入釉中。用手触摸釉上彩陶瓷,感觉花面有明显的凹凸感

釉中彩

陶瓷的烤烧温度可令釉料熔融,颜料可沉入釉中,冷却后被釉层覆盖,制品表面平滑,手触无明显凹凸感,长时间使用可能发乌变黑

釉下彩

陶瓷全部彩饰在瓷坯上进行,施釉后经高温一次烧成,花面被釉层覆盖,看上去光亮、平整,手感光滑,具有永不变色,永不掉色,安全卫生的优点,像国瓷青花瓷就是采用这种制作方法

怕黑的眼睛
清脆的冰棍
2025-09-24 16:42:26
1、瓷器的鉴别方法

购买瓷器有个“四字诀”,即“看”、“听”、“比”、“试”。

“看”就是要将瓷器上下内外细细观察一遍。一看瓷器釉面是否光洁润滑,有无擦伤、小孔、黑点和气泡;二看形状是否规整,有无变形;三看画面有无损缺;四看底部是否平整,须放置平稳,无毛刺。

“听”就是听轻轻弹叩瓷器时发出的声音。如声音清脆、悦耳,则说明瓷胎细致密实,无裂损,在高温烧成时,瓷化完全。如声音喑哑,就可断定瓷胎有裂损,或者瓷化不完全,这类瓷器经冷热变化,易开裂。

“比”就是比较。对配套瓷器,要比较各配件,看其造型及画面装饰是否协调一致。尤其是成套的青花或青花玲珑瓷,因为青花呈色随烧成温度不同而发生变化,所以同是青花瓷,颜色有深有浅,一套几件乃至数十件的成套冷瓷器,如各件青花呈色有明显差异,这套瓷器就大为逊色了。

“试”就是试盖、试装、试验。有的瓷器带盖子,有的瓷器由几个元件组合而成,在挑选瓷器时,别忘了将盖子试盖一下,将元件试组装一下,看看是否合适。另外,有的瓷器具有特殊功能,如滴水观音,能自动滴水;九龙公道杯,酒斟满到某一位置,会全部漏光。所以要试验一下,看其功能是否正常。

2、陶瓷餐具的选购

陶瓷餐具造型多样、细腻光滑、色彩明丽且便于清洗,是绝大多数家庭购买餐具的首选。但是,陶瓷表面上的彩釉却有可能成为健康杀手。彩釉中的铅、汞、镭、镉等都是对身体有害的元素。放射性元素镭会杀伤白血球。镉、铅和汞都是重金属,镉和铅会引起肝脏或其他内脏中毒,汞会引起肝、肾硬化。使用不合格的陶瓷产品时,这些有害物质会溶出,随着食物进入人体,时间一长,会引起慢性中毒。同时,制作陶瓷的粘土也要注意,劣质的粘土含微生物和有害物质较多,即使不上彩釉也会损害人体健康。因此产品的规格和质量尤为重要,达标的彩釉陶瓷对人体基本没有危害,而看起来干干净净的无彩陶瓷餐具却可能为健康埋下隐患。

在购买和使用陶瓷餐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购买陶瓷餐具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市场,切不可贪便宜购买没有正式生产厂家的劣质产品。国家规定,将陶瓷餐具置于4%的醋酸中浸泡,铅的溶出量不得大于7毫克/升,镉的溶出量不得大于0。5毫克/升。目前正规的生产厂家的产品基本都能符合这一要求;

2)购买时要注意看餐具的成色,用手触摸餐具表面,看内壁是否光洁;

3)用鼻子闻是否有异味;

4)不要购买颜色过于鲜艳的陶瓷餐具。为使色彩鲜艳,厂家会在釉彩里加入一些重金属添加剂,因此,颜色越鲜艳的餐具,重金属就越容易超标;

5)应购买原料、工艺控制比较严格的釉中彩、釉下彩餐具;

6)餐具在使用前用沸水煮5分钟,或者用食醋浸泡2—3分钟,以溶出餐具中的有毒物质。

3、艺术陶瓷的选购

我国的陈设艺术陶瓷,分陶和瓷两大类。陶主要产地有:以紫砂壶和花盆著称的陶都江苏宜兴;以陶塑人物和动物造型见长的广东石湾;还有生产唐三彩的河南洛阳;生产黑釉陶罐的山西浑源;生产刻花陶器的四川荣昌。瓷主要产地有:以生产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四大传统名瓷的瓷都江西景德镇;以釉下五彩装饰美术瓷而闻名的湖南醴陵;还有生产雨点釉和创新刻瓷艺术的山东淄博;生产花釉和象牙瓷的河北邯郸;生产白瓷的福建德化;生产青瓷的浙江龙泉;以及生产釉上彩花瓷的广东潮州;生产仿南宋官窑艺术瓷的浙江萧山等。

陈设艺术瓷作为商品,价格并非越高越好,这就需要认真加以鉴别。比如釉下彩和青花瓷,要看画功是否熟练、清晰,色泽是否莹润、透明,注意有人拿釉上冒充釉下,以假乱真;釉下装饰注重工笔式写意,必须是手工绘制,不是印花、贴花,而且颜色要光亮。

再就是看整体效果,是否周正,有无变形,釉面是否光洁,色度有无异样。最后,选购陈设艺术陶瓷要在白天光线好的地方,灯光往往会出误差。对瓷质可轻轻弹叩,听声音是否清脆响亮,存在裂纹的陶瓷则有沙哑声。

阳光的胡萝卜
整齐的朋友
2025-09-24 16:42:26
釉上彩。陶瓷餐具是指所有以粘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的人工工业产品。陶瓷餐具分为釉上彩、釉下彩、釉中彩和无彩几种。釉上彩是相对最不安全的。它包括由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经混炼,成形,煅烧而制成的各种制品。

繁荣的鸡
年轻的毛巾
2025-09-24 16:42:26

一般都没有毒的,因为都是通过高温烧制的。 正常都在1200-1400度的高温下烧制日用瓷正常没有低温的。

釉上的颜色基本上是都有重金属溢出的风险(主要威胁是Pb,这货在水与酸中溶解度较大),釉中彩釉下彩几乎没有,区分的话,由于釉下主要是青花,釉里红,釉下五彩,它们一般是先施于素坯表面然后上釉烧,观察表面的时候有很明显的反光(或者是玻璃质感),且由于釉下彩烧成温度都达到了釉烧温度,与釉上比较不会颜色略单调。釉上的粉彩比较好分辨,它有明显的厚度,而新彩等与釉下的辨别反之。

青花用的钴料,宋元用的进口的苏麻离青,之后苏麻离青采集殆尽,用的国产钴料,苏麻离青色泽纯正,青蓝艳丽,国产青料由于含铜量含铁量上升颜色灰暗,红的多用的含铜颜料,都是重金属,但是由于烧制的时候分釉上彩和釉下彩,重金属对人体的伤害不仅仅跟釉彩的种类有关,一般吃饭碗里面的釉彩对人的伤害是有限的,但是如果放进微波炉使用的陶瓷器具建议不要用碗内沿有釉彩的。

1. 颜色越鲜艳,越华丽,含铅量就越高;

2. 釉上彩危害大些,其次釉中彩,釉下彩危害最小。

独特的服饰
苹果鞋子
2025-09-24 16:42:26
凑巧,以前回答过类似问题,简单修改一下,搬过来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这都是陶瓷彩绘的基本术语,

由于传统意义上的陶瓷,一般都是上釉的,会有一层玻璃质釉层。因此也就产生了诸如“釉上”“釉中”和“釉下”的工艺技法,而陶瓷彩绘,基本使用的是耐高温的化工原料(各种金属化合物经过适合陶瓷装饰的调和处理)

所谓“釉下”,指的是陶瓷胎体,在施釉高温烧成前,就进行陶瓷彩绘(典型的代表就是“青花瓷”)彩绘之后再上釉烧成,此时的图案是被覆盖于陶瓷釉药之下的,因此被称为“釉下装饰”,简称“釉下”。

那么,釉中,则是一个比较新的叫法,在陶瓷坯体上先施釉,然后,在施完釉药的坯体表面进行彩绘装饰,(I有时在绘制结束后,再罩一遍釉,以防颜料被擦伤)再进行烧成,此时,彩绘颜料是悬浮于釉药之中的,被成为“釉中彩”,简称“釉中”,事实上,釉中和釉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将彩绘的工艺与烧制结合在一起,让色彩熔于胎体,起到绝对的保护,持久恒定,只要陶瓷存在,彩绘就存在。

所谓“釉上”,指的是在陶瓷经过高温煅烧之后,成为陶瓷成品,此时,表面的釉层已经形成,在此基础上以低温颜料绘制图案,再经过800度前后的烤烧,此时的图案,是附于陶瓷釉层表面的,如此的装饰工艺,叫做“釉上彩装饰”,也简称“釉上”。釉上彩绘,由于附在表面,在强烈的物理摩擦下或者数百年长期的风化作用下,可能会受到磨蚀。

总结一下区别:

釉下和釉中实际除了操作上的细微差别,实际性质相同,彩绘装饰的步骤与陶瓷正烧同步,都是融合在釉药里。

釉上,顾名思义,是在陶瓷器物成熟后附加上去的,颜色是在釉药表面,物理牢固度相对较弱,

正因为这些工艺学上的区别,装饰手段上的不同,也造就了装饰风格的差异,各有特色。

它们共同构成了传统陶瓷彩绘装饰的绚烂篇章。在现代和将来仍然会被作为陶瓷艺术的重要创作手段无限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