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砖的规范有哪些
瓷砖的规格根据用途有以下规格:主流的对瓷砖分类可以分为墙砖和地砖两类。而墙砖又可以分为外墙砖和内墙砖两类。
外墙规格有25mm(以后省略mm)*25、45*45、45*95、73*73、95*95、100*100、140*280、100*200、60*240、45*145、45*195等等。
内墙砖一般为200*300、250*330、300*450、300*600、250*400等。
地砖一般为300*300、330*330、500*500、600*600、800*800、1000*1000等。
以上为最常见的主流规格,当然也有部分厂家生产其他规格,但非主流价格比较贵,使用的人群也有限。
知识拓展:瓷砖安装注意事项
瓷砖铺贴如果有空鼓,那么以后很容易松动、脱落、开裂等,而且如果日后在有空鼓的瓷砖部位打孔,这块瓷砖也非常容易破碎,所以检查瓷砖是否有空鼓是验收的重要步骤:用小锤(或螺丝刀等物)敲打瓷砖的4个角以及中间部位听有没有空空的声音,如果中间有空鼓,或者边角部位有两个以上的空鼓,都最好把砖起起来重新贴。
检验瓷砖的表面平整度,用两米长的大靠尺如图这样在贴好的瓷砖表面靠,允许有2mm的误差(左图)。
用直角尺在瓷砖的阴阳角这么检验,允许有3mm的误差。
陶瓷砖执行的国家标准规定是,表面积大于6400平方厘米,厚度不能超过13.5毫米。\r\n陶瓷砖是由粘土和其他无机非金属原料,经成型、烧结等工艺生产的板状或块状陶瓷制品,用于装饰与保护建筑物、构筑物的墙面和地面。通常在室温下通过干压、挤压或其他成型方法成型,然后干燥,在一定温度下烧成。\r\n
地砖国家平整度要求是偏差小于±0.2%,且最大值不超过2mm。
根据《GB4100-2006陶瓷砖国家标准》的要求规定,地砖的平整度要求是平整度偏差小于±0.2%,且最大值小于等于2mm。比如以600*600规格的瓷砖来说,就是其平整度的偏差数值应该在-1.2mm至﹢1.2mm之间且最大值不超过2mm。
如果需要通过地砖铺贴成特殊的装修效果,可将缝隙加宽,如5mm。类似于仿古砖或是外墙砖、阳台条砖等,留的缝隙为宽缝。如果是铺贴客厅地砖,可以在铺贴时留缝1.5毫米—2毫米。
扩展资料
地砖铺设注意事项:
1、地板砖的铺设温度最好应高于10℃以上。铺设前,须将地板砖正面朝下,在施工现场放置24小时以上,使地板砖温度与室温相同。铺设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室温恒定。
2、地板砖除正方形外,还可随意切割成三角形、长方形等多种形状。
3、铺设前,首先在地面上划出十字形的基准线。方法是:测量地面尺寸,地面中央划出纵向或横向线一条,再通过此线的中央做垂线即成。
地板砖斜铺,则十字线要划成与原基准线成45°角。为获得最佳效果,边缘处地板砖至少应为地板砖的一半,如小于一半时,可将十字线平移1/2地板砖宽度。地板砖的铺设要从地面中心向四周扩展。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铺贴地砖时要留多宽的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砖
新修订的《陶瓷砖》(GB/T 4100-2015)国家标准2015年5月15日发布,将于2015年12月1日起实行。该标准首次对干压陶瓷砖厚度作出限定,提高了对挤压陶瓷砖的技术要求,增加了墙砖背纹的要求等内容。
新标准规定,表面积大于6400 平方厘米的,厚度不能超过13.5毫米;表面积小于3600 平方厘米的厚度干压陶瓷砖厚度要小于10毫米;表面积在3600至6400 平方厘米之间的,厚度要小于11毫米。
新标准还提升了对挤压式陶瓷砖的技术要求,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将低吸水率挤压式陶瓷砖分成吸水率小于0.5%和介于0.5%至3%之间两类型,淘汰了吸水率介于3%至10%的挤压陶瓷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