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挑选老榆木罗汉床
导语:罗汉床,特别是优质的红木罗汉床已经很少看到了,只有在一些儒雅文人、名门世家能见到,成为经济财富、社会地位、身份价值的象征,以下我为大家介绍怎样挑选老榆木罗汉床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怎样挑选老榆木罗汉床
罗汉床,一个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之所以说熟悉,是因为罗汉床是我国古代出现较早的卧具,是床的第二种形式,中国人对这个名字都比较熟悉。说陌生,是因为我们现在睡得都是西化的床,罗汉床,特别是优质的红木罗汉床已经很少看到了,只有在一些儒雅文人、名门世家能见到,成为经济财富、社会地位、身份价值的象征,很多中国人都只闻其名,不见其形。现在很少有人知道,罗汉床在待客的时候,等级比椅子高。而且,在所有的床类中,罗汉床的经济地位最高,创下了床类收藏记录之最。现在是不是觉得罗汉床很神秘啊?接下来就带大家来看几款红木罗汉床,和大家一起去揭开罗汉床神秘的面纱。
名鼎檀的这款罗汉床红木家具沿承了罗汉床惯有的形制,即三面围子,一面冲前,体现了其古典性。厚实的兽腿使得整张床看上去很有威严和气势。在客厅里搁置一张红木罗汉床不仅可以用来待客,而且也非常美观,艺术性很强,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此外,名鼎檀的这款红木罗汉床采用源自东南亚的顶级红木——黒酸枝纯手工雕刻而成,这种黑酸枝罗汉床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深受家具收藏者的钟爱。
名鼎檀的这款红木家具采用顶级红木——黑酸枝纯手工精雕细刻而成,构型比较繁复,外形中规中矩,体现了主人高贵的品质。这款黑酸枝罗汉床在沿用罗汉床惯有的三围形制外,又有创新,在前冲一面的两边添加围扶,这样在罗汉床上睡觉时就不容易掉下床,起到了很好的防护作用。这款红木罗汉床的床脚四边也加上了围栏,使得整张罗汉床看上去非常对称,不会显得上重下轻。 罗汉床的发展史:
在与大自然的风雨、野兽搏斗之中,人类从洞穴里走向原野,原始人最早是睡在洞穴里的草叶上的,尔后才睡在茅草屋里的草堆上的。
关于中国床的发明的传说,出自一本《广博物志》:传说神农氏发明床;少昊始作箦床;吕望作榻。
中国最早的床的实物是河南信阳长台关出土的战国彩漆木床。该床长218厘米,宽139厘米,六足,足高19厘米,床面为活抽屉板,四面装配围栏,前后各留一缺口以便上下。床身通体髹漆、彩绘花纹,工艺精湛,装饰华丽,说明床当时已经普及。
汉代“床”这个名称使用范围更广,不仅卧具,连坐具也称床。如梳洗床、火炉床、居床、册床等。
西汉后期又出现了“榻”的名称,专指坐具。如今人们习惯上以“床榻”并称。
汉代少数民族的“胡床”,是一种高足坐具;隋朝“胡床”变称“交床”,唐朝又变称“绳床”,宋代又变称“交椅”或“太师椅”。宋代真正的卧具称“四面床”,大多四面无围子。辽、金、元时期,床发展成三、四面有围栏的床榻。
到了明代:1、出现了“架子床”,因为床上有顶架;2、出现了“拔步床”,外形像独立的小屋子,又称“八步床”;3、出现了“罗汉床”,是原来汉榻的演变。“罗汉床”是明清宫廷“宝座”的前身,小的称榻,如现代的“沙发”。
清代前期床榻基本保持了明代的风格和特点。变化的是用料和工艺,如用材越来越厚实,装饰越来越华丽。清代的床榻大多采用雕花镶嵌,金漆彩油等手法。镶嵌的多以玉石、玛瑙、瓷片、大理石、螺钿、珐琅、竹木、牙雕等为材料。
民国床榻工艺衰弱,样式继承清代。
如今明清、民国家具市场行情:民国镶骨单人小姐床1至2千元;清代椐木架子床5千至1万元,红木架子床2万至5万元;明代黄花梨月洞门绝品架子床150万元。此外,民国、清代白木红漆鎏金架子床、拔步床在2万至6万元之间,椐木嵌大理石罗汉榻8千元至1万5千元,红木雕花罗汉榻2万元左右。
自己对罗汉床的理解。。。。。。
罗汉床对现代家具的影响:
美人香闺 香艳旖旎
色彩 大胆用艳色
想要塑造美人香闺的香艳风情,色彩的运用是关键。配色可以大胆一些,选择那些较艳丽的颜色,如中国红、亮蓝、紫红或绿色,但是要注意的是,用色不能多,不能把所有颜色堆在一起。应以某种颜色为主体色,打造一到两面色彩墙,再以另外一两种颜色适度点缀一下。如中国红、紫红或橘色的.墙面,可搭配墨绿色的沙发或抱枕;亮蓝色的墙面,可以玫瑰红或鹅黄色的配饰作为点缀。再搭上几件富有韵味的红木家具,一对圈椅或是一张美龄榻,效果很出挑,又不会流于俗套。
家具 首选美龄榻、玫瑰椅
在众多红木家具中,最具有女人味的美龄榻和玫瑰椅无疑是适合用来营造香艳风情的,流线型的设计契合女性身体的曲线特点,既典雅舒适,又略带娇媚。可以搭配东南亚风格家具或是欧式古典、新古典家具,尤其是曲线造型的洛可可风格家具,更能增添妩媚的女人味。
将一张雕工精美的美龄榻置于窗下,深红的木质温润细腻,散发着淡淡木香,在上边轻轻堆几只亮蓝底色上绣着淡淡白梅的锦缎抱枕,再配上一袭淡紫色的轻纱,窗边异国风情十足的格栅木质装饰架,将柔曼婉约的风情随着阳光一丝丝地引入室内,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慵懒无限,风情无限。
家具 明式罗汉床搭配现代家居
在红木家具的选择中,明式罗汉床与条案的线条简洁大气,而又个性十足,是打造混搭时尚空间的最佳选择。罗汉床床腿俗称“香蕉腿”,要求弯曲度大,而明式罗汉床挖缺腿足,给人有力度但又十分含蓄的审美感受。古典的罗汉床配搭现代感强的皮沙发或者麻布沙发,给人强烈的现代交错感。 另外,色彩绚丽的彩绘家具也是非常棒的搭配,跟现代板式家具及玻璃、不锈钢制品混搭在一起,效果别致又突出。 稳重大气、简洁流畅的明式罗汉床,古朴中蕴含着典雅,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搭配现代感强的皮沙发或者麻布沙发,给人强烈的现代交错感。
“徽州满顶床”,就是明、清时期由徽州能工巧匠们精心制作的,一种全木结构,兼具徽州木雕、徽州漆器、徽州家具之美的房式老床。所谓“满顶”,指的是它的上顶、下底、左壁、右壁和后壁等五面都是木板满封、密不透风。它就像一幢独立的小房子,成为“房中房”、“室中室”。在徽州人家的厢房中,它的尺寸正好与厢房的宽度一致,而在它的床前两侧,一边安放俗称“盆柜”的古式马桶箱柜,一边安放搁置油灯、蜡台的床头马鞍橱桌,都是漆得红彤彤的,与房中大衣橱、梳妆台等其它红色家具一块统称“一房红”。
“徽州满顶床”的床沿口一面,是一个红彤彤、金闪闪、描龙绘凤的“口”字形的床脸儿,最底下的床架主体是看不见的。上端横有一块镶有花边的长条板壁,两侧各有一顶天立地的长条板壁,它们与床沿下部的横向板壁一起构成中间空出的床门,床门内侧挂有中开式蓝花土布门帐,开合自如。有些挂落,有些角饰,尽显徽州木雕之技艺。床沿口一面的四周床脸板壁上,均漆上通红的土漆,然后以金色线条勾画上各种各样的美丽、喜气、祥和、民俗的图案,诸如:龙凤呈祥、花好月圆、麒麟送子、松鼠如意之类,有点喜气洋洋、金碧辉煌的况味。床的内壁表面则漆成暗红色,在这样的徽州满顶床上下榻休憩,犹如躲进小木屋、身处童话境一般,美妙极了,舒服极了。比较讲究点的“徽州满顶床”,还在床内的正壁上横设一长条红彤彤的抽屉橱柜,一长列排开四个抽屉,放置些私房钱财、金银首饰、换洗衣裤之类;橱柜上面正好成为一长条案,可以搁置些古玩摆设和常用生活物品。
一般来说,古典家具的受人喜爱,多是因它选用了黄花梨、紫檀等珍贵用料,而“徽州满顶床”的用料并不
首先,“徽州满顶床”是徽商文化背景下徽州女人独守空房辛酸经历的见证者。徽州男人小小年纪就得背井离乡、踏上商路、直至叶落归根回归家门,致使嫁作商妇的徽州女人长期饱受空房之苦。如此“房中房”、“室中室”的满顶床型设计,使她们借此聊获些许“躲进小房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的慰藉;
其次,“徽州满顶床”所涉及的“徽州三雕技艺”、“徽州漆器技艺”等,所包含的审美价值,彰显了中国古典家具床榻制造技术和造型技术的工艺水平,研究价值极高;
第三,“徽州满顶床”的审美取向对于现今的家具设计新理念有着重要的借鉴性。表现在“徽州满顶床”上的“实用、舒适、保健、装饰和多功能”的徽州古典家具理念,正是当今时尚家具所谓“家具的功能,不仅是物质的,而且更是精神的、文化的”新理念所追求的。
素有“文物之海、文化之邦”的安徽省古徽州的古典家具,其可贵之处主要在于它的地域特色明显、文化内涵丰富、做工精细美观。徽州的古典家具向来深受广大收藏界人士的青睐与喜欢,以至于在北京朝阳区的高碑店都有一家生意兴隆的“徽州宏记古典家具行”,专做徽州古典家具生意。在所有徽州古典家具中,尤以“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徽州满顶床”最为讲究、耐赏。据悉:诸多名驰遐迩的徽州历史名流,如: 《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王茂荫、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学贯中西的大学者胡适等,都是在“徽州满顶床”上出生、长大的。
东晋朝代以前,床的叫法都是榻;东晋以后至初唐,床榻不分家,两者都有叫的;后也叫床榻,也有卧榻之侧岂能安睡之说。汉代刘熙在《释名·床篇》中解释道:"人所坐卧曰床。"又说:"长狭而卑者曰榻。"《说文》也说:"床,身之安也。"而榻则是专供休息与待客所用的坐具。
扩展资料:
榻是专供休息与待客所用的坐具。榻的本意是指狭长而较矮的床形坐具,亦泛指床。该文字在《芋老人传》和《谭嗣同传》等文献均有记载。古代的床榻,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珍贵硬质木材所制。如黄花梨、紫檀;另一类为白木材质,此类床榻或髹漆、或贴金、或镶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床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