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一下陶瓷砖执行的国家标准是什么
陶瓷砖执行的国家标准规定是,表面积大于6400平方厘米,厚度不能超过13.5毫米。
陶瓷砖是由粘土和其他无机非金属原料,经成型、烧结等工艺生产的板状或块状陶瓷制品,用于装饰与保护建筑物、构筑物的墙面和地面。通常在室温下通过干压、挤压或其他成型方法成型,然后干燥,在一定温度下烧成。
【算一算你家装修要花多少钱】
1、 每块砖(2或4条边)的平均相对于工作尺寸的允许偏差为正负1mm。 2、 抛光砖的边直度、直角度和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正负0.2%,且最大偏差不超过2mm 3、 表面质量:优等品:至少有95%的砖距0.8米远处垂直观察无缺陷;合格品:至少有95%的砖距1米远处垂直管擦表面无缺陷。 4、 吸水率平均值不大于0.5%,单个值不大于0.6% 5、 破坏强度:a厚度大于等于7.5mm:破坏强度平均值不小于1300NB厚度小于7.5mm;破坏强度平均值不小于700N. 断裂指数平均值不小于35MPa,单个值不小于32MPa。 6、 抗震性:经10次抗热震试验不出现炸裂或裂纹。 7、 有釉陶瓷经抗釉裂性试验后,釉面无裂纹或剥落。 8、 抗冻性:陶瓷经抗冻性试验后无裂纹或剥落。 9、 抛光砖的光泽度不低于55。 10、 耐磨性:无釉砖耐深度磨损体积不大于175mm3用于铺贴的有釉砖表面耐磨性报告磨损登记和转数 。
【输入面积,免费获取装修报价】
【输入面积,免费获取装修报价】
都说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要比之前好了,在这样的大环境里,之前完全没见到过的材料也逐渐可以使用, 陶瓷 这种材料,在不断进步的工艺上有明显变化,有些陶瓷的硬度甚至于要比金属还硬,但这个只是个例,可有些人却觉得所以陶瓷都比金属硬度高,那么陶瓷硬度比金属大吗?铺设陶瓷 瓷砖 要注意什么?
陶瓷硬度比金属大吗?
1、比金属大,陶瓷的硬度为摩氏硬度6.5~9.0。氧化锆陶瓷的硬度是很高的,做刀具的3Y氧化锆的硬度检测报告给的数据是大于9,仅次于金刚石的说法是正确的,金刚石的硬度定义应该是10,水晶的硬度应是7左右,没有氧化锆的硬度大。
2、陶瓷具有化学稳定性高、耐高温、强度高、耐磨、耐腐蚀、 抗压强度 高、电绝缘性能良好、生物兼容性好等性能优势,但陶瓷脆性高、 抗拉强度 低、可机械加工性能差等缺点。
铺设陶瓷瓷砖要注意什么?
1、地面一定要平整,避免日后出现空鼓等现象。对于一些不平的地方,可以用水泥沙浆进行铺平。 厨房 和 卫生间 的地面还要有倾斜度,方便日后的正常排水。
2、房间地面要打毛,然后刷一遍净水泥浆。对有排水坡度要求的卫生间、洗浴间等应按相应坡度拉线控制贴砖坡向。
3、 饰面板 表面不得有划痕,缺棱掉角等缺陷,不得使用过期和结块的水泥作粘结材。
4、瓷砖要先放入水中浸泡,在铺贴时不仅角度要准确,接口也要对好。当 地砖 全部铺完后,要用纸板覆盖,至少要在24后才能在砖面上行走。
5、砂浆使用1:1.5的 水泥砂浆 体积比,粘接层不得低于12毫米厚,灰浆饱满。
6、地砖铺贴前要在横竖方向拉十字线,铺贴时横竖必须保证贯通,不得错缝。地砖铺设时,随铺随清,随时保持清洁干净。
7、地砖铺贴时,不得人为踩踏,24内清缝并做养护,两天之内禁止上人。
了解了陶瓷硬度比金属大吗?铺设陶瓷瓷砖要注意什么的问题情况,陶瓷的硬度对比金属来说其实还差一点,但有些陶瓷经过特殊工艺的加工制作,硬度确实会有明显提升,所以得按照实际情况来看才行,铺设陶瓷瓷砖是一项很繁琐且重要的事情,做的越完美,使用时间也能越久,大家住的也开心。
辨别瓷砖主要通过“看、掂、听、拼、试”几个简单的方法来加以选择!现具体介绍如下:
第一点:看
看主要是指查看瓷砖的表面质量,下面按照釉面砖和玻化砖两个方面来介绍:
1、釉面砖:
主要是看瓷砖表面是否有黑点、气泡、针孔、裂纹、有无划痕、色斑、缺边、缺角等表面缺陷!缺陷多的砖的质量相对而言较差!
2、玻化砖:
玻化砖除了看砖面是否有黑点、气泡、针孔、裂纹、有无划痕、色斑、、缺边、缺角等表面缺陷,还要注意是否有漏抛、漏磨等缺陷。
无论是什么品牌的产品,胚体都应该有瓷砖的品牌标记,查看底胚商标标记,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底胚上都有清晰的产品商标标记,如果没有的或者特别模糊的,建议慎选!
第二点:掂
就是掂分量,试瓷砖的手感,对于同一规格产品,厚薄相同的产品,质量好、密度高的砖手感都比较沉,反之,质次的产品手感较轻。
说明瓷砖的好坏和瓷砖的厚薄没有直接的关系,主要是看瓷砖的密度!
第三点:听
通过敲击瓷砖,通过听声音来鉴别瓷砖的好坏,下面按照厨卫墙地砖和玻化砖两个方面来介绍:
(1)墙砖或者小规格瓷砖
一般是用一只手五指分开,拖起瓷砖,另一只手敲击瓷砖面部,如果发出的声音有金属质感的,瓷砖的质量较好,如果没有金属质感的声音的瓷砖质量较差!
敲击方法如下图
(2)大地砖(客厅等地面是使用的玻化砖或者仿古砖)
用一只手提起瓷砖的一边,用另一只手的手心上部敲击瓷砖的中间,如果发出的声音浑厚且回音绵长如敲击铜钟之声,则瓷砖的瓷化程度较高,耐磨性强,抗折强度高,吸水率低,不易受污染,若声音混浊,没有回音,则瓷化程度低(甚至存在裂纹),瓷砖的胚体煅烧不充分,耐磨性差、抗折强度低,吸水率也会高一些,这样的玻化砖极易受污染。
敲击方法如下图
第四点:拼
将相同规格型号的产品,随意取出4片,进行拼铺,通过这个步骤可以检查瓷砖尺寸大小、平整度、直角度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1)检查瓷砖的尺寸问题 将两片同样型号的产品取出两片至于水平面上,用两手的手尖部位来回的沿瓷砖的边缘部位滑动,如果在经过瓷砖的接封处时没有明显的滞手的感觉的,说明瓷砖的尺寸比较好,误差小,这样的尺寸误差越小的瓷砖的铺贴效果会越好!相反,如果有明显的滞手的感觉瓷砖,说明瓷砖的尺寸误差较大,会影响铺贴的效果!
(2)检查瓷砖的平整度问题 将两片或者四片相同型号的瓷砖,按照相同的纹路拼铺在平面上,用手在砖面上来回的滑动,如果经过瓷砖的接缝部位是没有明显的高低感,说明瓷砖的平整度好,反之,说明瓷砖的平整度较差,会影响瓷砖铺贴的整体效果,地砖如果平整度较差,严重的情况还会绊倒人!所以这点要引起注意。
(3)检查瓷砖的平整度问题
现在瓷砖主要还是以长方形的为多,瓷砖的每个角都是直角,如果直角度差的话,也会影响瓷砖的铺贴效果,取四片相同型号的砖,进行拼接,如果出现四片砖不能接缝紧密,总是一条或者两条接缝出现缝隙,说明瓷砖的直角度不是特别好。
第五点:试
主要是针对于地砖的防滑问题 对于地砖而言,材质主要分为玻化的和釉面的两种,对于现在瓷砖的防滑问题,现在大家的通行做法是在砖面上加水,然后再在上面踩试,看是否滑,这种做法其实是不完全妥当的,因为有些瓷砖,特别是玻化砖,再加水后,会感觉更涉脚,这个原理有点类似于在玻璃之间加水,如果要想将玻璃给掀开,发现很困难,因为水挤掉了中间的空气,使砖和鞋面接触更紧密,所以感觉更涉脚,而有些玻化砖在不加水时却感觉比较滑,对此,我个人的建议是加水和不叫水两个步骤都试一下为好!
检查玻化砖的防滑性能也可以采取下列的方法来鉴别!
瓷砖的几个常用术语
吸水率 是用来描述陶瓷产品吸水程度的一个专业名词,它是考察瓷砖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吸水率低的瓷砖各项性能如耐磨性、机械强度、材质致密度方面要更好些。吸水率小于0.5的为瓷质砖,吸水率高于10的为陶质砖,介于两者之间的为半瓷砖。象玻化砖、抛光砖和属于瓷质砖,釉面墙砖属陶质砖,釉面地砖属半瓷砖。因为陶质砖和半瓷砖吸水率较高,所以铺贴前需充分用水浸泡,如铺贴前部充分吸水,铺贴时会吸走水泥砂浆中的水份,导致水泥不能充分水化,而造成强度过低,不牢固。而瓷质砖因为吸水率极低,所以铺贴前无需用水浸泡。选购时可以在砖背面滴上清水看砖的吸水速度。越不吸水,即表示吸水率低,品质较佳。
两块砖的吸水率对比
长度和宽度 即看同一种品种的砖与砖相应的边长度是否一致,国家规定为0.5,如超出此标准,会影响铺贴效率及铺贴后的效果,俗称大小片。
表面平整度 取两片以上陶瓷砖拼摆在玻璃平面,看砖面是否平整;用手压砖的对角,看是否有翘边;看缝隙,越小越好。内墙砖平整度国标优等品标准为0.4-0.2。
根据使用场所和实际面积选择合适的砖
厨房、卫生间多铺贴釉面砖,客厅、过道等处经常走动的地方可以挑选抛光砖或玻化砖,也有人在厨房、卫生间的地面铺这两种砖。阳台可以选择仿古砖。
一般10平米以下的房间可用传统的300x300mm的地砖,15-30平米以上的房间选用600x600mm的地砖,30平米以上就适用800×800的地砖甚至更大的砖,使用大块地砖不仅减少地面上的缝隙,而且美观耐用。内墙砖8平米以下的可使用200×300mm或250×330mm,8-15平米可用300×450mm的,15平米以上可用330×600的墙砖。
选购瓷砖需牢记的两个公式:
1.每平米瓷砖价格=每片瓷砖单价÷长÷宽(长、宽以米为单位)。例如一块450×300mm墙砖价格为9.20元,那每平米的价格为9.20÷0.45÷0.3=68.15元。挑选瓷砖时心中一定要有预算:测量墙面、地面面积各多少平方,准备花多少资金在这上面,但瓷砖卖场标价卡上的价格都是以单片砖为计价单位的,这时你就可以运用上面的公式,快速计算出梅平米的单价,看是否超出你的预算。
2.装修所需瓷砖块数=装修面积÷单片瓷砖面积×(1+3),这其中的3为损耗量。
瓷砖的环保指标:
根据国家环保标准,装饰材料放射性水平划分为三类
1. A类装饰材料:装修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钾-40的放射性比活度同时满足I Ra1.0, I r1.3要求的为A类装饰材料。A类装饰材料产销与使用范围不受限制。
2. B类装饰材料:不满足A类装饰材料要求但同时满足I Ra1.3,Ir1.9要求的为B类装修材料。B类装修材料不可用于I类民用建筑的内饰面,但可用于I类民用建筑的外饰面用其他一切建筑物的内、外饰面。
3. C类装饰材料:不满足A、B类装饰材料要求但满足I r2.8的要求的为C类装修材料。C类装修材料只可用于建筑的外饰面及其他用途。
注:I类民用建筑:如住宅、老年公寓、托儿所、医院和学校等。II类民用建筑:如商场、体育场
分 类
时下瓷砖分类五花八门,如:精工砖、天然石、微晶石、完全玻化石、文化砖、仿古砖
依用途分:外墙砖、内墙砖、地砖、广场砖、工业砖
依成型分:干压成型砖、挤压成型砖、可塑成型砖
依烧成分:氧化性磁砖、还原性磁砖
依施釉分:有釉砖、无釉砖
依吸水率分:瓷质砖、炻瓷砖、细炻砖、炻质砖、陶质砖
依品种分:釉面砖、通体砖(同质砖)、抛光砖、玻化砖
釉面砖
釉面砖是装修中最常见的砖种,它是由陶土经高温烧制成坯,并施釉二次烧制而成。釉面砖可以印花,花色多变,图案丰富多彩。釉面砖具有釉面光滑、不沾油、易清洁的特点,所以多用于厨房、卫生间。
釉面砖的釉面根据光泽的不同,还可以分为亮光与哑光两种,出于耐油污、清洁保养的需要,亮光砖多用于厨房,哑光砖因为视觉效果温馨典雅多用于卫生间。
陶瓷地砖地面施工工艺流程:
1.基层处理。(表面杂物清理干净)
2.找面层标高。(量好标好距离)
3.弹线。(用墨斗把距离弹好线)
4.抹找平层水泥砂浆
5.弹铺贴控制线。
6.铺贴。(铺好陶瓷锦砖)
7.勾缝,擦缝。(用白水泥勾缝填缝这样美观)
8.最后养护。踢脚线安装。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带来帮助
新修订的《陶瓷砖》(GB/T 4100-2015)国家标准2015年5月15日发布,将于2015年12月1日起实行。该标准首次对干压陶瓷砖厚度作出限定,提高了对挤压陶瓷砖的技术要求,增加了墙砖背纹的要求等内容。
新标准规定,表面积大于6400 平方厘米的,厚度不能超过13.5毫米;表面积小于3600 平方厘米的厚度干压陶瓷砖厚度要小于10毫米;表面积在3600至6400 平方厘米之间的,厚度要小于11毫米。
新标准还提升了对挤压式陶瓷砖的技术要求,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将低吸水率挤压式陶瓷砖分成吸水率小于0.5%和介于0.5%至3%之间两类型,淘汰了吸水率介于3%至10%的挤压陶瓷砖。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干压瓷质砖的定义、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及标志、产品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贮存和订货。
本标准适用于吸水率平均值E≤0.5%的干压瓷质砖。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3810.1--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1部分:抽样和接收条件(idt ISO 10545-1:1995)
GB/T 3810.2--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2部分:尺寸和表面质量的检验(idt ISO 10545-2:1995)
GB/T 3810.3--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3部分:吸水率、显气孔率、表观相对密度和容量的测定(idt ISO 10545-3:1995)
GB/T 3810.4--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4部分:断裂模楼和破坏强度的测定(idt ISO 10545-4:1994)
GB/T 3810.5--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5部分:用恢复系数确定砖的抗冲击性(idt ISO 10545-5:1995)
GB/T 3810.6--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6部分:无釉砖耐磨深度的测定(idt ISO 10545-6:1995)
GB/T 3810.7--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7部分:有釉砖表面耐磨性的测定(idt ISO 10545-7:1996)
GB/T 3810.8--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8部分:线性热膨胀的测定(idt ISO 10545-8:1994)
GB/T 3810.9--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9部分:抗热震性的测定(idt ISO 10545-9:1994)
GB/T 3810.10--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10部分:湿膨胀的测定(idt ISO 10545-10:1995)
GB/T 3810.11--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11部分:有釉砖抗釉裂性的测定(idt ISO 10545-11:1994)
GB/T 3810.12--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12部分:抗冻性的测定(idt ISO 10545-12:1995)
GB/T 3810.13--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13部分:耐化学腐蚀性的测定(idt ISO 10545-13:1995)
GB/T 3810.14--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14部分:耐污染性的测定(idt ISO 10545-14:1995)
GB/T 3810.15--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15部分:有釉砖铅和镉溶出量的测定(idt ISO 10545-15:1995)
GB/T 3810.16--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16部分:小色差的测定(idt ISO 10545-16:1995)
GB/T 9195--1999 陶瓷和卫生陶瓷分类及术语
GB/T 13891--1992 建筑饰面材料镜向光泽度测定方法
3 定义
本标准的术语定义按GB/T 9195解释。
4 技术要求
4.1 尺寸偏差
4.1.1 长度、宽度和厚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4.1.2 每块抛光砖(2或4条边)的平均尺寸相对于工作尺寸的允许偏差为±1.0mm。
4.1.3 模数砖名义尺寸连接宽度为(2~5)mm1),非模数砖工作尺寸与名义尺寸之产间的偏差不大于±2%(最大±5mm)。
注:特殊要求的尺寸偏差可由供需双方协商。
4.1.4 边直度、直角度和表面平整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4.1.5 抛光砖的边直度、直角度和表面理事度允许偏差为±0.2%,且最大偏差不超过2.0mm。
4.2 表面质量2)
优等品:至少有95%的砖距0.8m远处垂直观察表面无缺陷;
合格品:至少有95%的砖距1m远处垂直观察表无缺陷。
4.3 物理性能
4.3.1 吸水率3)
陶瓷砖的吸水率平均值不大于0.5%,单个值不大于0.6%。
4.3.2 破坏强度和断裂模数
4.3.2.1 破坏强度
a)厚度≥7.5mm,破坏强度平均值不小于1300N;
b)厚度<7.5mm,破坏强度平均值不小于700N。
4.3.2.2 断裂模数(不适用于破坏强度≥1300N的砖)
陶瓷砖断裂模数平均值不小于35MPa,单个值不小于32MPa。
4.3.3 抗热震性
经10次抗热震试验不出现炸裂或裂纹。
4.3.4 抗釉裂性4)
有釉陶瓷砖经抗釉裂性试验后,釉面应无裂纹或剥东。
4.3.5 抗冻性
陶瓷砖经抗冻性试验后应无裂纹或剥落。
4.3.6 抛光砖光泽度
抛光砖的光泽度不代于55。
4.3.7 耐磨性
a)无釉砖耐深度磨损体积不大于175mm3。
b)用于铺地的有釉砖表面耐磨性报告磨损等级和转数5)。
4.3.8 抗冲击性6)
经抗冲击性试验后报告陶瓷砖的平均恢复系数。
4.3.9 线性热膨胀系数6)(从室温到100℃)
经检验后报告陶瓷砖线性热膨胀系数。
4.3.10 湿膨胀6) (用mm/m表示)
经试验后报告陶瓷砖的湿膨胀平均值。
4.3.11 小色差6)
经检验后报告陶瓷砖的色差值。
4.3.12 地砖的摩擦系数
经检验后报告陶瓷地砖的摩擦系数和所用的试验方法。
4.4 化学性能
4.4.1 耐化学腐蚀性
4.4.1.1 耐低浓度酸和碱
经试验后陶瓷砖7)耐化学腐蚀性等级与生产企业确定的等级比较并判定。
4.4.1.2 耐高浓度酸和碱6)
经试验后报告陶瓷砖耐化学腐蚀性等级。
4.4.1.3耐家庭化学试剂和游泳池盐类。
经试验后有釉陶瓷砖不低GB级,无釉陶瓷砖7)无釉陶瓷砖7)不低于UB级。
4.4.2 耐污染性
a)有釉砖 经耐污染试验后不低于3级。
b)无釉砖6) 经耐污染试验后报告耐污染级别。
4.4.3 铅和镉的溶出量6)
经试验后报告有釉陶瓷砖釉面铅和镉的溶出量。